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纲要阶段
- 格式:ppt
- 大小:13.92 MB
- 文档页数:155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明政文[2010]114号【发布部门】三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7.08【实施日期】2010.07.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政文〔2010〕1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研究,现将《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4号)精神,推进我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和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快推进我市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以下简称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明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按照“规划先行、典型引路、完善设施、统筹协调”的要求,创新发展机制,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逐步将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以下统称中心乡镇)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生态优美的新型宜居城镇,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以规划统筹各种要素,高起点、高标准地调整或修编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谋划空间布局。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明政办[2017]96号【发布部门】三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8.09【实施日期】2017.08.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政办〔2017〕9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9日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和《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福建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我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提升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和效率,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推进省级空间规划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主要目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和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形成融发展与布局、开发与保护为一体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的路径和模式,实现各部门规划信息共享,构建全市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通过试点,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市级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建立一套适应空间规划试点要求的规划编制、衔接、审批、实施、评估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三、主要任务(一)构建基础信息平台。
推进规划数据坐标系统、用地分类标准、空间规划底图、空间性规划制图标准等统一,实现多部门规划信息和业务管理互通共享。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政办〔2017〕9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9日三明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和《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福建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我市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提升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和效率,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推进省级空间规划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主要目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和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形成融发展与布局、开发与保护为一体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的路径和模式,实现各部门规划信息共享,构建全市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通过试点,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市级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建立一套适应空间规划试点要求的规划编制、衔接、审批、实施、评估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明政[2010]2号【发布部门】三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2.26【实施日期】2010.02.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明政〔201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现将《2010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各项任务。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六日2010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工作要点2010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以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在市委领导下,进一步突出发展、注重运作、凝聚合力、弘扬正气,加快落实“一轴两翼”的区域发展思路和三次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融入海西建设全局,着力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
一、乘势而上促增长(一)拓展项目投资。
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完成公路投资50亿元以上,上半年永武高速公路三明段建成通车,年内基本完成永宁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建泰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全线开工,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和三明至明溪联络线动工,加快推进尤溪至莆田兴化湾、厦门至沙县、永安至漳州高速公路三明段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三明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一批县、乡(镇)客货运站;建设、改造省道496公里,完成国、省干线路面改善工程省定任务。
向莆铁路三明段完成投资35亿元,力争南三龙和浦建龙梅铁路三明段控制性工程动工,长永泉铁路预可研方案竞选获批。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市区城建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明政办[2016]147号【发布部门】三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12.09【实施日期】2016.12.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市区城建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明政办〔2016〕147号)梅列、三元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明政〔2016〕25号)要求,为深入实施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打造宜居宜业中心城市,现就加快三明市区城建项目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城市宜居环境为重点,推动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拓展市区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魅力。
二、主要任务有序推进板块开发,同步完善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及公建服务项目建设,拓展市区空间;加快城市道路、各类管网、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提高城市品质;开展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施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智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魅力。
(一)围绕建设中心城市、活力城市,推进板块开发1.有序拓展中心城市。
贯彻“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总体规划发展思路,把北部新城、南部新城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全力拓展中心城市空间。
重点推进贵溪洋、陈大、洋溪、台江、东霞、富兴堡等片区板块开发,同步完善路网、管网、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建服务项目建设。
2017年市区建成区面积比2016年增加1平方公里,达39.5平方公里,到2020年,市区建成区面积提高到42.5平方公里。
2.健全公共服务设施。
落实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助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健身等各项设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明政[2010]1号【发布部门】三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2.24【实施日期】2010.02.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明政〔2010〕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四日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
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734.24亿元,增长13.4%,比年度预期目标12%高1.4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10亿元,增长6.0%,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8.26亿元,增长32.3%,比年度预期目标25%高7.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6亿元,增长17.4%,比年度预期目标19%低1.6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1亿美元,增长10.1%,略高于10%的年度预期目标;外贸出口7.62亿美元,增长8.9%,比年度预期目标10%低1.1个百分点;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7.96亿元,增长15.2%,比年度预期目标12%高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实际增长11.1%,比年度预期目标8%高3.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327元,实际增长9.6%,比年度预期目标6%高3.6个百分点。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等制度的通知正文:----------------------------------------------------------------------------------------------------------------------------------------------------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等制度的通知(明政文〔2010〕9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三明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和《三明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六月十日三明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政府重大行政事项决策做出前,应当对决策事项听取意见,并将听取意见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市政府就下列重大事项作出的决策:(一)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及市委重要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的意见;(二)需要报告省政府的重大事项,提交市委、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重点专项计划;(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区域规划和重要专项规划;(五)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农业、城建、商贸、旅游、科教文卫等重大建设项目;(六)财政收支预算方案及其执行情况;(七)重要改革方案以及关系国计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住房保障、价格、收费等重大政策;(八)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的重大项目以及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九)其他涉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三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闽政文〔2024〕122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三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三明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三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明政文〔2024〕1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三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三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对接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用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制、我省山海协作机制,大力建设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智慧城市、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
二、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到2035年,三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38.8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19.55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479.2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控制数;用水总量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指标。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08•【字号】明政〔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现将《三明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8日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人口现状第二节发展态势第三节问题与挑战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四节战略导向第三章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第一节健全生育政策机制第二节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第三节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第四章增强劳动力有效供给第一节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第二节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第三节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第四节积极引进和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第五章优化人口空间布局第一节持续推进人口城镇化第二节有序引导人口集聚第三节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四节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第六章促进重点人群共享发展第一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二节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未成年人保护第三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第四节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第七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共建共享人口基础信息第二节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第三节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第四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三明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为积极有效应对我市人口发展趋势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促进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福建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和《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旨在阐明规划期(2016—2030年)我市人口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工作任务,是指导规划期我市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
复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闽政文[2014]129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4.26
【实施日期】2014.04.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
(闽政文[2014]129号)
三明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审批〈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请示》(明政文〔2013〕166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我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部署,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
1 / 1。
附件1梅列经济开发区泉三装备产业园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征求意见稿)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福建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报批实施细则(试行)》、《福建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参考指南(试行)》和《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三明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编制《梅列经济开发区泉三装备产业园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二、编制条件**区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分别低于500公顷和50公顷,且近两年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均超过15%;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近三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不属于连续三年排在全省后三名的情况;三明市无已批准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依据《实施细则》要求,符合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条件。
三、基本情况方案地块坐落于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小蕉园内,主要为泉三装备产业园用地部分,成片开发范围东至三钢小蕉轧钢厂,北至规划110KV兴园变南侧,西至兴业三路西侧,南至规划110KV高压走廊。
本方案涉及三明市**区列西街道小蕉村、陈大镇台溪村,共1个街道1个镇2个村;涉及三明市台江国有林场、小蕉轧钢厂、三明市瑞云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3个国有单位,涉及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片区用地规模为197.9724公顷,用地现状主要为园地、耕地、林地及对外交通用地等地类,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72.570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7.17%;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2.175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1.20%;未利用地面积约为3.225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63%。
四、必要性分析(一)是落实党中央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方针政策,践行“三明实践”的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革命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的空间和载体。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市域空间统筹策略 (4)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5)第三节城镇空间结构 (5)第四节城镇体系规划 (6)第五节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第六节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8)第七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9)第八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9)第九节市域市政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2)第十节市域生态保护规划 (14)第十一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5)第四章中心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18)第一节中心城市城镇空间布局 (18)第二节中心城市用地发展指引 (19)第三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指引 (22)第四节中心城市市政设施发展指引 (22)第五节中心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25)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7)第六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27)第一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27)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28)第三节四线划定及管制要求 (29)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1)第八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 (33)第九章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34)第十章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35)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37)第一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37)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38)第三节道路系统规划 (39)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40)第五节停车设施规划 (40)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41)第一节规划目标与策略 (41)第二节景观风貌规划 (41)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42)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43)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7)第一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47)第二节抗震工程规划 (47)第三节人防工程规划 (48)第四节消防工程规划 (49)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50)第一节规划目标与原则 (50)第二节环境功能区划 (51)第三节污染防治措施 (52)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分期建设规划 (53)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53)第二节中期发展指引 (53)第三节远景发展展望 (54)第十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55)第十九章附则 (57)附表1:市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58)附表2:市域国家级森林公园一览表 (59)附表3:县级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和规模标准 (60)附表4:重点镇级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及规模标准 (60)附表5:一般镇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60)附表5: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09年) (61)附表6: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62)附表7:三明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64)附表8:沙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65)附表9:中心城区各居住片区居住用地规模及人口分布一览表 (66)附表10:中心城区规划主要城市公园一览表 (67)附表11:三明城区规划主、次干路一览表 (68)附表12:沙县城区规划主、次干路一览表 (70)附表13:中心城区规划给水厂一览表 (73)附表14:中心城区规划110千伏变电站一览表 (73)附表15:中心城区规划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一览表 (74)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融入、服务、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协调城市跨越式发展和空间资源稀缺的矛盾,更好的适应山海联动区域发展新格局,更好的推动现有行政区划条件下三明市区、沙县、永安市一体化建设和规划管理,全面提升三明市区域经济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提请福建省政府批准同意后,特编制《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一、生态市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一)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优势明显。
三明地处闽江上游,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闽江源头位于建宁县境内,境内闽江流域面积22405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面积36.8%,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
一是气候条件优越。
三明地处副热带南部,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短夏长,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二是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
水资源年平均总量213.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7989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70万千瓦。
有林地面积达176.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居全省第2位。
矿产资源总量占全省第二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9种,大宗的有:煤、铁、钨、铅、锌、锰、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蓝宝石等,其中钨、蓝宝石、重晶石等在全国有一定位置。
三是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区域广。
野生植物物种3443种,其中木本植物1200种,共有8个森林植被类型,93个群系,126个典型群丛;野生动物有1044种,约占全省的89.5%;国家Ⅰ、Ⅱ级保护野生植物27种、野生动物91种。
2.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一是林业生态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划定生态公益林面积48.57万公顷;江堤沿岸绿化148公里;公路绿化1586公里,占应绿化里程的7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5平方米;10个县(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小城镇绿化覆盖率11.5%。
二是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到2005年底,全市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所占比例为90.5%,永安市和9个县城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三明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6%。
三是各类保护区、示范区建设进展较快。
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特殊区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32个,面积12.8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7.78万公顷;森林公园14个,面积1.83万公顷;风景名胜区7个,面积3.22万公顷。
附件1:《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主要内容(一)规划期限与范围本规划年限为2010-2030年,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本规划范围为福建省行政辖区。
包括陆域土地总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和近海海域。
(二)城镇化目标与战略1.城镇化目标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0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27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9.5%左右,到203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2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31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
2.城市化总体思路贯彻落实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福州、厦漳泉两个大都市区建设,大力发展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次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走以两大都市区为依托,以都市区和中心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城镇发展战略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实行“集聚、转型、提升”的总体战略。
(一)集聚发展——全省城镇化重点向沿海地区集聚、倾斜,沿海地区向都市区集聚,山区向内陆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二)转型发展——引导都市地区城镇从相对独立发展向构建都市区协调发展方向转型,一般地区城镇由分散化发展向生态保护优先的集中发展方式转型。
(三)提升发展——引导城镇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支撑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4.省域城镇化格局实施都市地区、一般地区差异化推进策略,总体实现“有序集聚、适度均衡”的发展格局。
都市地区:都市地区是指城镇密集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联系的地区,包括沿海都市地区和依托南平、三明、龙岩等中心城市形成的内陆都市地区。
都市地区应实施积极的公共政策,引导资源要素集聚整合、着力优化提升,推动城镇化向成熟阶段转型一般地区:是指都市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一般地区应着力培育提速,走生态保护优先的快速、集约城镇化道路,择优培育重要节点城镇,保障省域城镇化格局的适度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