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87.06 KB
- 文档页数:4
*通讯作者:张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No.10,2015 General No.6702015年第10期(总第670期)幼儿教育(教育科学)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ducational Sciences)·国外教育·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是指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与儿童照料者(尤其是保教机构工作人员与儿童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的目标在于提升保教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帮助解决0~6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1〕ECCP项目(The Early Childhood Consulta⁃tion Partnership)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项免费心理健康咨询项目,主要为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可能被保教机构拒绝的0~5岁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该项目通过提供支持、组织培训以及教育咨询等途径来提升保教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实现促进儿童最优化发展的目标。
一、项目简介ECCP项目主要包括儿童特定服务项目(Child-specific Services)、班级服务项目(Core Classroom Services)和强化服务项目(Int-ensive Site Services),但它们是一个统一、连续的整体,即在儿童心理健康咨询过程中,关注焦点由儿童个体扩展到儿童所在班级,乃至整个保教机构。
〔2〕虽然这三类项目的服务范围不同,但每个服务项目的要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包括评估、观察以及行动支持等。
(一)儿童特定服务项目儿童特定服务项目主要为可能存在情绪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服务,包括对儿童进行评估,对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进行观察,召开行动计划会议以确定预防或干预策略,生成行动计划,并开展家庭或教师访问。
对儿童的评估一般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来进行,如《儿童年龄和发展阶段问卷》(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儿童版本的《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Sensory Profile),等等。
总结全球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分享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案例2023年,全球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过去的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逐渐转变为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模式,从而实现了全民健康的目标。
全球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一、疾病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频繁发生,社区卫生服务的重心也逐渐转移到疾病管理上。
未来的社区卫生中心将会配备更多的医护人员和设施,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疾病管理方案,包括疾病预防、早期筛查、管理和干预等方面。
二、数字化数字化技术将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比如,通过智能医疗设备采集患者的健康数据,医生和护士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干预,减少不必要的转诊和住院。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会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让患者的健康信息更为安全和便捷的被医生使用。
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将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更为智能化、高效化,也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体验。
三、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将会向着更多样化、更具全球视野的方向发展。
全球化将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各个国家的医生和护士能够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提供卫生服务,从而促进全球医疗行业的稳步发展。
四、定制化未来的社区卫生服务将会比现在更加定制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卫生服务。
例子有:针对老年人,将会开设更多的长者日间中心,提供健康餐点、康复训练和娱乐活动,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针对癌症患者,将会开设更多的癌症康复中心,提供个性化的体力训练、营养和心理支持,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自我管理和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案例:美国美国是全球卫生服务领域的领跑者之一。
在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广泛用来提供基本的卫生检查、传染病预防、慢性疾病管理、妇幼保健等服务。
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生护士队伍,能够满足当下和未来的需要。
法国法国是一个老龄化国家,为了更好的服务老年人,法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社区卫生中心,这些中心提供了多种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服务,比如口腔卫生、免疫接种、血糖监测和高血压治疗等。
国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概览及启示(二)刘华山二、有关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些重要理念的启示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目标体系中包含的若干理念,体现了这一领域的重要价值和哲理,对于我国制定心理健康服务目标体系颇多有益启示。
1.广义、积极的心理健康概念。
通过考察了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四所美国一流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人们发现这些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不仅涉及心理健康,也包括身体健康、生活态度的健康和环境的健康。
例如哈佛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认为,好的健康状态是保证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应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精神和健康的环境。
注重积极目标。
一些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服务目标中除了强调为一些重点人群、为遭受严重心理疾病困扰的个体开展有效服务、减少自杀事故一类的“消极目标”外,还开始关注“提高健康生活的质量和年限”这样的积极目标。
如纽约州心理健康服务的第1项目标就是“提高公共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水平以及所有纽约人的韧性/挫折的复原力”(resihency)。
有的国家目标中还将对精神病的治疗与支持个体为实现健康生活发展各种能力和职业技能结合起来。
2.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公共事业。
心理健康服务不能仅仅依靠家庭、朋友和同伴的私人间帮助、社会团体帮助来维持,也不仅仅是一种志愿者的行动,它是由在政府掌控下的公共事业机构中工作的从业人员完成的、旨在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一种有组织的行动。
私人、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都可以赞助公共事业。
而各级政府在制定计划和法规;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招募、聘用、培训;完善资格认定和执照授予过程;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国家标准,对服务系统进行评估、监督和问责;加强对各部门、各地区、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力量的协调合作;解决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资金投入的空缺部分;在面临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时,组织迅速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减少各类人群在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和质量上社会差距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及启示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在年轻人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种情况在美国的大学校园中尤为突出。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心理困扰,美国高校提供了全面且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本文将介绍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并提供一些给予其他国家高校的启示。
1. 心理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及目标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高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压力、调适情绪、解决问题以及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提供专业的咨询资源,大学心理咨询服务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情绪支持、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功。
2. 多元化的咨询服务形式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咨询服务还包括在线咨询、电话咨询和群体咨询等。
这些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了时间和地理限制,使得咨询服务更加便捷和普及。
3. 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在保证质量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
担任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人员通常需要具备相关学位和资质认证,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他们能够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并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方案,帮助学生处理自身困扰和挑战。
4. 保密性和尊重学生隐私权在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中,保密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心理咨询师承诺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除非在法律要求的情况下。
保密性的承诺使学生更有信心去寻求帮助,并保证了他们的隐私权利得到尊重。
5. 预防和教育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仅仅关注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还注重心理健康的预防和教育工作。
他们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相关讲座和课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经验给其他国家高校提供了许多启示:1.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并提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对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当前当前, , , 随着与城市化、随着与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 , 我国传统的预我国传统的预防保健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国内外实践证明国内外实践证明, , , 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保健服务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保健服务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措施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措施, , , 并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并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并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 , 是当前卫生服务发展的必是当前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同时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 ,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和不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完善, , , 将为在我国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保健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组织环将为在我国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保健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组织环境; ; 而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又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关键。
而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又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关键。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卫生服务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 , , 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
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
而国外有些国家虽然它们的社会、的社会、经济、经济、经济、人口、人口、人口、文化及卫生条件背景各异文化及卫生条件背景各异文化及卫生条件背景各异, , ,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也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也各有千秋有千秋, , , 但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趋势上有一定共性,但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趋势上有一定共性,其成功的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方式和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一、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1、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美国的卫生服务系统由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服务两大部分组成美国的卫生服务系统由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服务两大部分组成, , , 医院包括医院包括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 , , 而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家庭医生负责而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家庭医生负责而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家庭医生负责, , , 家庭医生通常以家庭医生通常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开业。
美国加州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林颖娜;汪卫东【摘要】介绍美国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服务机构,为我国精神疾病康复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5【总页数】2页(P355-356)【关键词】精神疾病;康复模式【作者】林颖娜;汪卫东【作者单位】100053,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100053,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近年来我国对精神疾病康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逐渐重视。
美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发展较早,并通过完善医疗制度,精神服务地点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建立多种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体系,以下将简介美国加州精神疾病防治机构。
1 精神科急诊室当患者因为精神疾病导致自身生命有危险、或对他人生命有威胁或者严重的能力丧失时(没有能力寻找住处、食物或者衣物)可由警察或者家人送至精神科急诊室,经急诊室处理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一部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转入精神科病房。
2 精神科病房精神科病房中大部分患者是非自愿监管患者,这些患者有自杀或伤害他人的风险,由精神科病房强制监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到下一级康复机构。
精神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是由多学科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治疗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药剂师、社工、护士、工娱治疗师等。
3 康复系统3.1 州立医院(state hospital) 封闭式管理医院,提供长期照顾。
收治一些精神疾病较重,用药疗效不理想或者人格障碍较重的患者。
另外还和监狱有合作,收治精神障碍犯人。
3.2 封闭式辅助急性治疗(locked sub acute treatment) 封闭式管理,提供6个月~1年的照顾。
通常收治尚无能力回归社区的治疗疗效不理想,或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3.3 急性中转社区治疗(acute diversion unit,ADU) 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急性精神疾病患者经医院的精神科治疗病情稳定后继续治疗的暂时收治机构。
浅析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历史发展与现状及给中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的启示浅析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历史发展与现状及给中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的启示摘要关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国家之一。
也是当今世界学校心理咨询学科体系发展最完善的国家。
本文通过对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历史以及其现状的解析,深入了解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咨询的特点。
并针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特点中国发展启示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辅导内容、辅导方法和辅导人员上都已经非常成熟。
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历史(一)1945年以前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一年以前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社会化、专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对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身价值愈来愈关注,反对把人单纯作为机器附属品的行为。
于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形成了一股对青少年进行职业指导的浪潮。
1908年,帕森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职业介绍所,率先对公立学校的中学毕业进行职业指导并出版《选择职业》一书,标志着职业指导领域理论框架的初步确定。
1938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帕特森与威廉森等人合作出版了《学生指导技术》一书,对职业指导做出了更加系统的总结。
帕森斯等人认为,职业指导的关键是搜集和传递职业信息,帮助来访者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
心理辅导的另外源流发端于20世纪初的心理测验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前者为心理辅导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后者扩大了心理辅导的服务范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人们产生很多心理适应上的问题,不少人渴望得到心理上的辅导与帮助。
于是心理辅导的领域不再限于职业指导,而是将重点转向生活适应特别是心理障碍的干预上来。
简析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启示”论文摘要: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积极心理学导向和教育的途径三方面。
给我国的启示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认同策略;发展社会能力,促进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形成。
论文关键词: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启示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展以来,虽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得蓬蓬勃勃。
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人口众多,而且我国特殊的高考制度,使得人们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更看重成绩、考试,对人格、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却漠视或忽视。
而且学生们又盲目乐观地美化大学生活,使得高校的心理教育的任务尤其繁重。
研究英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借鉴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大有裨益。
一、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1.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美国通常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称为“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就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
有的学校还称之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可见,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可看作是一门学科,又可看作是一项服务工作。
服务内容也呈多样化,包括咨询、评价、干预、预防、教学指导及健康服务等。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者以学生为出发点,确定学生的需要并给与援助。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角色是修复者和咨询师,主要进行干预,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咨询。
由于具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不会大。
惊小怪,而是视为学生成长中正常的“片段”。
学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消除学生因为有心理问题而感到不安或自卑的情绪,然后才是进行科学的诊断,并根据该学生的特点进行对症治疗。
在干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注重细节和最终质量。
从总体看,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