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课程设计宾馆客房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宾馆客房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宾馆客房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宾馆客房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宾馆客房

信息管理系统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数据库设计环境,针对具体的问题,完成从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到数据库实现等设计过程,最终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反映应用需求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各个设计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面是各个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

⒈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阶段应该对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特定数据库应用环境下的设计目标,收集该应用环境下针对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具体存储要求,从而确定用户的需求。用户对数据库的需求包括:

⑴处理需求。即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等。学生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课题要求确定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一些基本的功能通常是必须具备的,如用户的管理与维护,基本数据的维护,灵活的信息查询等。

⑵信息需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课题,认真分析有关的要求,确定本设计的信息需求。

⑶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实践中这是一个需要与用户不断交流才能逐步确定的需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能反映出基本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

本阶段的设计结果(即系统需求分析)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写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字典,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⒉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与用户双方都能理解的形式,设计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本设计阶段可分为:

● 数据抽象。即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抽取出与本课程设计相关的特性。设计局部概念模式。运用E-R方法,设计出系统的各个局部ER模型。

● 设计全局概念模式。通过对局部E-R模型的操作,解决各个E-R模型关于对象定义不一致问题,以及对各个E-R模型进行合并优化等,最终形成数据库的全局概念模式。

本阶段的设计结果(局部和全局E-R图、具体数据库设计工具中概念结构设计图)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应该能够反映该设计的正确性,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⒊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目的是将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E-R图转换成与具体机器上的DBMS(如Oracle)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鉴于本课程设计的具体环境要求,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特定的数据库环境。

要求学生在本阶段的设计中分两步进行:

● 形成初始的关系模式。将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全局概念模式(E-R图)转换成初始的关系模式。

●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处理。为了减少或消除关系模式中存在的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根据设计所要求的规范级别,按照本课程所学知识,逐一分析各个关系模式是否满足规定的范式。

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应该提供本设计阶段的相关内容,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⒋创建数据库

在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创建数据库,根据需要也可建立相关数据视图和存储过程。

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应该提供相关的内容,包括数据库及各个数据库对象的定义的SQL语句,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2.设计要求:

鉴于数据库选题原理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对课程设计提出如下要求:

⒈选题原则

课程设计题目以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模型为宜,要求通过本实践性教学环节,能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概念模型,并应用现有的工具完成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⒉选题要求

在后面的课题表中列出了几个设计课题,每个课题都有相应的要求或说明。各课题的难易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首先要了解设计的任务,仔细阅读各个课题的设计要求,为了避免多人选同一题,所做课题为(学号最后两位数mod 课题号,比如学号23号,选题为23 mod 10=3,即做第三题——学生管理系统)。一般来说,选择课题应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并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为原则。

若学生对课题表以外的相关课题较感兴趣,希望选作课程设计的课题时,应征得指导教师的认可,并写出明确的设计要求和说明。

设计时要严格按照题意要求进行设计,不能随意更改。若确因条件所限,必须要改变课题要求时,应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3.参考选题

工资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

学生管理系统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宾馆客房管理信息系统

学籍管理系统

机票预定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课程管理子系统

通讯录子系统

教室管理子系统

宿舍管理子系统

个人事务管理子系统

库房管理系统

小商店销售管理系统

其它管理子系统数据库设计(自己选题需经指导教师认可).

4.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是学生对本次课程设计的全面总结,应该反映每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该设计报告,应作为整个课程设计评分的书面依据和存档材料。设计报告一般要以固定规格的纸张(如A4)书写或打印并装订,字迹及图形要清楚,工整,规范。内容及要求如下:

⑴设计任务、要求及所用软件环境或工具介绍。

⑵课程设计内容中要求的设计结果。

⑶总结

⑷验收情况

二、进度安排

第三周星期二 8:00——12:00

星期三 8:00——12:00

星期四 8:00——12:00

第四周星期二 8:00——12:00

星期三 8:00——12:00

星期四 8:00——12:00

附:

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的内容:一、课题的主要功能;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要求画出模块图);三、主要功能的实现(至少要有一个主要模块的流程图);四、程序调试;五、总结;六、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

正文总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不含程序原代码)。

目录

一. 系统需求分析 (6)

设计前调查 (6)

用户需求分析 (6)

核心数据流图 (8)

核心数据字典 (9)

二、概念设计 (10)

局部E-R图 (10)

全局E-R图 (11)

三、逻辑设计 (12)

开发环境 (12)

有以下关系模式: (12)

分解分析: (12)

四、创建数据库 (12)

五、程序以及调试和使用说明 (13)

程序登陆界面 (13)

主面板 (14)

具体介绍 (15)

房态查看 (15)

入住登记和预定房间 (15)

调房,住宿、退宿查询 (16)

挂帐,结帐,日报表,追加押金 (17)

报修和维修 (18)

添加用户,添加员工,修改密码 (18)

六、总结 (19)

七、部分代码 (20)

添加员工 (21)

宾客入住 (22)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