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与艺术 第一章 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638.50 KB
- 文档页数:26
《领导科学与艺术》教学大纲编写人:周敬伟编写时刻:2005 年10 月30日一、课程大体信息课程名称:领导科学与艺术 Art and Science of Leadership 课程号: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 48 学分: 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面向行政治理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
领导概述、特质理论、风格理论、情景理论、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领导者—成员互换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团队领导理论、心理与动力学、女性与领导、领导伦理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要紧有以下几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科学与艺术这门课程的大体内容和学科体系。
2了解并熟悉领导科学产生和进展的一样规律和大体条件;3通过大量案例的讨论学习,让学生把握领导科学艺术的大体应用。
4让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与互动交流中进展一些领导技术。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编领导科学与艺术导论第一章领导科学与艺术的内涵(3学时)第一节领导科学的涵义与分类第二节领导艺术的涵义第三节领导科学与艺术的区别第四节案例研究方式的大体内涵与要求第二编案例应用讨论第二章案例一:国家开发银行矢志不移的决心(3学时)第一节领导特点的讨论第二节领导艺术的具体表现的讨论第三章案例二:联想集团的变革之路(6学时)第一节领导者与组织战略的关系的讨论第二节组织变革对领导者行为艺术提出挑战的讨论第四章案例三:电广传媒的开拓前进(3学时)第一节领导特点与组织进展战略关系的讨论第五章案例四:海航的追求(6学时)第一节领导的创新精神的讨论第二节组织文化与领导者关系的讨论第六章案例五:迈向世界一流的亚仿(3学时)第一节领导成功的理念的讨论第七章案例六:在波浪中前行的用友(6学时)第一节在转变环境中领导者作用与角色的讨论第二节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领导决策的应用进程第八章案例七:招商银行的走红之道(6学时)第一节领导艺术与战略进展方向关系的讨论第二节领导决策与战略进展方向关系的讨论第九章案例八:摩托罗拉扎根中国的战略选择(6学时)第一节本土化战略对组织领导要求的讨论第二节组织文化建设与领导行为艺术关系的讨论第十章案例九:独树一帜的索尼(3学时)第一节中外组织的领导治理特色的讨论第十一章案例十:不断转变的太太药业(3学时)第一节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在动荡环境中的作用讨论四、教材《领导科学与艺术》,王益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
领导科学第一章领导科学导论一、简述领导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目标,在一定客观环境的制约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本质:①领导的自然属性:以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为标志;权威和服从是领导关系的永恒属性。
②领导的社会属性: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渗透于领导活动之中,并规定着领导活动的社会性质,这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
二、简述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义务的统一。
领导者,首先意味着行使权力。
权力是领导者施行其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就应当有一定的权力,有其决策、指挥权。
其次,领导者意味着履行责任。
有职有权,就该有责任。
领导者担任多高的职务,具有多大的权力,相应地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权力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尽职尽责的手段,而责任才是领导活动的真正动力。
不尽责,便是失职,就没有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就应追究其责任。
真正称职的领导者必须做到尽职尽责。
再次,领导者意味着尽义务。
综上所述,权力、责任和服务构成了领导者的完整概念。
其中权力是基本手段和必要条件,责任是核心内容和真正动力,而服务则是本质属性。
每一个领导者,都应力求在实践中实现权、责、仆的统一。
四、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领导活动;具体地说,要研究:领导的含义与本质,领导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领导的职能与作用等;领导者及其素质和现代领导观念;领导方式与领导体制;科学决策的含义与特点,科学决策的原则与程序等;领导者的人才价值观,知人善任的原则与方法等;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征,领导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等;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征,领导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等;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五、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什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
《领导科学与艺术》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一、领导的含义(重点)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2.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一种影响过程。
3.领导必定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当中,单个的人不可能形成领导。
4.领导是一种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5.领导的方法是多样的,既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二、领导的特征(重点)1.权威性领导权威是领导者得以开展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社会,领导权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合法性的确认;二是领导人格等凝聚性要素的同力化。
2.服务性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
3.综合性领导的综合性是指领导内容和领导者的素质具有综合性。
4.超前性与战略性领导者只有具备远见卓识,才能够准确判断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正确把握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超前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效领导者的必备素养。
领导的战略性是指领导活动是以未来为导向的,领导者的眼光是前瞻性的,领导者通过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来实现组织的愿景和目标。
5.超脱性与全局性领导活动要求领导者能够超越于各种利益群体之上,从全局利益入手,对各种事物进行整体性的统领和协调,动员和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领导与管理艺术的含义(重点)所谓领导管理艺术,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领导条件、领导原则和领导方法的基本技能。
四、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重点)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1)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2)领导活动与管理活动在现实的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相容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领导具有前瞻性,管理具有当前性。
(2)领导具有整体性,管理具有局部性。
(3)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
第二章决策一、领导决策的含义领导决策是指享有领导权力的领导者或领导机关,为达成特定的管理目标,在综合考虑各种需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为处理领导权力范围内的事务而进行的一种决定政策、对策和方案的活动过程。
《领导科学与艺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领导科学与艺术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秘书学开课教研室:秘书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秘书学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活动的规律及其有效运用的一门学科。
作为管理科学(政府管理方向)和领导工作的专业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纯理论学科,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准确认识领导的含义和特征,深刻领会领导的本质和价值,正确把握领导活动的要素和规律,全面掌握领导的内容和职责,全面理解领导方法和艺术,准确认识领导力开发的基本途径,从而加深对现代领导规律的理解,培养和提升现代领导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领导科学研究面临的诸多新课题,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领导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领导理论、领导主体与客体、领导决策、领导沟通、领导艺术、领导绩效评估、领导力开发等方面,系统分析、介绍了当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的理论与应用,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领域核心主题的分析,使学生系统掌握领导理论与领导方法的基本知识,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开发学生领导力打好基础。
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科研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记忆领导活动和领导科学相关概念及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有领导活动、领导、领导科学等相关概念。
理论部分应掌握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教学难点是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4.教学内容第一节领导活动与领导科学第二节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第三节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领导活动的主体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领导与领导者的内涵、公共组织的领导者、领导者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