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史阶段特征归纳1.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欧洲奴隶社会阶段)【阶段特征】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政治上①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②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2. 工场手工业时期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阶段特征】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后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1500年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 政治上①在荷英美法等国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②西葡荷英法等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相互间展开殖民争霸战争,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 经济上①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②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③西欧国家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 思想文化上①资产阶级发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②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得到发展(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③近代文艺的繁荣(如文艺复兴中的文艺)3.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总特征】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指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历史各个时期历史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迁。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特征,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
1.古代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古代时期主要以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和文明,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各国形成相对稳定的统治体系。
古代时期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中世纪时期是以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教会的统治强大,宗教信仰占主导地位,国家权力相对较弱。
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人民过着封建农奴的生活。
此外,中世纪还出现了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等重大事件,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期,也是近代历史的起点。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大量的艺术家、文学家涌现。
科学的兴起和地理大发现,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的逐渐扩展。
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算作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开始,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机械工业的兴起,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工厂制取代了家庭手工业制,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5.现代时期(19世纪末至今):现代时期是科技革命的时期,也是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从工业化的进程到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时期的社会变革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公元前3500-476)经济:①以农业为基础,但工商业繁荣②海外贸易发达,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政治:①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逐步确立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②古罗马形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对维系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文化:①古希腊的古典文化高度繁荣,是欧洲哲学的发端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学历史戏剧和建筑艺术高度发达,影响深远②罗马文化在法律语言文字艺术宗教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中世纪的欧洲文明(476—15c)政治:①西欧各国进入封建社会,形成金字塔成型的封建等级制②呈现教会与世俗王权二元并立、相互支援的权力结构③中后期王权有所加强,民族国家开始形成经济:①封建领主制盛行,采用庄园制和农奴制经营农业生产②中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重新兴起,行会兴盛,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思想文化:①古典文化遭到破坏,基督教神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垄断思想文化与教育②中后期,大学出现促进文化振兴,文艺复兴标志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工业文明的前奏(16c—18c末)总特征: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此时,西欧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形成里世界潮流,西欧各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买进。
西方崛起构成了近代开端的主要内容.经济:①资本主义生产从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步发展到集中的手工工场阶段②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③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重商主义理论盛行。
政治:①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英美法等国相继爆发政治革命,代议制民主政治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统治逐步确立,现代民主政治序幕就此拉开。
国际关系:①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殖民扩张的前列,其后荷兰迅速兴起,经过一系列殖民战争,英国先后击败荷兰、法国,在18c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思想文化:①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发动②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欧洲思想解放潮流在促使人文主义内涵不断丰富、理性价值进一步彰显的同时,也解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世界古代史总体发展特征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各阶段最漫长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自然界作斗争,才能生存,因此财产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成果开始为个人占有,进而发展到生产资料也为个体占有。
私有制和阶级的逐渐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过度到奴隶制国家,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2、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约BC4000年代,终于BC2000年代末,这是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国家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产生了第一批奴隶制国家。
进入BC2000年代后,随着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古老的奴隶制国家趋于繁荣,新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出现。
第二阶段:约始于BC1000年代初,终于BC2世纪,这是奴隶社会繁荣、专制帝国建立与强盛的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南亚、中亚、伊朗、地中海区域等地兴起了一些新的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经过剧烈的分化组合,终于形成了一些地域广袤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如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等,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臻于繁荣,但同时各种矛盾也日趋激化。
第二阶段:从公元3世纪开始到5世纪结束,这是奴隶社会危机和奴隶制帝国衰亡的时期,自公元3世纪起,西亚的安息帝国灭亡,横跨中亚和南亚的贵霜帝国日趋衰亡,罗马帝国也陷于奴隶制危机。
虽然世界各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产生的时间极不一致,但大体来说,在5世纪左右,大多数地区的奴隶制先后解体,封建制相继产生。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上古历史的结束和中古史的开端。
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在法律地位上不被认为是人,而是物,是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专题04世界古代史、近代史通史知识要点一、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古代希腊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著称于世,并最早产生人文精神;古代罗马创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并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古代罗马古代罗马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此后公民法不断完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3)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自然法思想的产生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二、世界近代史(一)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拓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并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二)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阶段特征】:西方国家由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人类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1. 旧石器时代(约250万年前-公元前6000年)
- 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工具,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 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临时住所中
- 没有文字和定居点的概念
2.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3000年)
- 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 发展了陶瓷制作和纺织技术
- 出现了定居点和早期城市文化
3.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
- 各地出现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
- 出现了文字和文学作品
- 发展了中央集权国家和宗教体系
4. 古代帝国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
- 出现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大型帝国
- 发展了哲学和科学
- 出现了征服与争霸的战争
5. 中世纪(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
- 教在欧洲传播并成为主导宗教
- 封建制度和领地拥有形成
- 兴起,并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扩张
6.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公元1500年-公元1700年)
-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开始,推动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 欧洲开始进行大规模航海探险,并建立殖民地
- 科学革命带来了新的科学思想
以上是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的简要概述。
请注意,此文档以简洁的语言呈现,并不对内容进行详细总结。
参考资料:
- The World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
-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世界历史的分期与特点→ 世界历史的时
期与特点
世界历史的时期与特点
古代历史
- 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时期。
- 这个时期包括许多著名的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中国等。
- 古代文明时期的特点是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宗教的出现以及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形成。
中世纪
- 中世纪指的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间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盛行、宗教的统治以及文化和经济的停滞。
- 欧洲的黑死病流行和是中世纪的重要事件。
近代史
- 近代史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到20世纪末。
-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发生、殖民主义的盛行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 重要的事件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
现代史
- 现代史涵盖了20世纪以及21世纪初的历史事件。
-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世界大战的爆发。
- 重要的事件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信息革命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
以上是世界历史的时期与特点的简要概述。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概览,每个时期都有更多详细的内容可供深入研究和探讨。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人类历史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特征。
从人类的出现到今天,可以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本文将从古代文明的形成到现代全球化的特征,概述世界历史的阶段特征。
1.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逐渐进入农业社会,开始定居并形成了最早的文明。
古代文明的特征是城市化、农业的发展、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的积累。
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的出现,奠定了人类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
2. 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与宗教影响中世纪是指从古代文明崩溃到现代社会开始之间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农业经济的主导、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以及宗教的统治。
封建社会中的贵族阶层控制着土地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
同时,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宗教信仰对社会生活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近代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近代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
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生产的兴起和大规模工厂的建立,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帝国主义的浪潮,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和殖民扩张,控制了世界上广大的领土和资源。
4. 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构20世纪是战争频发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多极世界格局,联合国的成立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导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
5. 当代全球化与科技革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当代世界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流动。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和移民流动日益增加,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综上所述,世界历史经历了古代文明、中世纪封建社会、近代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到当代全球化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世界史各阶段特征世界史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事件。
以下是对世界史各个阶段的特征的概述:1.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古代文明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古代文明,例如:中国的夏、商、西周、东周,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希腊的米诺斯文明和迦太基文明,以及印度的哈拉潘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
这些文明相互独立发展,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结构、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特点。
2.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500年:古典文明时期这个时期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兴起和衰落时期。
在古希腊,雅典民主、哲学、科学和文学等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斯巴达和大王国也崛起。
在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罗马法、建筑、工程和罗马帝国的扩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3.公元500年至1500年: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基督教的传播时期,也是伊斯兰教的繁荣时期。
在欧洲,封建主义的社会结构、骑士精神、国王和教皇之间的争权等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在伊斯兰世界,穆斯林的扩张、文化和科学的繁荣等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4.公元1500年至1800年:近代时期这个时期是西方国家的崛起和新大陆的发现时期。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和启蒙运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
大航海时代和殖民主义的兴起导致欧洲国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探索和殖民,但同时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战争。
5.1800年至1945年:现代时期这个时期是以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为特征的时期。
列强竞争和殖民主义的高峰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包括两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也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的时期。
6.1945年至今: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是以冷战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时期。
冷战是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对抗,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
全球化则是指全球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流和一体化。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历史阶段特征大全1.原始社会阶段(约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3000年):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和简单农耕阶段,社会形式简单,个体生产和自然经济为主。
此阶段人类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人类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和直接的互助关系。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奴隶制度的确立,劳动力的剥削和奴隶制度的存在是此阶段的特征之一、特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断裂,劳动者没有私有财产,被奴役。
奴隶制社会存在强大而稳定的国家权力,有明确的等级制度。
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476年-公元1789年):封建制度的确立,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封建社会有明确的等级制度,地主有绝对的政治和经济支配,农民受地主剥削。
基督教在整个封建时期起重要作用。
4.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公元1789年-20世纪中叶):以私人占有和市场交换为特征,市场决定了经济活动。
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导阶级,市场经济和利润追逐成为社会运行的主要动力。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本动力之一5.社会主义社会阶段(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国家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导者,公有制在生产资料中占主导地位。
计划经济和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6.当代阶段(21世纪初至今):全球化是当代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此阶段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民主制度到专制制度不一而足。
总之,历史阶段特征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进程以及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文明的滥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欧洲奴隶社会阶段)1、政治上: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形成,土地的贫瘠使更多的希腊人发展的工商业,促使了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同时推动着民主观念的养成,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出现源于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斗争,发展过程是平民政治地位提高的过程和是贵族政治势力被削弱的过程,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势力,全体公民都可参加政治活动,同时也标志雅典国家的形成,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是希腊文明史上“古典时代”最突出的体现③希腊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其民主政治在性质、范围、方式和影响诸方面也存在严重的弊端,但它毕竟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④古代罗马灵活务实的态度制定出古代世界最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同样也产生于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斗争,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公民法,从内容上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在实际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思想文化上:①智者运动代表普洛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人和社会)开辟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先河②苏格拉底在哲学方面发展了人文主义,提出“认识自己”同时苏格拉底还重视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张③斯多亚学派在人文主义方面突出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和人生而平等这一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④总之古希腊最重要的思想成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4、三者关系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打下基础,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也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推波助澜,同时人文主义也为经济发展的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提供了思想理念。
引言概述:历史阶段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内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汇总十二个历史阶段特征,深入探讨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正文内容:1.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的特征:人类开始从采集狩猎到农耕定居,社会形态初步形成,劳动力分工渐显。
- 早期文化的典型特点: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等表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自我认知。
2. 古代文明时期:- 文明的典型标志: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兴起,政治和宗教制度的建立,法律和文学的发展。
- 著名文明的特征: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3. 中世纪时期:- 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建制度的确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都由封建领主掌控。
- 宗教与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传播使欧洲成为一个以宗教为中心的社会,修道院和大教堂成为文化在中世纪的主要载体。
4.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典艺术和人文主义的热爱,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的复兴。
- 启蒙运动:重视科学理性,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对专制和迷信进行批判。
5. 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的兴起:蒸汽机和机械化生产的发明,大规模工厂的建立,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到来。
- 社会变革的影响: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城市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6. 民族解放运动时期:- 殖民主义的抵抗: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和解放进行的抗击外侮的斗争,标志着殖民地体系的瓦解。
- 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潮的兴起:各种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诞生,人民要求民主权利和自由。
7. 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弹军事力量的大规模应用,导致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8. 冷战时期:- 冷战的特征: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世界分为两个阵营,核武器竞赛导致紧张局势的升级。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世界古代史(远古——16世纪)一、古希腊罗马文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1.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世纪起,伴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希腊工商业发展起来,推动了以雅典城邦为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兴起,并走向了繁荣;同时,古希腊的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人文主义思想对近代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措施:①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③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改革的特点:“公平”、“中庸”影响:使雅典走上了民主化轨道(2)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措施: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②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③设立五百人会议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措施:①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
②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4)雅典民主制的内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2.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特征的充分体现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它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古代史(远古——16世纪)
一、古希腊罗马文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
1.古希腊文明
公元前8世纪起,伴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希腊工商业发展起来,推动了以雅典城邦为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兴起,并走向了繁荣;同时,古希腊的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人文主义思想对近代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
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
措施:①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
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③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
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人
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改革的特点:“公平”、“中庸”
影响:使雅典走上了民主化轨道
(2)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
措施:
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②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措施:
①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
②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
(4)雅典民主制的内容
1.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特征的充分体现
①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它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陪审法庭:
最高法院兼司法、监察机关。
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5)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
的政治体制。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实行轮番而治,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
用。
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采用的轮流坐庄形式导致的结果并非总是公正的,限制、窒息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
自身发展才能。
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的正常运作?
——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举公职人员和定期审查制度、陶片放逐法反对民主的敌人、制定辩论的章法和发言人条件
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财富与启示:
——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的诸多形式和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价值观
——健全的监督机制、突出的道德建设要求、规范的管理、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二、古罗马文明(公元前6世纪——5世纪)
1.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②《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制定的,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积极)。
根本上还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消极)。
是罗马法的渊源,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影响
(1)当时——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2)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法国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起草的;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重视证据等。
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
①产生背景:
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②主张:
关注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③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
④地位和评价:
智者学派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树立了人的尊严。
2.苏格拉底
基本思想:
①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名言,知德合一。
③政治上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古希腊是直接民主,容易发展为多数人的暴政。
)
意义: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并划分人的等级
4.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5.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四.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16世纪)指欧洲的封建社会,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实行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教权、神权高于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