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1]
- 格式:ppt
- 大小:7.79 MB
- 文档页数:178
《中国旅游地理》期中考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华北旅游区兼有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水系,但以水系和水系为主。
2.曲阜“三孔”是指、、。
3.故宫旧称“”,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有位皇帝在此居住.4. 河北省简称,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
5.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简称,河北省的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物流中心,被誉为“”。
6.成为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奥运场馆是和。
7. 青岛依山就势,“、、、”。
是对青岛城市整体形象的最佳写照。
8河南,简称“”,《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9.天津,简称,中央直辖市之一。
得名于明初“”之意。
明永乐二年筑城设卫,故有“”。
10、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位于万寿山东麓,仿无锡而建、是著名的“园中园”11.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之美誉12、济南,别号“”,有四大泉群:、、、二、单项选择题(每小3分,共36分)1.以”海市蜃楼”闻名中外的城市是()。
A.威海B.蓬莱C.烟台D.日照2.清西陵是以()为主体。
A. 顺治的孝陵B. 康熙的景陵C. 雍正的泰陵D.乾隆的裕陵3. 在我国四大石窟中,位于河南省的是()。
A.敦煌石窟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麦积山石窟4.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都城是()。
A.洛阳B.郑州C.开封D.殷墟5.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是()。
A.北海公园 B. 颐和园C. 避暑山庄D. 圆明园6.北京有“夏宫”之称的园林是()。
A.北海公园B.颐和园C.圆明园D.景山公园7.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段长城是指()。
A.慕田峪长城B.八达岭长城C.金山岭长城8.十三陵中有“祖陵”之称的是()。
A.长陵B.定陵C.景陵D.庆陵9.佛教禅宗的祖庭指的是( )。
A.少林寺B.白马寺C.嵩山寺D.法王寺10.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菩萨的道场。
中国旅游地理1、面状旅游空间行为称之为(A)。
1.A. 小尺度空间行为2.B. 点状旅游空间行为3.C. 超长尺度空间行为4.D. 大尺度空间行为2、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决策行为和(A)。
1.A. 空间行为2.B. 旅游者行为3.C. 旅游者行为层次4.D. 识别需要阶段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是以下哪个学者提出的(B )。
1.A. 保继刚2.B. 陈传康3.C. 郭来喜4.D. 科波克4、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除了地貌条件、气候条件、陆地水文条件外,还有以下哪个因素?(A )1.A. 动植物条件2.B. 水景条件3.C. 土地资源条件4.D. 人类自己的选择5、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对旅游客流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称之为(A )1.A. 社会因素2.B. 经济因素3.C. 旅游资源因素4.D. 环境质量因素6、休养疗养、出席会议、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宗教朝觐属于以下哪种旅游活动层次?(A )1.A. 专门层次2.B. 基本层次3.C. 提高层次4.D. 娱乐层次7、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江苏周庄属于以下(A )旅游资源。
1.A. 特色村镇2.B. 城市旅游3.C. 人造景观4.D. 民族建筑8、(C )集中分布了我国南方私家园林艺术的精粹。
1.A. 黄河流域2.B. 川鄂地区3.C. 长江下游4.D. 华南地区9、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建筑的水利工程项目是(A ),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1.A. 都江堰2.B. 灵渠3.C. 坎儿井4.D. 京杭大运河10、苏州狮子林是下列哪类园林的典型代表(C )。
1.A. 皇家园林2.B. 民族园林3.C. 宗教园林4.D. 岭南园林11、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皆盛发展的时期是园林发展的哪个时期(D )。
1.A. 发轫期2.B. 奠基期3.C. 转变期4.D. 鼎盛期12、被称之为紫禁城的旅游景观是(C )。
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一、山地景观:1、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形: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为因素美的综合美感。
(1)花岗岩名山:特点: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
①泰山:主峰玉皇顶1545米。
五岳之首。
沿山风景有:中天门、王母池、斗母宫、南天门。
登项可观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名景。
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始建于汉代。
1987年被联合国选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②华山:陕西省华阴县,南依秦岭,北环渭水。
东南西北中五峰中南峰最高,2160米,为五岳最高。
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擦耳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
③衡山:湖南省衡山县,72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峰最高,有五岳独秀之誉。
主峰祝融峰约1290米。
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合称“衡山四约”。
建南岳书院、邺候书院。
④黄山:36主峰,72小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均超过1800米。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合称“四绝”。
温泉水温在42℃。
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⑤千山:辽宁省鞍山市东。
有999座峰峦,最高峰仙人台708米。
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成寺庙园林风格。
⑥三清山:江西省玉山、德兴县境。
千米以上高峰数十座,主峰玉京峰1816。
9米,峰、石、松、云风景绮丽,是一座道教名山。
(2)岩溶山水风景:特征: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且造型丰富。
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
①漓江山水:“甲天下”、“碧莲玉笋世界”。
象鼻山、骆驼山、老人山。
洞穴300余处。
“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笋里住人家”。
②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一处造型地貌博物馆,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它反映了世界喀斯特地貌全景。
路南石林和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同为我国四大奇特自然景观。
③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东北,原名打鸡洞,洞长11千米,由47个洞厅、150多个景点组成,是世界上已知的保留了最原始面貌、最完备景观的巨型石灰岩溶洞。
中国旅游地理1中国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类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个并列的景系:1、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每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
1、地景类(1)地质现象景型(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4)丹霞景型(5)雅丹景型(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7)洞穴景型(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11)土林/沙林景型(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13)探险山地景型(14)探险/徒步旅游地(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16)其它地文景型2、水景类水景类型(1)海面景型(2)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3)湖泊/水库景型(4)河口潮汐景型(5)瀑布景型(6)泉景型(7)现代冰川景型(8)其它水域景型3、气景类(1)气象景观景型(2)气候景观景型(3)天象景观景型(4)日照景型(5)空气景型(6)冰雪景型(7)烟雨/雾淞景型(8)其它气景型如海上日出、佛光、东北地区林海雪原冰雪景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吉林的雾淞节等4.生物景观类5、土景类(1)黄土景型(2)沙地/沙漠景型(3)砾地/戈壁景型(4)其它构景地表土壤景型6、其它自然景观类四、人文旅游资源1、宗教景观类宗教景类(1)佛教寺庙建筑/文化(2)道教宫观建筑/文化(3)清真寺/伊斯兰教节日(4)教堂/基督教节日(5)石窟/摩崖石刻(6)其它宗教建筑/文化2、历史遗存景观类历史遗存景类(1)世界文化遗产地(2)人类文化遗址(3)社会经济文化遗址(4)军事防御体系(5)古城与古城遗址(6)帝陵与名人陵墓(7)崖墓与悬棺葬(8)皇室/官署建筑群(9)礼制建筑群(10)殿堂(11)楼阁(12)古塔(13)牌坊/门楼(14)碑碣(15)传统建筑小品(16)古典园林(17)景观建筑(18)名桥(19)传统聚落、历史文化名城(20)古井(21)古民居(22)古代水利/交通工程(23)历史民俗街区(24)纪念地(25)近代西洋建筑。
中国旅游地理1.简述中国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和典型代表答:一、登山探险胜地——高山和极高山海拔3500-5000米为高山,5000米以上为极高山。
登山以其艰险的的攀登路线、变化不定的气候条件、缺氧的环境、高山冰雪世界、冰川地貌的奇诡景象、珍贵的地质资源而成为旅游胜地。
著名的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等。
二、观光旅游胜地——中山和低山海拔1000-3500米为中山,500-1000米为低山。
这种高度的山地保留着许多大自然的刀斧神工所形成的奇观,又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所以无论在自然景观方面,还是人文景观方面,可供观赏的内容都比较丰富。
又这种高度也是人们较易到达的,所以是游人最青睐的旅游地。
1、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蛋。
著名的有黄山、华山、泰山、厦门鼓浪屿和万石山、泉州清源山、福州鼓山、安徽天柱山、京东盘山等。
2、丹霞地貌为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著名的有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河北承德磬锤峰和僧帽山、江西弋阳龟峰、贵州赤水五柱峰、湖南武陵源等。
3、流纹岩地貌流纹岩为酸性喷出岩所形成,常有流纹构造。
各种尺度的造型及其丰富、逼真,而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看,会呈现不同形象。
以浙江乐清雁荡山最典型。
4、熔岩地貌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
著名的有山西大同、黑龙江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火山群、黑龙江长白山、台湾大同火山群。
5、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是以碳酸类岩石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地面分为岩溶孤峰和峰林、石林岩溶洼地、岩溶漏斗、岩溶残丘等。
地下则分为溶洞和地下河。
著名的有桂林-阳朔、广西南宁的伊岭岩、柳州的都乐岩、安顺织金洞、龙宫洞、湖南利川腾龙洞、贵州绥阳双河洞、重庆芙蓉洞、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广西乐业的天坑群、北京房山上方山天坑、周周紫云县“苗厅”、云南石林县石林、四川兴文石林、江苏宜兴三洞、浙江铜炉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旱二洞、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黄龙等。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232.人文地理学3.效益性、独特性;保护性二、选择题1.A2.D3.A三、简答题1.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旅游业对区内环境的影响等。
2.价值上的观赏性;构景上的综合性;空间上的地域性;④时间上的季节性;⑤使用上的永续性。
3.受破坏的原因:自然衰败;人为破坏。
保护措施: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通过法律、政策、宣传和管理途径给予杜绝,至于已遭破坏的旅游资源,视其破坏轻重程度和恢复的难易程度,采取一定程度的维修和重建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略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一、填空题1、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2、水体3、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4、无锡惠山泉5、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二、选择题1、ABC2、C3、C4、D5、C三、简答题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
2、特征:主峰明显、怪事众多、奇峰峻拔、雄伟险峻、时有洞穴及一线天景观。
代表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三清山、天柱山等。
3、三江并流、长江三峡、长江三大名楼、长江三矶。
4、季节性、地域性、瞬变性、组合性5、动物:生机性、标志性、引发探奇植物:观赏性、标志性、陶冶情操四、案例分析题略第三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一、填空题1、太和殿;保和殿2、开斋节、宰牲节、圣记3、寒山寺、枫桥夜泊4、张骞5、留园、狮子桥、沧浪亭6、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7、嘉峪关8、顺治、雍正9、寄畅园10、新月二、选择题1、A2、ACD3、A/C/D4、B5、BD6、D7、D8、B9、B10、A三、简答题1、城墙:以增强攻城的困难墙台:储存火炮、弓弩、弓矢之类武器。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中国旅游地理是指以地理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中国各地旅游资源分布、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以及旅游地的区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学科。
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旅游资源,并为旅游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下面是中国旅游地理的重点知识点。
1.旅游资源分布-中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广泛。
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如山水、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等)、人文景观(如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遗址、风景名胜区等)、民俗文化(如民族风情、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以及特色产业(如旅游饮食、手工艺品等)等。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南、北、中地区的旅游资源种类和特点不同,各有千秋。
东部地区以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南部地区以自然风光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特色;北部地区以自然景观和冰雪运动为主要特色;中部地区以文化名城和旅游产业为主要特色。
2.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地形地貌对旅游的影响: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水相间,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
比如黄山、张家界等,这些地方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气候对旅游的影响:中国属于亚洲大陆,气候类型广泛。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旅游;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适宜冰雪运动。
气候对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客选择旅游时间和目的地上。
-水资源对旅游的影响: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黄河等多条大江大河,以及众多湖泊和海洋。
这些水资源为水上旅游和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旅游地的开发利用-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建设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
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旅游景区、酒店、旅游车辆、导游队伍等,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保障。
-旅游宣传和推广:中国旅游局通过赞助重要国际或国内旅游博览会、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举办旅游文化节等方式,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中国旅游形象,拓展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地理省第课时课件 (一)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旅游胜地和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
中国旅游地理省第一课时课件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接下来我们将分点分别进行分析。
一、地理位置作为亚洲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形和气候变化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地理位置对其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比较优势体现在:1. 面积广大: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风景名胜和资源,有了这样的优势,中国旅游业有着广泛的空间和发展的机遇。
2. 地理位置优越:与亚洲许多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南亚、东南亚、中东、欧洲和美洲各国,都是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国。
二、旅游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层面,具体如下:1. 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山岭、河流、湖泊、沙漠、森林、冰川等丰富自然景观的国家,这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可以为人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美好回忆。
2. 人文资源: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深刻地吸引游客。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目前,中国旅游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且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趋势:1. 旅游市场日益壮大: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崛起和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且出境旅游市场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2. 旅游产业结构日趋成熟:中国旅游业的产业链越来越完整,涉及到旅行社、酒店、餐饮、娱乐等多个方面,旅游产业开始向纵深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3. 旅游资源整合效应不断显现:在推进旅游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和提升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政府实行了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把有限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