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23
二甲双胍的作用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通过多个途径降低血糖浓度。
首先,它抑制肝葡萄糖的产生,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
其次,它增加肌肉和脂肪等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体内葡萄糖的利用效率。
最后,二甲双胍还降低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缓葡萄糖的进入血液。
2. 改善胰岛功能:二甲双胍可减轻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增强胰岛素的分泌能力。
它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的作用。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
3. 降低血脂水平: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改善血脂谱。
这对于伴有高血脂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有益。
4. 减轻体重: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脂肪酸氧化,从而减少脂肪的合成和储存。
它还可以抑制食欲,减少摄入的能量,促进体重的减轻。
这一点对于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二甲双胍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管阻力,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
它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损伤。
这些作用都对糖尿
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低十分有益。
总之,二甲双胍作为一种降血糖药物,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体重,从而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在临床上,二甲双胍通常作为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与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使用,具有良好的疗效。
二甲双胍副作用和作用二甲双胍副作用和作用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
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的摄取,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以及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不降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以下是品才小编带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甲双胍副作用1. 胃肠道反应国内报道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5%。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发生在治疗早期(大多10周之内),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不良反应可基本消失。
二甲双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是减少胃肠道初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2. 头痛这种副反应的发病率要明显少于胃肠道反应。
一般发生在治疗初期。
3. 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
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
在二甲双胍治疗过程中发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实非常非常罕见),需要检查维生素B12水平。
建议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甲双胍作用本品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
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的摄取,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以及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
本品不降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患者用药期间体重通常减轻、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前β脂蛋白水平可降低,外周葡萄糖代谢能得到改善。
降糖作用:本品降糖效果准确,和磺脲类降糖类药比无低血糖反应,对肥胖和不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NIDDM)均有效,对单纯饮食治疗无效者单独用本品,可降低其基础血糖浓度≥20%(一般为2mmol/L或36mg/dl)。
可改善口服或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其降糖作用与用药前血糖浓度、年龄、病程、体重和基础胰岛素水平均无关,常与磺脲类合用于单独用磺脲类控制不满意的病人,合用比单用磺脲类可降低血糖20%以上,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作用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它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糖解和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多种其他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功效与作用。
一、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
它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和合成,减少肝脏对血糖的产生,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二、促进体重减轻相比于其他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而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食欲和减少食物摄入来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此外,该药还能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组织的积累,使体重得到进一步控制。
三、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正常作用。
这一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改善血脂和血压二甲双胍治疗还能改善血脂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此外,它还能降低血压,减少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五、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一方面,该药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减少肿瘤生长和扩散。
另一方面,二甲双胍还能抑制肿瘤机体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减少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二甲双胍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可能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六、抗衰老作用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该药能够通过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强细胞能量代谢,从而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和损伤,延缓细胞和器官的衰老进程。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升高,同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除了其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的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以及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降低血糖。
其作用机制包括:1. 抑制肝糖原异生:二甲双胍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途径来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酶活性,从而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
2.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 抑制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减少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来降低胰岛素抵抗。
除了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的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二、二甲双胍对脂质代谢的影响1. 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这可能与二甲双胍能够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肪酸合成有关。
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抑制肝脏中的脂肪酸合成酶来减少肝脏对脂肪的合成,进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2. 改善血清胆固醇水平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增加肝脏中胆固醇的代谢和利用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 减少脂肪组织炎症反应脂肪组织中的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而胰岛素抵抗是脂质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脂质代谢。
通过以上机制,二甲双胍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整体代谢状态。
三、临床应用基于二甲双胍对脂质代谢的积极影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
二甲双胍的功能主治哪些病一、什么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英文名:Metformin)是一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大葡萄糖酸盐类药物。
它通过抑制肝脏糖原异生作用,改善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及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二甲双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也可以作为妊娠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二、二甲双胍功能主治疾病二甲双胍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以下是二甲双胍主治的疾病和相关功能:1. 糖尿病•降血糖: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作用,减少从肝脏释放的葡萄糖量,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胰岛素的需要量。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进排卵: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调节卵巢功能,降低抗雄激素水平,减轻内分泌紊乱的症状,从而帮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减少血糖、胰岛素水平:PCOS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 肥胖症•控制体重:二甲双胍可以通过降低胃肠吸收葡萄糖、促进脂肪氧化和增加能量消耗,从而帮助控制体重。
•减少胰岛素抵抗:肥胖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4.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护心血管功能:二甲双胍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等作用,从而保护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三、用药注意事项二甲双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用药:根据医生的指导,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使用二甲双胍。
•考虑禁忌证: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脏疾病等患者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
•避免过量使用:不要超过推荐的剂量使用二甲双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注意不良反应: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脂质代谢异常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除了降血糖的作用外,二甲双胍对脂代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做一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二甲双胍的基本情况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
其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升糖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由于其较好的降糖效果和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二甲双胍成为了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二、二甲双胍对脂代谢的影响1. 降低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血脂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脂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能够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
二甲双胍还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改善血脂代谢。
2. 减少脂肪组织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促进脂肪氧化、抑制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脂肪组织的积累。
这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改善其脂代谢异常状况。
3.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二甲双胍还能通过抑制内皮素合成,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防止血管损伤。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对脂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其血脂代谢异常,减少心血管风险。
三、二甲双胍在临床中的应用1. 单药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常常被作为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进行单药治疗。
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脂代谢异常,因此在这类患者中应用广泛。
3.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由于其对血脂代谢的积极影响,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预防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优势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其在降低血糖水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
在临床上,二甲双胍常常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且其效果被公认为是最好的。
1. 有效地降血糖水平二甲双胍可以直接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释放和合成,减少血糖生成。
这种药物也可以刺激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在实际临床使用中,二甲双胍通过其药理作用可以使得约30%的患者血糖水平在服药的10天内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二甲双胍还具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功效。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服用二甲双胍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这种药物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及代谢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释放的数量,从而使得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种药物还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性,减少内皮细胞损伤,避免糖尿病后发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 减少低血糖的风险相比其它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的较低副作用和低患病率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低血糖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较高,因此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比使用其它药物要稍微安全些,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相对降低。
5. 方便患者合理调控药物剂量二甲双胍的药物代谢率较为缓慢,因此其半衰期可达16-18小时。
由此可见,这种药物可让患者在一天内仅需口服一到两次便可轻松、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而且,药物的剂量很容易调整,如果患者觉得当前的药效过弱,也可以自行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量服用。
结论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在糖尿病治疗中广泛应用的药物,其具有多种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
不仅可以有效地降血糖水平,还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此外,该药物的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更好地满足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副作用二甲双胍,又称为metformin,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首席药剂国际规范中列出的基本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具有许多功效和副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二甲双胍的功效1. 控制血糖水平: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提高组织的葡萄糖摄取,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况。
它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来发挥作用。
2. 促进体重减轻: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体重。
它能够降低进食引起的高胰岛素水平,并通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来减轻体重。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的吸收葡萄糖和提高能量消耗,从而进一步促进体重减轻。
3. 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因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降低胆固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通常有较高的胆固醇水平。
5. 预防心血管疾病:由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心脏和血管有保护作用,因此被认为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和中风。
此外,它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
6. 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断血管生成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二、二甲双胍的副作用1. 消化系统不适:最常见的二甲双胍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开始治疗时出现,但随着治疗的进行,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2. 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是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它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
40用药之道用药关于二甲双胍的剂量,临床研究显示,其常规剂量在500~2000mg/日,成人普通片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0mg/日,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mg/日。
缓释剂型推荐最大用量为2000mg/日。
本药可用于1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儿童或青少年,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2000mg,不推荐用于10岁以下儿童。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仍是一线首选用药,并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
临床上,常有患者咨询二甲双胍的使用,笔者整理了几个糖友们咨询频率比较高的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朋友提供帮助。
1.二甲双胍会不会伤肝伤肾?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无肝脏毒性。
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时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一般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避免使用;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二甲双胍本身不会对肾功能有影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这个药物没有问题的。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乳酸酸中毒。
对此,2018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eGFR(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eGFR≥60ml/(min.1.73m 2)时,不需要调整剂量;eGFR为45~59ml/(min.1.73m 2)需要减量;eGFR<45ml/(min.1.73m 2)禁用。
2.服用二甲双胍胃有灼伤感、恶心,需要停药吗?这属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可基本消失。
或者还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一种方法是起始剂量500mg/日,1~2周后增加到1000mg/日,再等1~2周后增加到最佳剂量2000mg/日;第二种方法是将普通片更换成缓释片,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缓释制剂能够产生与普通制剂相同的降糖效果而显著减少胃肠道反应。
3.二甲双胍该怎么服用,饭前还是饭后?目前二甲双胍的剂型包括普通片、缓释片/胶囊、肠溶片/胶囊。
普通片剂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胶囊在肠道崩解释放;缓释片/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
二甲双胍的作用跟禁忌你知道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相对的一些慢性疾病发病率却越来越高。
尤其是有着“不死癌症之称”的糖尿病,其难以治愈、终身伴随的特点,让大多数人谈之色变。
糖尿病一般情况下终身都需要依靠药物来稳定血糖,并且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
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当中,二甲双胍是市面上较为常见也是最为核心的,有效控制血糖的药物。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并不陌生,人们也常将其誉为治疗糖尿病的“神药”。
但二甲双胍在实际应用当中,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遵循医嘱使用。
那么二甲双胍的作用跟禁忌都有哪些呢?让我们跟随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吧!二甲双胍的作用1、二甲双胍是什么?在了解二甲双胍的具体作用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二甲双胍到底是什么。
首先,二甲双胍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一般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
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血糖药,一般情况下为口服类药物,吸收率大约可以达到50%,降糖作用一般可持续八小时左右,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肝脏葡萄糖的合成和肠胃道葡萄糖的吸收。
在具体治疗过程当中,二甲双胍一般会与磺酰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提升降血糖的效果。
2、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治疗内容在一般的糖尿病治疗过程当中,二甲双胍片首先选择使用于需要单纯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具有肥胖病症和半高胰岛素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总体来说,具有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压力、缓解胰岛素抵抗、让身体细胞更好的利用能量等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的作用原理如下:1.二甲双胍可以抑制糖分的吸收,起到类似于淀粉酶抑制剂的作用,从而减少患者血液中的糖,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2.二甲双胍可以抑制糖的异生,抑制患者身体内氨基酸、甘油、乳酸等非糖类物质生成糖。
3.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肝糖原非必要时释放,减少患者体内的糖。
4.二甲双胍还可以激活细胞能量的代谢,是患者身体的细胞,可以使用更多的糖,使其变为肝糖原、肌糖原,利用加大糖的消耗,减少合成脂肪的量,帮助患者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二甲双胍问世以来,就一直作为糖尿病的一线药物沿用至今。
随着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该药的其它作用也相继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对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做一个回顾性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标签: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1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二甲双胍的主要降糖机制是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
有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的人群服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生率,并可逆转糖耐量异常[1]。
二甲双胍可以增加周围组织的无氧酵解,增加糖的利用,降低餐后血糖[2]。
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
通过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者受体结合点和增加低亲和性结合点的数量,改善糖尿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内源性葡萄糖产生增加,导致空腹血糖增高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
肝脏是内源性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包括糖分解和糖异生。
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减少肝糖的输出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
还可以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减少脂肪合成,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还可以提高GLP-1的水平[3]。
二甲双胍也被认为是一种胰岛素曾敏剂,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二甲双胍的常用剂量为500~2000mg,可以使HBA1c下降0.6~2%。
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2000mg/d 的疗效与甘精胰岛素的降糖效果相当。
二甲双胍在联合用药中的地位也相当突出。
1.1联合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疗效二甲双胍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对于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单二甲双胍疗效不佳时,加用阿卡波糖能更好的控制FPG、2hPG和HbA1C[4]。
这两种药物都有一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联合应用有可能增加胃肠不适。
1.2联合磺脲类药物的疗效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糖输出,磺脲类药物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互补作用,能更好的使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摘要】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被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体重,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还能对脂代谢产生其他影响。
对二甲双胍在调节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并在未来的研究中深入探讨其机制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脂代谢、血脂、体重、胰岛素抵抗、调节、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糖尿病患者不仅容易出现血糖异常,还常常伴随着脂代谢紊乱,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除了降低血糖的作用外,二甲双胍还被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脂代谢,二甲双胍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问题,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二甲双胍对脂代谢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建议,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通过对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如何影响血脂水平、体重、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其他脂代谢相关指标。
通过研究二甲双胍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旨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及临床应用策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希望可以全面了解二甲双胍在调节糖尿病患者脂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过高。
二甲双胍的作用养生之道网导读:二甲双胍的作用是什么?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
不少人担心其不良反应过大,但比较来说,其降糖作用对患者来说更大。
那么,二甲双胍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二甲双胍的作用特点1、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通过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可抑制肝糖原的输出,且有一定的胰岛素服增敏作用,从而发挥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作用。
2、二甲双胍对于高脂血症患者也有一定的益处,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并且有一定减轻体重的作用,减轻糖尿病患者伴有的脂质代谢紊乱的风险,减轻动脉血管病变,减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3、二甲双胍与磺脲类和格列类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既可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改善外周组织对糖利用差的问题,又可抵消磺脲类和格列类引起的副作用——体重增加。
因此,医学专家强调,二甲双胍应当被足够重视,作为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以及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但需要提醒的是,二甲双胍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磺脲类或格列类降糖药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减小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二、二甲双胍该怎么吃?虽然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但仍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服药时机和药物剂型来将其副作用降至最低。
1、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常与剂量有关,为了避免二甲双胍对胃肠的刺激,最好在初期以最小有效剂量500mg/日服用,遵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原则,给胃肠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2、空腹或饭前服药,对胃的刺激更大,因此在餐食或餐后服药,可减轻副作用,并且也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3、若副作用引起的症状比较严重,可考虑更换二甲双胍的剂型,比如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
肠溶片在小肠内分解,生物利用度高;缓释片每日只需服用一次,药物在胃中缓慢释出,作用持久。
三、服用二甲双胍的注意事项1、不滥用。
虽然试验发现,二甲双胍具有防治癌症、保护心脏等诸多功效,但没被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也就是说,除了用于治疗糖尿病,其他用法均要慎重。
二甲双胍降血糖原理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它的降血糖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合成,并抑制糖原的分解,从而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的量。
这样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尤其是空腹血糖。
其次,二甲双胍能够提高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够促进肌肉细胞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表达,增强葡萄糖的摄取,并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
这样能够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受阻。
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激活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多种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这使得二甲双胍成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其降糖效果肯定,低血糖发生风险小,价格适中,因而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为一线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此外,二甲双胍还有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调节血脂、减轻体重、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还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破坏的防治、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不良反应方面,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乳酸酸中毒,但发生率极低。
关键词: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二甲双胍作用机制:①通过抑制糖异生和减少糖原分解来降低肝糖输出,二甲双胍抑制糖异生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肝脏对乳酸的摄取。
②增加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二甲双胍对周围组织的作用主要依赖于胰岛素。
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通过提高胰岛素的生物作用来降糖;在胰岛素缺乏的情况下,通过促进骨骼肌细胞的糖运输来降糖。
③通过抑制肠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二甲双胍可以减少小肠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作用来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
2.二甲双胍的临床作用大致高括为两类2.1延缓糖尿病发生和降糖作用2.1.1延缓糖尿病发生: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发生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调节能力已经遭到破坏,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这部分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风险和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长[1]。
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延缓作用首先被证实,它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2.1.2降糖作用:本药降糖作用强而有效,单药治疗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降低达1.5%-2.0%。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主要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肝糖原的输出以及改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一系列依赖和不依赖胰岛素作用机制拮抗血糖,最终减低循环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缓解糖毒性和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发挥降糖作用[2]。
二甲双胍的降糖及降糖外作用
张浩;贾莉;王梅;王华新;李泓锐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2
【摘要】二甲双胍减少肝脏糖异生作用,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较少不良反应的优势,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并贯穿治疗始终达50年之久.新近研究发现,除降血糖外,其还拥有改善脂代谢、保护心血管、抑制肿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作用.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发现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罕见乳酸酸中毒.在循证医学和大量临床实验支持下,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有望如降糖作用一般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6页(P200-204,208)
【作者】张浩;贾莉;王梅;王华新;李泓锐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
【相关文献】
1.桑叶降糖成分与二甲双胍的协同降糖作用研究 [J], 玄光善;潘士佳;南姬
2.口服降糖药的降糖外作用研究进展 [J], 孙婷婷;陈福琴
3.二甲双胍降糖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素琴;刘峰
4.二甲双胍降糖作用及降糖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慧;皇甫建;肖瑞
5.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研究进展 [J], 赵红玲;张雪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