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项财政支出共5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05.00 KB
- 文档页数:53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总结旨在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下一年的财政支出工作提供参考。
一、财政支出总体情况1. 支出规模上一年度,我国财政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较上年增长XX%。
其中,中央财政支出XX万亿元,地方财政支出XX万亿元。
2. 支出结构(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政府机关、外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用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领域的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3)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领域的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4)教育支出:主要用于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5)科学技术支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6)交通运输支出: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领域的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7)环境保护支出:主要用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领域的支出,总额为XX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XX%。
二、财政支出主要成效1.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医疗救助水平显著提高。
(3)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住房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
(2)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3)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历年各省市财政支出指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地区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北京市4524.674173.663685.313245.23天津市2884.72549.212143.211796.33河北省4677.34409.584079.443537.39山西省3085.283030.132759.462363.85内蒙古自治区3879.983686.523425.992989.21辽宁省5080.495197.424558.593905.85吉林省2913.252744.812471.22201.74黑龙江省3434.223369.183171.522794.08上海市4923.444528.614184.023914.88江苏省8472.457798.477027.676221.72浙江省5159.574730.474161.883842.59安徽省4664.14349.693961.013302.99福建省3306.73068.82607.52198.18江西省3882.73470.33019.222534.6山东省7177.316688.85904.525002.07河南省6028.695582.315006.44248.82湖北省4934.154371.653759.793214.74湖南省5017.384690.8941193520.76广东省9152.6484117387.866712.4广西壮族自治区3479.793208.672985.232545.28海南省1099.741011.17911.67778.8重庆市3304.393062.283046.362570.24四川省6796.616220.915450.994674.92贵州省3542.83082.662755.682249.4云南省4437.984096.513572.662929.6西藏自治区1185.511014.31905.34758.11陕西省3962.53665.073323.82930.81甘肃省2541.492309.622059.561791.24青海省1347.431228.051159.05967.47宁夏回族自治区1000.45922.48864.36705.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317.793067.122720.072284.49注:地方财政支出均为本级支出,2000年以前不包括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利用国外借款收入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中国近5年财政支出表格2017年至2021年中国财政支出表格年份 | 教育支出(亿元) | 卫生支出(亿元) | 农业支出(亿元) | 交通支出(亿元) | 其他支出(亿元)---|---|---|---|---|---2017 | 2560 | 1320 | 860 | 1480 | 9802018 | 2680 | 1400 | 880 | 1620 | 10602019 | 2800 | 1500 | 900 | 1760 | 11802020 | 2900 | 1580 | 920 | 1880 | 12602021 | 3030 | 1650 | 940 | 1980 | 1340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支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以表格的形式详细展示2017年至2021年中国各领域的财政支出情况。
表格中列出了五年时间内中国的教育、卫生、农业、交通以及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
以下是各个领域在每一年度的支出金额:2017年:教育支出为2560亿元,卫生支出为1320亿元,农业支出为860亿元,交通支出为1480亿元,其他支出为980亿元。
2018年:教育支出为2680亿元,卫生支出为1400亿元,农业支出为880亿元,交通支出为1620亿元,其他支出为1060亿元。
2019年:教育支出为2800亿元,卫生支出为1500亿元,农业支出为900亿元,交通支出为1760亿元,其他支出为1180亿元。
2020年:教育支出为2900亿元,卫生支出为1580亿元,农业支出为920亿元,交通支出为1880亿元,其他支出为1260亿元。
2021年:教育支出为3030亿元,卫生支出为1650亿元,农业支出为940亿元,交通支出为1980亿元,其他支出为1340亿元。
从表格中可以观察到,近5年来中国在各领域的财政支出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教育、卫生和交通领域的财政支出增幅较为明显。
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从2017年的2560亿元增至2021年的3030亿元,增长了18.36%。
我国历年的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下面将分别介绍财政支出、GDP和相对指标数据,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引导而进行的支出。
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历年数据统计,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虽然在特定年份中,财政支出可能会因为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而言,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设置的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福利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而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其次,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的GDP数据显示,自开放以来,我国GDP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1978年到现在,GDP的规模已经增长了数十倍,显示出了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强大实力。
然而,尽管GDP增长很快,但也面临着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也开始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相对指标数据是用来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和趋势的数据。
在我国历年数据中,一些重要的相对指标包括财政支出与GDP的比例、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比例等。
这些相对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公共财政的合理性。
例如,财政支出与GDP的比例可以反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程度。
另外,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平性和效率。
通过对这些相对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支出情况和公共财政的状况。
综上所述,我国历年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
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
1949〜1952 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
1951 年和1952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79.4%和41.0%。
1952〜1957 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 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 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
1961〜1962 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 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
1978〜1984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 多亿元;1985〜1989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 多亿元;1990-1997 年,保持在3000 亿元〜9000 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 亿元。
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 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 年最低,增长率为2.6%。
1980 年和1981 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
究其原因是在1979-1980 两年间,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中央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整体上升到了万亿元和十万亿元的水平,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