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创新创业基础课-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6.95 MB
- 文档页数:85
创新创业基础课件一(5篇)第一篇:创新创业基础课件一创新创业基础第一课你想创业吗教学目标和要求:λ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λ创业是可以学习的吗λ创业需要做些什么λ什么是创业精神λ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有什么不同λ创造、创新和创业有什么关系λ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创新创业λ学习创业一定要开公司吗教学重点、难点:λ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创新创业;λ创业思维与管理思维的不同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案例讨论二、教学新内容三、作业进度检查与讨论教学具体内容:1.1 你了解创业吗1.1.1 什么是创业?狭义的创业是指开创新的企业,在英文中常用Startup一词。
创业是谋划、创建和运营企业的过程,例如创建一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过程。
创业的人有能力且愿意谋划、组织和管理一家风险和利益并存的创业企业。
广义的创业是指开创新的事业,在英文中常用Entrepreneurship 一词。
在广义的创业中,除了强调创业行为外,更强调在创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对于创业行为的重要性。
创业是一个寻找机会、开发产品、利用资源、制订和实施计划的不断试验和往复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很多通用的思考和推理的行动和方法。
这个定义不仅仅意味着创办新企业、筹集资金和提供就业机会,还意味着孕育人类的创新精神和改善人类的生活创业不是什么魔术,它既不神秘,也与基因无关。
创业是一门学科,通其他学科一样,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
1.1.2 创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创业教育先驱杰弗里.蒂蒙斯提炼出创业要素模型——蒂蒙斯模型。
创业三大关键要素: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团队。
整个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三者间的平衡。
在此模型中,创业机会是起点,是创业初期的主要驱动力。
是创业过程的核心。
好的产品、好的创意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创业机会。
对于投资者和创业者来说,学会快速评估什么样的创意具有真正的商业潜力,以及应该在这个创意上投入多少时间和金钱,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技能。
2024年创新创业基础电子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创新创业基础》教材第3章“创新思维与创业方法”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业方法,包括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团队构建和资源整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和创业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市场调研和商业模式设计,为创业项目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创业方法的实践运用。
2.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理论体系,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电脑、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以及创业方法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创新思维和创业方法在其中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基本理论: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2. 创业方法: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团队构建资源整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分析一个你熟悉的创业项目,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市场调研和商业模式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创业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一、教学内容1. 创新创业概述(第1章)创新与创业的概念与关系创新创业的意义与价值2. 创新思维与技法(第2章)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常用创新技法介绍3.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第3章)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创业机会的评估与筛选创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5. 创业团队与创业融资(第5章)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创业融资的渠道与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 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常用技法,提高创新能力。
3. 使学生学会识别、评估创业机会,具备初步的创业策划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板擦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
分析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介绍常用创新技法。
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评估创业机会。
讲解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创业融资的渠道与策略。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创新创业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
2. 创新思维特征与创新技法。
3. 创业机会识别、评估与筛选。
5. 创业团队与创业融资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组织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邀请成功创业者进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质疑权威。
2024年创新创业基础电子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创新创业基础》教材第2章“创新思维与方法”,具体包括2.1节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2节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以及2.3节创新思维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思维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作用。
2. 掌握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创新创业成果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2)介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SWOT分析法等。
3. 例题讲解: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 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1)头脑风暴(2)六顶思考帽(3)SWOT分析法3. 创新思维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创新思维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
某企业产品销量下滑,如何提高产品销量?2. 答案:(1)创新思维在创新创业中具有关键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持续发展。
(2)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SWOT分析法等。
a. 头脑风暴:收集可能导致销量下滑的原因,如产品质量、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
b. 六顶思考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产品功能、营销策略、客户满意度等。
c. 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找出提高产品销量的关键因素。
《创业基础》第一课讲稿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已经无情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就业难,很多毕业生选择了创业,但是创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为了给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切实有效的创业辅导,同时根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要求,所以,我们开设了《创业基础》课。
今天课程大致的流程是,我简要给大家介绍下课程性质、重要性及课程的相关要求。
然后我们再根据课程的形式进行座位重置,将我们现有的100人分成16组。
以后就由小组的形式来上课。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
“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的重要性2000年,一位美国学者查尼和利贝卡对亚利桑那大学创业教育跟踪调查表明:参加创业教育的毕业生平均创业能力是非创业教育毕业生的2倍;创业学专业毕业生自己开办公司或者雇佣他们的那些初创型公司,在销售额与员工数的增长(公司销售业绩)比那些学专业毕业的毕业生所在公司高约5倍;创业学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工资、年收入比非创业学专业毕业生高出27%;毕业后聚积的个人财富比其他专业学生要高出62%。
所以说,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是要得到高度的重视。
三、课程要求(一)本学期期末分数构成:满分100分=平时:60%(课堂出勤20%+课堂表现20%+课后作业20%)+期末:40%(项目或经验阐述20%+PPT展示20%)(二)重修制度及安排结课后按照以上标准统计得分,本科目无补考,如不能超过60分,则需下学期重修。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材第三章“创意与创新思维”,详细内容涵盖: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创意的步骤和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提高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掌握创意的步骤和策略,激发创新创业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创意的步骤和策略。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介绍一个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个具体问题,展示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创意的步骤和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2. 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3. 创意的步骤和策略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3.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资料和线上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创意的步骤和策略。
补充说明: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需要着重讲解并配以实例。
创意的步骤和策略是创新创业过程的核心,应详细阐述,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
2.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