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商圈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5.83 MB
- 文档页数:47
最新中山写字楼市场调查报告中山写字楼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前言概括:●中山写字楼市场概括:中山市属于珠三角中的二线城市,90年代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加工业、制造业,市场对商务办公场所需求很少,对专业化办公场所写字楼的需求就更少了,因此早期中山的写字楼发展十分缓慢,比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写字楼有中恳,益华和中银大厦。
自从开始中山的第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市场对写字楼的需求逐步上升,城区先后建设新兴写字楼假日广场,东方大厦,大东裕大厦,华凯大厦等,加上早期和一些“住改商”小型写字楼,市场的需求催向于饱和。
导致一些配套和区位较差的写字楼空置率上升。
但写字楼的整体配套水平还达不到甲级写字楼标准,区内新兴高标准写字楼只有盛景尚峰和中环广场。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高标准写字楼的供应会慢慢上升。
●中山政府对中心商务区CBD规划:政府的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专业化写字楼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而东区优越的基建基础,便捷的交通布局和合理的建设规划,中山市的行政商业重心亦向该区域转移,东区也是中山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
,东区第三产业业总收入230.58亿元,第三产业业税收约占全区税收总额的七成。
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东区打造成为区域核心中央商务区CBD。
更加明确了政府对东区中央商务区的推动发展。
毫无疑问东区将是中山市商业写字楼发展最快的区域。
二、中山写字楼市场调查1.中山写字楼整体区域分布:●中山的写字楼分布比较分散。
●早期的写字楼如中恳广场、西苑写字楼等主要集中在西区。
这些老牌写字楼面临楼宇老化、配套落后、区域交通不便等问题,逐步走向衰落。
●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东区优越的行政配套和交通网络,近几年新兴的写字楼如中环广场、盛景尚峰、颐和中心等全部集中在东区。
●东区也慢慢形成了三个写子楼集中区域:中银-益华区域、兴中道沿线一带和中山路起湾道交汇点。
而东区的写字楼数量占了中山写字楼总数的70%。
中心城区商业网点的资源整合与精细化经营商业是城市满足广大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主导产业。
中心城区包括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和火炬开发区,以及沙溪、大涌、港口、南朗等六区四镇,面积约为全市总面积的40%。
这不仅是中山市主城区的自然蔓延和主要的功能拓展延展区域,而且是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副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大型商业网点、商业街、大型综合及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基地及会展中心等商业网点经营相对集中的地方。
最近以来,市政府为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提升整体发展实力,提出了中心城区商业网点的资源整合与精细化经营的课题。
对此,我们分析了中心城区商业网点经营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实现资源整合与精细化经营进行新的探索。
一、中心城区商业网点经营取得的可喜成绩近年以来,中山以贯彻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契机,在中心城区积极实施“退二进三”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业网点经营取得了较大成效。
1.商业网点总量扩张加快,经济增长贡献潜力大。
中心城区形成了以孙文西路商业核心区为主体、以大信新都汇和益华商业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市级商圈。
改造和建设各类商业街19条,改(扩)建各类大型商店或商业购物中心21个,引导改扩建各类批发市场12个,新建物流配送中心(网点)5个及其他商业网点新增150多个。
商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6年的11.1%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16.9%;人均零售网点面积从2006年的0.95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0.26平方米。
中心城区商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2.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新型商业业态发育成长。
先后下发了中委【2002】1号、中发改【2008】36号、中府办[2011]38号等文件专门扶持商业经营发展。
近3年来年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6%,建成一批商务中心区、商贸广场等重大商业载体;新型生产性商业网态和新型生活性商业网态竞相生长,改变了商业内生发展结构,传统的商业服务方式正在向现代化的商业服务方式转变。
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格局及分析报告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中山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企业的关注。
本文将对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的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首先,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景气度逐渐提升。
随着中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提升,商业地产需求不断增加。
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写字楼等商业地产项目相继涌现,丰富了市中心商业地产的供应。
同时,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业也在商业地产市场中发展迅速,为市中心带来了更多的消费者和商机。
其次,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商业地产项目的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各大商业地产开发商纷纷加大投资力度,竞相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商业地产项目。
这导致了市场上商业地产项目的品质逐渐提升,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也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
再者,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商业地产项目存在市场供给过剩的问题,导致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较小。
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地产项目定位不清晰,无法吸引目标消费群体,导致经营困难。
此外,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政策调整等挑战。
针对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规划和引导,避免供给过剩和项目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其次,商业地产开发商应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商业地产项目。
另外,商业地产项目经营者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增强竞争力。
最后,加强与其他城市商业地产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吸取其经验,提升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竞争激烈。
只有抓住市场机遇,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商业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中山市商业地产市场格局及分析报告I. 市场概况1. 中山市地理位置优势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
最新中山写字楼市场调查报告中山写字楼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前言概括:●中山写字楼市场概括:中山市属于珠三角中的二线城市,90年代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加工业、制造业,市场对商务办公场所需求很少,对专业化办公场所写字楼的需求就更少了,因此早期中山的写字楼发展十分缓慢,比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写字楼有中恳,益华和中银大厦。
自从开始中山的第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市场对写字楼的需求逐步上升,城区先后建设新兴写字楼假日广场,东方大厦,大东裕大厦,华凯大厦等,加上早期和一些“住改商”小型写字楼,市场的需求催向于饱和。
导致一些配套和区位较差的写字楼空置率上升。
但写字楼的整体配套水平还达不到甲级写字楼标准,区内新兴高标准写字楼只有盛景尚峰和中环广场。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高标准写字楼的供应会慢慢上升。
●中山政府对中心商务区CBD规划:政府的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专业化写字楼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而东区优越的基建基础,便捷的交通布局和合理的建设规划,中山市的行政商业重心亦向该区域转移,东区也是中山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
,东区第三产业业总收入230.58亿元,第三产业业税收约占全区税收总额的七成。
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东区打造成为区域核心中央商务区CBD。
更加明确了政府对东区中央商务区的推动发展。
毫无疑问东区将是中山市商业写字楼发展最快的区域。
二、中山写字楼市场调查1.中山写字楼整体区域分布:●中山的写字楼分布比较分散。
●早期的写字楼如中恳广场、西苑写字楼等主要集中在西区。
这些老牌写字楼面临楼宇老化、配套落后、区域交通不便等问题,逐步走向衰落。
●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东区优越的行政配套和交通网络,近几年新兴的写字楼如中环广场、盛景尚峰、颐和中心等全部集中在东区。
●东区也慢慢形成了三个写子楼集中区域:中银-益华区域、兴中道沿线一带和中山路起湾道交汇点。
而东区的写字楼数量占了中山写字楼总数的70%。
论述中山某个零售商圈的层次(300中山是广东省的一个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在中山市,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零售商圈,这个商圈有着明显的层次感。
本文将以中山某个零售商圈的层次为主题展开论述。
这个零售商圈是中山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
商圈内有许多高档的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专卖店。
这些商店主要出售一些奢侈品牌、高端品牌的商品,价格也相对较高。
这些商店的装修风格豪华,陈列精美,一进入商店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奢华氛围。
这些商店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高收入人群,他们对品质和品牌有着较高的要求。
商圈内还有一些中档品牌的购物中心和专卖店。
这些商店的价格相对较低,主要销售一些中档品牌的商品。
这些商店的装修风格简洁大方,商品种类丰富,适合大众消费群体的需求。
这些商店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中等收入人群,他们对品质和价格有着适度的要求。
商圈内还有一些低档品牌的购物中心和专卖店。
这些商店的价格相对较低,主要销售一些低档品牌的商品。
这些商店的装修风格简单朴素,商品种类相对较少。
这些商店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低收入人群,他们对品质和价格有着较低的要求。
再者,商圈内还有许多小商铺和摊位。
这些小商铺和摊位主要经营一些小商品、小吃等。
这些商铺和摊位的价格相对较低,商品种类繁多,适合大众消费群体的需求。
这些商铺和摊位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普通消费者,他们对品质和价格有着一定的要求。
商圈内还有一些餐饮和娱乐场所。
这些场所主要提供各种美食和娱乐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这些场所的价格和服务质量各不相同,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中山某个零售商圈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从高档品牌到低档品牌,从奢华到简约,从高收入人群到低收入人群,商圈内的商店和场所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这种层次感的存在,使得商圈内的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选择,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商圈的层次感不仅体现了商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也反映了中山市经济的繁荣和消费者的多样性。
中国各省市核心商圈及排名情况对于生活中在一座城市的人来说,市中心是那个能够找到最多品牌的商圈,朋友聚会会优先想到的目的地,也是向外地的朋友介绍城市时最有辨识度的位置。
而对于想要进入城市投资的商业公司,城市中心意味着机会,也可以帮助衡量在城市做生意的成本。
但城市中心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会出现,迁移,或者消失。
在有些城市,市中心也会分化——年轻人的市中心、游客的市中心、上一代人的市中心,甚至可能同时存在。
你的城市中心到底在哪里?这是很多人都会关心的问题。
不太出人意料的,中华第一商圈的桂冠要颁给上海的人民广场。
排名前列的还有很多即使你没有到过那个城市也知道的商圈,比如南京的新街口、成都的春熙路、重庆的解放碑和观音桥,以及广州的体育西。
有4座二线城市——无锡、合肥、哈尔滨、福州的商圈也入围了前20,其中无锡的崇安寺甚至占据了第三名——当然无锡的其他商圈就显得默默无闻了。
而一个意外的落差在于,北京的商圈们在这份榜单中掉了队,其得分最高的王府井商圈仅排在全国第21名。
下面来解释下算法。
在开始所有数据计算之前,首先将中国大陆的地图划分成了11961179个连续的1公里×1公里栅格,然后将新一线城市商业数据库监控的160个商业品牌的所有门店信息统一投影到这一系列栅格之中,在此基础上获得商业资源最集聚的栅格排行。
因此,城市与城市之间,栅格与栅格之间的比较是标准化的。
做完栅格划分之后,再根据城市中心的理想业态构成,为不同类型的商业品牌类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商业综合体×0.2+奢侈品/轻奢品牌×0.2+高级酒店品牌×0.15+餐饮连锁品牌×0.1+零售百货品牌×0.1+经济型酒店品牌×0.05+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0.1+汽车4s店×0.08+公交站点×0.02=城市中心度得分通过投影与计算,就获得了每一个栅格的得分,切分到城市层面,你便能看到每一个城市商业资源的分布。
中山各大卖场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市场调查是指通过对市场环境和行业情况的调查研究,获取有关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目标客户等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报告主要对中山地区的各大卖场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供有关市场情况和竞争格局的信息,为企业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市场信息。
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和市场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市场概况四、市场调查结果1.消费者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中山地区消费者对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较大。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奢侈品、高端电子产品等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3.消费者满意度:多数消费者对中山地区的大卖场持较高的满意度,认为这些卖场商品种类多样、品质好,价格适中。
但是也有少部分消费者对服务质量不满意,认为人员不够专业,服务不够周到。
五、竞争战略1.产品差异化:市场上的卖场品牌大同小异,企业需注重产品差异化,提供独特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引入新品牌、扩大特色商品线等方式突出差异化。
2.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专业度;增加厨师、导购人员等,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3.价位竞争:保持较低的价格水平,与其他卖场形成竞争优势。
同时,可以通过价格促销活动、会员制度等方式提升客户忠诚度。
4.线上拓展: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参与电子商务竞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六、结论中山地区的大卖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对商品的品质和价格要求较高。
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服务质量、价位竞争和线上拓展等竞争战略,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
同时,企业还需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中山商圈调研报告中山商圈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的市中心地带,是中山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中山商圈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山商圈的地理位置中山商圈位于中山市南端的市中心地带,东西纵贯位于沿江中路,南北贯穿中山三路。
商圈紧邻中山市政府、中山市人民医院以及多家大型购物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
二、中山商圈的发展现状1. 商业形态多样化:中山商圈拥有各类商业机构,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商店、特色街区、餐饮娱乐场所等,满足了市民的各类消费需求。
2. 商业配套齐全:商圈内设有多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商圈周边还有多家银行、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
3. 人流量稳定增长: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商业设施的完善,中山商圈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前来消费,人流量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4.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目前中山商圈以零售业为主,其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需要推动商圈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
三、中山商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 发展机遇:中山商圈位于中山市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发展商业的潜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圈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2. 发展挑战:中山商圈竞争激烈,附近的商业区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需要与周边商圈进行差异化竞争,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增强商圈的核心竞争力。
四、中山商圈的发展建议1. 持续提高商圈的服务质量:商圈内的商业机构应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引进特色商业项目:发展商圈内的特色商业街区,推广中山市的特色产品和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增加商圈内的产业多样性,提升商圈的整体发展水平。
4. 加强与周边商圈的合作:与周边商圈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中山市的商业发展,共享市场资源和消费者。
中山市城区综合商业调研报告一、中山市城区市级商业(一)中山市商业步行街、富华商圈小商品批发街1、中山市商业步行街(孙文西商圈)概况:孙文西路位于西区岐江河附近,岐江河两岸夜景美不胜收,为孙文西商圈添加了更浓厚的商业气氛。
整个商圈由孙文西旅游文化步行街(岭南的骑楼风格),逢源路,民权路,中山二路构成四横,悦来路,安栏路构成两纵,历史悠久,人气最旺。
整个商圈以衣服鞋履与手机为主打,定位中低档消费,主要以零售为主。
该商圈商业规模达13.2万㎡,主要商业体包括:中山百货、中恳百货、兴中广场(9月29日开业)、吉之岛、孙文西步行街、逢源商业街、金都城潮流MALL(女人街行式:彩妆、饰品、鞋服等,生意火爆)、悦来城等。
◆综合分析:①经营情况:该商业街经营业态主要以中低档为主,鞋服大部分以品牌连锁居多。
②进货渠道:厂家配货为主、广州、中山(龙瑞)、东莞等。
③出货渠道:主要以城镇居民零售为主。
④客户反馈:目前岐江桥在建(2014年4月完工),南岸的居民过来消费绕一个圈,周末休闲购买。
◆附表:经营商家统计表2、富华商圈、小商品批发街概况:西区富华商业圈作为中山商贸的发源地,但是其商业以批发、酒店等为主,缺乏购物中心是其商业发展的短板。
富华道商圈的商业体代表是富业广场,西苑电脑城,天悦城(在建),利高广场(在建),岐沙路小商品批发街,西郊小商品城,时尚京都及周边的龙瑞小商品城。
西苑电脑城:富华道6号西苑广场,共4层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约800间铺,产权已售,主要经营:电脑销售、配件、耗材、各类软件、维修服务、安防设备等,批零兼售。
西苑电脑城也中山市规模最大的电脑数码城。
富业广场:富华道旁,主要以零售业为主,有富业百货、置禾连锁超市、珠海机场候机楼、苏宁电器、假日酒店。
岐沙路小商品批发街:以西郊小商品城(西郊小商品城服装批发为主)为主周边自发形成的临街商铺,主要经营:日杂百货、文体、喜庆用品、鞋、针织品、十字绣、小家电、日化用品。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商超行业在商业地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商圈作为商超发展的核心区域,其数据分析对于优化商业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某大型商超商圈的数据分析,旨在为商超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助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商圈概况1. 地理位置该商超商圈位于我国某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商圈内包含住宅、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多种业态,人口密集,消费潜力巨大。
2. 商圈规模商圈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拥有各类商业设施近1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大型商超、百货、超市、专卖店、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
三、数据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对商圈内商超的经营数据、客流数据、销售数据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商圈内商超的整体经营状况。
2. 相关性分析:分析商圈内商超的经营数据与客流数据、销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影响商超经营的关键因素。
3. 聚类分析:将商圈内商超根据经营特点、目标客户群体等进行聚类,为商超企业提供差异化经营策略。
四、数据分析结果1. 商超经营数据(1)销售数据:商圈内商超的销售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超市类销售占比最高,百货、餐饮、娱乐等业态销售增长迅速。
(2)客流数据:商圈内商超的人流量较大,平均每天客流量约为10万人次。
其中,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量明显增加。
(3)客单价:商圈内商超的客单价相对较高,平均客单价约为100元。
2. 相关性分析(1)客流与销售:客流量与销售额呈正相关,客流量增加,销售额相应提高。
(2)节假日与销售:节假日期间,商超销售额显著增长,尤其是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
(3)天气与销售:晴朗天气有利于商超销售,阴雨天气对销售有一定影响。
3. 聚类分析根据商超的经营特点、目标客户群体等因素,将商圈内商超分为以下三类:(1)综合型商超:以超市、百货、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为主,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