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基础 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 格式:ppt
- 大小:9.60 MB
- 文档页数:50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必看题库知识点1、单选关于妄想正确的描述是()A.妄想与患者的个人利益无关B.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C.妄想是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D.妄想是一种(江南博哥)错误的思想E.妄想与患者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相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妄想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其特征包括:①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疑;②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③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④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2、多选关于情感淡漠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面部没有表情B.指对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C.指患者内心体验减弱或缺乏D.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E.常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正确答案:B, C, D, E3、多选下列哪些属于思维形式障碍()A.思维破裂B.思维贫乏C.思维散漫D.词语杂拌E.被害妄想正确答案:A, B, C, D4、单选刚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近似回答B.处于意识蒙眬状态C.有精神创伤诱因D.不能回忆发病经过E.发作时生活难以自理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典型的刚塞综合征临床特点包括:①患者对一些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尽管从患者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完全理解问题意义。
②处于意识蒙眬状态,常伴有幻觉、情绪障碍、转换症状等。
③起病前有强烈的心理应激因素。
④常突然恢复,恢复后有遗忘,对发病经过不能回忆。
⑤患者多能自理一般生活,且能解决比较复杂问题如下棋、打牌等。
此征多见于癔症及严重应激所致精神障碍。
5、单选医生问病人为什么住院了,病人答道:“我有1个孩子,红桃代表我的心,是计算机感染了病毒,伤害自己……”,这属于什么症状()A.思维化声B.病理性赘述C.刻板言语D.持续言语E.思维破裂正确答案:E6、多选常见的睡眠障碍有()A.昏迷B.早醒C.入睡困难D.昏睡E.易醒且醒后入睡困难正确答案:B, C, E7、单选Jaspers认为自我意识的特征不包括()A.存在意识B.能动性意识C.统一性意识D.同一性意识E.交接性意识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意识状态主要指人们对客观环境以及主观自身的认识,临床上确定意识状态是否正常有重要实践意义。
医学三基考试(精神病学)题库及答案(一)题型:单选题◆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第一章心境障碍1.心境障碍的神经内分泌学说认为( )A.抑郁发作患者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降低B.躁狂发作患者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升高C.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皮质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降低D.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皮质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升高E.躁狂发作患者血浆皮质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升高答案:D2.1992年国内7地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心境障碍的总患病率约为( )A.0.83‰B.0.37‰C.0.311%D.3%E.0.412%答案:A3.中国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与西方国家相比( )A.比西方国家高B.与西方国家一样高C.比西方国家低D.与西方国家一样低E.以上都不对答案:C4.心境障碍常具有以下特点( )A.一次发作,终生不发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C.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D.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E.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答案:C5.关于心境障碍的血缘关系与发病率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血缘关系与发病率高低无关B.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低C.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D.血缘关系越远,发病率越高E.以上都不是答案:C6.躁狂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A.入睡困难B.多梦C.早醒7.患者见到医生就说:“医生,你好,Goodmorning!Goodbye!”医生问他感觉怎样,立即回答说:“很好,精力充沛,精神抖擞,力气过人,威力无穷,穷则思变,变化万千...”这个表现说明患者有何症状( )A.虚构B.音联意联C.思维散漫D.强制性思维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答案:B8.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一般不包括( )A.便秘B.早醒C.焦虑不安D.食欲和性欲减退E.情绪呈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答案:C9.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A.入睡困难B.多梦C.早醒D.易惊醒E.睡眠过多答案:C10.下述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心境障碍没有幻觉B.心境障碍没有妄想C.心境障碍没有思维散漫D.心境障碍可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E.心境障碍常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且与情感不协调答案:D11.躁狂发作患者住院治疗,为了加速控制急性期病情,首选( )A.锂盐B.地西泮C.丙戊酸钠D.卡马西平E.氯丙嗪或氟哌啶醇答案:E12.躁狂发作急性期碳酸锂治疗的血锂浓度为( )A.0.4~0.7mmol/LB.0.8~1.2mmol/LC.1.3~1.9mmol/LD.2.0~2.2mmol/LE.2.3~2.8mmol/L答案:B13.下述关于碳酸锂重度中毒时的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D.利尿E.透析答案:A14.对轻、中度抑郁发作治疗一般首选( )A.锂盐B.MAOIsC.SSRIsD.电抽搐治疗E.抗精神病药答案:C15.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抗抑郁药( )A.苯二氮类B.三环类抗抑郁药C.四环类抗抑郁药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E.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答案:A16.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不包括( )A.氟西汀B.舍曲林C.帕罗西汀D.马普替林E.伏氟草胺答案:D17.下列药物中哪种不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 )A.丙米嗪B.多塞平C.氯丙米嗪D.阿米替林E.马普替林答案:E18.丙米嗪治疗抑郁发作,每日治疗量为( )A.25~50mgB.50~75mgC.75~100mgD.150~300mgE.300~400mg答案:D19.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大多数病人的起效时间一般为( )A.1~3天B.4~7天C.8~10天D.11~13天E.14~28天答案:E一个念头出现。
选择题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不包括:A. 各类精神障碍的群体分布B. 精神障碍的预防措施C. 仅限于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D. 精神障碍的流行因素E. 精神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下列哪种神经症在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中患病率居首位?A. 焦虑症B. 恐怖症C. 神经衰弱D. 抑郁性神经症E. 癔症精神分裂症中,哪种症状表明患者的思维内容受到严重干扰?A. 感知觉障碍B. 情感淡漠C. 被动体验D. 逻辑倒错的思维E. 紧张综合征哪种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发精神障碍时应慎用或禁用?A. 奋乃静B. 地西泮C. 氯丙嗪D. 舒必利E. 氟哌啶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焦虑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神经性焦虑由本我和自我间的冲突引起B. 道德焦虑表现为羞耻感和罪恶感C. 现实焦虑有助于自我保护D. 广泛性焦虑是弗洛伊德焦虑分型中的一种E. 焦虑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简答题简述谵妄状态的定义及其常见原因。
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简述器质性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常见原因。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有哪些?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的精神、神经障碍及躯体损害有哪些?填空题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是从_____角度研究精神障碍与健康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中,常见的感知觉障碍是较持久的_____幻听。
谵妄状态是在意识水平降低的基础上,出现大量生动、形象、带恐怖性质的_____和_____。
痴呆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_____、脑炎等。
精神分裂症中,思维逻辑障碍可能表现为_____、语词新作等。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真题一1、判断题积极、深入并有计划地向群众宣传精神障碍的有关知识是精神障碍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正确答案:错2、单选关于精神障碍第二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江南博哥)是()A.目标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B.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者,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C.积极、深入并有计划地向群众宣传精神障碍的有关知识,提高人们早期识别精神障碍的能力D.在综合医院内设立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科,帮助非精神科医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精神障碍患者E.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能训练正确答案:E3、判断题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又称为“工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答案:对4、多选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的训练措施包括()A.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B.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C.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D.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E.文化体育活动训练正确答案:A, B, C, D, E5、多选以下关于精神康复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现代干预手段,尽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社会功能B.尽量培养和训练精神病患者掌握代偿性的生活和工作技能,设法减少残疾程度C.康复的目标是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得到重新安置D.康复可使病人能独立从事一些工作和操持部分家务劳动,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能力E.精神康复的目标是使患者尽量避免精神残疾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精神障碍康复的目的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是尽可能减轻精神障碍残疾程度,对难以治愈的患者,要尽可能防止其精神衰退;对已经出现精神残疾者,应设法逐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减轻其残疾程度,从而减轻家庭负担;通过各种康复措施和训练手段,使患者具有代偿性生活和工作技能,充分发挥患者保留的各项能力。
6、多选下列属于社区精神康复的形式有()A.工疗站B.福利工场C.长期看护所D.专科医院E.中途宿舍正确答案:A, B, C, E参考解析:社区精神康复的形式有工疗站、福利工场、长期看护所、中途宿舍、群众性看护小组、日间医院或夜间医院等,而专科医院是属于医院内康复的机构。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二、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一、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
二、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音联和意联。
见于躁狂症。
②思维迟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言语缓慢。
见于抑郁症。
③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沉默少语。
④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联想松弛、缺乏主题、东拉西扯。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⑤思维破裂: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词语杂拌。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⑥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或迂回曲折。
见于癫间。
⑦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思维过程突然中段,说话时突然停顿。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⑧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某种思想不属于自己,或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意义的联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⑨思维化声:自己的思想变成了言语声,别人也能听到。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⑩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人尽皆知,毫无隐私。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⑾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东西代替某一抽象概念。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⑿词语新作:自创新的符号、文字等。
见于精神分裂青春型。
⒀逻辑性思维倒错: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
绪论、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及病因学A1/A2型题1. 关于精神病学,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支学科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E.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答案:D[解答]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研究各种精神障碍的起病原因、致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转归,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们对脑的功能认识的加深,随着社会对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日益增高的需求,精神病学一词的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地被充实、延伸和发展。
2. 以下哪项是精神疾病的共同特点A.幻觉B.妄想C.人格障碍D.无自知力E.心理活动异常答案:E[解答] 精神疾病是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
异常心理现象是人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按普通心理学的概念,异常心理现象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注意、智能、意志行为、意识障碍以及性格(或人格)障碍等方面。
3. 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病性障碍B.紧张、焦虑C.广泛的兴奋和活动增多D.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E.紧张症性行为答案:B[解答] 精神病性障碍是精神障碍中的严重类型,WHO编写的ICD-10中将精神病性障碍界定为以下几种状态: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广泛的兴奋和活动增多,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以及紧张症性行为。
紧张、焦虑是焦虑情绪,不属于精神病性障碍。
4. 下列不属于精神障碍的是A.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B.神经症C.适应性障碍D.攻击行为E.人格障碍答案:D[解答]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而攻击行为只是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精神障碍的表现之一,也可以是正常人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
5. 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神活动是人和动物都有的B.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活动的产物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无关D.有些精神活动不依靠大脑E.精神活动就是思维活动答案:B与客观现实有关。
《精神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精神病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理论学时:_____学时实践学时:_____学时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精神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和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3)了解精神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动态。
2、能力目标(1)具备对常见精神障碍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的能力。
(2)能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3)能够与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关爱精神和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医务人员协作开展工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精神病学的概念和范畴。
2、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3、精神病学的发展简史。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
2、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强制性思维。
(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3、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退、注意涣散、注意狭窄。
4、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5、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6、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7、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犹豫不决。
教案首页
教案正文
教师参考:
《精神病学》,沈渔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精神病学》,李凌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北京:科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第9版,主译:汤震宇邱鹤飞2005年7月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精神医学》,王祖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业期刊: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有关网址: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华精神卫生网
教案正文
教案附页
教师参考:
《精神病学》,沈渔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精神病学》,李凌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北京:科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第9版,主译:汤震宇邱鹤飞2005年7月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精神医学》,王祖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业期刊: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有关网址: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华精神卫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