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项目管理经典案例:地主奋斗的故事古代,有一个地主,家有良田百亩,算是一个小地主,他家一共雇佣了4个雇农,都属于长工性质,主要负责田地的耕种。
开始,地主按照传统的方式对雇农采用高压政策,雇佣了一个护卫作为监工,现场监督雇农劳作,雇农稍有懈怠就会招来监工的一顿鞭打。
雇农们非常气愤,经常聚集在一起声讨地主,一致达成默契,表面服从,但暗地里都不努力劳动,一有可能就磨洋工。
一年下来,收成比别家低了许多,地主一怒之下,认为护卫监工不力,便换了个护卫,由于成本问题,他不可能雇佣更多的人来做监工。
第二年收成依然下降,而且还发生了雇农集体罢工事件。
地主气不打一处来,将监工和雇农全部拿下,并增加了四个雇农,他们分别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同时地主亲自参与监督雇农的劳作,但情况丝毫没有转变,到了年底收成依然达不到理想水平。
地主苦恼极了,正在此时,一个西方的传教士来到这个封闭的山庄,经过与传教士的深层次交流,地主深感资本主义的先进性,他转变成为了新兴派人物,同时落实到实际情况上,他辞退了监工,并强调给予雇农们充分人权和自由,保证不再采用强制性的高压政策,而采用固定工资制并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规定雇农们每日鸡叫必须起床,太阳升起之前必须上岗劳动,中午太阳烈时可以在树荫下休息一个时辰,太阳落山了才能够收工。
上工和收工都必须在地主家按拇指印,考虑到雇农还得照顾家庭,地主规定雇农每隔5天可以休息2天,但条件是不得耽误农活。
凡违反劳动记录,一次迟到或早退扣罚当天工资,一次旷工扣罚10天工资,一年累计5次旷工(三次迟到或早退算一次旷工,缺少一个拇指印按半次旷工处理)做自动离职处理。
劳动期间不准偷懒和晒太阳,凡发现者一律按迟到论处。
由于地主提供的薪金极具挑战性,而且按月提供,不至于青黄不接,雇农们欣喜若狂,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工作,以报答地主的大恩大德。
当年土地收成提高了50,地主看到民主管理带来的巨大收益,高兴得嘴都笑不合拢。
两个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3篇两个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1晚餐项目背景:在某月某日,我在家准备晚餐。
决定开始项目的时间是下午4点,涉及到的项目干系人就是我和我爱人。
为什么使用这个案例?首先,可以确认它是个项目,因为,对我而言,它符合临时、独特、渐进明晰的特点。
其次,这是个小项目,同样涉及到技术活动(炒菜)和管理活动(启动、规划、执行、**、收尾),小项目的好处是,容易理解;最后一点,这个项目大家都比较熟悉,便于集中精力学习项目管理过程上。
项目启动“好的开始是项目成功的一半”,项目成功的标准就是实现项目目标,而目标就是在启动时来确定。
具体而言,此过程要分析干系人、确定项目目标以及找出制约因素和假设。
识别干系人项目干系人就是和项目相关的人,他们要么参与项目过程,要么会受到项目影响,或影响到项目。
例如奥运会项目各国运动员、教练、奥组委人员、志愿者等都属于第一类干系人;**市民就属于第二类干系人,还有些施加影响和干扰的国际**属于第三类人。
每个项目都有很多干系人,通常你没有识别的干系人会对项目的进行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启动首先要识别干系人。
晚餐项目中干系人的识别非常简单,即我和我爱人。
我爱人是项目发起人,发起项目并提出对项目的要求,我爱人也是团队成员中的专家角色。
我是项目经理也是团队成员,我负责策划实施整个项目。
同时俩都是客户。
假如决定外出吃饭,饭店也算是干系人,假如项目包括外出买菜,菜贩子也属于干系人,具体而言,他们都是供应商(提供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和服务)。
分析干系人的需求和影响项目成功的标准客观上是实现项目目标,主观上是干系人满意。
满意的前提是了解干系人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是干系人不明确表达自己潜在的需求,项目经理需要有优秀的沟通能力了解其潜在需求,另一点就是项目干系人往往需求不一致,而且有时候会矛盾,项目经理需记录下来他们各自需求,并进行*衡。
在大型项目中,如果涉及到很多方干系人,项目经理还需要评估他们对项目的影响力和影响是正面的负面的`,项目经理需要高度关注哪些影响力较强的干系人。
首先介绍两个经典案例案例l:宋皇宫修复工程宋真宗祥符年间,皇城开封失火,宫殿被全部烧毁,皇帝派大臣丁胃,主持皇宫修复工程,计划工期14年。
丁渭经通盘筹划,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该方案体现了系统工程中的全局性与最优性观点。
首先,把皇宫前的大街挖成沟渠,用挖出的土烧砖,从而就地解决了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其次,再将这条沟渠同开封附近的汴水接通,形成航道,使用当时最经济有效的水运方式运输建筑器材,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后,在皇宫修复后撤水,再把碎砖废土等工程废弃物填入沟中,修复了大街。
本方案使烧砖、运输建筑材料与处理废物等三项繁重的工作任务都最佳地得到解决,同时极大地节约了建造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案例2: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系统工程。
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古书上没有记载李冰生平),为治理水患,造福于民,率众兴建了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从此,汹涌的岷江水经都江堰化险为夷,变害为利,造福农桑,使川西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1)鱼嘴分水堤都江堰鱼嘴分水堤迎水卧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为外江,是岷江主干道,流向长江,主要用于排洪。
(2)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主要功能是泄洪排沙。
飞沙堰高出内江江底2 m,堰长240 m,当内江水深度在2m以内,刚好全部进入宝瓶口确保灌溉;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到外江。
(3) 宝瓶口宝瓶口处在内江的南端,是内江水向东流进成都平原的咽喉。
它是在岷江东岸的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开凿的,因形似瓶颈而功能奇特,被称为宝瓶口。
由上述案例引出如下内容。
1.西游记:古代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
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一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
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孙悟空毕竟是牛人,承担了取经项目中的赶妖除魔的绝大多数重要任务,虽然是个难于管束的主,不能只用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出来了,在孙悟空苦恼的时候,上司不能得罪,沙和尚这种老实人又不好伤害,只好通过戏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
在取经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直接领导观音),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从哪咤到如来佛),以搞定各种难题。
项目管理有趣案例项目管理有许多有趣的案例,下面我为你编写一份关于项目管理的有趣案例,希望你喜欢。
**案例:盾牌工程的故事**在一个大型建筑公司,有一次他们接到了一项令人兴奋的项目——建造一座巨大的体育馆。
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需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接下来将会有一场重大的体育赛事在这里举行。
为了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公司决定采用了一项新的项目管理方法——盾牌工程管理法。
盾牌工程管理法起源于古代罗马的军事战术,将盾牌排成防线,保护前进的士兵。
在项目管理中,盾牌工程管理法的核心理念是团队合作和相互保护。
盾牌工程团队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组成,他们需要互相协作,相互支持,以确保工程的成功。
在盾牌工程管理法下,团队成员被要求以盾牌为象征,相互保护和支持。
团队首领扮演着盾牌的角色,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而其他团队成员则扮演着盾牌的承载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在工程的初期阶段,盾牌工程团队面临着很多挑战。
许多不同的专业人员需要协作,而他们的工作往往是相互关联的。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停顿。
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密切合作,他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整个工程过程中,盾牌工程团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协作和沟通。
团队成员互相支持,密切合作,时刻更新工作进展,以确保整个工程按计划进行。
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最终,通过盾牌工程管理法的运用,这座体育馆成功地在预定时间内竣工。
此后的体育赛事也如期举行,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
盾牌工程团队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项目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成为在项目管理领域备受瞩目的案例。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盾牌工程管理法在项目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其核心理念——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为你提供项目管理方面的借鉴和启发。
在中国古代,秦汉时期是工程建设和管理达到高峰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工程项目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项目管理上也展现出极高的水平。
秦汉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系统思想的应用秦汉时期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对整个项目的全面规划和协调,注重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例如,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秦始皇统一规划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布局,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网络。
这种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使得长城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科学规划与组织在工程项目中,秦汉时期的工匠和领导者注重科学规划和组织。
例如,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李冰父子对整个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包括分水导流、溢流排沙和引水口工程等多个环节。
这种科学的规划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还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精细化管理秦汉工程项目管理在细节上注重精细化管理。
例如,在长城的修建过程中,秦始皇对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人员调配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长城在建筑质量上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四、技术创新在秦汉时期,工程项目管理中涌现出许多技术创新。
如南越国木构水闸,采用土-木-土闸门结构、多级挡土墙等设计,提高了抗水压、防冲刷、防渗性能。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还推动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进步。
五、重视人才培养与选拔秦汉时期,工程项目管理注重人才培养与选拔。
秦始皇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工匠和将领。
这些人才在工程建设和军事防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秦汉时期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传承与发展秦汉时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经验不仅体现在我国古代工程建设中,还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
如长城的修建技术、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乃至世界工程建设的进程。
总之,秦汉时期工程项目管理在古代具有很高的水平。
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伟大的工程项目不仅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以秦长城、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故宫等为代表,探讨古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方法和成就。
二、古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1. 重视规划与设计古代工程项目管理注重整体规划和设计,强调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边疆,派遣蒙恬修筑了举世闻名的秦长城。
在修建过程中,蒙恬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物资等因素,确保了长城的坚固和持久。
2. 强调质量与效率古代工程项目管理注重质量与效率的统一。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古代工匠们遵循“精益求精”的原则,力求使工程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古代工程项目管理注重分工协作,提高施工效率。
以汉长安城为例,其城池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是古代城市建设的典范。
3. 注重人才与激励机制古代工程项目管理注重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古代统治者重视选拔有才能、有经验的工匠,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待遇。
例如,唐长安城的设计者李太白,因其卓越的建筑才能而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4. 强调生态与环保古代工程项目管理注重生态与环保。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古代工匠们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力求使工程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例如,明故宫在选址、布局和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风水学说,使故宫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三、古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1. 水利工程管理古代水利工程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都江堰为例,都江堰的设计者李冰父子充分考虑了岷江的水文特点,巧妙地运用了分水、引水、蓄水、泄水等原理,使都江堰成为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
2. 城市规划管理古代城市规划管理注重城市布局、建筑风格、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合理规划。
以唐长安城为例,其规划严谨,功能分区明确,成为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3. 工程施工管理古代工程施工管理强调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控制。
古诗中的项目管理古代的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展示了古人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而在这些诗词中,我们也能从中发现古人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本文将通过对古诗中的几首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古诗中的项目管理原则和方法,进一步了解古人对于项目管理的理解与应用。
一、《登鹳雀楼》 - 全面规划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长城壮丽景色的诗词。
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项目管理的词句,但从整体结构和描述细节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思考。
首先,王之涣通过“百里黄河”、“青天白日”等描绘景物的词语,展示了他对于整个登楼项目的全面规划。
在项目管理中,全面规划能够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的整体目标和范围,有利于项目的有序实施。
其次,诗中描写了建设者们艰苦的努力和精细的工作。
例如“骏马”、“流星”等形象的词语,生动地描述了建设者们的工作状态。
正如项目管理中的执行阶段,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坚定的执行力和高效的合作能力,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静夜思》 - 需求管理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表达作者寂寞和思念之情的诗。
虽然与项目管理看似无关,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需求管理的一些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作者在床前看到明亮的月光。
这一诗句中的“床前明月光”可以被视为一个需求。
在项目管理中,需求管理是确保项目最终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期望的关键环节。
作者通过对需求的准确描述和表达,成功传递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三、《青玉案·元夕》 - 团队合作唐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时人们欢聚一堂的诗歌。
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视。
诗中描写了元宵节时人们欢聚一堂,共同观赏花灯、猜灯谜的场景。
这一情景展示了古人对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的理解。
在项目管理中,团队合作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
项目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_项目管理案例分析项项目集成管理又称为项目整体管理、综合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职能,是针对项目各专项管理的综合协调所开展的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欢迎阅读!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1我们公司承揽的沈阳棋盘山滑雪场项目管理任务,不仅工程有很强的独特性,而且项目蕴含的风险很大,是我第一次作为项目经理承担的任务。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条雪道长550m,宽20m;加长雪道一条;迁移一条雪道;原计划投资总额为800万元。
其中的新雪道建设工程又包括:挡土墙、停车场、道路、树木移植、土方工程、雪道平台砌筑、排水管道埋设、造雪供水管线及供电电缆敷设,上下栈房等项目。
从项目组成内容就可以看出其特点:子项庞杂、涉及专业面广、周期长短不一、临时性强,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的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团队利用已掌握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总结其成功经验有如下几点:一、严格控制项目范围化解其中风险由于这个项目属于旅游行业,原立项内容严重缺项且笼统,导致工程开工后项目范围蔓延严重,有关单位要求增追加投资到1200万元,我们项目管理方受出资方开发区管委会政府委托,严格把关:通过对项目目标的分解建立了工作分解结构WBS、编制了WBS词典,向开发区管委会呈报了《关于调整冰雪大世界改造项目内容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该项目范围,以上文件上报后得到了管委会的批复,调整后的项目名称为“冰雪大世界改造项目”,我们根据批复文件形成了项目范围基准,从而避免“三超”带来的风险。
二、科学合理进行采购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了控制项目投资风险我们聘请专家采用类比估算方法进行成本估算,调整后的投资额为784万元并经过管委会批准成为成本控制基准。
针对该项目的特点我们项目的总投资进行了分解、分标段确定标底,我们项目管理部筹划组建了招标工作小组,由开发区财政局统一领导,成员由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评标专家组成,项目管理部协助业主进行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审核招标文件工作。
项目管理发展简史项目管理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如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事实上,项目管理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1) 古代其代表作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供水渠这样不朽的伟大工程。
我国汴梁古城的复建也可称为成功项目管理的典型例子。
(2) 近代项目管理的萌芽在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项目。
美国把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命名“曼哈顿计划”。
美国退伍将军莱斯利·R·格罗夫斯(L.R.GROVES)后来写了一本会议录《现在可以说了》(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详细记载了这个项目的经过。
(3) 近代项目管理的成熟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
项目管理的突破性成就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1957年,美国的路易斯维化工厂,由于生产过程的要求,必须昼夜连续运行。
因此,每年都不得不安排一定的时间,停下生产线进行全面检修。
过去的检修时间一般为125小时。
后来,他们把检修流程精细分解,竟然发现,在整个检修过程中所经过的不同路线上的总时间是不一样的。
缩短最长路线上工序的工期,就能够缩短整个检修的时间。
他们经过反复优化,最后只用了78个小时就完成了检修,节省时间达到38%,当年产生效益达100多万美元。
这就是至今项目管理工作者还在应用的著名的时间管理技术"关键路径法",简称CPM。
就在这一方法发明一年后,美国海军开始研制北极星导弹。
这是一个军用项目,技术新,项目巨大,据说当时美国有三分之一的科学家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管理如此庞大的尖端项目难度是可想而知了。
而当时的项目组织者想出了一个方法:为每个任务估计一个悲观的、一个乐观的和一个最可能情况下的工期,在关键路径法技术的基础上,用"三值加权"方法进行计划编排,最后竟然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预定6年完成的项目,节省时间33%以上。
古代对工程质量管理比较典型的方式古代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典型方式工程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通过科学的方法、严格的要求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既定标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但古人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以古代对工程质量管理比较典型的方式为主题,分别从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验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规划阶段在古代,工程规划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步。
古人注重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包括选址、用地、设计等方面的考虑。
例如,古代修建宫殿、陵墓等大型工程时,往往会选取风水宝地,以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吉利。
另外,古人还注重对工程项目的用途和功能进行规划,确保工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二、工程设计阶段在古代,工程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古人在工程设计方面注重细节和精确度,以确保工程的稳定和耐久。
例如,在修建大型建筑物时,古人会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比例符合工程要求。
另外,古人还注重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例如使用优质的石料、木材等,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三、工程施工阶段在古代,工程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古人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例如,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时,古人会组织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进行分工和协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古人还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例如使用严格的工艺和施工方法,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四、工程验收阶段在古代,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古人注重对工程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工程的合格和安全。
例如,在修建大型桥梁时,古人会进行严格的结构和质量检查,确保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另外,古人还注重对工程项目的使用和功能进行评估,例如测试水利工程的灌溉效果、宫殿的舒适度等,以确保工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古代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方式虽然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古人注重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各个环节,通过精确的计算、严格的要求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项目管理经典案例20篇1. Apollo 11 任务 1969年,美国宇航局成功将宇航员登上月球,这是一个涉及数百万美元的高风险项目,展示了卓越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三峡大坝中国三峡大坝建设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展示了中国政府在项目管理和工程实施方面的雄心和能力。
3. 波音787梦幻客机波音公司的这一项目在设计、制造和交付方面面临了重重挑战,但最终成功地实现了目标,展示了项目管理在复杂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4. 埃及金字塔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工程是古代世界的奇迹,它需要精密的规划和协调,展示了古代项目管理的杰出成就。
5. 曼哈顿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成功地组织了一个庞大的科学家团队,研发了原子弹,这是一个成功的高风险项目。
6. 英法海底隧道这一项目需要跨越英吉利海峡,面临了地质、工程和政治等多重挑战,最终成功地连接了英国和法国。
7. 奥运会筹办每届奥运会都是一个庞大的项目,需要规划和协调各种活动和设施,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管理成就。
8. 苹果iPhone开发苹果公司的iPhone项目涉及设计、制造、营销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成功的产品项目管理。
9. 巴拿马运河这一工程需要跨越地理、政治和工程上的多重挑战,成功地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10. 罗马斗兽场建设古罗马人成功地建造了许多大型建筑,斗兽场是其中之一,展示了古代建筑项目管理的成就。
11. 阿波罗13号任务尽管遭遇了太空飞行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但最终成功地将宇航员安全带回地球,展示了项目管理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性。
12. 世界贸易中心重建 911事件后,世界贸易中心的重建项目面临了政治、经济和工程上的多重挑战,最终成功地重建了这一标志性建筑。
13. 罗马水道系统古罗马人成功地建造了一系列引水渠和水道系统,为古罗马城市提供了充足的供水,展示了古代水利项目管理的成就。
14.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F-35战机项目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国家和合作伙伴的国际项目,展示了跨国合作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如果我们将小说中的去西天取经看作一个项目的话,这个项目的赞助人是唐太宗,他给了唐僧九环锡杖、锦斓袈裟,一匹白马,一个紫金钵盂,以及通关文牒,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唐僧顺利到达西天。
项目时间为三年,项目范围或项目的主要工作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以完成项目目标——取得西天大乘佛法。
问题:1. 作为项目经理,唐僧具在能力上,有哪些优势和不足?2. 孙悟空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1. 唐僧能力上的优势:(1)团队管理能力唐僧的三个徒弟都不是自己挑选的,而是观音菩萨直接指派的,而且三个徒弟对抗妖怪的能力都比他强,但这并不妨碍唐僧成为一名成功的项目经理。
这源于他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
他知人善用,合理分配工作。
根据徒弟们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团队有了较好的合作。
心高气傲的孙悟空的武功最为高强,所以一路上降妖除魔的任务就交给了他,同时,唐僧也利用紧箍咒对孙悟空的不当行为进行限制。
猪八戒的能力在三个土地中属于中等,但是较为懒惰,唐僧让他与孙悟空协同工作,同时利用八戒良好的沟通能力,给他分配了化斋、问路等工作。
对于勤勤恳恳但是武功不太高强的沙僧,则分配给他技术要求不高,但对工作态度有较高要求的枯燥工作,例如挑行李。
(2)交流沟通能力取经路上,经常需要化斋、借宿、办理通关文牒等,很多时候由于他的三个徒弟长得比较怪异,所以他需要亲自去做这些与人沟通的事情。
他能够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会交流和沟通。
(3)学习能力唐僧在取经开始时,不会管理团队,造成团队成员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还要赶走项目成员。
但是,经过观音菩萨这个上级领导的指点,唐僧很快学会了管理,团队之间越来越默契,摩擦和争执也越来越少。
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4)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的能力唐僧具有良好的品德。
至始至终,他都能保持良好的德行,并给团队成员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作为项目经理,个人的品行决定了自身价值。
• 古代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
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
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
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
孙悟空毕竟是牛人,承担了取经项目中的赶妖除魔的绝大多数重要任务,虽然是个难于管束的主,不能只用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出来了,在孙悟空苦恼的时候,上司不能得罪,沙和尚这种老实人又不好伤害,只好通过戏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
>
在取经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直接领导观音),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从哪咤到如来佛),以搞定各种难题。
>
西游记里特别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有没有靠山真的很不同,君不见象白骨精这种没有靠山的妖魔都会死得很惨;只要有靠山的,这个妖魔就算犯了天大的事,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后台跳出来搭救(这种例子太多了)。
>
项目团队的组织和项目实施真的是一门艺术,希望有志于做项目经理的同仁能够以另一种角度来好好看一下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