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密码(讲用)
- 格式:ppt
- 大小:404.50 KB
- 文档页数:32
一一、是非判断题(10分)1.差分分析是一种攻击迭代密码体制的选择明文攻击方法,所以,对于DES和AES都有一定的攻击效果。
(对)2.反馈移位寄存器输出序列生成过程中,抽头位对输出周期长度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初态对输出周期长度没影响。
(对)二、选择题(15分)1.公钥密码体制至少能抵御的攻击是(C.选择明文攻击)2.适合文件加密,而且有少量错误时不会造成同步失败,是软件加密的最好选择,这种分组密码的操作模式是指(D.输出反馈模式)3.按目前的计算能力,RC4算法的密钥长度至少应为(C.128)位才能保证安全强度。
4.密钥在其生命生命周期中处于不同的状态,每种状态包含若干时期,那么密钥备份时期是密钥处于(B.使用状态)5.量子密码更适合实现下面哪项密码技术。
(D.密钥分发)6.当用户收到一个证书是,应当从(C.CRL)中检查证书是否已经被撤销。
(CRL:证书撤销列表)A.在PKI中,关于RA的功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验证申请者身份)。
7.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主要应用领域是(A.版权保护)8.在DES算法中,如果给定初始密钥K,经子密钥产生器产生的各个子密钥都相同,则称该密钥K为弱密钥,DES算法中弱密钥的个数为(B.4个)。
9.生日攻击是针对于下面哪种密码算法的分析方法(D.MD5)。
10.指数积分法是针对下面哪种密码算法的分析方法(C.ElGamal)11.密钥存档是密钥处于(C.过期状态)三、填空题(15分)1.关于DES算法的安全性,若Ek(m)=Dk(m),则这样的密钥称为弱密钥,又其互补性使DES在选择明文攻击下所需的工作量减半。
2.选择合适的n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可使序列的周期达到最大值2^n-1,这样序列称为m 序列,但敌手知道这序列中一段长为 n 的明密文对即能破译其后序列的密文。
3.密钥分配和协商的最大区别是:密钥分配是通信双方中一方或密钥分配中心选取一个秘密密钥发给双方,而密钥协商是保密通信双方(或更多方)通过公开信道的通信来共同形成秘密密钥的过程。
旺旺:旺我旺:能我过能软过软考考主要内容序列密码的基本概念 序列密码的分类 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 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求解旺旺:我能过软考序列密码的基本概念版权所有:我能过软考香农证明了“一次一密”不可破解。
用序列密码模仿“一次一密”密码。
为了安全,序列密码应使用尽可能长的密钥,但是,长密钥的存储、分配存在困难。
设计一个好的密钥序列产生算法,利用较短的种子密钥,产生长的密钥序列。
作为核心密码的主流密码3 旺旺:我能过软考序列密码的分类 同步序列密码自同步序列密码 1)同步序列密码 密钥序列产生算法与明密文无关 产生的密钥序列和明密文无关 在通信中,通信双方必须保持精确的同步 不存在错误传播版权所有:我能过软考输出反馈模式OFB4 旺旺:我能过软考同步序列密码的失步分析版权所有:我能过软考设密c=c1, c2, c4, c5…., cn-1, cn文⊕ k=k1, k2, k3, k4…., cn-1, cn失 步m=m1,m2, X,X…., X, X 可以检测插入、删除、重播等主动攻击(c3 丢失) (密钥正确)5 旺旺:我能过软考同步序列密码错误传播分析版权所有:我能过软考c=c1, c2, c3, c4…., cn-1, cn ⊕ k=k1, k2, k3,k4…., cn-1, cnm=m1,m2,X,m4 …,mn-1 ,mn-1 不存在错误传播(c3 错误) (密钥正确)6 旺旺:我能过软考自同步序列密码错误传播分析版权所有:我能过软考 ci错误只影响n个密钥,导致n位错误,有限的错误传播 同步丢失,会影响n位解密,然后重新建立同步, 如: 电视信号、手机通信 难于检测出主动攻击7 旺旺:我能过软考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 1、移位寄存器如果反馈函数f(S0、 S1 、 … 、 Sn-1)是线性函数,则 称移位寄存器为线性移位寄存器;否则,称为非线性 移位寄存器。
信息安全序列密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序列密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2. 掌握序列密码的加密与解密方法,包括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和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NLFSR)。
3. 了解序列密码的安全性分析及其相关攻击手段。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序列密码算法。
2. 能够分析并评价给定序列密码算法的安全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复杂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密码学在保护信息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特别是序列密码的相关内容。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信息安全领域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序列密码相关知识。
2.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4.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序列密码基本概念:介绍序列密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NLFSR)2. 序列密码算法原理:讲解序列密码的加密与解密原理,以典型算法为例进行分析。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序列密码加密流程、解密流程、典型算法(如 Vernam 密码)3. 序列密码安全性分析:探讨序列密码的安全性,介绍相关攻击手段及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