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氯乙烯性质Trichloroethylene

三氯乙烯性质Trichloroethylene

三氯乙烯性质Trichloroethylene
三氯乙烯性质Trichloroethylene

三氯乙烯性质(Trichloroethylene)

4C0010131AFD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編號: HSN-133

日期: DATE-850724

壹. SUBSTANCE IDENTIFICATION <<物質確認>>

(A) NAME:名稱: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B) SY:別名

(1) Acetylene Trichloride

(2) Algylen

(3) Benzinol

(4) Trichloren

(C) MF:分子式: C2-H-Cl3

(D) RN: CAS 化學註冊號碼: 79-01-6

貳. MANUFACTURING/USE INFORMATION <<製造及使用>>

(A) MMFG:製造方法

(1) 由四氯乙烷和石灰共同煮沸去除氯化氫得三氯乙烯.

(2) 在300℃下, 將四氯乙烷蒸氣經由氯化鈣催化而來.

(3) 在450-470℃下, 將四氯乙烷變成蒸氣, 不須催化劑存在, 即可形成.

(B) IMP:不純物

合成三氯乙烯時常加入一些穩定劑: 戊醇(Amyl Alcohol)﹑丙醇(Propanol )﹑二乙胺(Diethylamine)﹑三乙胺(Triethylamine)﹑二丙胺( Dipropyl- amine)﹑二異丙基胺(Diisopropylamine)﹑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1, 4-氧氮陸圜(Morpholine)﹑N-Methylmorpholine﹑苯胺(Aniline)﹑丙酮( Acetone)﹑乙酸乙酯(Ethlacetate)﹑硼酸酯類(Borate Esters)﹑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pichlorohydrin﹑Tetrahydrofuran﹑1,4-Dioxane﹑Phenol﹑Isocyanates﹑Thiazoles 等.

(C) MFS:製造者

(1) Captree Chem Co., HQ, 445 Winding Rd, Old Bethpage , NY 11804 (516) 752-9808.

(2) Baker, J T Chem Co, HQ, 222 Red School Lane, Phillipsburg, NJ 08865 (201) 859-2151.

(3) Detrex Chem Industries Inc., HQ, 4000 Town Center , Suite 1100 , Southfield, MI 48075 (313) 358-5800.

(4) Allied Chemical, HQ, PO Box 2064R, Morristown, NJ 07960 (201)

455 -4400.

(5) Fisher Scientific Co, HQ, 1 Reagent Lane, Fair Lawn, NJ 07410 (201)

796-7100.

(6) PPG Industries Inc, Chem Div , HQ , One PPG Place , Pittsbursh , PA 15272, (412)-434-3131.

(7) Dow Chem U.S.A., Freeport, TX 77541.

(D) USE:主要用途

(1) 製造有機化合物及藥劑時用.

(2) 氣體純化劑. 當作硫(Sulfur)﹑磷(Phosphorus)﹑的溶劑.

(3) 清潔劑, 尤其適用於蒸氣去除油脂用.

(4) 油漆和粘合劑等的稀釋劑.

(5) FDA 中合法的食品﹑藥品﹑化妝品等之除色劑.

(6) Polyvinyl Chloride 聚合作用之中止劑.

(7) 1,1,2,2-Tetrachloroethyl Sulfenyl Chloride 的中間產物.

(8) 織品製造過程中除去假縫線的製劑.

(9) 金屬磷酸化的溶媒基劑.

(10) 去油脂及乾洗時用.

(E)<LMFI:本地製造及進口廠商> (Local Manufacture & Importer)

(1) NAAD:廠商名稱及住址

(2) PROD:產量(進口量): 1981 年, 全美生產258,182 磅.

參. CHEMICAL & PHYSICAL PROPERTIES <<物理及化學性質>>

(A) COFO:顏色/性狀: 澄清, 無色或藍色液體.

(B) ODOR:味道: 有醚的味道, 或類似氯仿(Chloroform) 的味道.

(C) TAST:嚐味: 甜味.

(D) BP:沸點: 87℃(760 mm-Hg).

(E) MP:熔點: -73℃

冰點(Freezing Point): -86.4℃

(F) MW:分子量: 131.40

(G) CORR:腐蝕性

(H) CTP:臨界溫度及壓力

(I) DEN:密度及比重: 1.4649 (20℃/4℃)

(J) DSC:解離常數

(K) OWPC:辛醇與水之分配

係數: 2.29

(L) PH:pH值

(M) SOL:溶解度

(1) 微溶於水(1.110 mg/l at 25℃).

(2) 可溶於氯仿﹑丙酮及醇類﹑醚類.

(3) 很容易與油類混合.

(N) SPEC:光譜特性: 折射率(Index of Refraction): 1.4773 (20℃/D).

(O) VAP:蒸氣壓: 19.9 mm-Hg (0℃時); 57.8 mm-Hg (20℃時).

(P) VISC:黏稠度

(Q) OCPP:其它性質

(1) 飽和空氣中佔10.2% (25℃).

(2) 飽和空氣中的密度: 1.35 (空氣= 1).

(3) 當量(Equivalencies): 1 mg/l = 185.8 ppm

1 ppm = 5.38 mg/立方公尺(在25℃, 760 mm-Hg 時).

(4) 界面張力: 34.5 dynes/cm = 0.0345 N/m (24℃時).

(5) 氣體的比熱: 1.116

(6) 揮發性: 94 torr (30℃時).

(7) 油/水分配係數: 900 : 1

(8) 橄欖油/水分配係數: 522 : 1 (37℃時)

肆. SAFETY & HANDLING <<安全性及處理>>

(A) DOT:意外災害緊急處理方針

(1) 健康的危害:

(a) 蒸氣可能會導致眩暈或窒息.

(b) 暴露在密閉的區域中非常危險.

(c) 接觸1,1,1-三氯乙烯會對皮膚及眼睛產生刺激, 或有灼傷的危險.

(d) 燃燒會產生刺激性或毒性氣體.

(e) 控制火場火勢的水或是稀釋毒物的水均會造成污染.

(2) 火災或爆炸:

(a) 此物可燃, 但不易被點燃.

(b) 裝有1,1,1-三氯乙烯的容器也會因火災的高熱, 而引發爆炸.

(c) 大部份的蒸氣比空氣重.

(3) 緊急處理:

(a) 疏散非必要人員.

(b) 站立在上風處, 避免進入低處.

(c) 攜帶有正壓的呼吸裝置, 並穿著全身防護衣.

(d) 如果槽車或卡車在火場中, 則隔離距火場1/2 哩的所有範圍.

(e) 立即褪下且隔離受污染之衣物, 待以後處理.

(f) 如污染到水源, 立即通知有關當局. 環保署毒管處電話: (02) 311-6067.

(4) 起火時:

(a) 小火時: 使用乾式化學藥劑或二氧化碳來滅火.

(b) 大火時: 用水柱﹑水霧, 或泡沫滅火.

(c) 遠離儲存槽車.

(d) 用水噴灑在容器的四壁, 降低容器的溫度, 直到火勢被撲滅.

(5) 濺出或外溢:

(a) 在沒有危險的狀況下, 儘可能阻止外溢.

(b) 關掉點火來源.

(c) 禁止在危險地區燃燒或吸煙.

(d) 小量液體濺出時: 用砂, 泥土, 或其它無可燃性吸附劑來吸收毒物.

(e) 大量濺出時: 築堤, 待以後處理.

(6) 急救措施:

(a) 將傷者移至有新鮮空氣處, 聯絡急救醫療救助.

(b) 對停止呼吸的傷者, 施以人工呼吸; 對於呼吸困難的傷者, 施以氧氣協助.

(c) 如果眼睛不小心接觸到此物質, 應立即用大量清水不斷沖洗, 至少

15 分鐘. 皮膚接觸到則用肥皂水來清洗.

(d) 除去且隔離受污染的衣物及鞋子.

(e) 其他的急救方法按照一般受傷來處理.

(B)<FLAM:可燃性>

(1) FPOT:燃燒潛在性

暴露在溫度高的狀況時, 並不易產生起火的危險. 但若用強的火焰加熱,

使蒸氣存在高溫的空氣中, 則會導致輕度的燃燒.

(2) NFPA:危害等級

(3) FLMT:可燃範圍: 8.0%-10.5%

(4) FLPT:閃火點: 90℉(= 32.2℃)

(5) AUTO:自燃點: 420℃

(C)<FIRE:滅火資料>

(1) FIRP:滅火方法

(a) 滅火劑: 水﹑霧氣﹑二氧化碳﹑泡沫或乾性化學滅火物.

(b) 噴大量的水使著火的容器冷卻.

(2) TOXC:燃燒後毒性產物

(3) OFHZ:其它滅火危害性

(4) EXPL:爆炸潛在性及範圍

爆炸時的上下限是: 下限12.5%, 上限90%.

(D)<HAZR:危害反應>

(1) REAC:反應性及不可相容性

(a) 鋁屑及油脂污染的工作服用三氯乙烯浸泡清潔, 洗完乾燥時, 會發生

強烈爆炸.

(b) 顆粒狀的鋇和三氯乙烯反應可能引起爆炸.

(c) 粉狀的鈹和三氯乙烯混合, 遇到激烈衝撞時會發出火光.

(d) 粉狀鎂和三氯乙烯混合在激烈衝撞下會引起火花.

(e) 三氯乙烯可和過氯酸反應激烈.

(f) N2O4 和三氯乙烯在150℃會激烈反應.

(g) 煙筒清潔後若有三氯乙烯殘留在27 bar 氧壓下會爆炸.

(h) 將液態氧﹑二氯甲烷﹑1,1,1-三氯基乙烷﹑三氯乙烯及含氯染劑混合用雷管引爆, 可引起劇烈的爆炸.

(i) 三氯乙烯和強鹼(如氫氧化鈉) 混合後, 前者會分解成二氯乙炔(Dichloroacetylene), 它是一種可爆, 可燃及高毒性的化合物.

(j) 三氯乙烯和鐵﹑銅﹑鋅或鋁作用, 在250℃到600℃情況下, 會產生一種高毒性的氣體-- 光氣.

(k) 三氯乙烯當濃度為10.3 及64.5% 時和氧混合, 在高於25.5℃以上的溫度會點燃.

(2) DCMP:分解性

(a) 分解產物包括: 氯化二氯乙醯(Dichloroacetyl Chloride)﹑光氣﹑

一氧化碳﹑六氯丁烯和鹽酸.

(b) 在光和溼氣下, 三氯乙烯會慢慢分解成鹽酸.

(c) 在熱或蘇打石灰共存下, 三氯乙烯會分解產生對肺﹑皮膚有刺激性的物

質(氯﹑鹽酸﹑光氣) 及其它高度毒性的化合物(一氧化碳及二氯乙炔). (3) POLY:聚合性

(4) OHAZ:其它危害反應

三氯乙烯和熱的蘇打石灰作用會形成神經毒素, 所以三氯乙烯不能用來

當作吸入性麻醉劑.

(E)<WRNP:示警性質>

(1) ODRT:嗅味閥值: 50 ppm 或20 ppm.

(2) SERI:皮膚/眼睛/呼吸道之刺激性

(F)<PRVN:防護處置>

(1) EQUP:防護設備

含有機蒸氣和酸混合的濾罐﹑緊急用呼吸器﹑合成橡膠手套﹑預防三氯

乙烯濺觸到人體的橡膠衣服或圍巾.

(2) OPRM:其它防護方法

(a) 規定的通氣濃度是100 ppm, 稀釋率: 30,000 立方呎空氣/Lb 溶劑.

(b) 清除三氯乙烯時, 應避免使用PVC 或天然橡膠, 防護設備也不能用鐵或

金屬或其他易和氯化氫反應的物質.

(G) SSL:安定性/半生期

(1) 在空氣中穩定.

(2) 在光及溼氣下不穩定.

(H) SHIP:裝運(方法及規定)

(1) 裝運時須符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的規定.

(2) 裝運的容器是5 及55 加侖的鋼筒﹑油罐車.

(3) 裝運時通氣: 真空氣壓.

(I) STRG:儲存狀況

(1) 儲存在涼﹑乾燥及通風良好的地方, 而且要遠離任何可能著火的地方.

(2) 將三氯乙烯儲

存在罐內或暗色玻璃瓶中可降低其分解作用的發生. (J) CLUP:清除方法

(1) 儘可能不要丟棄. 遠離人群, 避免和三氯乙烯的液體或氣體接觸, 要通知消防隊待命, 隔離並移走三氯乙烯, 且立刻通知當地衛生及污染管制機構. (2) 用陶土或膠質性黏土(Bentonite) 來包含並隔離三氯乙烯, 作遮斷性的溝渠或護欄. 用沼澤地來放置三氯乙烯, 並用沒有污染的部分蓋在污染部分的四周. 藉由吸取作用將底層部分移去, 或用網杓或吸水管將上層較澄清的部分移去, 對較澄清及濃度較高的部分都要處理.

可用粉狀的活性碳顆粒, 粒狀的活性碳顆粒及生物式分解法(Biodegradation). 其它處理如對被污染的土壤, 可用類似過濾水的方式來處理.

(K) DISP:處置方法

伍. TOXICITY/BIOMEDICAL EFFECTS <<毒性/生理學效應>>

(A) TOXS:毒性摘要

(B) TXHR:毒性危害等級

(C) PPOT:中毒潛在性

主要必須考慮三氯乙烯的累積性造成的影響.

(D) ANTR:解毒與緊急處理

(E) MEDS:醫護監督

(F) HTOX:人類毒性

(1) 一次大量吸入三氯乙烯, 可能引起昏迷, 肝或腎臟衰竭而導致死亡. 有時候引起立即的死亡可能是因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引起, 它通

常是因吸入而非不小心服用而造成. 造成的傷害包括腎臟受損, 可逆性三叉

神經或其它神經的變性及心理上的錯亂.

(2) 暴露在三氯乙烯蒸氣中引起黏膜刺激, 導致結膜炎及鼻炎

(3) 工人暴露在平均10 ppm 濃度下, 感覺頭痛﹑頭昏及嗜睡.

(4) 三氯乙烯揮發後對皮膚只產生輕微刺激, 如果是經常性接觸皮膚會發生去脂作用.

(5) 吸入造成的症狀: 從鼻及喉嚨刺激到嘔心, 行為不能協調及視力模糊.

慢性的暴露導致有機性傷害. 皮膚引起去脂作用並導致真皮炎, 眼睛則有輕

微刺激感及流淚增加.

(6) 將三氯乙烯當作麻醉藥來使用會引起致死性的肝臟衰竭. 尤其在營養不良﹑毒血症﹑灼傷或器官移植的病人更易發生.

(7) 長期因職業關係暴露在三氯乙烯可能引起周圍神經系統的破壞; 持續性

神經炎; 觸覺喪失. 長期手指接觸到三氯乙烯溶劑, 可能引起手指麻痺.

(8) 曾有一病例使用三氯乙烯為麻醉藥後, 導致嚴重的肝臟壞死.

(9) 在乾洗部門工作的人, 如果慢性或急性的過度暴露在三氯乙烯之下,

可能引起兩側對稱性第八對腦神經破壞, 腦波圖上大腦皮質不規律及

異常變化. 如果不再暴露, 則病人會恢復原狀.

(10) 急性過度暴露在三氯乙烯之下, 導致腦神經及脊髓神經慢性受損,

及食道和喉部活動性的破壞.

(11) 大白鼠暴露在37,000, 42,000 及56,000 mg/立方公尺濃度下的三氯乙烯蒸氣2 個小時, 顯示血清中麩氨基酸焦葡萄酸轉氨基??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麩氨基酸草醋酸轉氨基??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及異檸檬酸脫氫酵素(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活性昇高.

如果事先服用3-Methylchloranthrene 則三氯乙烯對肝臟毒性將劇增. (這

是由血清中肝臟??增加的量測知的).

(G) NTOX:非人類毒性

(1) 遺傳變異性: 變異性研究(Mutation Research) 86:355 (1981) 小白鼠體細

胞分析-- 有致突變性.

(2) 當狗每天吸入500 到700 ppm, 4-8 小時, 每週5 到6 天達3-8 週後, 引起慢性中毒症狀, 包括食慾減退﹑惡心﹑嘔吐及體重減輕, 同時肝臟功能

也不正常.

(3) 在36 天中暴露27 天在3,000 ppm 濃度下, 導致平衡及協調作用不正常, 一週後, 出現口水增加, 過度活動性及容易激動, 在組織上發現雌鼠肝臟有

脂肪空泡產生.

(4) 中樞神經系統: 水腫﹑局部壞死及變性, 動物如果急性中毒, 導致出血﹑

水腫(在大腦及小腦部分).

(5) 肝臟腫大及肝髓質部分出血及馬氏體(Malpighian Bodies) 體積增大, 腎臟中濾泡及輸管部分有損害並有嗜酸性白血球及淋巴球的增生, 肺臟則顯示

肺水腫及發炎變化.

(6) 用三氯乙烯萃取大豆而得的飼料對牛隻有毒性, 因而引起的病變俗稱牧人病(Stockman Disease) Buren Disease 或Barbant Disease.

(7) 貓及天竺鼠每天暴露在1,000 ppm, 1/2 小時, 從10 天到10 個月不等, 則存活下來的動物, 數月後, 會發生肝硬化及膽囊增生, 隨後有些動物造成膽囊的腺腫大.

(8) 以2.4 或1.2 g/kg 劑量的三氯乙烯給雄性B6C3F 小白鼠及以1.8 或0.9 g/kg 劑量的三氯乙烯給雌性B6C3F 小白鼠服用, 在三氯乙烯低劑量下98

隻小白鼠有30 隻產生肝癌, 在高劑量下則是41/95 (相當於43.2%), 控制組

則是1/40.

(9) 用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535 及TA100 的Histidine Dependent 類

型作三氯乙烯遺傳變異性的微生物分析, 結果並不明確.

(10) 雌鼠暴露在1,800 ppm 的三氯乙烯蒸氣後, 顯示對母體及胎胚沒有多少

毒性效應, 也沒發現嚴重的畸型或行為上的缺陷產生.

(11) 純的三氯乙烯在胺類中可穩定存在, 用吸入方式吸入0, 100 及500 ppm, 每天6 小時, 每週 5 天, 18 個月的時間, 用在大白鼠﹑小白鼠及中國倉鼠(Syrian Hamster), 顯示只有雌性小白鼠有惡性淋巴瘤增加的傾向.

(12) 大白鼠服用三氯乙烯會減少Ethylmorphine 及短效性鎮靜安眠藥

-- Hexobarbital 的新陳代謝作用, 對Hexobarbital 新陳代謝作用的抑制是

競爭性的, 反覆給大白鼠三氯乙烯降低細胞色素P-450 量, 增加肝/體重

重量比, 微粒體蛋白質量, NADPH-細胞色素的還原??活性﹑苯胺羥基?? (Aniline Hydroxylase) 的活性.

(13) 雄性小白鼠暴露在三氯乙烯蒸氣中24 小時, 濃度是50, 202 及450 ppm ,在顯性致死分析並沒有遺傳變異性的發生.

(14) 用試管內及試管外方法以Yeast Schizosa

ccharomyces 作為遺傳變異性

發生用, 調查兩個三氯乙烯樣本, 分別是純的及技術上常用濃度, 兩者都得

負面結果.

(15) NLC 小白鼠口服三氯乙烯溶於油中40% 每週二次, 每次0.1 ml 一段

時間後,肝臟沒有損害或發生肝癌.

(16) 3.3 mM 三氯乙烯在代謝性活化微粒體系統下引起Escherichia Coli K12

的遺傳變異作用, 它也會使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V185-14C 發生整個

遺傳基因架構的改變及互換.

(17) 兔子持續性注射1-5 mg/kg/min 的三氯乙烯以維持血中三氯乙烯濃度比30mg/l 大時, 會導致眼球震動.

(18) 三氯乙烯引起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7 的iLV 及tvp loci 的點變異及基因轉換, 引起的三氯乙烯劑量是10-40 mM.

(19) 用0.1 ml 的三氯乙烯接觸兔子眼睛引起輕度或中度的結膜炎伴隨部分

上皮細胞挫傷. 在實驗後第7 天用顯微鏡, 觀察到上皮細胞在修復過程中角化, 眼睛 2 週後恢復正常.

(20) 用1 M 的三氯乙烯施用在Fischer 大白鼠胚胎細胞系統F1706 引起胚胎細胞變質, 這些變質細胞在施用三氯乙烯後27 及63 天後, 引起施用部置產生未分化的纖維網(Fibrosarcoma); 100% 老鼠皆然.

(21) 以慢速投以三氯乙烯2,400 mg/kg/day 在雄性B6C3F1 小白鼠, 引起局部細胞壞死, 加強DNA 合成作用及肝細胞腫大. 長期暴露(3 週) 後, 最初反應是和劑量多寡有關的肝細胞腫大及礦物化細胞的產生.

(H)<TOXV:毒性值>

(1) HTXV:人類毒性數據

(a) 眼睛刺激性: 160 ppm. 完全昏迷狀態: 2,500-6,000 ppm.

嚴重毒性效果: 2,000 ppm = 10,940 mg/立方公尺60 min.

有症狀產生: 800 ppm = 4,376 mg/立方公尺.

(b) 人類半數致死劑量(LD50): 50 到500 mg/kg.

(c) 對人類眼睛產生刺激的劑量: 5 ppm.

(d) 人類吸入的最低毒性濃度: 6,900 mg/立方公尺/10 分鐘, 160 ppm /

83 分鐘, 或812 mg/kg.

(e) 人類口服最低致死劑量: 7 g/kg.

(f) 抑制人類淋巴球內DNA 引起基因變異之劑量: 5 mg/l.

(g) 人類淋巴球姐妹染色體互換之突變劑量: 178 mg/l.

(2) NTXV:非人類毒性數據

(a) 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 4,920 mg/kg.

(b) 大鼠吸入的最低致死濃度: 8,000 ppm / 4 hr.

(c) 小白鼠吸入的最低致死濃度: 3,000 ppm / 2 hr.

(d) 小白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 34 mg/kg.

(e) 狗口服的最低致死劑量: 5,860 mg/kg.

(f) 狗靜脈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 150 mg/kg.

(g) 兔子皮下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 1,800 mg/kg.

(h) 貓吸入的最低致死濃度: 32,500 mg/立方公尺/2 hr.

(i) 貓口服的最低致死劑量: 5,864 mg/kg.

(j) 小白鼠口服的最低毒性劑量: 455 g/kg/78 週, 間歇性服用.

毒性效應: 有致癌作用.

(k) 狗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 1,900 mg/kg.

(l) 兔子口服的最低致死劑量: 7,330 mg/kg.

(m) 引起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遺傳基因產生突變之劑

量: 10 ml/l.

(n) 小白鼠口服的毒性劑量: 912 g/kg/78 週, 間歇性服用.

毒性效應: 可能引起致癌作用.

(3) ETXV:生態毒性數據

(a) 魚類(Sheepshead Minnow) 的半數致死濃度(LC50): 20 mg/l, 96 小時.

(b) 水中毒性: 介值閥值(TLM): 100-1,000 ppm / 96 hr.

(c) Daphnia Magna 的半數有效濃度(EC50): 85,200 ug/l 48 hr.

(d) Bluegill Sunfish 的半數致死濃度(LC50): 44,700 ug/l 96 hr.

(e) Pimephales Promelas 的半數有效濃度(EC50): 21,900 ug/l 96 hr.

(f) Bluegill 的半數致死濃度(LC50): 66.8 mg/l 96 hr.

(g) Pimephales Promelas 的半數致死濃度(LC50): 40.7 mg/l 96 hr.

(4) MINF:最低致死劑量

(5) POPL:高危險群

(I)<PHMK:藥物動力學>

(1) ADE:吸收/分佈/排泄

(a) 可由完整皮膚吸收.

(b) 胎盤移轉資料: 出現在胎兒要2 分鐘, 胎兒/母體濃度平衡時間要6

分鐘, 胎兒/母體濃度比是 1.

(c) 每天暴露在約100 ppm 濃度, 只有1/3 的三氯乙烯由尿中排出.

(d) 三氯乙烯和雄性B6C3 hybrid 大白鼠的微粒體蛋白質結合量比和雄性Osborne-Menden 大白鼠高46%.

(e) 人類職業性暴露在三氯乙烯下, 尿中代謝物生物半衰期大約41 小時.

(f) 10 位志願學生暴露在250-380 ppm 的三氯乙烯160 分鐘有36%, 16%

的三氯乙烯由呼吸排出. 在最初24 小時, 三氯乙烯酸排泄量女受試者

為男的2-3 倍, 最初12 小時三氯乙醇排泄量男為女 2 倍, 顯示三氯

乙烯代謝分解有性別的差異.

(g) 吸入及排除三氯乙烯後, 血中濃度和肺中氣體濃度成比正, 藉由被動擴

散至血管豐富組織(如腦﹑心﹑腎﹑肝﹑內分泌及消化系統) 而快速達

到平衡狀態, 在肌肉及皮膚則較慢, 而脂肪組織最慢. 由排泄動力學分

析, 三氯乙烯從血液中分散到上述了大部分的速率大約如下:

血管豐富的組織: 達到一半飽和時間24 分鐘.

肌肉和皮膚: 達到一半飽和時間25 分鐘.

脂肪組織: 達到一半飽和時間 3.4 小時.

肌肉和皮膚占人體體積50% 而脂肪占20%, 因為三氯乙烯在後者溶解度

遠大於前者, 所以飽和及去飽和作用在前者發生較後者快.

(h) 三氯乙烯是不帶電荷, 沒有極性, 及高度親脂性化合物, 可藉由被動擴

散作用進入消化腔上黏膜細胞.

(i) 三氯乙烯暴露對尿中三氯醋酸排泄的比值隨年齡增加而降低.

(j) 純的三氯乙烯由大白鼠腹腔皮膚吸收的速率為55 nmol/平方公分/min. (k) 當三氯乙烯以50 mg/kg 劑量肌肉注射在下列受試動物, 以放射性活性

測量尿中及糞便中三氯乙烯排泄量, 結果如下:

黑猩猩: 40-60%

狒狒: 11-28%

恆河猴: 7-40%

(l) 以18 mg/kg 三氯乙烯溶於5 ml 的水中或玉米油中, 給400 g 重的大

白鼠服用, 最高血液濃度平均而言置於水中比玉米油中高15 倍(14.7

ug/ml 對1 ug/ml) 到達最高血中濃度的速度比是水中高(5.6 分鐘),

油中大約要80 分鐘.

(2) METB:代謝及其產物

(a) 大白鼠排泄三氯乙醇的量比三氯醋酸多5-7 倍.

(b) 三氯乙烯代謝物殘留量為吸入三氯乙烯之56%, 其中7-27% 為三氯醋酸, 22.2-22.5% 為三氯乙醇, 22.5-45.5% 的Urochloralic Acid 及少量

單氯醋酸及氯仿.

(c) 三氯乙烯代謝物和氧化態細胞色素P450 作用形成的化合物經重組後

可產生:

(Ⅰ) 自毀性的Heme 破壞.

(Ⅱ) 三氯乙醛(Chloral) 形成, 能再還原成三氯乙醇, 然後結合形成Glucuronide 或氧化成三氯醋酸.

(Ⅲ) 三氯乙烯的氧化物形成, 可再分解成一氧化碳及乙醛酸(GlyoxylicAcid). (Ⅳ) 代謝物可和蛋白質﹑DNA 及RNA 成不可逆性結合.

(d) 大白鼠以缺乏碳水化合物(蔗糖) 的食物餵食, 顯示代謝三氯乙烯的能

力增加2-1/2 倍.

(3) BHL:生物半生期

(4) ACTN:作用機制

(a) 和大白鼠肝的微粒體P-450 作用代謝成三氯乙醛(Chloral Hydrate)

的結合常數不會因使用乙苯基丙二醯?? (Phenobarbital)﹑3-Methyl Cholanthrene 或螺旋狀丙酯(Spironolactone) 而改變. 三氯乙烯可

被細胞色素活化並改變細胞色素P-450 結構中血基質(Heme) 部分.

(b) 三氯乙烯培植在大白鼠肝微粒體, NADPH 及DNA. 代謝物不可逆性和

微粒體蛋白質結合. RNA 水解及核??酸的分離顯示不同烷化作用產物如

三氯乙烯及乙烯氯化物產生. 資料顯示乙烯氯化物肝致癌性及三氯乙烯對

肝影響的不同.

(c) 在麻醉濃度下, 三氯乙烯對呼吸系統沒有或只有少許刺激性. 三氯乙烯會增加呼吸率但降低肺通氣的振幅, 這種現象和血中氧壓下降及二氧化

碳壓力增加有關.

(5) INTC:與藥物之交互作用

(a) 二硫龍(一種治療慢性酒精中毒的物質) (Disulfiram) 會抑制人體內三

氯乙烯氧化成更具毒性的三氯乙醇的作用.

(b) 三氯乙烯降低大白鼠肝微粒體乙基芥子油(Ethylmorphine) 及短效性

鎮靜安眠藥(Hexobarbital) 代謝作用.

(c) 7 個志願人員反覆暴露在三氯乙烯蒸氣後再服用酒精, 皮膚反應在

開始後30 分鐘最嚴重, 60 分鐘內會完全消失, 造成此種血管擴張機制

不明.

(d) 同時暴露在1,1,1-三氯乙烯500 ppm 及三氯乙烯200 ppm 4 天, 每天

6 小時造成的生化及毒性效應是腎臟周圍脂肪有1,1,1-三氯乙烯的堆積.

進一步暴露第5 天導致不同器官內上述兩者的量迅速增加, 同時對腦中RNA 量有降低現象.

(e) 兔子在空氣流通處暴露在6,000 ppm (32,280 mg/立方公尺) 的三氯乙

烯前30 分鐘先給予10 mg/kg 劑量的咖啡鹼, 腎上腺素在暴露中7.5, 15, 30, 45, 60 分鐘及暴露後15, 30 分鐘注入直到發生心律不整為止.

在三氯乙烯暴露的兔子可觀察到此種由腎上腺素誘導心律不整現象的增

加(如兔子先服用咖啡鹼, 再用腎上腺素誘導, 只要0.5 ug/kg 劑量即

作用).

(f) 苯基巴比特魯(Phenobarbital) 注入大白鼠或中國倉鼠會增加三氯乙烯

的氧化作用, 導致三氯乙醛(Trichloroacetaldehyde) 增加.

(g) 和單獨三氯乙醛(Chloral Hydrate) 比較, 服用三氯乙醛後30 分鐘再

服用酒精會導致血漿中較高並持久的三氯乙醇濃度, 即以下物質較低濃

度-- 血漿中三氯醋酸﹑尿中三氯乙四醇醛?? (Trichloroethanol Glucuronide)﹑三氯乙醛﹑乙醇﹑三氯乙醇﹑三氯醋酸.

(h) 二硫龍(Disulfuram) 1.35 mmol/kg 在暴露6,000 ppm (32,280 mg/立

方公尺) 三氯乙烯前24 及 6 小時口服, 當用0.5-3 ug/kg 的腎上腺

素誘導, 二硫龍有抑制前者使兔子產生心律不整的現象.

陸. PHARMACOLOGY <<藥理學>>

(A) BION:生體需求

(B) THER:治療用途

(1) 以前曾用作麻醉藥, 但這必須和其它藥物合用才有效.

(2) 可作為吸入性止痛藥.

(C) WARN:藥物警戒

三氯乙烯曾有報告會導致小孩痙攣症發生, 所以不能用在有痙攣症病人身上.

(D) IDIO:藥物特異性

(E) TOLR:藥物忍受性

(F) MXDD:用藥最大劑量

柒. ENVIRONMENTAL FATE/EXPOSURE POTENTIAL <<環境流佈>>

(A)<POLL:污染源>

(1) NATS:自然污染源

(2) ARTS:人為污染源

從金屬去脂工廠空氣中散出, 從金屬加工﹑塗料製造﹑電子及橡膠合

成工廠的廢水中流出.

(B) FATE:環境流佈

(1) 土壤流佈:

三氯乙烯流散到土壤中會因高蒸氣壓(74 torr) 而迅速蒸發, 它也會迅速滲入地下水中. 雖然有報告顯示地下水污染三氯乙烯(來自裝載車輛外洩) 測出順及反1,2-二氯乙烯存在, 但大體上三氯乙烯在土壤中相當穩定.

(2) 水體流佈:

最主要的是蒸發掉, 半衰期從幾分鐘到幾小時, 視水流而定. 比較起來, 生

物分解﹑水解﹑光氧化就相當慢了, 至於沈澱下來的並不重要.

(3) 空氣流佈:

散佈到空氣中的三氯乙烯(尤其在有煙霧狀態下), 會迅速反應掉, 五天後大

氣中會形成光氣, 二氯醋酸氯化物及氯化甲醯(formyl chloride).

(C)<ENVT:環境轉換性>

(1) BIOD:生物分解性

在大多數情況下, 三氯乙烯在水中分解速度很慢, 只有一些研究指出有明顯的有氧分解作用, 但適應環境速率慢. 其它研究則認為在篩選研究或海水中沒有有氧分解作用. 無氧分解量由12 週極少量到8 週約40% 量都有報告. 實驗室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地下水中, 三氯乙烯不分解, 但有報告指出三氯乙烯在

污染地下水中有順及反1,2-二氯乙烯存在, 支持有分解作用產生的論點. (2) ABIO:非生物分解性

三氯乙烯在水中不會水解, 也不會吸附波長小於290 nm 的光波, 因此

不進行直接的光解作用. 然而, 慢速光氧化作用(半衰期0.7 月) 在

水中進行的現象會發生.

在有煙霧情況下, 三氯乙烯有相當反應性, 報告指出在140 分鐘後60%

分解, 在 1 到 3.5

小時有50% 分解. 在大氣中存留時間決定於和氫

氧離子自由基的反應, 在 5 天(6-8 天) 產生光氣, 二氯醋酸氯化物及

氯代三甲基代甲烷(Formal Chloride).

(D)<ENTP:環境轉移性>

(1) BIOC:生物濃縮

海中監測資料顯示只有中等程度的生物濃縮作用, 生物濃度因素值在Bluegill Sunfish 及彩虹鱒魚是17 到39.

(2) KOC:土壤吸收及移動

(3) VWS:自水/土壤揮發性

(E)<ENVC:環境濃度>

(1) WATC:水體濃度

(a) 地上水濃度:

美國工業河川之水體濃度為: 1-24 ppb.

美國艾略湖(Lake Erie) 之水體濃度為188 ppb, 204

正面結果.

美國俄亥俄河為0.1-1 ppb, 2,427/4,972 樣本正面結果.

瑞士蘇黎士河表面為38 ppb, 30 公尺深時為65 ppb.

(b) 飲用水:

美國飲用水標準平均為 2.1 ppb, 28/113 可以檢測到.

6.76 ppb 地下水平均含量.

0.11-53 ppb 在美國25 個城市中36%.

(c) 地下水:

35,000 ppb 地下水測出最高濃度.

平均0.3 ppb 最高 3.6 ppb 海水中濃度.

(2) EFFL:放流水濃度

一些特別化學工廠四週地下水不合格. 工廠平均濃度比75 ppb 大, 染

料﹑電子﹑橡膠製造廠平均7-530 ppb, 最大範圍3-1,600 ppb.

(3) SEDS:底泥/土壤濃度

在特別化學工廠四週的沈澱物測不出, 海中沈澱物最高濃度9.9 ppb,

英國的Liverpool 海灣.

(4) ATMC:空氣濃度

地球平均濃度8 兆分之一.

北半球15-16 兆分之一.

南半球3 兆分之一.

美國主要城市平均值96-483 兆分之一.

美國主要城市最大值236-3,093 兆分之一.

美國主要城市最小值5-36 兆分之一.

工業平均值1.2 ppb.

城市及其四周0.25 ppb.

鄉村0.1 ppb.

英國工業平均值40-60 ppb.

英國城市及其四周1-20 ppb.

英國鄉村5 ppb.

Edison 市垃圾場61 ppb.

(5) FOOD:食品測值

可在食用油﹑肉類﹑飲料﹑水果﹑蔬菜﹑油脂中發現微量存在約0.02-60 ug/kg.

(6) PLNT:植物體測值: 沒有資料.

(7) FISH:魚類/海產測值

海中魚類﹑新鮮的0.04-1.1 ppm; 肝0.66-20 ppb; 肌肉 1.37 ppm (暴露50 天後).

(8) ANML:動物體測值: 沒有資料.

(9) MILK:牛奶測值: 每天產品中可測出.

(10) OEVC:其它環境測值

(F)<HUEX:人類暴露>

(1) RTEX:可能暴露途徑

在去脂工廠有高的暴露值, 因為工人由蒸氣吸入或皮膚附著, 低暴露則

發現在居於去脂工廠或外洩位置附近的人, 一群人低劑量暴露來自空氣

及飲水.

(2) AVDI:每日平均攝入量

空氣攝入(假定濃度是100-300 兆分之一) 11-33 ug.

水中攝入(假定濃度是1-10 ppb) 2-20 ug.

食物攝入-- 資料不足.

(3) PBEX:可能暴露狀況

(a) 美國工人暴露在三氯乙烯估計有283,000 人, 估計有5,000 個醫學﹑

牙醫院工作人員暴露在0.3-103 ppm 的三氯乙烯工作環境中.

在日本號碼盤裝配場約25-100 ppm; 去脂廠150-250 ppm.

(b) 在乾洗工廠的大氣中可測出, 在小工廠濃度

為1,076-4,300 mg/立方公

尺, 在號碼盤裝配場則25-100 ppm, 去脂場為150-250 ppm. 在手術

房中外科醫生及護士暴露在約 1.6-554 mg/立方公尺濃度.

大約有5,000 名醫科﹑牙科及醫院工作人員日常生活有暴露在三氯乙烯可能. 最常暴露在三氯乙烯的人有: 醫院﹑飛機製造工業及鼓風爐和鋼鐵工廠的工人.

(c) 三氯乙烯在空氣中, 如果靠造銲接弧光可能分解產生對健康有害的光氣

, 而同時產生的氯化氫及氯氣並不能提供適當的警告以顯示光氣存在.

(4) BODY:人體負荷量

呼吸-- 4/9 樣本是正面結果.

血液-- 6/9 樣本是正面結果0.9-2.5 ppb.

尿液-- 9/9 樣本是正面結果40-550 兆分之一.

捌. EXPOSURE STANDARDS & REGULATIONS <<暴露標準及規定>>

(A) IDLH:立即危害量(濃度)

(B) ADI:每日可接受攝入量

(C) ATOL:容許量

(D)<OPL:職業上允許量>

(1) OSHA: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規定

(2) NREC:國際職業安全及健康協會要求

(3) TLV:閥值

(4) OOPL:其它職業性允許量

(E)<OREG:其它標準與規定>

(1) WSTD:水質標準

(2) ASTD:空氣標準

(3) SSTD:土壤標準

(F) TSCA:毒物管制法

(G) RCRA:資源保存回收法

(H) FIFR:聯邦殺蟲,抗黴,滅鼠用藥法

(I) FDA:食品藥物管理法

玖.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偵測與分析法>>

(A) SAMP:採樣方法

(B) ALAB:分析方法

(1) 由小麥樣本, 經由氣體液體層析法(Gas Liquid Chromatograph) 及電子補捉器來測定.

(2) 空氣樣本由氣體層析法測定.

(3) 在325℃下利用有電子補捉作用的氣體層析法作有效濃度測定. 氣體層

析法用6 呎x 1/8 吋的不??鋼, 內含20% SP2100, 0.1% 碳蠟. 由兩個柱狀體來分離三氯乙烯. 其中:

(a) 6 呎x 1/4 吋不??鋼含10% DC200.

(b) 15 呎x 1/8 吋不??鋼含20% SP2100.

(4) 一個簡單﹑多方面方法來分析大氣樣本中含鹵素化合物的有效濃度--

用氣體層析法及質量分光計(Mass Spectrometry). 將樣本冰凍後, 分離不同的

含鹵素化合物, 並保持足夠的保存時間來分析.

分析對流層及低同溫層空氣, 可同時精確分析8 種鹵碳化合物, 樣本由壓縮

空氣收集系統收集以供分析.

(C) CLAB:臨床檢驗方法

氣體層析法可決定人類血清及脂肪組織的三氯乙烯量.

拾. ADDITIONAL REFERENCES <<其它參考資料>>

(A) RPTS:特別報告

(1) USEPA: 健康促進文件: 三氯乙烯.

(2) 健康及安全專題論文: 三氯乙烯#6.

(3) USEPA: 水質標準文件: 三氯乙烯.

(B) TEST:測試狀況

NIENS 致癌試驗執行於1984 年.

(C) HIST:意外事件史

=============================

(一)不燃氯化烃类清洗剂的性质。氯化烃类清洗剂是有机溶剂的一部分,由于它具有不易燃烧、不易爆炸的特性,又有特殊的清洗工艺,而将其另列一类。常用的氯化烃类溶剂清洗剂的物理性质见表

氯化烃系

溶剂对油脂溶解力强,沸点低,比热小,蒸发潜热也小,故加热快;凝缩也快,比重与空气相比较比空气大,在空气中停留于下部。这类溶剂中应用最广的是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的脱脂力强,是油脂的优良清洗剂,它的挥发性也很强,以乙醚的蒸发速度为单位,乙醚为1,则三氯乙烯即为3.8,所以在使用三氯乙烯溶剂进行清洗时,无需进行干燥处理。三氯乙烯适应黑色金属和忌油产品的清洗,若添加稳定剂后也可用于铝合金和钛合金的清洗。除此以外,三氯乙烯还有许多特性,在使用中应加以注意,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使用三氯乙烯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三氯乙烯有毒,使用时应注意空气中的三氯乙烯蒸气不能超过中毒极限数,所以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2.三氯乙烯与强碱共热时易产生爆炸,因此在使用时,严禁与强碱接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清除清洗槽中的酸时,不能使用苛性钠;

3.三氯乙烯在有光、空气、水分共存时,会分解产生氯化氢酸性气体,引起金属锈蚀,故应注意与水分离,清洗时要有专用设备,这种设备既能分离水份,又能回收溶剂,使溶剂循环使用;

4.三氯乙烯极易分解,产生有害的氯化氢,为了防止三氯乙烯的分解,要加入稳定剂,常加入的稳定剂有二乙胺、三乙胺、吡啶、四氢呋喃等,用量为0.1~0.2%。中药赤芍也是三氯乙烯的较好稳定剂,其用量为3~4%,加入这些稳定剂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中和清洗液中的盐酸;

5.在空气中的三氯乙烯蒸气,与明火或炽热板接触时,如焊弧和敞口加热器等,将产生酸气,因此使用三氯乙烯除油时,不能与上述有关设备在同一个房间内同时使用。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826-38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点火源、日光曝晒、遇火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性的化学品。 1、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1.1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刺激:二氧化硫、氯、煤尘会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 过敏:环氧树脂、胶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铬酸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出现皮疹或水疱等症状。呼吸系统过敏可引起职业性哮喘,这种症状的反应一般包括咳嗽,特别是在夜间,以及

呼吸困难。引起这种反应的化学品有甲苯,聚氨酯单体,福尔马林等。 窒息 麻醉和昏迷: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地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 致癌:砷、石棉、铬、镍等物质可能导致肺癌;铬、镍、木材、皮革粉尘等易引起膀胱癌;接触砷、煤焦油和石油产品等易引起皮肤癌;接触氯乙烯单体易引起肝癌;接触苯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致畸:某些麻醉性气体、水银和有机溶剂可致使胎儿畸形。 致突变:某些化学品对人的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后代发生异常。 尘肺:能引起尘肺的物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煤粉和铍。 1.2危险化学品的腐蚀性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编号:SM-ZD-73784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 防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概述 三氯乙烯(分子式C?HCl?)为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沸点87℃。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与某些金属粉末(如铝、镁、钛、钡等)可猛烈反应。在湿气存在下,遇光会缓慢分解,形成腐蚀性盐酸。与热表面或火焰接触时,可分解生成光气、氯化氢有毒和腐蚀性烟雾。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8%~10.5%。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三氯乙烯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去除金属、玻璃及电子元件表面油污的清洗剂,油脂、石蜡的萃取剂,树脂、橡胶的溶剂,衣物的干洗剂,还可作为冷冻剂、杀菌剂、杀虫熏蒸剂的产品制造原料以及用于农药的制备等。在三氯乙烯的制

造、应用和储存等职业活动中均有机会接触。 三氯乙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工业接触的主要侵入途径是呼吸道。三氯乙烯为蓄积性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和麻醉作用,对周围神经及肝、肾、心也有毒性作用。少数接触者还可出现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疾患。 3.临床表现 三氯乙烯中毒主要是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与急性中毒的症状相似,只不过程度较轻。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三氯乙烯即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接触后的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然后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颜面潮红,眼及上呼吸道出现刺激症状等,一般在脱离接触后24h内可恢复正常。但在极高浓度下可迅速昏迷而不出现前躯症状。 (1)轻度吸人中毒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三氯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有机氯溶剂,是C2有机氯溶剂中溶解力最强的一种。主要用途:优良的金属脱脂洗剂,主要用于彩电、电冰箱、汽车、空调、精密机械、微电子等行业作金属部件、电子元件的清洗剂,其主要优点是脱脂彻底。用在化工原料上可生产氯乙酸、二氯乙酰氯、八氯二丙醚、六氯乙烷等产品,还可以用作溶剂和萃取剂,在农药和医药行业也有一定用途。还可用于生产氯氟烃的替代品:HFC-134a、HFC-100系列,并取代1,1,1-三氯乙烷(1,1,1-TCA)的大部分用途。 尽管三氯乙烯毒性较大,由于三氯乙烯沸点适中,蒸气压力高,稳定性强,故在金属脱脂市场不可能完全被替代。 四氯乙烯主要用作化工 霞爸屑涮宓挠谢 铣伞 评浼罤FC-134a(替代CFC-12)等,以及溶剂、干洗剂、金属脱脂溶剂,也可用作驱肠虫药,脂肪类萃取剂等。 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自问世以来,随着原料路线的变迁,生产工艺也不断变化。就原料而言,有石油乙烯、C1~C2烃类和电石乙炔;按生产工艺来分,则有单产和联产。 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烯直接氯化法、乙烯氧氯化法、乙炔法等方法。据资料介绍也可采用乙烯热氯化、冷氯化及氧氯化联合过程同时生产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乙烷、二氯乙烷等数种产品,可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副产物。我国企业和俄罗斯企业生产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产品均采用乙炔法。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生产采用乙烯氯化法或乙烯氧氯化法。但不管采用何种生产设备与工艺,对生产出来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产品特性并无实质影响。 此外,从C1~C3和它们的部分氯化物即烃类氯化残液中,可分离生产出四氯乙烯和四氯化碳。 1.世界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供求情况 目前世界上三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5.3万吨/年,其中欧洲22.8万吨/年,北美洲14.5万吨/年,俄罗斯10.0万吨/年,亚洲18.0万吨/年(其中日本11.1万吨/年)。 欧美日三氯乙烯消费构成分别为:欧洲:金属清洁/脱脂占59%,化工中间体占38%,其他占3%。美国:金属清洁/脱脂占35%,化工中间体占61%,其他占4%。日本:金属清洁/脱脂占45%,化工中间体占55%,其他占10%。 2003年2季度,欧盟起草的有关禁止向个人出售三氯乙烯的法案,将三氯乙烯从三类致癌物质重新划为二类致癌物质。欧洲绿色溶剂协会(ECSA)表示,向个人出售三氯乙烯的行为应当立即停止,有关的销售商和消费者应该马上停止销售和购买该种产品。但是,将继续向个人之外的买主出售该产品。 目前世界上四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1.2万吨/年,其中欧洲21.8万吨/年以上,美洲26.7万吨/年(其中拉美的巴西7.2万吨/年),亚洲9.0万吨/年(其中日本6.4万吨/年),其他3.7万吨/年,但大多数为其它产品的副产物。 四氯乙烯主要用于脱脂、清洗和干洗等行业,由于各国对其应用开发力度的不同,其应用领域也有所不同。 由于四氯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四氯乙烯已经限产。2001年世界四氯乙烯的总消费量已经下降到26.3万吨,其中美国约15.2万吨,日本约3.0万吨,英国ICl 公司、法国ATOCHEM等公司四氯乙烯的产量也相应减少。 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巴西等国均建有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产装置,其中英国ICI公司、美国DOW化学公司、PPG工业、Vulcan材料、法国ATOCHEM公司等的产销量较大。

三氯乙烯的使用注意

三氯乙烯为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溶于多种固定油和挥发性油。潮湿时遇光生成盐酸。高浓度蒸气在高温下会燃烧。加热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热至250~600℃,与铁、铜、锌、铝接触生成光气。能与钡、四氧化二氮、锂、镁、液态氧、臭氧、氢氧化钾、硝酸钾、钠、氢氧化钠、钛发生剧烈反应。化学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密度:4.53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健康危害:三氯乙烯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危险特性:三氯乙烯一般不会燃烧,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储存注意事项:三氯乙烯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工厂使用注意事项①三氯乙烯清洗工序必须与其它工序完全隔开,避免无关人员接触;。②清洗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接触者应配给防毒口罩、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③三氯乙烯清洗工种应禁止实行轮换制,以避免轮换到敏感者接触该物质。④对新接触者应严密观察45天,如有过敏表现者,及时处理。⑤主动为接触者购买工伤保险应急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循环式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领域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7710313424.html,)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领域 变宝网7月28日讯 四氯乙烯是一种非易燃物,大部分的四氯乙烯会进入水中或是土壤中,然后蒸发进入空气。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今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一、四氯乙烯的应用领域 1、四氯乙烯用途广泛,主要用作金属脱脂溶剂,也用作驱肠虫药。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类萃取剂、灭火剂和烟幕剂等,还可用于合成三氯乙烯和含氟有机化合物等。 2、广泛用作天然及合成纤维的干洗剂。也用作金属的脱脂洗涤剂及一般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等。 3、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 4、用于胶黏剂的驱虫剂、脂肪类萃取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二、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

1、半数致死量(LD50):(大鼠,经口)13g/kg;(小鼠,经口)8.4g/kg。 2、一般不会燃烧,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3、纯净的四氯乙烯在空气中于阴暗处不被氧化,但受紫外光作用时逐渐被氧化,生成三氯乙酰氯及少量的光气。因此,工业用四氯乙烯要添加少量的酚类(对苯二酚)、胺类、醇类、腈类等作稳定剂。医药用四氯乙烯则添加少量醇类、百里酚作稳定剂。含有稳定剂的四氯乙烯在空气、水及光的存在或照射下,即使加热至140℃,对常用的金属材料也无明显的腐蚀作用。不含稳定剂的四氯乙烯,在光作用下与水长期接触时,逐渐水解成三氯代乙酸和氯化氢。四氯乙烯在无催化剂、空气和水分存在时,加热至500℃左右也是稳定的。但与空气一起通过红热管时,则热解生成一氧化碳、氯和光气。700℃与活性炭接触生成六氯乙烷和六氯苯。四氯乙烯和臭氧反应生成光气和三氯乙酰氯。同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作用生成三氯乙酰氯和少量四氯二硝基乙烷。同浓硝酸一起加热不发生反应,与发烟硝酸作用则生成三氯乙酰氯和四氯二硝基乙烷。与二氧化氮在100℃反应生成四氯二硝基乙烷。氢化时生成四氯乙烷。在高压下与氨作用,分解成氯化铵和碳。与金属钾在其熔点附近发生爆炸性反应,与金属钠则不发生反应。经光氯化反应则生成六氯乙烷。与氟化氢及氯的混合物在氟化锆催化下,225~400℃反应,得到1,2,2-三氯-1,1,2-三氟乙烷CClF2CCl2F(氟里昂-113)。在三氯化铝存在下,与其他氯代烃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高沸点物质。 更多四氯乙烯相关资讯关注变宝网查阅。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710313424.html,/tags/c.html 网上找客户,就上变宝网!免费会员注册,免费发布需求,让属于你的客户主动找你!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一、产品性质: 一种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分子式为C2-H-Cl3。分子量是131.39。相对密度是1.4649(20/4℃)。熔点零下73℃,沸点86.7℃,自燃点420℃,蒸气密度4.53,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溶于多种固定油和挥发性油。潮湿时遇光生成盐酸。高浓度蒸气在高温下会燃烧。加热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热至250~600℃,与铁、铜、锌、铝接触生成光气。能与钡、四氧化二氮、锂、镁、液态氧、臭氧、氢氧化钾、硝酸钾、钠、氢氧化钠、钛发生剧烈反应。 二、应用领域与用途: 工业上使用三氯乙烯的行业很多,可以用作金属表面的去油污、干洗衣物、植物和矿物油的提取、制备药物、有机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胶、树脂和生物碱、蜡,也用作有机化工原料及农药、医药的原料。三氯乙烯还可以用作镇痛药和金属脱脂剂,可用作萃取剂、杀菌剂和制冷剂。由于近年来发现氟氯烃和1,1,1-三氯乙烷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为消除或减小对大气层的破坏,今后三氯乙烯、四氯乙烯除上述用途之外,主要是用作原料生产氟氯烃的替代品:HFC-134a、HCFC-123、HCFC-124、HCFC-125,并取代1,1,1-三氯乙烷的大部分用途。 三、生产方法: 主要有三种方法:1、乙炔法:此法以电石发生的乙炔和氯气为原料、四氯化碳为稀释剂、三氯化铁为催化剂液相合成1,1,2,2-四氯乙烷,再加石灰乳脱氯化氢,得粗三氯乙烯,经粗馏、精馏,即得产品。因乙炔价昂,大多转用乙烯法。2、乙烯直接氯化法,乙烯与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再进一步氯化生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经蒸馏、氨中和、洗涤、干燥得产品。3、乙烯氧氯化法,乙烯与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再与氯、氧进行氧氯化反应,经冷却、水洗、干燥、精馏后分离得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

三氯乙烯的危害与预防

编号:SM-ZD-46882 三氯乙烯的危害与预防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三氯乙烯的危害与预防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三氯乙烯为无色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分解。产物是有氯化氢和光气。由于它的溶脂性能好,是当前工业上应用较广的有机溶剂之一,常被作为油脂、树胶、树脂、蜡、粘合剂的溶剂及萃取剂,用于机器部件、五金零件电镀前清洗剂,电子零件的清洗去污,纺织物的干洗,斑点去污剂,地毯除垢剂,有机合成,印刷油墨,粘合剂,打字改正液,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活性组成的载体溶剂等等。目前最常见用于电子行业中清洗线路板,五金行业中常用它来清洗金属材料。一些制衣厂、洗衣厂则使用三氯乙烯作为干洗剂。 三氯乙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累及脑神经、心、肝、肾、皮肤等。 (1)吸入中毒:①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欣快感、步态不稳、嗜睡等,并可伴有轻度的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②重度中毒出现昏迷或以三叉神经为

WI001 MSDS for TCE(三氯乙烯)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TCE(三氯乙烯) WI001 一.标识 中文名:三氯乙烯英文名:trichloroethylene 分子式:C2HCl3相对分子质量:131.39 CAS号:79—01—6 结构式:Cl2C=CHCl 化学类别:卤代烯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具有挥发性。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脱脂、冷冻、农药、香料、橡胶工业、洗涤织物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可燃引燃温度(o C):420 闪点(o C):无资料最小点火能(毫焦):无资料爆炸下限(%):12.5 爆炸上限(%):90.0 最大爆炸压力(兆帕):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CO2、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留。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毫克/米3):30 前苏联MAC(毫克/米3):10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死亡病例的调查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死亡病例的调查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清洗剂之一,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TCE广泛应用于电路板清洗、金属表面的去污清洁、衣服干洗,以及用于印刷油墨、粘合剂、斑点去污剂等。近几年在广东珠江三 角地区常发生三氯乙烯中毒病例甚至中毒死亡事件,成为非常关注 的职业卫生问题。笔者对某五金制品厂1例接触三氯乙烯清洗液而 发生中毒死亡的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黄某,男,32岁,于2004年5月28日进入深圳某五金制品厂 从事清洗工作。在2004年7月4日该患者因“右上腹不适10d、皮 疹8d、巩膜黄染5d”而收入某医院。入院时患者自述10天前开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咳嗽、右上腹疼痛,自以为是感冒而在个体 诊所按感冒治疗,随后皮肤骚痒并出现皮疹,食欲下降,巩膜黄染,发烧。入院时查体:T36.8℃,P84次/min,R20次/min, BP100/70mmHg;面部和躯干及四肢皮肤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 双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嘴唇与口腔粘膜糜烂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肝区叩痛,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

WBC18.4×109/L,Hb153g/L,血小板46×109/L,ALT264U/L, AST219.7U/L,T-BIL112μmol/L,总蛋白56g/L,白蛋白38g/L,球蛋白18g/L。入院3d后患者病情加重,发生肺部感染,肝肿大,经采用抗感染治疗无效,2004年7月9日患者昏迷,后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 患者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五金制品,为使产品表面保持清洁光亮,都要将产品进行清洗。清洗车间面积大约450m2,有两排清洗槽,槽内盛有清洗液,工人将五金制品放入清洗液内侵泡清洗。清洗车间主要靠打开窗户通风,清洗槽上方没有抽风排毒设施,工人操作时未戴橡胶手套和防毒口罩。对清洗车间空气进行三氯乙烯检测,3个测定点三氯乙烯分别为15、24和155mg/m3。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三氯乙烯的短时接触限值(PC-STEL)是60mg/m3,因此3个检测点中1个点超标。 3讨论分析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92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 预防(正式版)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概述 三氯乙烯(分子式C?HCl?)为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沸点87℃。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与某些金属粉末(如铝、镁、钛、钡等)可猛烈反应。在湿气存在下,遇光会缓慢分解,形成腐蚀性盐酸。与热表面或火焰接触时,可分解生成光气、氯化氢有毒和腐蚀性烟雾。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8%~10.5%。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三氯乙烯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去除金属、玻璃及电子元件表面油污的清洗剂,油脂、石蜡的萃取剂,树脂、橡胶的溶剂,衣物的干洗剂,还可作为冷冻剂、杀菌剂、杀虫熏蒸剂的产品制造原料以及用于农药的制备等。在三氯乙烯的制造、应用和储存等职业活动中均有机会接触。 三氯乙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工业接触的主要侵入途径是呼吸道。三氯乙烯为蓄积性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和麻醉作用,对周围神经及肝、肾、心也有毒性作用。少数接触者还可出现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疾患。 3.临床表现

常州华瑞电子职业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电子行业主要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生产与装配,常见的职业危害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常见的有苯类、酒精、焊接烟雾、噪声、高频、辐射有害因素。 一、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子行业的统计,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 化学品危害 目前电子业使用的化学品有数百种,对人体的危害各有不同,主要的入侵途径是皮肤渗入和呼吸道吸入。 电子厂常用某些有毒有害的溶剂作为清洗剂,例如洗板水,主要的成分是三氯乙烯。三氯乙烯会损害肝功能,症状类似于肝炎。有些三氯乙烯中毒患者因被误诊为肝病,未能对症下药以至死亡。 除了溶剂,各种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并且,由于重金属积聚在人体内不易排出,会长期影响健康,甚至影响终生。在电子厂,这类重金属(化合物)大多以粉尘或烟雾形式存在,工人长期吸入,体内化学品超标。

2. 辐射 电子行业常见的电离辐射有:X光(常用于电路板的制作、测试电路错误)、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测试密封后零件内是否有空气)。接触过量电离辐射的后果包括:癌症、流产、先天残缺、过早衰老、贫血症。常见的非电离辐射有:无线电波(常产生于增塑、粘合、焊接、固化环氧等工序)、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其中微波、紫外线及激光是最危险的非电离辐射。医学研究显示,工人接触过量微波后,会导致心脏、甲状腺及神经系统毛病。 3. 噪音及其它有害因素 电子厂内的噪音主要来自金属捣碎机、切割仪器、打磨及包装机等。音量过高或刺耳的噪音,会使人体紧张,甚至导致永久失聪。此外高温、粉尘、流水线作业的心理紧张、超微行业视觉疲劳以及持续不良操作体位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二防范措施 公司职业危害的防范要点包括: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减噪隔音、屏蔽;使用防毒面罩、手套、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在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上,需要注意的事项有: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部位都应选择使用防护用具,如听力系统——听力防护用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标)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标)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是工作中接触高浓度三氯乙烯蒸气或液体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神经系统受损外,亦可累及心、肝、肾等脏器。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接触三氯乙烯的作业,如使用三氯乙烯清洗金属表面油污、干洗、用作溶剂或萃取剂以及三氯乙烯的生产等所发生的急性中毒。 2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大量接触三氯乙烯的职业史和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参考尿三氯乙酸含量测定,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有关疾病后,方可诊断。 3 诊断及分级标准 3.1 观察对象 短期大量接触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恶心等症状,或有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现象。一般在24h内可恢复正常。 3.2 轻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欣快感、易激动、频繁呕吐、步态不稳、嗜睡或短暂的浅昏迷者。 3.3 重度中度 上述症状加重,并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 昏迷; b. 以三叉神经为主的颅神经损害; c. 明显的心、肝或肾损害。

4 治疗原则 4.1 观察对象应立即离开现场,安静休息,进行必要的检查及处理,并观察24h 。 4.2 中毒者应卧床休息,对有意识障碍及心、肝、肾等损害者,应尽早积极进行处理。有昏迷、心跳及呼吸停止者,迅速进行脑、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有颅神经损害者,其治疗与神经科同。重度中毒患者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忌用肾上腺素。 5 劳动能力鉴定 轻度中毒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者必须脱离三氯乙烯及其他有害作业,根据病情恢复程度,适当安排休息与工作。 6 健康检查的要求 三氯乙烯作业工人应作就业前及每1-2年一次的定期体格检查。健康检查应做详细的内科、神经科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有条件时可测定尿三氯乙酸含量。 7 职业禁忌证 a. 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b. 明显的心、肝、肾疾病; c. 眼底病变。 附录A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 A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接触三氯乙烯的作业,如使用三氯乙烯清洗金属表面油污、干洗、用作溶剂或萃取剂以及三氯乙烯的生产等所发生的急性中毒。 A2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颅神经和明显的心、肝、肾损害虽有发生, 但均较少见。根据接触情况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但应与其他原因引

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三氯乙烯(TCE)是我国的职业危害高风险毒物,每年都有很多工人因为TCE职业危害而死亡。TCE所致职业病有两种,一种为TCE所致中毒,一种为TCE所致药疹样皮炎。最近国际癌症登记组织把TCE登记为确认致癌物。1990年代,由于对其治疗方法尚没能完全掌握,病死率高达16.9%~100%。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对激素剂量和使用方法的有效掌握,病死率明显降低。如某市2006~2010年5年间,共报告TCE所致职业病83例,只3例病死。 常用作清洗剂 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常作为清洗剂与干洗剂,广泛应用于五金、电镀、电子、玩具、印刷等行业。如电子行业被用于清洗线路板,五金行业被用于清洗金属材料,电镀行业被用于清洗金属材料,洗衣行业被用作干洗剂。 常见症状与体征 TCE是一种高度致敏毒物,容易经呼吸道与皮肤进入体内。病情程度与车间空气中TCE浓度高低无关,仅极少数人发病。一般入职30天左右发病。

某科技有限公司一女工,从事电路板清洗工作,作业车间气味非常重。起初闻到后,她成天只想睡觉,她以为是工作太累,没太在意。16天后,两边耳根起了一些疹子并发烧,以为是感冒,就去诊所买了一些平时经常吃的感冒药。三天后仍未见好转,反而在下颌、脖子、胸前、背部、四肢都先后出了疹子。诊所医生以为是麻疹,当作麻疹治疗。有一天,她看到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怀疑自己的皮疹跟职业有关,就去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来经过专家现场调查与诊断,确认为TCE引起的皮炎。住了30多天院后,痊愈出院。 典型的TCE所致药疹样皮炎,表现为皮肤起疹子、瘙痒,发烧,口腔溃烂,吃饭疼痛,容易疲劳,成天昏昏欲睡。疹子的部位遍布手脚、面部、脖子、胸部等地方,呈两边对称性,经数天后发展到全身。如不及时脱离原有岗位,治疗不及时,最后会因为肝脏等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职业危害识别 为防控TCE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应开展职业危害识别,包括职业接触识别、敏感人群识别,以确定产生TCE危害的工种与岗位、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对每批可能含有TCE的溶剂进行抽样分析,以确定是否含有TCE。在前三个月工初期内,用人单位应进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三氯乙烯(TCE)是我国的职业危害高风险毒物,每年都有很多工人因为TCE职业危害而死亡。TCE所致职业病有两种,一种为TCE所致中毒,一种为TCE所致药疹样皮炎。最近国际癌症登记组织把TCE登记为确认致癌物。1900年代,由于对其治疗方法尚没能完全掌握,病死率高达16.9%~100%。进入2020年以来,由于对激素剂量和使用方法的有效掌握,病死率明显降低。如某市2020~2020年5年间,共报告TCE所致职业病83例,只3例病死。 常用作清洗剂 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常作为清洗剂与干洗剂,广泛应用于五金、电镀、电子、玩具、印刷等行业。如电子行业被用于清洗线路板,五金行业被用于清洗金属材料,电镀行业被用于清洗金属材料,洗衣行业被用作干洗剂。 常见症状与体征 TCE是一种高度致敏毒物,容易经呼吸道与皮肤进入体内。病情程度与车间空气中TCE浓度高低无关,仅极少数人发病。一般入职30天左右发病。 某科技有限公司一女工,从事电路板清洗工作,作业车间气味非常重。起初闻到后,她成天只想睡觉,她以为是工作太累,没太在意。16天后,两边耳根起了一些疹子并发烧,以为是感冒,就去诊所买了一些平时经常吃的感冒药。三天后仍未见好转,反而在下颌、脖子、胸前、背部、四肢都先后出了疹子。诊所医生以为是麻疹,当作麻疹治疗。有一天,她看到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怀疑自己的皮疹跟职业有关,就去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来经过专家现场调查与诊断,确认为TCE 引起的皮炎。住了30多天院后,痊愈出院。 典型的TCE所致药疹样皮炎,表现为皮肤起疹子、瘙痒,

发烧,口腔溃烂,吃饭疼痛,容易疲劳,成天昏昏欲睡。疹子的部位遍布手脚、面部、脖子、胸部等地方,呈两边对称性,经数天后发展到全身。如不及时脱离原有岗位,治疗不及时,最后会因为肝脏等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职业危害识别 为防控TCE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应开展职业危害识别,包括职业接触识别、敏感人群识别,以确定产生TCE危害的工种与岗位、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对每批可能含有TCE的溶剂进行抽样分析,以确定是否含有TCE。在前三个月工初期内,用人单位应进行“工初观察”,安排专人每日观察新上岗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皮疹(炎)等,要立即安排职业健康检查与治疗,并调离原岗位。三个月工初期后,不宜频繁轮换从事TCE作业的劳动者。严禁安排曾患有TCE药疹样皮炎的病人再次从事TCE作业。 在职业危害识别基础上,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相关职业人群接触TCE的风险水平与性质,同时制定必要措施消除危害或降低风险。风险评估的要素包括:TCE在工作场所的逸散范围、产生最大浓度的时间段、可能接触TCE的劳动者和接触时间、接触量的影响因素等。 预防控制措施 TCE职业危害风险控制,同样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即首先消除风险,其次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再次个人防护与职业健康监护。其中,消除风险,主要是采用其他低危害健康物质,如医用酒精、脂肪酸盐或烧碱、右旋柠檬烯替代TCE,尽量从源头上消除风险。 工程控制措施。工作场所应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合理布局,并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工作场所,其换气量除能保持冷、热

三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烯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ethylene 1.3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C2HCl3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三氯乙烯 2.2 含量: 2.3 CAS No. 79-0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慢性中毒:尚有争议。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5.2 有害燃烧产物: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

三氯乙烯的危害

三氯乙烯的危害 氯代脂肪烃常被用作金属脱脂溶剂,使用量大,化学性质稳定,自然衰减缓慢, 己经成为地下水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为了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对地下水中氯 代脂肪烃去除降解的研究也就变得非常重要。本章介绍了地下水中氯代脂肪烃污染的 来源、现状、危害,阐述了地下水中氯代脂肪烃的修复方法,系统总结了纳米铁、纳 米铁基双金属降解氯代脂肪烃的研究,并提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氯代脂肪烃包括氯代饱和脂肪烃和氯代不饱和脂肪烃,使用较多的主要是含有两个氯原子以上的低碳的氯代脂肪烃,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氯代脂肪烃是优良的 金属脱脂洗剂,可彻底脱脂,经常被用作机械、汽车、空调、微电子等行业电子元件 和金属部件的清洗剂。氯代脂肪烃可用于有机合成、农药生产,又可用作溶剂和萃 取剂,在医药上还可用作麻醉剂。由于其大量使用,以及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 废弃后处理等各方面的管理失当,导致其通过挥发、容器泄露、废物堆积、废液排放 等方式进入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源。 人体可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接触等方式对氯代脂肪烃进行吸收。氯仿、四氯 化碳、三氯乙烯均具有很强的麻醉作用[[3],可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其中毒表现主要是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会对人的心脏、肝、肾造成损害。口服氯代脂肪烃会出现 头晕、恶心、兴奋、抽搐乃至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氯代脂肪烃还会对人体 皮肤造成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殿裂、皮疹、发炎、继发性感染等[7]。此外氯代脂肪 烃还具有蓄积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致癌性[[5,6,7]。以三氯乙烯为例,三氯乙烯的 成人口服致死量约为3}5 ml/kg[g];三氯乙烯的生物降解产物为二氯乙烯和氯乙烯,都 是有毒致癌性物质。 氯代脂肪烃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水、且微溶于水,粘度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持续向下移动。先是通过包气带的土壤向下移动,污染了土壤;然后进 入地下水的含水层,此处氯代脂肪烃主要以溶解状态存在,地下水的流动扩大了氯代 脂肪烃的污染范围;随后氯代脂肪烃继续向下移动,并在地下水饱水带的隔水层形成 氯代脂肪烃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90l0} a氯代脂肪烃化学性质稳定、持留性强,造 成了氯代脂肪烃在土壤和地下水体中的长期污染。研究氯代脂肪烃降解和地下水修复 的工作,已经成为环境科研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氯乙烯中毒原因及预防

三氯乙烯中毒原因及预防 三氯乙烯为无色、有似氯仿气味的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遇火焰生成光气。是一种积蓄性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一般人吸入1~5g/m3浓度的三氯乙烯1~2小时或6~20g/m3浓度数分钟即可发生急性中毒,在极高浓度下(53.8g/m3)迅速发生昏迷,并很快发生呼吸麻痹、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一)行业分布 三氯乙烯主要用于金属部件的去油污和清洗,纺织物的干洗、有机合成、印刷油墨、粘合剂、打字改正液、地毯除垢剂、化妆用的清洗液等。在三氯乙烯制造和上述应用行业人员,均可有职业接触机会。 (二)三氯乙烯中毒症状 1.急性中毒:多由事故引起。轻度吸入中毒一般在接触后数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酩酊感、易激动、步态不稳、震颤、嗜睡等。重度中毒者可出现意识不清、幻觉、谵妄、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肝、肾损害及以三叉神经为主的脑神经损害。口服中毒者,发病较急。除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外,口腔和咽部有

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较明显。肝、肾损害较吸入中毒者多见。成人口服致死量约为3~5ml/kg。三氯乙烯液体吸入肺内,可致吸入性肺炎。接触高浓度三氯乙烯蒸气,尚可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一般数日内可恢复。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三氯乙烯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症状,随之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障碍、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脏损害等。 3.皮肤损害:自1988年以来,我国广东省先后在三氯乙烯接触工人中发现以严重皮损(药疹样皮炎)、发热、肝功能损害和浅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病例120多例。其皮肤损害有如下几种类型: (1)剥脱性皮炎; (2)多形性红斑或重症多形红斑; (3)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本病特点是有三氯乙烯接触史,但与接触剂量无关,接触后2~4周发病;临床表现相似,病程相同;愈后再接触可再发病;发病率低(1%以下);激素治疗有效;接触的三氯乙烯大部分含量在95%以上,且产地不同,全成分分析未发现相同杂质。因此,初步认为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 熔点(℃):-87.1;相对密度(水=1):1.46;沸点(℃):87.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53;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1.39;饱和蒸气压(kPa):13.33(32℃);燃烧热(kJ/mol):961.4 临界温度(℃):271;临界压力(MPa):5.02;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4;爆炸上限%(V/V):90.0;引燃温度(℃):420;爆炸下限%(V/V):12.5;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作用与用途 性质与稳定性 化学性质:不含稳定剂的三氯乙烯逐渐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光气,一氧化碳和氯化氢。也有可能生成少量二聚物(六氯丁烯)。反应按游离基历程进行,光照和加热明显地促进反应进行。有水分存在时,二氯乙酰氯分解成二氯代乙酸和氯化氢。分解生成的酸性物质腐蚀金属。因此,通常工业所用的三氯乙烯需加入微量的稳定剂如酚类(对苯二酚)、胺类或醇类等。添加稳定剂的三氯乙烯在空气、水分和光存在下,即使加热至130℃与一般工业用金属材料也不作用。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该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争议。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2]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