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铸铁的焊接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31
铸铁的焊接工艺铸铁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铸造性和机械性能,但其焊接难度较高。
铸铁的焊接工艺需要特别的注意和技术,以下是铸铁焊接工艺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1. 准备工作:在焊接铸铁前,需要对铸铁进行充分清洁和预处理。
清除铸铁表面的杂质、油脂和锈蚀物,并用合适的工具将焊接部位打磨光滑。
2.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铸铁的焊接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和等离子焊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焊接方法,以保证焊接质量和效果。
3. 制定焊接工艺参数:根据铸铁的材质和焊接要求,制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可在焊接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4. 预热和后续退火处理:由于铸铁容易发生焊接变形和裂纹,为了减少热应力,一般需要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
预热温度一般在300-500摄氏度之间,可提高铸铁的可塑性和焊接质量。
焊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退火处理,降低残余应力和恢复材料的力学性能。
5.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铸铁的焊接材料主要有铸铁焊条、铜合金焊条和铜铝焊条等。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以保证焊缝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6. 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避免焊接速度过快或电流过大,造成铸铁的过热和过烧。
焊接速度应适中,电流应调整到适当的范围,保证焊接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铸铁本身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不同种类的铸铁可能需要不同的焊接工艺和参数。
因此,在焊接铸铁前,最好进行焊接实验或咨询专业人员,以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
总的来说,铸铁的焊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焊接温度、速度和材料选择等多个因素,并进行适当的预热和后续处理,才能保证焊接质量。
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铸铁焊接中的问题,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铸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然而,铸铁的焊接工艺相对复杂,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裂纹、变形和气孔等。
铸铁常用的焊接方法铸铁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铸铁的焊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铸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易碎性、脆性和热裂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焊接工程师们开发了许多不同的焊接方法。
本文将介绍铸铁常用的焊接方法。
一、铸铁常见的焊接方法1.手工电弧焊接手工电弧焊接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它适用于大多数铸铁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一根电极将金属加热到熔点,然后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手工电弧焊接的优点是可以在现场进行,无需特殊设备。
缺点是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经验,因为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电弧的位置和长度。
2.氧乙炔焊接氧乙炔焊接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它适用于大多数铸铁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氧乙炔火焰将金属加热到熔点,然后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氧乙炔焊接的优点是可以在现场进行,无需特殊设备。
缺点是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经验,因为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火焰的位置和长度。
3.气体保护焊接气体保护焊接是一种高质量的焊接方法,适用于铸铁等各种金属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焊接过程中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缝,防止氧化和污染。
气体保护焊接的优点是焊接质量高,焊缝美观,而且可以自动化生产。
缺点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
4.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焊接方法,适用于铸铁等各种金属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电子束将金属加热到熔点,然后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电子束焊接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高,而且可以自动化生产。
缺点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
二、焊接铸铁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在焊接铸铁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例如,手工电弧焊接适用于较小的焊缝,而气体保护焊接适用于较大的焊缝。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可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2.控制焊接温度在焊接铸铁时,必须控制焊接温度。
铸铁具有易碎性和热裂性,因此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焊接材料裂开或变形。
铸铁焊注意事项铸铁焊接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用于补焊或接焊铸铁零件。
然而,由于铸铁的独特性质,使其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铸铁焊接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铸铁焊接常用的焊丝材料有铸铁钎焊条、镍铸铁焊丝等。
在选择时,要考虑到铸铁的成分和性能,选用相匹配的焊接材料,以确保焊接强度和稳定性。
2.预热:铸铁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能,焊接时容易发生温度梯度差,从而导致应力集中和裂纹的产生。
因此,在焊接之前,应对铸铁进行预热,使其达到焊接温度,缓解温度梯度差,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3.控制焊接温度:铸铁的焊接温度范围相对较窄,通常为1350-1450。
过高的焊接温度会导致铸铁的炭化现象,破坏铁素体的结构,降低焊接强度。
因此,在焊接时要控制好温度,避免过热。
4.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铸铁焊接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电弧焊、气体焊、激光焊等。
在选择焊接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和工艺情况进行选择,确保焊接质量。
5.控制焊接速度:焊接速度过快会导致焊接接头冷却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纹;焊接速度过慢会使热量积聚过多,导致过热现象,影响焊接强度。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好焊接速度,使焊接接头冷却均匀。
6.控制焊接电流:焊接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焊接强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铸铁焊接时,宜采用较小的电流,并逐渐增大焊接电流,以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太大的温度变化。
7.采用适当的退火处理:焊接后的铸铁零件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
因此,焊接完成后,应对焊接接头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硬度。
8.注意保护气氛:焊接时,应尽量采用保护气氛(如纯氩气氛),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汽对焊接接头产生不利影响。
保护气氛可以有效地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9.合理设计焊接结构:铸铁焊接时,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要求,合理设计焊接结构。
避免在焊接接头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的发生。
焊接铸铁的技巧
焊接铸铁是一项相对较复杂的任务,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特定的焊接方法。
下面是一些焊接铸铁的技巧:
1. 选择适当的电极和焊接材料:铸铁的化学成分和材质不同于普通钢材,因此选择适当的电极和焊接材料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铸铁专用电极,或者选择焊接材料具有相似成分的焊材。
2. 准备焊接表面:保证焊接表面的清洁和光洁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
使用砂轮或钢丝刷清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确保焊接区域没有油脂或水分。
3. 预热和控制温度:铸铁有很高的热膨胀系数,所以在焊接之前需要进行预热,以减少焊接时的应力和热裂纹的产生。
通常需要将焊接区域预热至200-400C 之间,具体温度要根据材料和焊接方法而定。
4. 控制电弧和焊接速度:铸铁具有较低的导热性,容易造成热量过度集中,从而导致热裂纹。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电弧和焊接速度,以避免过度加热。
最好采用较小的电流和较短的焊接时间。
5. 适当的焊接方法:对于较小的铸铁零件,可以使用电弧焊或者气焊。
对于较大的零件或需要较高焊接质量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预热焊、铜焊或者后焊热处理等更复杂的焊接方法。
6. 适当的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应该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以减少应力和热裂纹的产生。
可以选择进行后焊热处理或者进行低温回火等热处理方法。
焊接铸铁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为了确保焊接质量,最好在进行实际焊接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练习。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请教专业的焊接人员或咨询相关的技术人员。
铸铁焊接焊接方法视铸件的材质、大小、厚薄、复杂程度、缺陷类型和尺寸,以及切削加工和技术要求等来选择不同焊接方法。
并按不同的焊接要求作焊前准备,如清除油污及夹砂、开坡口或预热等。
焊接方法有气焊、钎焊、手工电弧焊、手工电渣焊。
其中气焊分为热焊法、加热减应区法、不预热气焊;手工电弧焊分为冷焊、半热焊、不预热焊和热焊。
焊条选择一般根据焊后技术要求来选择焊条。
灰口铸铁非加工冷焊法可用氧化型钢芯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100)、铁粉型钢芯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ll2Fe)和低碳钢焊条(中国牌号J422、J506等);加热400℃以上的热焊,可用钢芯石墨化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08);加工面不预热的,可用铸铁芯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48);要求可加工、抗裂但强度不高又可冷焊的,可采用铜镍焊条(中国牌号Z508);要求抗裂性好、加工性差、强度较低的,可用铜铁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607、Z612);重要铸件要求可加工的,可用纯镍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116、z117);高强度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冷焊的,可用铁镍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408)和钢927芯石墨球化通用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68);球墨铸铁加热焊时,可用钢芯球墨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38);薄壁铸件可用钢芯石墨球化通用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68和Z607、Z612)Z268可加工。
还有焊接新材料CaO-BaO一caF2渣系钢芯石墨化焊条,利用贝氏体和马氏体两次相变应力松弛效应来提高抗裂性能。
中国Z238SnCu焊条,力学性能高,白口倾向小,抗裂性好,可用于球墨铸铁件。
焊接缺陷及其防止白口焊接时,在焊缝及熔合区产生白口,其原因是焊缝冷却速度快,同质焊条的焊缝石墨化元素不足或存在阻碍石墨化元素。
防止白口的办法是:增强同质焊条的石墨化能力,同时减慢800 ℃以上时的冷却速度;根据不同铸件壁厚可预热400~700 ℃,以防止白口;采用镍基、铜基、高钒钢等异质焊条和其他措施或钎焊也都可以防止产生白口。
铸铁常用焊接方法铸铁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可铸性和耐磨性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铸铁的强度低、脆性大以及热应力和冷应力差异较大,使得其焊接变得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铸铁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锡焊接以及熔融焊接等。
首先,手工电弧焊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焊接方法。
该方法主要使用碳钢电焊条作为焊接材料,不需要预热操作,能够将铸铁焊接到另一块铸铁零件上。
然而,手工电弧焊焊接时易产生温度梯度过大的问题,容易导致焊接区域的热变形和开裂。
其次,气体保护焊是一种采用惰性气体(如氩气)作为保护剂的焊接方法,能够提供局部保护和稳定的电弧,使焊接过程中焊缝得到有效保护,减少氧气对焊缝的污染。
气体保护焊可分为TIG焊和MIG焊两种方式。
TIG焊使用钨极和铌极等非消耗性电极,操作灵活,适用于焊接较细小的铸铁零件。
而MIG焊使用金属丝作为电焊条,高效快捷,适用于焊接较大厚度的铸铁材料。
第三种常用的焊接方法是焊锡焊接。
焊锡是一种低熔点的合金,可以通过加热铸铁零件来使焊锡熔化,并填充到焊缝中,形成焊接接头。
焊锡焊接比较简单易行,适用于焊接细小和薄材的铸铁零件。
最后,熔融焊接是通过铸铁本身的可熔性来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将铸铁材料熔化,并通过填充金属(如铜、镍等)来补充材料并形成焊接接头。
熔融焊接通常需要预热操作和后续热处理,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和激光焊接等较为先进的焊接技术进行铸铁的焊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铸铁材料有着不同的焊接性能。
为了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材料,需要对铸铁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焊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预防裂纹、气孔等缺陷的产生,并且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和后续处理,以保证焊接接头的性能和寿命。
综上所述,铸铁焊接方法众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焊接情况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并结合材料性能和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合理的预处理和后续处理,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铸铁的焊接方法铸铁的焊接方法:1、电弧焊:指两种焊材通过电弧伴随产生的高温效应,来加热焊材而使之融合成一体的焊接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焊接方法,可覆盖各种金属材料,尤其适合铸铁焊接。
2、焊剂焊:是指在两种材料之间涂布特定的焊接材料,再通过热锻或机械处理来使其熔融起来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在铸铁的焊接中广泛应用。
3、剪切焊:是指两件表面无焊接材料,通过快速交替加热、冷却来达到焊接的方法,特点是可以在很短的焊缝中获得良好的焊接性能。
这种方法是比较适合大范围铸铁焊接的有效方法。
4、氩弧机械焊:这种方法是将特殊的焊材加热到适宜温度再与基材结合,使其熔接而成焊缝的方法,广泛用于各种金属的焊接,也是在铸铁焊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5、噴焊:是指在两种金属材料之间使用高压的气体喷射,熔化材料的一种方法,可用于密封密封铸件及紧密连接金属零件的焊接处理,是铸件焊接表面形态美观,焊缝强度高的方法。
电弧焊是十分常见,而且适合于铸铁焊接的一种焊接方法。
它的工艺步骤是将金属材料切割成合适的形状,然后在机械方面进行处理,把它们放到适当的位置,并用合适的焊接工具加电弧,使用高温的电弧来熔化金属材料两部分,再用相应的工具冷却固定,就完成了电弧焊的整个过程。
电弧焊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焊缝质量好,防腐性好,焊接范围广,焊缝强度高,可以采用自动化或连续作业,焊接效率高。
焊剂焊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铸铁焊接方法,它的工艺步骤是将金属材料处理成合适的形状,然后在它们之间涂上合适的焊剂,再通过热锻或机械处理来使之融合,然后进行冷却处理,焊剂焊接完成。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设备维护成本低,焊接质量好,可在较大的温度渗透焊的成熟可靠的过程,焊接质量就非常好,对流动特性要求不是很高,比较适合在大范围铸铁焊接工艺中使用。
剪切焊是一套非常高效的铸铁焊接技术,主要是以快速交替加热、冷却的方法,使金属材料在短时间内完成熔融和熔化,然后冷却固定,就可以实现金属材料两部分焊缝完成焊接。
铸铁的焊接性以灰铸铁焊接性来分析灰铸铁化学成分上的特点是C与S、P杂质高,这就增大了其焊接对冷却速度的变化与冷热裂纹的敏感性。
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基本无塑性,使其焊接接头发生裂纹的敏感性增大,这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灰铸铁焊接性不良,其主要问题有两点。
其一是焊接接头易形成白口铸铁与高碳马氏体组织;其二是焊接接头易形成裂纹。
一、铸铁焊接接头易形成白口铸铁与高碳马氏体组织:以C为3.0%,Si为2.5%的灰铸铁为例,分析电弧冷焊焊后焊接接头上组织变化的规律,图11-8中L表示液相,γ表示奥氏体,G表示石墨,C表示碳化物,α表示铁素体.图中未加括号时表示介稳定系转变,加括号时表示稳定系转变.整个焊接接头可分为6个区域: 1焊缝区:当焊缝化学成分与灰铸铁母材成分相同时,在一般电弧冷焊情况下,由于焊缝金属冷却速度大于铸铁在砂型中的冷却速度,焊缝主要为白口铸铁组织,其硬度可高达600HBW左右.用常见低碳钢焊条焊接时,即使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母材在第一层焊缝中所占的百分比也将为25%-30%,当铸铁C为3.0%,则第一层焊缝的平均C将为0.75%-0.9%,属于高碳钢C>0.6%.这种高碳钢焊缝在电弧冷焊后将形成高碳马氏体组织,其硬度可达500HBW 左右.这些高硬度组织,不仅影响焊接接头的加工性,且由于性脆容易引引发裂纹.防止灰铸铁焊接时焊缝出现白口淬硬组织的途径,若焊缝仍为铸铁则应采用适合的工艺措施,减慢焊缝的冷速,并调整焊缝化学成分,增强焊缝的石墨化能力,并使两者适当配合.采用异质材料进行铸铁焊接,使用焊缝组织不是铸铁型,自然可防止焊缝白口的产生.但如前面分析过的情况,若采用低碳钢焊条进行铸铁焊接,则由于母材熔化而过渡到焊缝隙中的碳较高,又产生另一种高碳组织-高碳马氏体.所以在采用异质金属材料焊接时,必须要能防止或减弱母材过渡到焊缝中碳产生高硬度马氏体组织的有害作用.其方向是改变碳的存在状态,使焊缝不出现淬硬组织并具有一定的塑性通过使焊缝分别成为奥氏体,铁素体及有色金属是一些有效的途径.下面以C3.0%及Si2.5%的灰铸铁为例,分析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的转变.2半熔化区此区较窄,处于液相线及共晶转变下限温度之间,其温度范围约为1150-1250℃.焊接时,此区处于半熔化状态,即液-固状态,其中一部分铸铁已转变成液体,另一部分铸铁通过石墨片中的碳的扩散作用,也已转变为被碳所饱和的奥氏体.由于电弧冷焊过程中,该区加热非常快,故可能有些石墨片中的碳未能向四周扩散完毕而成细小片残留.此区冷速最快,故液态铸铁在共晶转变温度区间转变成莱氏体即共晶渗碳体加奥氏,继续冷却,则从奥氏体析出二次渗碳体,在共析转变温度区间,奥氏转变为珠光体,这就是该区形成白口铸铁的过程.由于该区冷速最快,紧靠半熔化区铁液的原固态奥氏转变成马氏体,并产生少量残余奥氏体.该区的金相组织,见图11-9,采用工艺措施,使用该区缓冷,则可减少甚至消除白口及马氏体形成.在采用熔焊时,除冷却速度对该区焊后组织有重要影响外,焊缝区的化学成分对半熔化区的组织及宽度有重要影响.因该二区都曾处于高温且紧密相连,能进行一定的扩散.提高熔池金属中石墨化元素(C、Si,Ni等)的含量会消除或减弱半熔化区白口的形成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