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PDCA循环基于逻辑思维的顺序,简明而易于理解,具有广泛 的适用性。PDCA循环的具体内容如下:
(1)策划阶段(P):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体系的 目标及其过程,确定实现结果所需的资源,并识别和应对风险和 机遇;
(2)实施阶段(D):执行所做的策划;
(3)检查阶段(C):根据方针、目标,要求和所策划的活动,对 过程以及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适用时),并报告 结果;
组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既要有 技术基础作支撑,也要有管理基础作保障。技术基础一般包括标 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信息化等,其中前四项在国 家层面统称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OI):管理基础包括质量责任制、 教育培训、内外部沟通机制等。这些基础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 卓越绩效等相关标准中均有相应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 三个层次的含义:
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 运用多种手段,系统地保证
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
和提高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 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而
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
不仅仅是制造过程;
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 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应当是以 质量成本来衡量和优化的。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7、质量信息管理 质量信息是在质量形成全过程中产生的有意义的数据。无论是制 造业还是服务业,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经常要产生、接触、应用大量 的数据和信息它们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质量状况,发现质量问题,寻找 质量提升途径,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缺少信息和信息系统的 支持,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工作将无从着手。 开展质量信息化工作,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制造 成本,升级过程效率,规避预防风险,优化管理效果,掌握用户体验,预 测市场反应等。质量信息化是变数据为价值的过程,企业重视在基于 质量信息的分析决策方面的投入,是一种高价值的竞争力提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