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678.00 KB
- 文档页数:6
144投稿邮箱:zuixinyixue@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1·药物与临床·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评价柳岩,李婷婷(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0 引言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患病率在3.45%,一般癫痫患者在经规律用药后,有超过70.0%患者症状可控制,但癫痫持续状态病情危重,而常规抗惊厥药物效果欠佳[1]。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时间超过30 min ,或上次癫痫发作意识尚未恢复,又再次发作,有较高的致死率。
咪达唑仑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新型药物,有临床对其结果进行证实,但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研究报道鲜少。
作者通过此研究,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采取咪达唑仑,对其结果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59±1.35)岁;病程3-15个月,平均(8.43±1.21)个月;惊厥持续时间30-150 min ,平均(64.27±8.54)min 。
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6.71±1.42)岁;病程3-16个月,平均(8.58±1.24)个月;惊厥持续时间30-154 min ,平均(65.24±8.61)min 。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1.2.1 入选标准:①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图等综合检查,与《癫痫诊疗指南解读》[2]中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标准相符;②患者脑异常电活动持续时间≥30 min ,伴意识障碍、精神及认知行为异常;③近期未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④患儿法定监护人或家长对研究目的、方法及制度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观察高玉婷; 陈飞燕; 欧梅芬【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15【总页数】3页(P2002-2004)【关键词】惊厥;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咪达唑仑; 地西泮; 疗效【作者】高玉婷; 陈飞燕; 欧梅芬【作者单位】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儿科广东肇庆 52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8惊厥是一种小儿常见疾病,也是一种神经系统急症,如果惊厥持续发作则有可能发展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1-2]。
CSE 是一种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危急重症,病死率约为4%,部分患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可以受到影响,且有些患儿可遗留继发性癫痫等后遗症。
因而对于CSE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终止惊厥性癫痫的发作,改善患儿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3]。
临床上常常应用地西泮、利多卡因、苯巴比妥等药物对CSE 进行治疗,但上述药物均具有不良反应,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咪达唑仑是一种具有1,2-环状结构的新型苯二氮类药物,可发挥抗焦虑、催眠、镇静、肌松弛等作用,在临床上被作为麻醉剂广泛使用,后来发现该药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4],逐渐将其应用于CSE 的临床治疗。
本研究以CSE 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咪达唑仑与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探讨咪达唑仑在CSE 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4 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CSE诊断标准[5]:即一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30 min;或惊厥发作反复多次出现,发作间期患儿的意识无法恢复,≥30 min。
将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 例。
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5 例;年龄1~12岁,中位年龄为6.7岁;发作类型包括全面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及复杂部分性发作各21例、8例、3例。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90例癫痫频繁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90例癫痫频繁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癫痫频繁发作患儿共90例,均接受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及护理干预。
结果1d内控制癫痫发作为63.33%,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每分钟(1.73±0.40)μg/kg;2d内控制癫痫发作患者为94.44%,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每分钟(2.31±1.07)μg/kg;3d内控制癫痫发作为95.56%,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每分钟(5.02±1.38)μg/kg。
结论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可快速、有效控制癫痫频繁发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癫痫频繁发作护理癫痫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达3.45‰[1]。
超过70%的患者病情在常规口服抗癫痫药后能获得有效的控制,但仍存在少数患者疗效欠佳,且癫痫频繁发作并不少见。
惊厥频繁发作对中枢神经元可产生损伤,惊厥性脑损伤目前已被临床神经科医生熟悉,如何有效地控制惊厥频繁发作一直是临床研究的课题。
目前咪达唑仑作为一种新型的AEDs在临床上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外已有小样本的研究报道[2],但在国内仍未见系统研究。
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癫痫频繁发作患儿,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90例癫痫频繁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癫痫频繁发作患儿共90例,均给予抗癫痫药物口服治疗。
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3~30个月,平均年龄(6.7±2.5)个月。
强直阵挛发作68例,单侧肢体阵挛发作8例,痉挛发作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6例。
每天惊厥发作频率3~10次,无一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
1.2 方法治疗方法:全部患儿在原有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治疗,首先缓慢静脉推注1次,每次0.1~0.15mg/kg,剂量少于3mg,再保持每分钟1.0μg/kg静脉,按照癫痫发作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最大维持剂量为每分钟 5.0μg/kg。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我们来了解一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的特点。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安眠、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
它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抑制性作用,从而达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缓解惊厥的作用。
而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的特点是作用快,吸收快,效果明显。
传统的口服或肛门给药抗惊厥药物的缺点也就是在这里,因为小儿的肠胃吸收速度相对较慢,所以治疗效果也相对较慢,而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则可以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
所以,咪达唑仑静脉给药逐渐成为了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一种新选择。
传统的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方法包括:口服或肛门给药抗惊厥药物加上其他支持性治疗,比如输液、监测等。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有较好的疗效。
那么,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相比,究竟哪一种更安全呢?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分析。
我们从药物安全性方面来看。
传统的口服或肛门给药抗惊厥药物虽然在临床中应用时间较长,但是其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治疗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药物在经过肠胃吸收后首先会进入肝脏进行代谢,而儿童的肝功能相对较差,容易导致药物的蓄积或者不良反应。
口服或肛门给药抗惊厥药物还可能引起肠胃不良反应,比如呕吐、腹泻等。
而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为它是通过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开了肠胃吸收和肝脏代谢的环节,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们从治疗效果和快速缓解症状方面来看。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作用快,吸收快,能够快速缓解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症状,而且效果明显。
而传统的口服或肛门给药抗惊厥药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起效,治疗效果相对较慢。
这在治疗急性症状的时候尤其是不利的,导致了病情的恶化和患儿的痛苦加剧。
所以,从治疗效果和快速缓解症状的角度来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相对于传统联合方案更为安全。
我们还需要考虑两种治疗方法的实际操作性。
传统的口服或肛门给药抗惊厥药物需要儿童能够主动配合,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起效,很有可能在急性症状发作时无法及时给药。
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莫占端【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加护理干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13)005【总页数】3页(P657-659)【关键词】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癫痫;护理干预【作者】莫占端【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监管治疗科 570208【正文语种】中文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系统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癫痫的发病率大约为3.45‰[1]。
癫痫对患者影响较大,规律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以后,有70%的患者病情能够控制。
而癫痫的持续状态是一种需要抢救的急症,咪达唑仑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且临床效果较好,同时配合护理干预能增强其治疗效果[2]。
本研究旨在分析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配合护理干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且为癫痫持续状态[3]。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4~60岁,平均(45.2±2.1)岁;病程2~10年,平均(6.9±1.1)年。
对照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3~60岁,平均(44.9±2.2)岁;病程2~10年,平均(6.8±0.9)年。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6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周桂芬;路新国;刘艳青;廖建湘【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年(卷),期】2011(017)006【摘要】目的:总结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65例癫痫频繁发作的患儿静脉应用咪达唑仑治疗,首先缓慢静脉推注1次(0.1~0.15 mg/kg),最大剂量〈3 mg,然后以1.0μg/(kg.min)静脉维持,根据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最大维持剂量为5.0μg/(kg.min)。
惊厥控制24 h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临床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24 h内控制发作42例(64.62%),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1.75±0.38)μg/(kg.min);48 h内控制61例(93.85%),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2.34±1.05)μg/(kg.min);72 h内控制61例(93.58%),减量前平均用药剂量为5.0μg/(kg.min)。
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嗜睡58例(89.23%),共济失调18例(27.69%),呼吸道分泌物增多13例(20.00%),烦躁6例(9.23%),轻度血压下降37例(4.62%),1例在推注咪达唑仑过程中出现呼吸骤停。
结论:咪达唑仑可快速、有效控制癫痫频繁发作,尤其是对全面性强直(或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更为确切,在癫痫患儿的快速撤药或换药中可广泛应用。
对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及临床精心护理也是治疗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总页数】2页(P41-42)【作者】周桂芬;路新国;刘艳青;廖建湘【作者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518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相关文献】1.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6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J], 周桂芬;路新国;刘艳青;廖建湘2.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 [J], 杜丽君;陶拉娣;贾丽芳;孙晓俐3.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90例癫痫频繁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J], 尹玥4.分析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J], 巴瑞霞5.综合护理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J], 洪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临床观察咪达唑仑是一种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重要药物之一。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咪达唑仑被广泛应用于小儿惊厥性发作的急救治疗。
本文将从小儿惊厥、咪达唑仑的药理特点、临床应用及其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儿惊厥的定义及危害惊厥是一种急性的脑功能障碍,常常会出现失神、肢体僵硬、上肢和下肢抽搐等症状。
惊厥性发作在小儿群体中尤其常见,是该年龄段最常见的急性脑疾病之一,在许多情况下也称为小儿热性惊厥。
惊厥的发生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比如感染、急性颅内外伤、代谢性紊乱或中毒等。
在小儿群体中,发作时长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三次及以上就是惊厥持续状态。
如果处理不及时,持续状态可能会导致脑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惊厥持续状态对于小儿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二、咪达唑仑的药理特点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卓衍生物,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抗心理激活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小儿间断性惊厥治疗。
其镇静作用通过抑制大脑中枢神经元的活性,可以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抑制惊厥发作。
咪达唑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机制满足其药理作用:1. 促进GABA受体的活性:咪达唑仑通过与GABA-A受体结合,这样会导致氯离子通过受体进入神经元,并使其发生超极化,这从而抑制了神经元兴奋性的表达,达到抗惊厥的作用。
2. 抑制谷氨酸受体的活性:咪达唑仑的抗惊厥作用还是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谷氨酸受体的活性得以实现的。
三、临床应用咪达唑仑广泛用于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急救治疗,其主要的用法为静脉注射。
药物初始量为0.25-0.5mg/kg,若30秒内未见疗效,则重复一次,直至发作停止。
但是长期的持续治疗效果暂无。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如果剂量过高可能会引起抑制呼吸、低血压和心率变慢等不良反应。
使用咪达唑仑时应保证充足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在药物作用下的安全,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以及全程护理。
四、经验总结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具有快速可靠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儿科急诊中,对于稳定患者的生命状态非常重要。
咪达唑仑治疗22例癫痫持续状态体会陈竞建;郑明平;王晶晶【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dazolam on the status of epilepsy.Methods Selected 22 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our department from 2013 to 2014, they were treated with midazolam,the first dose was0.15~0.20 mg/kg, and then treated with midazolam from 1μg/(kg•min)to 20μg/(kg•min).ResultsThe ilness of 21 cases were controled, 1 cases were invalid.Conclusion Midazolam has good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
方法2013年~2014年我科收治2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采用咪达唑仑治疗,首剂0.15~0.20 mg/kg,继而从1μg/(kg•min)增加至20μg/(kg•min)。
结果21例患儿得到控制,1例无效。
结论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咪达唑仑;癫痫持续状态【作者】陈竞建;郑明平;王晶晶【作者单位】3521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3521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3521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1咪达唑仑治疗22例癫痫持续状态体会陈竞建郑明平王晶晶【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马荣双【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9(010)015【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咪达唑仑; 儿童; 癫痫持续状态; 静脉注射; 发病间隔; 临床疗效【作者】马荣双【作者单位】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儿科山东德州 25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小儿癫痫是一种儿科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由于病因复杂,且易反复、持续发作,患儿会表现出眼球上翻、口角抽动、四肢反复屈伸等临床症状[1]。
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论证,在不间断服药治疗的情况下,至少有70%的患儿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延缓发作[2]。
但仍有部分患儿由于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癫痫频发,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修复性的损伤。
此外,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还会增加患儿其他身体疾病的发生几率,对患儿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
虽然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各种各样,但是仍然存在总体疗效不理想、副作用较大等问题[4]。
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当做研究对象,对咪达唑仑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现将结果汇总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从我院儿科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儿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对象,并与患儿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为此次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上述60例患儿平均分为两个组,治疗组分得患者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0.5~11岁,平均(5.32±2.97)岁,病程0.4~8年,平均(3.25±1.08)年;参照组分得患者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0.4~11岁,平均(5.15±2.38)岁,病程0.3~8年,平均(3.71±1.12)年。
从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对两组患儿进行比对,差异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
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目的:總结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和5%葡萄糖溶解安定辅助治疗,且配合传统的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进行治疗,且进行全面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发病间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儿发病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病间隔长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低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采用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加之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标签: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小儿癫痫持续状态【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of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Midazolam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Method:64 children with status epilepticu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childre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each of 3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dium Valproate and 5% Glucose Solution dissolve Valium therapy,and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Midazolam,an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The time of onset,interval of onset,total effective rate,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family members’satisfaction on nursing ca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ime of onse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erval of onset was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7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8.75%,lower than 62.5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nursing work satisfaction was 96.88%,higher than 81.25%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linical use of Midazolam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status,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hildren,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use and promotion.【Key words】Intravenous infusion;Midazolam;Children with status epilepticus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Ji’an 343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6.021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70%的患者在正规服药情况下,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服药效果不佳,癫痫频繁发作,对神经系统造成持续性的损伤。
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更容易增加患儿身体疾病的发生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1-2]。
临床上传统治疗癫痫的药物有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地西泮等,存在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等问题,因此,临床上亟需探寻出更加安全、稳定、有效的治疗方法[3]。
本院于2014年4月将咪达唑仑用于临床治疗癫痫,疗效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21±3.0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4.32±2.15)个月。
按照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儿家属知晓本次治疗方案及调查研究的目的,同意临床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无中途退出治疗和调查者。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口服丙戊酸钠(生产厂家: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5),按体重30 mg/(kg·d),采用5%葡萄糖溶解安定辅助治疗,1次/d。
按癫痫护理常规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主要为:减少环境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防止患儿受伤;密切观察病情、控制发作;严格记录出入量;遵医嘱给药,观察不良反应;病情变化时给予针对性处理;保持口腔卫生。
1.2.2 试验组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咪达唑仑(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29),初始浓度0.05~0.1 mg/kg,如果患儿癫痫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则可以酌情增加用药剂量,每小时增加0.025 mg/kg,最大用药剂量则应控制在0.3 mg/kg,癫痫症状停止72 h后可以逐渐减少咪达唑仑静脉泵入量[4]。
用药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一般护理:患儿癫痫发作后立即将其送入抢救室,保持平卧于床。
松开患儿衣领,帮助患儿戴好鼻导管或者面罩进行吸氧。
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由护理人员开放静脉通路,注意避免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5-7]。
确保静脉穿刺进入到静脉通路后,按照医嘱给予咪达唑仑药物。
(2)心理护理:首先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告知同种病情目前控制效果佳,医院的治疗水平和技术,使其树立较强的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配合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工作;其次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帮助患儿做好心理疏导,克服恐惧、加焦虑等心理。
(3)专科护理: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时,护理人员为患儿定期翻身和拍背,引导患儿多饮水,进行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8-9]。
对于无力咳嗽排痰的患儿,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不定时的雾化吸入,定时给予吸痰护理,避免误吸和呛咳的发生[10]。
(4)仪器护理:使用各项仪器,包括输液泵时,护理人员要进行严密的观察,且要定期巡视,避免出现输液管扭曲、针头堵塞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儿癫痫持续状态平均发病持续时间、发病间隔时间,患儿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两种护理干预方式下,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经过治疗后,癫痫发作完全停止,且在72 h 内未出现复发情况。
有效:患儿经过治疗后,癫痫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延长,48 h 内未出现复发情况。
无效:患儿经过治疗后,癫痫发作并未停止,或者停止后在48 h内出现了再次发作的情况。
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处理分析相关的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癫痫持续状态平均发病持续时间、发病间隔时间比较试验组患儿经过咪达唑仑治疗后,发病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病间隔长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