复合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44.02 KB
- 文档页数:4
空调用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筛选、制备与性能分析孟金龙,张庭玮,陆 晨,徐世俊,张明科,万世豪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Ὃ上海市200240Ὀ摘要:针对高温供冷空调冷冻水温度,初选出癸酸(CA)、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棕榈酸(PA)四种脂肪酸作为复合材料的基本组分。
基于材料的相平衡理论和共晶系理论对四种相变材料不同组合共晶点摩尔分数进行计算并绘制共晶相图;基于理论计算结果采用熔融共混法对不同组分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制备;采用步冷曲线法进行复合材料蓄冷实验,最终制备得到四元脂肪酸复合相变材料CA-LA-PA-MA,共晶摩尔配比为56.9:26.8:7.0:9.3,与理论计算值相差1%;实测相变温度为13.2℃,与理论计算值13.51℃相差2.3%,进一步为空调用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相变材料;共晶混合物;步冷曲线法;热性能中图分类号:TB 64Screening,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mposite Phase Change ColdStorage Materials for Air ConditioningMENG Jin-long, ZHANG Ting-wei, LU Chen, XU Shi-jun, ZHANG Ming-ke, WAN Shi-hao( Shanghai Aerospace Equipment Manufacturer Co., Ltd.,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ted air conditioner, four organic fatty acids were initially selected a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decanoic acid (CA), lauric acid (LA), myristic acid (MA), and palmitic acid (PA). Based on the phase equilibrium theory and eutectic system theory of materials, the molar fractions of eutectic point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eutectic phase diagram was draw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diff erent component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melt blending method; The cold storag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step-cold curve method, and the four-dismembered fatty acid composite material CA-LA-PA-MA was fi nally proposed, and the eutectic molar ratio was 56.9:26.8:7.0:9.3, which is 1% diff er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value. The measured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was 13.2 °C, which is 2.3% diff er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ed value of 13.51 °C.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composite phase change storage materials for air conditioning.Key words: phase change material; eutectic mixture; step-cold curve method; thermal performance太阳能空调相变蓄冷技术利用相变材料高蓄冷密度来弥补太阳能利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以及间歇性[1]。
甘露醇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董月霞;何少勇;刘笛;盛金飞;李晓凤;孙志利;刘娥玉;金蕊;王允直;刘浩威;李蕾;胡佳乐
【期刊名称】《冷藏技术》
【年(卷),期】2024(47)1
【摘要】为满足南美白对虾微冻贮藏保鲜温度的要求,研制了一种低温复合相变蓄冷材料,该材料以甘露醇水溶液为主储能剂,以氯化钾水溶液为降温剂,以高吸水树脂为增稠剂。
测试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性能、腐蚀性和热循环稳定性,确定最终配比。
结果显示:当甘露醇质量分数为3%,氯化钾质量分数为2%,高吸水树脂质量分数为1.8%,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5℃,相变潜热为295.7 J/g,无过冷度,导热系数为5.065 W/(m.K)。
对铜片和铝片基本无腐蚀,50次循环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稳定性好。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董月霞;何少勇;刘笛;盛金飞;李晓凤;孙志利;刘娥玉;金蕊;王允直;刘浩威;李蕾;胡佳乐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杭州凯利不锈钢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商业大学;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
【相关文献】
1.纳米石墨烯片-石蜡复合相变蓄冷材料制备方法及热物性研究
2.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3.三元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传热性能优化
4.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低温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8卷第5期2000年10月 低温与特气L ow T emper ature and Specialty Gases V ol.18,No.5O ct.,2000工艺与设备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X方贵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安徽合肥 230027)摘要:阐述了自行研制的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装置的特点,并在该实验装置上测试了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工程上测量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
关键词:蓄冷空调;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实验测试中图分类号:T B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04(2000)05-0019-031 前 言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及其工作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热物性及工作性能既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标尺,又是其应用系统设计及性能评估的依据。
测定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比热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1.一般卡计法[1,2]; 2.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 sis ,简称DT A )[3]; 3.示差扫描量热计法[4](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它利用示差扫描量热计,可以绘制相变材料整个相变过程中的能量-时间曲线。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下面采用的实验方法与典型方法不完全相同,可用于工程上进行蓄冷材料的性能测试。
2 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的测试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图1为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主要由XWC-301自动平衡记录仪、铜—康铜热电偶、冰瓶、保温瓶、蓄冷材料(PCM )等构成。
图1 测试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的实验装置1.保温瓶;2.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球;3.相变蓄冷材料(PCM );4.冰水混合物;5.铜—康铜热电偶;6.保温材料;7.导热油;8.冰瓶;9.自动平衡记录仪。
该实验采用冷却的方法测定蓄冷材料的相变凝固温度。
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具有巨大储能潜力的材料,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
在能源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该类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在研究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 相变储能材料的概念及原理相变储能材料是指在温度、压强等外部条件改变时可以发生固液、固气或者液气相变,并产生巨大释放或吸收潜热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由可供选择的材料,如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合金和聚合物等构成。
其储能的基本原理是相变储存材料在相变时释放或吸收潜热,其中释放或吸收的潜热可通过加热或冷却来实现,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相变储存材料又分为低温相变和高温相变两种。
低温相变储存材料多用于冰蓄冷、热泵系统等方面;而高温相变储存材料则可用于平衡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间歇性的能源供应,并提高供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物理法和纳米技术三种。
化学合成法是最常用的相变储存材料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相变储存材料,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的特点。
但同时也容易产生杂质,影响材料的性能。
物理法是指利用高温熔融技术或射频磁化等方法来制备相变储存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的相变储存材料性质稳定、纯度高,但难于控制结晶形态及晶粒尺寸等问题。
纳米技术是通过制备纳米结构的相变材料来提高其储能性能,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气溶胶法和热蒸发法等。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材料的结晶形态和晶粒尺寸,从而使储能性能得到改善。
3. 相变储能材料的性能研究相变储能材料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相变温度和储能性能两个方面。
相变温度是指材料在相变时的温度,它决定了相变储存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可储存的热量。
相变温度主要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晶体结构和制备方法等途径来实现。
储能性能是指相变储存材料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能够储存或释放多少能量。
储能性能与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材料内部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变蓄冷材料的变温红外研究近年来,随着冷藏和冷冻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相变蓄冷材料。
相变蓄冷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冷藏储冷技术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主要是由一种溶液,称为相变蓄冷液,来实现蓄冷。
相变蓄冷液一般都是混合溶液,其组成成分本质上是某种有机物,如乙醇、乙酸等,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和多功能性。
目前,红外技术已成为一项新兴技术,在蓄冷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红外技术是一种利用温度变化的能量传输方式,其特点是: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测量温度变化率大的物质,适用范围较广、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因此,将相变蓄冷技术与红外技术相结合,就可以构成一个能够快速、准确测量温度变化的技术系统。
为了进一步探究相变蓄冷材料的变温红外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目标是检测和研究相变蓄冷材料在进行热方面的性能及其特点,探究其热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利用红外技术实时检测和控制其变温过程的技术参数。
实验中,我们选用一种富含有机物的相变蓄冷液来进行试验,并采用红外技术实时检测和控制相变蓄冷液的温度。
试验结果表明,当相变蓄冷液进行热处理时,其温度变化趋势和规律符合理论规定,并在一定温度下明显地发生相变,表明红外技术对相变蓄冷液的变温检测过程是有效的。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相变蓄冷液在反复变温过程中的热性能,发现当温度每次循环变化后,其最终的温度都会比改变前有所降低,表明相变蓄冷液具有很好的蓄冷性能。
本次研究为在红外技术的基础上检测和研究相变蓄冷材料的变温特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提高相变蓄冷技术的效率和精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验参考,也为进一步开发和改进具有高效能的冷藏冷冻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我们运用了红外技术,对相变蓄冷材料的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完整地揭示了相变蓄冷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蓄冷效率,为进一步推广相变蓄冷技术的技术性、经济性提供了参考。
摘要相变蓄冷技术应用于冷库中,不仅可以利用谷电蓄冷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冷库温度,减少温度波动对果蔬造成的损失。
本工作研制了一种相变温度可调、安全无害的麦芽糖醇/水低温相变材料。
该材料根据麦芽糖醇配比的不同(质量分数1%~5%),可实现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在0.73~1.62 ℃和281.43~325.82 J/g的范围可调。
鉴于该材料存在的过冷问题,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2%的四硼酸钠作为成核剂,可将过冷度缓解至1.09 ℃。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蓄冷板的布置形式对冷库内温度分布和蓄冷时长的影响,发现顶置+侧置的蓄冷板布置形式相比顶置式和侧置式具有更好的储冷保鲜效果。
此外,底部架空的货物布置方式可进一步延长对果蔬的保鲜时间。
本工作结合材料研发和模拟研究表明,相变蓄冷技术可有效转移峰电时期的用能负荷,实现16 h的离网保鲜运行。
关键词相变蓄冷;冷库;无电力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2019年数据,我国易腐食品总产量巨大且逐年增加,2019年我国易腐食品总产量已超过12亿吨,这直接导致我国食品冷链需求总量急剧增大。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共型食品冷库容量达到1.77亿立方米,相比2019年新增库容256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98%,且从趋势来看,自2015年以来,全国公共型食品冷库容量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20%。
巨大的用电量使得食品生鲜保存成本大大提高,降低冷库运行成本成为广大科研学者的研究重点。
而将蓄冷技术应用于冷库运行中,通过利用谷时低价电力对蓄冷材料进行充冷,以实现冷库在峰时的无电力运行,可以极大地降低冷库运行时的成本。
目前蓄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冰箱冰柜、冷藏车、建筑节能等诸多方面。
而根据蓄冷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热化学蓄冷、显热蓄冷和潜热蓄冷三种方式。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2年第41卷第1期用于冷链的低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刘畅,陈艳军,张超灿(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相变材料(PCM )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有利于能源的储存和高效利用。
对于低温相变材料,其应用从相变温度为0℃至室温的空调和建筑等领域到零下的工业制冷和食品、药物等的运输储藏,非常广泛。
本文从水溶液相变材料体系和非水相变材料体系两方面对冷链用相变材料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从过冷、长期稳定性和导热等角度综述了近年关于冷链用相变材料的研究。
指出对于水溶液相变材料体系存在的严重过冷及盐-水体系较强的金属腐蚀性,可通过使用合适的成核剂、改善相变材料对成核剂的浸润性、避免纳米粒子团聚及用不锈钢或聚合物材料封装等方法改善;对于非水相变材料体系,可通过引入高导热的纳米粒子和支撑材料,微胶囊化PCM 等方法来解决有机物热导率较低的问题。
关于纳米粒子的聚沉以及引入支撑材料和微胶囊化PCM 导致的大量潜热损失问题,指出改善纳米粒子和支撑材料与PCM 的亲和性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关键词:相变材料;水溶液相变材料体系;非水相变材料体系;热学性质中图分类号:TK0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2)01-0286-14Low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subzero applicationsLIU Chang ,CHEN Yanjun ,ZHANG Chaoca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Abstract: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how high energy storage density,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torage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nergy.For low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materials,their applications range can be from air-condition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to industrial refrigeration,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food and medicine.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subzero applications,and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on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subzero applic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percooling,chronic stabil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In view of the severe supercooling of the aqueous PCM systems and metal corrosion of salt solution,the relevan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show that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using suitable nucleating agents and improving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PCM and the nucleating agent,avoiding nanoparticles agglomeration and encapsulating PCM with stainless steel or polymer materials.The problem of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on-aqueous PCM systems can be solved by introducing nanoparticle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encapsulating PCM.Finally,as for the aggregation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 latent heat loss cau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support materials and microencapsulated PCM,it is worth trying to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of nanoparticles and support materials with PCM.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1-0213收稿日期:2021-01-29;修改稿日期:2021-04-22。
新型复合相变材料储能优化设计及传热性能研究摘要:相变储能是一种新型的能量转换技术,在能源利用率和环保节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推动了对传统复合型相变材料中所存在缺陷进行改善。
目前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化学性质、组成及机理上与其他类型复合相变材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低温高聚物(Pt)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发生团聚;如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传统的相变材料由于其低温性能差、耐腐蚀性低,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需求。
关键词:复合相变材料;储能优化设计;传热性能在热工转换装置中,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可逆性、可控性和高效率等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型复合型相变体储存能量方式越来越多。
利用固相反应原理实现储能是目前研究领域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传统正变换技术运用于永磁体或其他形式的换热器当中去已经成为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可行方案之一;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温度对其造成影响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存储材料,例如在相变材料中添加一些储能添加剂以改善它的热稳定性,降低环境温度对复合型相变体储存能量造成影响。
一、相变材料性能的研究(一)相变材料热物理性能为了得到合适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等性能,通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变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成多组分的混合相变物质,利用相变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
樊耀峰等详述了多元醇及其二元体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与质量百分比的关系。
Belenzalba等通过实验得出了部分不同质量比的相变材料及与其对应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心。
蔡利海用石蜡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与碳链长度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复合相变材料中两种有机物的质量比,来调节相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和相变潜热。
(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制备近年来为了克服相变过程中液相的泄漏问题,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特定相变温度范围的相变物质用有机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封装成能量微球相变过程中,胶囊内的相变物质发生固液相变,外层始终保持为固态,因此在宏观上一直为固态颗粒,其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方面:(1)减少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发生反应的机会;(2)增加传热面积;(3)避免了相变过程中相变材料的体积频繁发生变化。
国内外相变蓄冷材料相变蓄冷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简称PCMs)是一种能够通过相变吸收和释放大量热能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储能、调温、节能等领域。
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相变蓄冷材料的原理与分类相变蓄冷材料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大量热能的特点,通过储存或释放热能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根据相变温度的不同,相变蓄冷材料可分为高温相变材料和低温相变材料。
常见的相变蓄冷材料包括水合盐类、有机物类和无机物类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机构众多,涉及领域广泛。
例如,美国能源部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
在学术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优化、应用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逐步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相变蓄冷材料的应用领域1. 建筑节能相变蓄冷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将相变蓄冷材料应用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负荷,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比。
同时,相变蓄冷材料的储能特性还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冷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工业冷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需要保持恒温运行,而相变蓄冷材料可以为其提供稳定的冷源。
例如,在化工厂的冷却系统中使用相变蓄冷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的运行温度,提高生产效率。
3. 生物医疗相变蓄冷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相变蓄冷材料的温度调节功能,可以为医疗器械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
此外,相变蓄冷材料还可以用于冷冻治疗、疫苗储存等方面。
空调用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蓄冷特性的研究空调用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蓄冷特性的研究摘要:相变材料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蓄热蓄冷能力的新型材料。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空调蓄冷技术,对该技术中所采用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蓄冷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介绍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制备技术,并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其次,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蓄冷性能,并探讨了其蓄冷特性与温度、复合材料成分、纳米材料形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空调蓄冷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和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蓄冷性能较好,能够实现比传统空调更高效的能源利用率和更低的能耗。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为空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领域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蓄冷特性;空调技术;能源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能够提高空调能效的新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相变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蓄热蓄冷材料,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潜在方案。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其由相变材料和纳米填料组成,具有优异的蓄热蓄冷特性,能够显著提高常规相变材料的性能。
本文研究的基于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空调蓄冷技术,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蓄冷性能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
具体而言,我们选用微胶囊化法制备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以聚苯乙烯微球为载体,将相变材料喷涂在微球表面,再通过柠檬酸钠交联方法制得纳米复合相变材料。
随后,我们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进行了一系列蓄冷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蓄冷性能,能够显著降低系统的峰值负荷和耗能量。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蓄冷特性与温度、复合材料成分、纳米材料形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提供了参考。
冰箱蓄冷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提高冰箱性能的研究摘要:为了提高冰箱的能效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变材料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冰箱蓄冷相变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措施。
首先,采用微波法快速制备出纳米氧化锆,并进行表征,确定了其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
其次,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钨青铜相变材料,并进行表征。
最后,将钨青铜与纳米氧化锆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具有优异蓄冷性能的相变材料。
利用制备的相变材料构建蓄冷器,结合冰箱制冷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冰箱的制冷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制冷剂的使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相变材料;蓄冷;纳米氧化锆;钨青铜;制冷效率1. 引言冰箱作为家用电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传统的冰箱制冷方式通常是通过压缩制冷循环或吸收制冷循环来实现的。
这种制冷方式所产生的排放物不仅对环境有影响,同时也浪费了能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变材料技术的应用在制冷领域得到广泛研究。
相变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相变的物质,其所蓄储的潜热可用于制冷或供热。
相对于传统的制冷方式,相变材料制冷具有很多优势,如高效、环保、维护成本低等。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相变材料在制冷领域的应用。
不同种类的相变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固体-固体相变材料的比容易受温度影响较大,固体-液体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因此,本文选用了钨青铜相变材料与纳米氧化锆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具有优异蓄冷性能的相变材料,并进行实验测试2. 相变材料的制备本文采用了钨青铜与纳米氧化锆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具有优异蓄冷性能的相变材料。
首先,将钨青铜粉末与纳米氧化锆粉末混合,经过球磨混合后制成混合材料。
随后,在高温下烧结制备出相变材料。
制备过程中,烧结温度和时间以及混合比例等参数进行了优化。
最终得到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相变材料。
3. 蓄冷试验为了验证相变材料在冰箱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构建了一个蓄冷器,并与传统的制冷方式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