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议程
- 格式:pptx
- 大小:508.65 KB
- 文档页数:29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摘要)(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第1章序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大会,并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的政治承诺。
根据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要求,1992 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52个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议程》)的编制。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议程》,为推动《议程》的实施,同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议程》包括20章,设78个方案领域。
《议程》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制定和实施《议程》,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毫不动摇地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
同时,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才能实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
中国政府决定将《议程》作为各级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其目标和内容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得到具体体现。
第2章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这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中国现阶段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增长的质量;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才能逐步实现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国发〔1994〕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议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已经公布。
《议程》是制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1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基本国情和到本世纪末以及下一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长,忽略对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政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议程》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它的贯彻实施需要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为此,提出以下要求:一、要将《议程》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并将其基本思想和内容,在“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中得到具体体现。
二、各地方、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实施《议程》;要广泛宣传《议程》的基本思想,取得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贯彻实施《议程》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十一世纪议程《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文件综述《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
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
《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21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
《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
制定过程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
该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
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应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基本内容《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万余字。
大体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由若干章组成。
每章均有导言和方案领域两节。
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如何采取的行动。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A 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依据20.4 随着中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机制将是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可靠保障。
鉴于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她们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已认可了几项促进妇女充分、平等和有利地参与可持续发展活动的行动计划和公约。
联合国《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把国际公约中议定的权利转变为国内法,并采取措施予以实施。
20.5 联合国《21世纪议程》特别强调在2000年消除阻碍妇女充分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行政、文化和社会的障碍。
消除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提高妇女的参与能力,对可持续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20.6 中国支持《内罗毕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并较早签署和批准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同时为执行有关国际法文件做了具有实质性的工作。
中国已制定多项法律保障妇女平等、充分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20.7 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意识形态的束缚,同时受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尚不能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妇女的要求和妇女自身解放的要求:(a)社会仍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女性就业难、男女就业机会不均等、妇女就业结构不合理、妇女遭受暴力侵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b)中国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承担着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双重任务,但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家务负担的拖累;妇女病未得到经常性的普遍检查,少量妇女还没完全解决温饱问题;(c)中国妇女受教育的权利未能全部实现,这影响了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
20.8 中国有5亿多妇女,其中有5600万女职工。
她们在环境和发展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妇女在人类两种生产中的作用相比,中国妇女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决策、参与人员比例过低。
中国妇女在环境与发展中许多亟待解决的特殊问题尚未列入国家研究和解决的议程,转变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讲解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一章预言1.1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
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制定和实施《中国 21 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
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从国家整体的高度上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各社会阶层和全体人民的行动,才能顺利完成已确定的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两番和下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1.3 1992年 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开放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不久,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该《议程》是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它的编制成功,不但反映了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承诺、率先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做贡献的姿态与决心。
近几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开始全面实施。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和观念、新的思维与方法,已渗透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
各部门、各地方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制定了适应各自情况和需要的议程、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并正在为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正满怀信心与憧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冷静反思的结果,也是顺应国际潮流、履行国际承诺的需要。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国情的认识是国家知道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低。
这个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人口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996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2、24亿(不含台湾和港澳),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
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
人口众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我们必须在占世界7%的国土面积和7%的耕地面积上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要不断地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与我国目前的底子比较薄、国力尚不十分雄厚存在很大的矛盾。
1980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加920亿元,而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00万人。
《中国21世纪议程》:迎接挑战的战略抉择与实践探索作者:王伟中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05期摘要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履行环发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近20年来,我国立足基本国情,积极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了巨大努力,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新的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严峻,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我们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把握全球绿色技术创新迸发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和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挑战;里约+20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001-04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世界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发展观的根本转变,是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影响最深、最广的一场变革。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积极地推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投身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一路走来,经历了20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年是联合国环发大会召开20周年,联合国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大会将成为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和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之后,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盛会。
围绕“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大会将评估全球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差距,积极应对新挑战,并努力推动形成新的政治承诺。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
皮书
无
【期刊名称】《再生资源研究》
【年(卷),期】2000(000)001
【总页数】1页(P2)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01
【相关文献】
1.水: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在北京召开[J], 何建勇;张显勇;
2.《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简介 [J], 李玲
3.持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21世纪议程》简介 [J], 刘呈庆
4.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 [J],
5.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摘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