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73
骨盆骨折专科护理要点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损伤,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骨盆骨折专科护理中,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骨盆骨折专科护理的要点。
一、术前准备1.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伤情和手术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皮肤状况等。
2. 护士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案、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二、术中护理1. 护士要全程参与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器械准备齐全,并做好患者的标记工作。
2.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3. 护士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和药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1. 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将患者转入恢复室,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并留意患者的疼痛程度。
2.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包括出血、渗液等,及时处理并记录。
3. 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包括卧床休息、被动运动、肌力锻炼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骨盆功能。
4.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 护士要定期更换患者的伤口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6. 护士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并发症预防1.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色,及时发现和处理泌尿系统的并发症,如尿潴留、尿路感染等。
2. 护士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栓塞等。
3. 护士要监测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如坐骨神经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等。
骨盆骨折专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经验。
骨盆修复手术的原理和步骤骨盆修复手术是一种用于骨盆骨折或损伤修复的外科手术。
骨盆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它支撑和保护身体的内脏器官,同时还是下肢和躯干之间的连接桥梁。
骨盆骨折或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疼痛、行走困难、神经或血管损伤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骨盆修复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解剖和重建骨盆骨折或损伤部位,以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手术的目标是实现两个基本原则:解剖复位和骨盆稳定。
具体步骤如下:1. 术前准备: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评估,确定骨盆骨折或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总体状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和相关疾病等。
2. 麻醉:通常会采用全身麻醉,使患者处于无痛的状态,以免手术过程中的痛苦。
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3. 手术操作:骨盆修复手术可以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或最小侵袭手术(如腹腔镜手术)来实施。
传统开放手术的步骤如下:a. 切开:医生在手术部位做一定长度的切口,以获得对骨盆骨折或损伤区域的直接暴露。
b. 清理和修复:医生使用特殊工具和技术来彻底清理骨盆骨折或损伤部位,移除碎骨片和软组织碎片。
然后,他们使用螺钉、金属板或外固定器等内固定装置将骨片重新定位和稳定,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
c. 对抗感染: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感染,如在手术结束时使用抗菌药物。
d. 缝合:在手术结束时,医生将伤口进行缝合,并使用敷料保护伤口。
4. 恢复期:术后一般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如活动训练和康复锻炼,以帮助患者恢复骨盆的正常功能。
总之,骨盆修复手术通过解剖和重建骨盆骨折或损伤部位,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手术前后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促进骨盆的尽快康复。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液的颜色、性质、量。
2.观察有无腹痛及大便情况。
2.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
【护理措施】1.术前或非手术护理(1)心理护理,安慰和鼓励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的病例,解除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如需急诊手术,迅速做好手术前准备。
禁食、水,完成各项检查、药物过敏试验、备血及皮肤准备等。
(3)为防止再骨折或再移位,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及更换体位,如必须搬动,应将患者放置平板担架上移动。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休克①患者取中凹位,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皮肤黏膜状况。
留置导尿,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减轻组织缺氧症状;③迅速建立两组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剂;④针对休克病因采取各种紧急措施。
2)腹膜后血肿及内脏损伤①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情况,注意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胀、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症状;②出现腹痛、腹胀多为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神经紊乱所致,遵医嘱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胀减压等处理。
3)膀胱及尿道损伤①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注意有无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②尿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鼓励多饮水,每日2次会阴消毒,保持管路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袋及导尿管;遵医嘱膀胱冲洗。
4)直肠损伤①明确诊断后禁食,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②造瘘术后患者按造瘘护理常规。
5)神经损伤①观察有无神经损伤表现;②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时,鼓励患者做抗阻肌肉锻炼,同时做按摩、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发生废用性萎缩;③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出现足下垂。
(5)牵引护理。
按牵引护理常规,要求牵引带宽度适宜,防止骨盆倾斜,肢体内旋畸形。
(6)加强基础护理,指导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
协助大小便,满足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