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变卦方法得到先天八卦图
- 格式:pdf
- 大小:150.80 KB
- 文档页数:4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一、阴阳爻:1、阴阳爻:▅▅▅▅▅阳爻,九。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六。
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2、爻位:八卦里,每卦3爻,自下而上,为下爻、中爻、上爻也。
64卦里,每卦6爻,自下而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也。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看64卦的卦象时,不论主卦互卦变卦,一般都以该三个爻的八卦之中爻为主事者。
64卦离,上下两卦对应的爻位,互相感应作用可以看出上下是否相应。
二、先天八卦图:1、八卦起源:传为伏羲圣王,根据阴阳四时变化,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再把先天八卦图等分八份,就成为八卦。
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方法如下:1)先画3个同心圆环,在其空白圆弧中间,涂出圆弧形阴阳爻(涂黑表示阴,涂白表示阳),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就能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按照古人习惯,以下为北方(配冬季),左为东方(配春季),上为南方(配夏季),右为西方(配秋季)。
2)内圈圆(下爻),从垂直子午线等分成2份,象征冬至到夏至为上半年、夏至到冬至为下半年。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逐渐转暖为阳(涂白色);——下半年逐渐转冷为阴(涂黑色)。
第一爻(初爻)成。
3)中间圆环(中爻),再加上水平卯酉线,等分成4份,象征四时: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季节的中点。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里,冬至后至春分较冷为阴(涂黑色),春分后至夏至较热为阳(涂白色)。
——下半年里,夏至后至秋分较热为阳(涂白色),秋分后至冬至冷为阴(涂黑色)。
第二爻(中爻)成。
4)外圈圆环(上爻),再把四季等分,等分成8份,象征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图解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的妙用???学易要从根本上学习,追求大道至简,经过实践验证证明正确的理论,为什么正确呢为什么是这样用而不是那样呢本文记述了一些学习观点和体会。
(一)先后天八卦的疑惑?八卦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在梅花易数和八卦象数中,我们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断卦取八卦的先天序数套用后天卦位。
其理何在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就会不正确呢弄清这个原理对我们从根本上把握本源掌握宇宙客观规律具有重大实战意义!(二)缘起河图洛书?传说河图与洛书是黄帝战蚩尤和大禹治水时,神龟与龙马负图而来。
黄帝大禹就使分别用了河图和洛书战胜了蚩尤治理好了泛滥的洪水,使得天下太平。
于是仔细看图,时过多日,未有所获。
河图洛书是宇宙模型,各门各术都可以源以学说。
数学家说它是数学模型;物理学家说它是物理学;天文学家说它是宇宙天体运行的规律;历史学家说它是哲学理论;生物学家说它破解了生命的密码;农业学家说它是农业生产的指导(六十甲子和谚语);命理学家用它预测;风水学家用它调风水。
这是不可争辩事实。
《易》确确实实是群经之首,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它研究它传承它发扬它。
河洛资料书籍说法纷纭,各说各有理,都往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上靠拢。
我们想知道的是他的本源,最好先熟记河图洛书的画法,在逐渐读懂弄通《易经》这部“无字天书”!(三)初悟河洛之理????????河图洛书普遍认为是宇宙的模型,八卦的抽象和起源,到现在感觉自己有了研究易经的方法,于是便再悟河洛。
把河图洛书天干地支与先后天八卦纳于一图中整体参悟,竟始有所悟!心中兴奋不已!??????????????????????????????????????????河图主先天,洛书主后天。
从我们的先哲开始就说“河图洛书”或说“图书”而没有反说,也可知河图在前洛书在后。
从河图的歌诀中也一目了然。
诀曰:“一六先天水,二七先天火,三八先天木,四九先天金,五十中为土”。
完美解决太极如何生成后天八卦,阴阳相感,阳卦外生,阴卦内生上文从乾坤生六子的角度聊了一下先天八卦如何生成后天八卦,并且从阴阳数量的关系确定了八卦的顺序。
一、阴阳交感生成后天八卦的过程1、第2圈为太极生成的两仪,左阴右阳,表示阴升阳降。
图1,太极生两仪2、第3圈为两仪生成的四象,阴上阳下表示为先天八卦生成后的状态。
图2,两仪生四象也就是从否卦变成了泰卦(先天八卦的最终状态)。
图3,泰卦,后天八卦状态3、第4圈为四象生成的八卦中的四个卦,从右上角顺时针,为阳阴阳阴,因为先阳后阴以象先天,所以生成的为阳卦(父子)。
图4,四象生八卦中的四卦4、第1圈为四象生成的八卦中的另外四卦,从右下角逆时针为阴阳阴阳,因为先阴后阳以象后天,所以生成的为阴卦(母女)。
图5,四象生八卦中的另四卦如此可以从后天八卦的生成的两个过程推出后天八卦图(见图5),注意向内生和向外生是同时进行的:1、向外生(后天八卦阳卦生成过程)观察方向:2→3→4,黑/灰(为了图好看,用灰代替黑,下面一律说为黑)表示阴,白色表示阳,从右下角开始,对应的卦为从下往上:①、白白白=阳阳阳=乾,所以1为乾;②、黑白黑=阴阳阴=坎,所以2为坎;③、黑黑白=阴阴阳=艮,所以3为艮;④、白黑黑=阳阴阴=震,所以4为震;2、向内生(后天八卦阴卦生成过程)观察方向:1→2→3,其他同上。
⑤、黑白白=阴阳阳=巽,所以5为巽;⑥、白黑白=阳阴阳=离,所以6为离;⑦、黑黑黑=阴阴阴=坤,所以7为坤;⑧、白白黑=阳阳阴=兑,所以8为兑。
所以后天八卦的顺序为:1乾,2坎,3艮,4震,5巽,6离,7坤,8兑。
因为乾在右下角生成,所以乾从右下角开始按上面顺序排起,后天八卦图最终如图6:图6,标准的后天八卦太极二、后天八卦的生成特点1、太极生两仪(跟先天八卦图阴阳相反),因为阳降阴升(阴阳相交万物生)。
2、两仪生四象(跟先天八卦图阴阳相反),因为阳降阴升最终的状态是阴上阳下。
3、四象生八卦(先天是外生,后天是外生四卦【先阳后阴】,内生四卦【先阴后阳】),因为先阳后阴以象先天,所以生成的为阳卦(父子);因为先阴后阳以象后天,所以生成的为阴卦(母女)(见图7)。
教你认识「先天八卦」,巧翻六十四卦法掌诀图四指立柱定八卦,先天八卦次序分。
乾一兑二离三震,小指尖始乾前进。
巽五坎六艮七坤,小指根始向食终。
四指八卦已锁定,此是伏卦论本性。
四指上下为直对,阴廉阳祸配宫真。
斜对尖根隔一位,阴武阳天要记清。
正对尖根二位隔,阴禄阳延夫妇息。
横对首尾中成对,阴巨阳五不混配。
联对一二依三四,阴贪阳天为上吉。
互对尖根一二对,阴文阳六勿对错。
隔对尖隔根相隔,阴破阳绝皆凶克。
此诀难明寻掌图,应图解诀诀自破。
一、伏卦八纯卦六爻掌上卦法;把左手四根手指的指根指尖,定为先天八卦右排法;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可以在手掌中,找到特定的位置。
而且每一卦所属的宫,都有了特定的规律。
把六十四卦分成八组,并逐一分析。
内外二卦变六十四卦;一;八纯卦:乾为天、坎为水、艮为山、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坤为地、兑为泽。
此八卦都属本宫,乾为乾宫第一卦,皆为六爻上爻持世。
在阴阳八宅中为伏位。
上爻持世八卦宫。
二、直对卦二;初爻持世:天风姤、水泽节、山火贲、雷地豫、风天小畜、火山旅、地雷复、泽水困。
此八卦都属外上卦之宫,在掌图中,皆为上下相对的垂直关系。
直对为每宫第二卦,初爻持世。
初爻持世四爻为应。
在阴阳八宅中;阳宅为禄存祸害。
阴宅为廉贞五鬼。
三、斜对卦三;二爻持世:天山遁、水雷屯、山天大畜、雷水解、风火家人、火风鼎、地泽临、泽地萃。
此八卦都属外上卦之宫,在掌图中,皆为隔一指交叉斜对关系。
斜对为每宫第三卦,二爻持世。
在阴阳八宅中;阳宅为天医巨门。
阴宅为武曲延年。
四、正对卦四;三爻持世:天地否、水火既济、山泽损、雷风恒、风雷益、火水未济、地天泰、泽山咸。
此八卦都属外上卦之宫,在掌图中,皆为对称的交叉正对关系。
正对为每宫第四卦,三爻持世。
在阴阳八宅中;阳宅为延年武曲。
阴宅为禄存祸害。
如图四。
总括四卦诀;伏直横对主卦外,上初二三世爻排,阴宅伏廉武禄是,阳宅伏祸天延排。
依图一二三四寻,对应世爻阴阳宅。
五、横对卦五;四爻持世:风地观、泽火革、火泽睽、地风升、天雷无妄、山水蒙、雷天大壮、水山蹇。
快速判断卦宫的方法
快速判断卦宫的方法有很多种:
1.先天八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2.十二地支数: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戌十亥。
3.方位图:东南西北中,此为后天卦宫。
4.天干数: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5.地支数:亥子北方水,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丑未四季土。
6.八卦相重: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7.河洛之数:北一南二西三东四,此乃天地之数也。
理寓其中矣!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星,此大禹治水时所定也。
8.卦气旺衰:“逢生则旺,遇合则衰”,即某卦在某个时间内得到日、月、星、辰的生助,或得到其他卦的生助,称为得生;若逢克泄耗则谓之失生;若某卦被另一卦克泄耗而不得其力,则谓之受制。
逢旺是指逢天时、地利、人和、人望之时;遇衰则指违背天时、地利、人和、人望之时。
9.卦宫位置:先天八卦数所属之卦即为该卦宫。
如乾宫为金,故乾为一;兑宫为金,故兑为二;离宫为火,故离为三;震宫为木,故震为四;巽宫为木,故巽为五;坎宫为水,故坎为六;艮宫为土,故艮为七;坤宫为土,故坤为八。
后天八卦数所属之卦不属于某一卦宫,而是属于某一方位。
如坎宫属水,故正北方的卦都属坎;坤宫属土,故西南方的卦都属坤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判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周易先天八卦的由来与后天八卦的演变八卦图分为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两种,先天八卦图出自伏羲;后天八卦图出自文王。
先天八卦图是从河图演变而来的,后天八卦图是从洛书演变而来的。
两种八卦不同之处在于次序不同、方位也发生了变化,在实际运用中后天八卦图用得比先天八卦图要广泛。
先后天两种八卦图对比一、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太极图的含义,乾为父坤为母,震离兑居左,巽坎艮居右。
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数字次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在运用中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伏羲先天八卦图二、后天八卦图的含义,后天八卦起源于商代周文王,后天八卦可以说是是对先天八卦的衍生,后天八卦为先天八卦两两重叠,形成一卦,后天八卦的理论核心是五行学说。
震、巽属木,离属火,坤、艮属土,兑、乾属金,坎属水。
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万物和人体的基本元素。
后天八卦讲实用行,体现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
后天八卦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文王后天八卦图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先天八卦据传起源于人文始祖伏羲氏,距今七千年。
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以参宇宙玄机通过对世间万物万事得了解,把宇宙中的八种物质,归纳成八种不同的卦象。
他创造了八卦,其分别为:乾卦、兑卦、离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
根据《易,系辞说》先天八卦的主导思想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体现了宇宙形成的过程。
这里先天八卦已经形成了一个宇宙空间。
上为乾卦,下为坤卦,分别代表天和地,上下空间已有。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图解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的妙用学易要从根本上学习,追求大道至简,经过实践验证证明正确的理论,为什么正确呢?为什么是这样用而不是那样呢?本文记述了一些学习观点和体会。
(一)先后天八卦的疑惑八卦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在梅花易数和八卦象数中,我们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断卦取八卦的先天序数套用后天卦位。
其理何在?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就会不正确呢?弄清这个原理对我们从根本上把握本源掌握宇宙客观规律具有重大实战意义!(二)缘起河图洛书传说河图与洛书是黄帝战蚩尤和大禹治水时,神龟与龙马负图而来。
黄帝大禹就使分别用了河图和洛书战胜了蚩尤治理好了泛滥的洪水,使得天下太平。
于是仔细看图,时过多日,未有所获。
河图洛书是宇宙模型,各门各术都可以源以学说。
数学家说它是数学模型;物理学家说它是物理学;天文学家说它是宇宙天体运行的规律;历史学家说它是哲学理论;生物学家说它破解了生命的密码;农业学家说它是农业生产的指导(六十甲子和谚语);命理学家用它预测;风水学家用它调风水。
这是不可争辩事实。
《易》确确实实是群经之首,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它研究它传承它发扬它。
河洛资料书籍说法纷纭,各说各有理,都往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上靠拢。
我们想知道的是他的本源,最好先熟记河图洛书的画法,在逐渐读懂弄通《易经》这部“无字天书”!(三)初悟河洛之理河图洛书普遍认为是宇宙的模型,八卦的抽象和起源,到现在感觉自己有了研究易经的方法,于是便再悟河洛。
把河图洛书天干地支与先后天八卦纳于一图中整体参悟,竟始有所悟!心中兴奋不已!河图主先天,洛书主后天。
从我们的先哲开始就说“河图洛书”或说“图书”而没有反说,也可知河图在前洛书在后。
从河图的歌诀中也一目了然。
诀曰:“一六先天水,二七先天火,三八先天木,四九先天金,五十中为土”。
或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在北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在东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在南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西方;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图中”。
第十讲用变卦方法得到先天八卦图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方明八卦限上面,乾卦限与巽卦限是面与面相接;坤卦限与震感限是面与面相接。
如果把立体方明八卦展开布作二维平面圆图,则是乾卦与巽卦相连;坤卦与震卦相连。
(见下图)图10-1 八卦平面连接图正因为从立体方明八卦转换过来的二维八卦平面圆图是乾卦与巽卦相连、坤卦与震卦相连,是一“○”型模式,所以北宋的易学家邵雍才说此图的作用可以“逆知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也同时说明了朱熹《伏羲八卦次序图》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型模式是错误的,用朱熹模式的八卦圆图不能“逆知四时”。
我们注意到,邵雍自《观物外篇》里面说: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
经过仔细研究,方明白这是邵雍说“一卦变八卦”的口诀。
一卦有初、中、上三个爻,如果选定一卦为变卦的“母卦”,从上爻(或初爻)开始“变卦”,就会有一卦变作二卦,二卦又变作四卦,四卦又变作八卦的结果。
下面,我们选乾卦作为“母卦”,试着进行变卦。
一变乾卦的上爻,得第二卦兑,这是“一变而二”。
二变乾卦的与卦的中爻,得第三卦离与第四卦震,这是“二变而四”。
三变乾卦兑卦离卦震卦的出爻,得第五卦第六卦第七卦第八卦,这是“三变而八卦成”。
我们把第三步变卦过程列如下:一乾→ 巽五二兑→ 坎六三离→ 艮七四震→ 坤八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第五巽卦是变乾卦的初爻得到的,第八坤卦是变震卦初爻得到的。
正因为如此,就给我们把乾至坤八卦布作圆图提供了“○”型模式的根据。
图10-2 八卦“○”型模式图图10-2,八卦的上爻画在内圈,最外圈是八卦的初爻。
我们清楚地看到,只要把圆图左面乾、兑、离、震四卦最外圈的阳爻一律变作阴爻,就有了圆图右面巽、坎、艮、坤四卦。
朱熹《周易本义》的卷首列有《伏羲八卦次序》图,我们读《文公易说》了解到,朱熹的《伏羲八卦次序》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二图是这样得到的:须先将六十四卦作一横图,则震巽、复姤正在中间。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几何相互转换
笔者在《<易学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数学规律》一文中写道: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几何联系,可以相互转换。
在此本文给出相互转化的规律:
先天八卦,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将0-7用直线顺序连接,最后将0和7连接,形成一个几何图形。
由于符合法则的有两种,因此也就得到了,图2和图3 。
其中,法则1生成图2,法则2生成图3 。
先天转换法则1:阴爻为1,阳爻为0,初爻之bit0,中爻在bit1,上爻在bit2,形成二进制数据。
得到下表
图形转换法则:图形先水平对称变换,再逆时针旋转45度。
结果:后天八卦图形经法则转换后与未转换的先天八卦图形相同;先天八卦图形经法则转换后与未转换的后天八卦图形相同。
见:图零与图2-2,图零与图3-2;图02与图2,图02与图3 。
几何转换过程如下:
转换法则衍生出四种新的八卦排列方式,见下图。
先天⼋卦图与后天⼋卦图⼀、先天⼋卦图《周易——说卦传》云:天地定位,⼭泽通⽓,雷风相薄,⽔⽕不相射,⼋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邵⼦⽈: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西北。
⾃震⾄乾为顺,⾃巽⾄坤为逆。
⼆、后天⼋卦图后天⼋卦图⼜称为“帝出乎震图”。
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说卦传》云: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乎⾉。
万物出乎震,震,东⽅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万物之洁齐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之卦也,圣⼈南⾯⽽听天下,向明⽽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说⾔乎兑。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阴阳相薄也。
坎者⽔也,正北⽅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劳乎坎。
⾉,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所成始也,故⽈成⾔乎⾉。
三、先天⼋卦图与后天⼋卦图的关系尚秉和先⽣认为“后天⽅位”是由“先天⽅位”变来。
其说云:“⼋卦圆布四⽅,各有其位,⽽先后不同。
盖《易》之道⼀动⼀静,互为其根。
先天⽅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阴⼀阳,相偶相对,乃天地⾃然之法象,静⽽⽆为。
惟阴阳相对必相交,坤南交乾,则南⽅成离;乾北交坤,是北⽅成坎,先天⽅位遂变为后天,由静⽽动矣。
《周易》所⽤者是也。
然《周易》虽⽤后天,后天实由先天禅代⽽来,不能相离。
故《说卦》⾸以天地定位,⼭泽通⽓,演先天卦位之义,再明指后天。
诚以经中如《坤》卦、《蹇》卦,以坤为西南,从后天位;⽽《既济》九五,则以离为东,坎为西,从先天位,《说卦》不得不兼释也。
乃后天⽅位,以《说卦》明指,⼈知之。
先天⽅位,⾄魏晋⽽失传。
以余所考得,西汉焦延寿于先天⽅位⽆不知,《易林》皆⽤之。
”尚秉和先⽣引据《左传》所载《易》占,指出:“⾉与乾同位西北,巽与坤同位西南,坎兑同位西,震离同位东(即⾔先后天⽅位并⽤),左⽒已备⾔之。
先天后天⼋卦图解先天后天⼋卦图解《易经·系辞下》云:“古者包牺⽒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与地之宜,近取诸⾝,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从这⼀段话,可见古⼈从观察天地万物到制成⼋卦的整个思维过程,即“观物取象”。
其中所观之“物”,乃⾃然、⽣活中的具体事物,所取之“象”,则是模拟这些事物成为有象征意义的卦象。
先天⼋卦与后天⼋卦是北宋易学⼤师邵雍提出的著名术语。
· 先天⼋卦⽅位图,亦称之为“伏羲⼋卦⽅位图”先天后天⼋卦图解图1 :先天⼋卦⽅位图,亦称之为“伏羲⼋卦⽅位图”先天⼋卦⽅位图,源本于《周易·说卦传》的 “天地定位,⼭泽通⽓,雷风相薄,⽔⽕不相射,⼋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朱熹《周易本义》卷⾸附有此图。
朱熹以为图中左⽅四卦(起震,经离、兑,⾄乾)数已⽣者为“顺”,右⽅四卦(⾃巽,历坎、⾉,⾄坤)推未⽣者为“逆”。
此图⽅位的排列,天与地,⼭与泽,雷与风,⽔与⽕皆⽭盾对⽴。
从卦形看亦是四对⽭盾,阴阳⽘相反对⽴,例如乾三阳⽘,坤即是三阴⽘;坎是⼀阳⽘⼆阴⽘,离即是⼀阴⽘⼆阳⽘,震与巽,兑与⾉卦形亦相反对⽴。
具体表述如下: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
⼭泽通⽓:⾉为⼭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低交流沟通⽓息。
雷风相薄: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雷风各⾃兴动交相潜⼊应和。
⽔⽕不相射:离为⽕居东,坎为⽔居西,⽔⽕异性不相厌弃⽽相资助。
先天⼋卦⽅位图反映了天地、⼭泽、雷风、⽔⽕等对⽴⾯(阴阳)之间对⽴统⼀的规律,还包含有量变质变规律。
从乾⼀⾄震四反映阳⽓的消长变化,从巽五⾄坤⼋反映阴⽓的消长变化,⽽从震四⾄巽五,从乾⾄巽、从坤⾄震,均是阴阳属性发⽣了质的变化。
易为逆数。
从震四⾄乾⼀为顺数、往数,从巽五⾄坤⼋为逆数、来数,形成 S 曲线,呈螺旋式周期。
先天⼋卦⽅位图可以变换成太极图,太极图就是先天⼋卦⽅位图。
风水古籍过路阴阳中先天八卦图的几点解析1.先天八卦数:乾卦为一兑卦为二离卦为三震卦为四巽卦为五坎卦为六艮卦为七坤卦为八2.先天八卦坐位方向:乾卦在正南方兑卦在东南方离卦在正东方震卦在东北方巽卦在西南方坎卦在正西方艮卦在西北方坤卦在正北方3.先天八卦五行:乾卦为阳金兑卦为阴金巽卦为阴木震卦为阳木坤卦为阴土艮卦为阳土离卦为阴火坎卦为阳水4.先天八卦中含六亲:乾为老父坤为老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展开剩余77%5.先天八卦卦名:乾为老父寿卦坤为老母阴卦震为长男贵卦巽为长女淫卦坎为中男劳卦离为中女财卦艮为少男财卦兑为少女说卦6.先天八卦五行相克:乾为老父金卦震为长男木卦为老父阳金克长男阳木兑为少女金卦巽为长女木卦为少女阴金克长女阴木离为中女火卦兑为少女金卦为中女阴火克少女阴金离为中女炎卦乾为老父金卦为中女阴火克老父阳金坎为中男水卦离为中女火卦为中男阳水克中女阴火巽为长女木卦坤为老母土卦为长女阴木克老母阴土震为长男木卦艮为少男水卦为长男阳木克少男阳土艮为少男土卦坎为中男水卦为少男阳土克中男阳水坤为老母土卦坎为中男水卦为老母阴土克中男阳水震为长男木卦坤为老母土卦为长男阳木克老母阴土巽为长女木卦艮为少男土卦为长女阴木克少男阳土兑为少女金卦震为长男木卦为少女阴金克长男阳木乾为老父金卦巽为长女木卦为老父阳金克长女阴木先天八卦五行相生:乾为老父阳金坎为中男阳水为老父阳金生中男阳水主父子关系好兑为少女阴金坎为中男阳水为少女阴金生中男阳水主兄妹关系好震为长男阳木离为中女阴火为长男阳木生中女阴火主兄妹关系好巽为长女阴木离为中女阴火为长女阴木生中女阴火主姐妹关系好坎为中男阳水震为长男阳木为中男阳水生长男阳木主兄弟关系好坎为中男阳水巽为长女阴木为中男阳水生长女阴木主姐弟关系好坤为老母阴土兑为少女阴金为老母阴土生少女阴金主母女关系好坤为老母阴土乾为老父阳金为老母阴土生老父阳金主父母关系好艮为少男阳土乾为老父阳金为少男阳土生老父阳金主父子关系好艮为少男阳土兑为少女阴金为少男阳土生少女阴金主夫妻关系好离为中女阴火坤为老母阴土为中女阴火生老母阴土主婆媳关系好离为中女阴火艮为少男阳土为中女阴火生少男阳土主姐弟关系好其义:相生和气、友谊、关系好,和气生财。
先天八卦是如何转换成后天八卦的?如果先天八卦按河图、洛书的数理推出。
后天八卦就没办法按河、洛导出,后天八卦只能从先天八卦推论出来,这时不是用数理,而是要用卦爻变结合五行才能推导。
我们总说《周易》不言五行,其实我们说八象,五行自然在其中。
一、以卦画来推导先天变后天,先天四变就成后天将先天八卦的八个卦连成四对如下图1、先天之乾、坤位变后天之离、坎。
火体阴却阳用,天用之,乾中爻交坤成离卦。
水体阳却阴用,地用之,坤中爻交乾成坎卦。
2、先天之离、坎位变后天之震、兑。
火在地中奋发冲压为雷之动,离上爻与坎交成震卦。
水聚于地,离火蒸发滋润万物,坎下爻与离交成兑卦。
3、先天之震、兑位变后天之艮、巽。
雷、泽阴阳相感靠山与风。
山出云,雷从风,雷风相薄,山泽通气。
震、兑相合,阴阳爻变换即成艮、巽。
4、先天之艮、巽位变后天之乾、坤。
风本天气,吹拂大地与地接,巽上两爻与艮下两爻交换而变坤卦。
山本地耸与风交,艮下两爻与巽上两爻交换而变乾卦。
四变以后即成后天八卦。
如下图二、以五行来推论先天八卦变后天八卦五行理论繁琐又玄乎,很容易被人抓住语病来攻击,我尽量简洁来说明,八卦类万象,说八象背后自然有五行之理。
下图为后天八卦五行方位。
1、《河图》一、六水生坤、艮卦土。
北方一、六和中宫十、五各自相合成十一,这是五行相合的理论,以后论述。
先天坤居北,艮居西北。
图之五行相生,火生土,土生金,火金之间有土,中宫坤阴土到西南。
公众号:中国风水研究会。
洛之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木之间有土,中宫艮阳土到东北。
金者土之精,得火熔之而成。
木者土之华,得水滋之而木生。
金必结于土,木必着根于土,因此坤艮土统领东南之木火、西北之金水。
水成土,先天到后天。
先天八震、二巽为男女生育之始,寅、申之位。
后天以八艮、二坤为万物生养之方,丑、未之交。
2、图之九、四金,成卦为乾、兑,同根老阳,乾、兑属金为最坚,所以五行唯金不变。
洛书之位,为何金、火互换?也是五行相合成十一之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转化(执象乾坤)今天给大家讲下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转化我们看这张图,乾坤为一道,震兑为一道,坎离为一道,艮巽为一道这是则乾坤相而生六子决定的乾坤交乾坤初交生震兑,再交生坎离,不交生艮巽当乾坤初交时,乾体生兑,坤体生震,所以说“乾坤初交生震兑”学过六爻的朋友都知道,乾初爻子,兑三爻丑,子与丑合所以说震兑为一道这个要看图片左半部分这个要看图片左半部分乾坤再交生,乾体生离,坤体生坎,故说“乾坤再交生坎离”坎初爻纳寅,离三爻纳亥,亥于寅合,所以坎离为一道再看图的右半部分后天乾坤相交,生艮巽乾生巽,坤生艮艮初爻纳辰,巽三爻纳酉,辰酉相合,故艮巽为一道三幅八卦图,将乾坤、震兑、坎离、艮巽,连续起来,都形成一个“丰”字所以八卦的转化是四道的转化。
我们讲下,先天八卦图,向后天八卦图转化过程中,四道的变化。
邵雍讲:乾坤始交而生震兑,再交而生坎离,不交而生艮巽,也就是说,乾坤三交而六子这张图内圈为先天图,外圈为后天图先天乾居南方,后天乾居西北,乾历经巽、坎到艮位,一共顺行了3个单位先天坤居北方,后天坤居西南,坤历经艮、坎,到达巽位,一共逆行了3个单位乾阳顺行三,坤阴逆行三,这个很容易理解这里的一个单位是指纬度先天震居东北,后天居东方,顺行了一个单位先天兑居东南,后天兑西方,逆行了一个单位也就是说震上长了一个纬度,兑下降了一个纬度乾坤初交而生震兑,先天离东方,后天离居南方,升了两个纬度先天坎西方,后天坎北方,降了两个纬度乾坤再交而生坎离先天艮居东北,后天艮居西北,纬度不变先天巽居西南,后天巽居东南,纬度不变乾坤不交而生艮巽,所以后天八卦描述的是乾坤生六子。
六子用事,乾坤退藏这是我们从义理和象数两个角度看问题单纯从象数上,如何理解后天八卦的排列依据呢?对于前面讲的东西,大家能不能理解呢?乾一,兑二,乾三,巽四,坎五,坤六,艮七,坤八,震九,离十这是八卦与天地之数的关系先天属阳,所以乾一起于地户地户是阴气墓绝之地,阳气极盛之所所以先天属阳,而乾一起地户在先天八卦图上,乾一藏于地户,坤六藏于天门河图主先天,洛书主后天先天为阳,顺行,起于一而终于六,1,38,27,49,6 起点乾一和终点坤六不用起点和终点不用的象数,出自18度蒙限影,这里不再重复1,38,27,49,6起点乾一和终点坤六不用先天八卦是按天地之数的自然次序排列所以是阴阳合一的后天阴阳判分,阴阳开始走向对立阳在下,阴在上,我们看后天八卦与天地之数的关系我讲过,后天始于《否》而终于《泰》阴上阳下,正是泰的卦象后天八卦为阴,故乾一始于天门天门是阳气墓绝之地,阴气极盛之所所以乾一始于天门顺行:一,三,五,七,九同样是起点一不用后天八卦法洛书洛书起于1,逆行,终于81,6,7,2,9,4,8所以后天八卦的乾一和坤八不用,乾一藏于天门,坤八藏于地户。
没学易也能搞懂先天八卦吗?能,用天象圈内写真货,圈外写点假大空,让自以为是的笨蛋看假货,看来还得弄个圈子才行。
因为我的文章有价值,揭露了很多易学骗子,盗文章者众,用小号来攻击者众,精力用来维权和互怼确实没啥意思。
比如我写两元八运的文章,就遭到一大批搞三元九运的攻击,回过头去看看,李首富在2017年开始卖内陆和香港的房产,当时狂热环境下也是受到很多人嘲笑。
现在呢?当某大和幸福这几个头部房企,负债累累几乎要被团灭的时候,你再来看看历史的发展,是不是要佩服李超人的眼光?因为他背后有高人。
很多人还在幻想2024年开始走离运要如何如何,我看到就好笑,在2017年已经大旺的虚拟互联网平台,现在开始不是已经开始被锤得有点头晕了吗?任何脱离卦理的易学应用只会是一种数字游戏,其实三元九运用在流年还是有用处的,但用在机械划分二十年一运,那就是有个鬼用。
好,我们现在就来看天象明卦理。
前面讲兑与巽时大概讲了一下先天八卦,现在完整讲透它。
我们大陆位于北半球,朝南看,能看到大部分的星空,朝北看,看到是北极及拱极星的旋转。
天南地北,先天八卦讲八大自然现象。
站坤地北看乾天南,星空就像个大转盘,斗转星移,恒星和日月五星,每天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周日视运动。
先天八卦要从天与地立体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月五星等行星相对于二十八宿这些恒星,又会慢慢从西边向东边逐步移动。
这就是日躔,这就是周年视运动。
悬象乎莫于日月,离日坎月,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所以先天八卦离坎在卯酉位。
春秋分时节,昼夜平均,离坎中间一阴和一阳,太阳落下,黑夜来临,月亮显现。
太阳升起,月亮隐去。
日月如梭,坎如川流不息,孔子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运转乾坤,子午如轴,离坎日月轮换。
兑与巽、震与艮作为先天八卦八大自然现象也是如此运转。
夏至一阴生乾变兑,夏至太阳在南天最高,兑泽本在地,近天则是水汽蒸发,就会形成对流,海洋蒸发则会形成台风。
第十讲用变卦方法得到先天八卦图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方明八卦限上面,乾卦限与巽卦限是面与面相接;坤卦限与震感限是面与面相接。
如果把立体方明八卦展开布作二维平面圆图,则是乾卦与巽卦相连;坤卦与震卦相连。
(见下图)
图10-1 八卦平面连接图
正因为从立体方明八卦转换过来的二维八卦平面圆图是乾卦与巽卦相连、坤卦与震卦相连,是一“○”型模式,所以北宋的易学家邵雍才说此图的作用可以“逆知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也同时说明了朱熹《伏羲八卦次序图》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型模式是错误的,用朱熹模式的八卦圆图不能“逆知四时”。
我们注意到,邵雍自《观物外篇》里面说:
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
经过仔细研究,方明白这是邵雍说“一卦变八卦”的口诀。
一卦有初、中、上三个爻,如果选定一卦为变卦的“母卦”,从上爻(或初爻)开始“变卦”,就会有一卦变作二卦,二卦又变作四卦,四卦又变作八卦的结果。
下面,我们选乾卦作为“母卦”,试着进行变卦。
一变乾卦的上爻,得第二卦兑,这是“一变而二”。
二变乾卦的与卦的中爻,得第三卦离与第四卦震,这是“二变而四”。
三变乾卦兑卦离卦震卦的出爻,得第五卦第六卦第七
卦第八卦,这是“三变而八卦成”。
我们把第三步变卦过程列如下:
一乾→ 巽五
二兑→ 坎六
三离→ 艮七
四震→ 坤八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第五巽卦是变乾卦的初爻得到的,第八坤卦是变震卦初爻得到的。
正因为如此,就给我们把乾至坤八卦布作圆图提供了“○”型模式的根据。
图10-2 八卦“○”型模式图
图10-2,八卦的上爻画在内圈,最外圈是八卦的初爻。
我们清楚地看到,只要把圆图左面乾、兑、离、震四卦最外圈的阳爻一律变作阴爻,就有了圆图右面巽、坎、艮、坤四卦。
朱熹《周易本义》的卷首列有《伏羲八卦次序》图,我们读《文公易说》了解到,朱熹的《伏羲八卦次序》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二图是这样得到的:须先将六十四卦作一横图,则震巽、复姤正在中间。
先自 震、复而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以至于坤,便成圆
图。
而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昏旦,皆有次第。
此作图之
大指也。
就八卦小横图而言,朱熹的此说的意思就是:
须先将八卦作一横图,则震巽正在中间。
先自震而却行以
至于乾,乃自巽而顺行以至于坤,便成圆图。
图10-3 朱熹八卦小横图
依照朱熹的说法,就是从小横图中间分开,把乾兑离震的一半“拗转”(反面朝前)布在左面,再把巽坎艮坤的一半布在右面,就有下图。
图10-4 朱熹说示意图
正因为八卦小横图原来是震与巽连接,所以朱熹以八卦小横图中分反转而构成的八卦巽圆图是一“∽”型模式,他给圆图八卦配上一至八的数,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周易》卦,自初向上称“往”,自上返初称“来”。
依照朱熹的说法,“自震而却行”就是上行之“数往”,“自巽而顺行”,就是下行之“知来”。
朱熹说乾一至坤八的横图“一向皆逆”,就是说他以乾一至坤八为“逆数”。
那么,他所说的“却行”却是“顺数”,他所说的“顺行”则恰恰是“逆数”。
无论如何,朱熹以八卦小横图中分反转而构成的《伏羲八卦次序》图,就只有“一半逆”。
无怪乎他晚年感叹:
易,逆数也,似康节说方可通,但方图则一向皆逆,
若以圆图看,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
思考题
1.看似平常都一样的所谓“先天八卦图”,它的来源却有三种方法:一是从三维方明
八卦限转换而来;一是从邵雍的特殊变卦方法而来;一是从朱熹的八卦小横图而来。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针对邵雍和朱熹来说,究竟是谁的方法符合易理?
2.《宋史·道学传》评价邵雍的学问时说:“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
鲜矣。
”又《钦定四库全书·皇极经世书提要》说:“盖自邵子始为此学,其后自张
行成、祝泌等数家以外,能明其理者甚鲜。
故世人卒莫穷其作用之所以然……历代
皆重其书,且其自述大㫖,亦不专于象数。
”我认为邵雍是非常伟大的易学家,您
是否有同感呢?
本讲参考资料
《文公易说》:
陈淳问:《先天图》有自然之象数,伏羲当初亦知其然否?先生曰:直图据见在底画较自然,圆图作两段来拗曲,恁地转来㡳是竒,恁地转去㡳是耦,有些造作,不甚依他元初㡳。
伏羲当初只是太极下面有个阴阳,便知得一生二,二又生四,四又生八。
恁地推去,做成这物事,不觉成来如此齐整。
林学履问:《先天图》阳在阴中阳逆行,阴在阳中阴逆行,阳在阳中阴在阴中皆顺行,何谓也?先生曰:图左一边属阳,右一边属阴。
左自震一阳离兊二阳干三阳,为阳在阳中顺行。
右自巽一阴坎艮二阴坤三阴,为阴在阴中顺行。
坤无阳,艮坎一阳,巽二阳,为阳在阴中逆行。
干无阴,兊离一阴,震二阴,为阴在阳中逆行。
又问:“《先天图》,心法也。
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
”先生曰:其中间白处便是太极,三十二阴、三十二阳,便是两仪。
十六阴、十六阳底,便是四象。
八阴八阳底,便是八卦。
问:先天图阴阳自两边生,若将坤为太极,与《太极图》不同,如何?曰:他自据他意思说,即不曽契勘濓溪底。
若论他太极,中间虚者便是他。
亦自说“图从中起”,今不合被
横图在中间塞却,待取出放外。
它两边生者,即是阴根阳,阳根阴,这个有对,从中出即无对。
《先天》乃伏羲本图,非康节所自作。
虽无言语,而所该甚广。
凡今易中一字一义,无不自其中流出者。
熹看了康节易了,都看别人底不得。
他说那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又都无甚玄妙,只是从来更无人识。
杨子《太玄》,一玄三方九州岛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亦只是这个他却识,只是他以三为数,皆无用了。
他也只是见得一个粗底道理,后来便都无人识。
老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亦剩说了一个道,便如太极生阳,阳生阴,至“二生三”又更都无道理。
盖自初未有画时,说到六画满处者,邵子所谓“先天之学”也。
卦成之后,各因一义推说,邵子所谓“后天之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