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井冈山精神 积极推进教学创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教学设计1. 引言在教育教学领域,如何将传统的优秀精神和价值观念融入现代教学实践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井冈山精神作为我国革命的源头,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革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教学设计展开讨论,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
2. 井冈山精神概述井冈山精神,是指在我国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
它包括坚定信念、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艰苦朴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等内容。
跨越时空地传承和教学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教学设计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教学设计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和领会井冈山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3.1 初步了解:井冈山精神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井冈山精神的相关知识和内涵。
这包括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通过直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
3.2 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体的井冈山精神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井冈山精神在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身上的体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同时激发学生对于井冈山精神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3.3 实践探究:井冈山精神主题活动除了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师还可以组织井冈山精神主题的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井冈山精神实践体验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井冈山精神的力量和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
4. 总结和回顾在本文中,我通过深入探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教学设计,从初步了解、深入学习到实践探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1篇一、活动背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10月5日活动地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活动内容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图片,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通过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2. 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我们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
随后,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了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3. 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旧址,如茨坪、茅坪等,实地感受了革命先辈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4. 井冈山红色教学在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参加了红色教学活动。
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形式,我们学习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
5. 重走长征路我们分组进行了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活动。
在徒步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对井冈山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引言井冈山,这座位于江西省西部边陲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井冈山精神,我校组织了一次井冈山精神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二、井冈山精神教研活动概述1. 活动背景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决定组织一次井冈山精神教研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使教师深入了解井冈山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2.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17日3. 活动地点江西省井冈山市4. 参加人员我校全体教师5. 活动内容(1)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2)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
(3)参观茨坪革命旧址群,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岁月。
(4)聆听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
(5)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三、井冈山精神教研活动成果1. 增强了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2. 深入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在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中,教师们深入学习了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过程、内涵和时代价值。
大家一致认为,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3. 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井冈山精神教研活动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要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分组讨论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交流了如何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4.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井冈山精神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合作,共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学习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5篇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
既然如此,那么关于学习井冈山精神的心得体会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学习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学习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篇一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省妇联党组安排这样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来到这片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6天的学习中,我怀着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体验式教育;与红军后代座谈互动、感受老一辈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参观黄洋界哨口、主席故居、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等,在心灵一次又一次接受洗礼、情感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憾中,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多少年,风雨洗尽了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迹,给我们后人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但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却是伟大而永恒的,不但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而且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想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矢志不渝、坚守信念,在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我不由自主地敬仰起那种坚定地信念,在艰苦斗争的纷乱年代里必胜的信念。
我们虽然不再需要用身躯去换回和平,但同样需要内心充满着希望和信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只有我们内心充实,永远坚定自己的希望和信念,一切烦恼和困难才不会难倒我们。
工作中,应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奋进的锐气,充满工作的热情与激情,精心谋事,潜心干事。
以激情打破暮气,以激情去工作,工作也必将回报以更为快乐、更为充实、也更有意义的人生。
学校教育是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阵地”一、何为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诞生于20世纪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象征;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培育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在中华文明的特殊进程阶段,由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精神再一次新的诠释、发扬和创新;井冈山精神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母亲河的重要支流,融汇着中华民族辉煌奋斗史的过去,滋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毛泽东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开创者。
当1965年毛泽东再上井冈山时又最早地提出:“井冈山不愧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
”“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中所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井冈山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象征,具有极其丰富的意义。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孙中山遗志背叛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破坏两党合作的大好局面,迫使共产党选择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来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火把,是共产党人坚信正义必胜、革命必胜、中国必胜的充分体现。
点燃中华大地上的共产主义信念灯塔,才会有革命先烈在反革命的屠刀下慷慨赴义,展现出血荐轩辕的气魄;才能有在反革命的重重包围中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味道香的苦中作乐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怀;才能在一次次反围剿中取得胜利,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井冈山斗争始于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人在失败中迅速站起来,不再痴迷于理论的窠臼和经验的直接套用,仔细分析中国阶级状况,迅速地找到革命的同盟军,开创了发动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第一次在共产主义革命的征程中引入了“工农同盟”“党指挥枪”“官兵平等新型军队”等一系列既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做法,从而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第1篇一、引言井冈山,一个充满红色革命精神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我有幸参加了在井冈山举办的为期一周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以及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奋斗精神。
以下是我在井冈山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二、井冈山精神1.坚定信念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
在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关键在于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
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解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坚守信念、战胜敌人的故事。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2.艰苦奋斗井冈山精神还体现在艰苦奋斗。
在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条件十分艰苦,但革命先辈们依然英勇奋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解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事迹。
这使我明白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3.依靠群众井冈山精神还强调依靠群众。
在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在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解了革命先辈们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
这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勇于创新井冈山精神还鼓励勇于创新。
在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勇于创新。
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解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勇于创新的事迹。
这使我明白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勇于创新,不断推动事业的发展。
三、教学实践体会1.提高党性修养在井冈山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聆听革命故事,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增强了党性观念。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人民教师关于井冈山学习心得6月18日至24日,在井冈山参加了高安市2019年高层次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国情研修班。
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受益颇丰。
一是更进一步了解了井冈山精神。
以前只是通过媒体等渠道了解井冈山精神,而如今是切身上井冈山学习体会井冈山精神。
通过此次学习,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井冈山精神是跨越时空的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跨入新时代的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求理想、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让井冈山精神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井冈山精神更应该作为做自己的精神食粮,本着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探寻职教之路,培育桃李,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之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
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更加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
此次学习通过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让我感悟到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了党性修养。
先后参观了茨坪镇毛泽东、朱德等同志旧居,这些领袖生活和工作条件如此艰苦,让我感受到当年革命领袖和红军战士以及井冈山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听讲解员讲述着小故事,更能体会到那种革命情怀,更加坚定了一名职教人员做好职教工作的信念。
难忘的是《读家书谈家风》活动,通过读陈毅安给妻子的家书、左权给老母亲的家书、谢觉哉给做子女的家书以及毛秉华写给孙子的家书,更让人看到了不同时代他们的信念。
最让我难忘的是王经燕、张朝燮的故事,王常月等老师的表演令人声泪俱下,尤其是那句“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敌”,依然在耳边回荡。
这让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有了更新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增强了个人党性修养。
今天的我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精神却匮乏着。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深深感慨:条件这么好,何来不努力、不奋斗的理由呢?因此,今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将更加坚定信念,奔着目标前进。
井冈山精神在当代中学生教案中的应用
引言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形成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
在当代中学生教育中,将井冈山精神应用于教案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对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井冈山精神概述
井冈山精神是指中国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价值观。
这种精神包括顽强的斗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井冈山精神在教案中的应用
1. 弘扬爱国情怀:通过引入井冈山精神,教案中可以融入相关历史知识和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伟大事业的责任感。
2. 培养奋斗精神:教案可以设计一系列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活动和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井冈山精神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奋斗欲望和毅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案设计可以注重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让学生体验到井冈山精神中的团结互助理念,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创新意识:教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井冈山精神的创新意识,通过问题解决和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结论
井冈山精神在当代中学生教案中的应用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通过教案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团队合作意
识和创新意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为培养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积极运用井冈山精神的理念和要点,从而
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2023井冈山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通用7篇)2023井冈山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通用7篇)学习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撰写一些井冈山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井冈山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井冈山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篇1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自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诞生了。
这一伟大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产物;同时,这一伟大精神,不仅是革命斗争的产物,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还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精神武器。
二十四个深具分量的汉字高度浓缩概括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那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这仅仅二十四个汉字,却突显着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内涵。
其中,坚定信念,在革命时期,也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是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
而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这让我们醒悟,革命要胜利,必须紧密联系群众而勇于胜利。
实事求是的精神,则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我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伟大精神。
在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同时,又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不断地付诸实际生活斗争,在实践中行动起来。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充分体现了军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同时,有了信念,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环境中艰苦奋斗,也要敢创新路,不断在实践中拓展和创新,有新路才有新发展。
在井冈山大学,红色更应重视,井冈山精神更应重视起来。
当然,不仅仅井冈山大学要这样,身为井冈学子的我们也同样应该把这一伟大的革命精神放在相当的高度,把这一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精神渗透身心。
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关系到每一位共产党人,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重要课题;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关系到每一位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井冈学子,是每一位井冈学子的使命。
龙源期刊网
江西高校:井冈山精神进课堂
作者:
来源:《江西教育A》2016年第09期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如何将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8月26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举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培训班。
江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了体会和经验。
记者获悉,为更好推动井冈山精神进课堂,江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组织开展“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教学。
该门课程安排16个课时,1个学分。
井冈山大学扎实推进井冈山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校在2007年建立了井冈山精神展览馆,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参观井冈山精神展览馆。
学校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阵地,组织编写、出版了《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校本教材,制作了《理想信念高于天》等一批音像教学片,并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联合创编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目前已演出近200场。
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在推进井冈山精神进课堂过程中,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场景,把江西的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井冈山精神入脑入心。
交流工作,讨论问题,凝聚共识,气氛活跃。
与会教师认为,应该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
高校应统筹推进学校党政干部、团干部、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力突出的工作队伍。
学习井冈山精神积极推进教学创新
赵俊京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学校党委为了让全体党员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暑期分两批组织全体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学校中层干部赴革命圣地井冈山考察。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全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
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
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
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学习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把井冈山精神转化为积极推动学校教学创新的动力,抢抓机遇,勇于开拓,为实现学校第二次党员大会提出的打造四省交界区域一流财经学校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规范教学过程,为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保证。
一个缺乏教学规范意识、教学行为不规范的教师,不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所没有规范化、精细化教学常规的学校,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就不可能发展成一所优质的一流学校。
一财校有着优良的教学传统,广大教师严谨笃学,对教学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尤以管理严、质量高,在全社会有着良好的声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源情况的变化,也给教学的规范化带来了新的困难,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向规范要质量,向规范要效益,向规范要发展。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规范化的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努力做规范的模范。
只有学生每一步的发展得到保证,学生的成才才能得到保证,只有教学的每一环节得到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要建立鼓励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激励机制,引导每一位教师在教案(学案)的编制、课堂教学过程、实训教学过程、作业评改和考试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参与校本研修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增强规范意识,提高规范化水平,为教育教学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勇于改革创新,让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
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让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如果不能根据新情况、新要求,改革创新教学工作,那就不能在自身专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就会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落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在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会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失去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就会被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边。
要打破创新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比别人多走一步是创新,比别人早走一步是创新,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再走一步也是创新。
要建立鼓励教学创新、保护教学创新、支持教学创新的激励机制,浓化改革创新的氛围,最
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使广大教师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在创新中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在改革创新中提升质量和水平,在改革创新中走向新的辉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