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命科学知识点
- 格式:xls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知识点1、,标志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标志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2、生命科学早期,主要的观察手段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是。
3、我国当代生命科学的两大成就是和。
4、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国;伴性遗传的发现者是国;达尔文的伟大著作是,他阐述观点的核心是;瑞典的林耐创立了;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微生物学的的奠基人是国,他先后发明的和疫苗。
5、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和。
其中是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它的存在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和。
6、无机盐含量很少,约占生物体的%左右,其中的缺少可能导致贫血;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血液中的降低会导致肌肉抽搐;补锌超标会导致贫血和功能低下。
7、鉴定还原性糖的试剂是色;鉴定脂肪的是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是试剂,出现特定的色。
8、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直接能源物质;最好的贮能物质;植物体内的结构多糖是和贮能多糖是;动物体内的贮能多糖是。
9、糖类的俗称是,化学通式是;细胞中主要的戊糖有和。
两个单糖分子经过形成双糖,植物体内常见的双糖有和;动物体内常见的双糖有。
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磷酸和一端为亲水性头部,一端为性尾部。
当膜结构被水包围时便会成为双层的或。
11、胆固醇主要分布在脑和神经组织,此外等内脏及皮肤脂肪中也有。
同时它也是某些激素和激素以及等物质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
血液中它过高,会导致疾病,引起心肌梗死或中风。
12、氨基酸的结构简式,通过形成肽键,其结构简式。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
13、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包括和,其中主要在细胞质中的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14、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缺乏导致脚气病;缺乏导致坏血病;缺乏导致夜盲症。
15、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合称为;、、合称为原生质层;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称为。
16、细胞膜有称为,其功能除了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出入外,还有的功能。
它的主要成分有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功能特点是。
其控制小分子物质进出的方式有和;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方式有和。
生命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一、生命科学的概念: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1. 共同的基础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3. 应激性4. 生长、发育和生殖5. 遗传和变异6. 适应一定的环境(适应性),也能影响环境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知道名称,了解其大致内容)干细胞研究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人体器官移植四、知道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提出疑问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新的疑问实验1.1细胞的观察和测量物镜*目镜=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测微尺重叠的个数*目镜每个的实际长度=物镜测微尺重叠的个数*物镜每个的实际长度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一、水1.含量:大约占人体的70%,是生物体生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种类结合水概念: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细胞结构的组成自由水(绝大部分)概念:游离存在,自由游动作用:细胞的良好溶剂;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参与生化反应;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1.含量:含量很少,大约占人体的1%2.存在形式:多数一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3.生理作用: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酶的活化和调节因子,如Ca2+,Mg2+(植物无机盐缺乏症)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一、糖类(分类、生理作用)1. 通式:(CH2O)n (碳水化合物)2. 功能: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生物体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基本原料3. 分类:单糖,双糖,多糖(1)单糖:植物:葡萄糖(C6H12O6)----------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动物: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DNA或RNA(生命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脱水缩合(2)双糖:2单糖双糖水解分子式:C12H22O11植物:蔗糖、麦芽糖动物:乳糖脱水缩合(3)多糖N单糖多糖水解植物体内淀粉(植物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体内——糖原【动物体的贮能物质;包括肝糖原(肝脏)和肌糖原(骨骼肌)】偏高合成反应血糖糖原偏低分解反应1、脂质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基本成分甘油脂肪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碳与碳之间以单键连接,室温时呈固态不饱和脂肪酸碳与碳之间以双键连接,室温时呈液态生理作用:高效的储能物质;维持体温的作用;保护内脏(2)磷脂:结构:由亲水的头部+疏水的尾部生理作用:构成细胞各种膜的成分(3)胆固醇生理作用: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是机体生成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含量过多可能会引起的负面影响2、蛋白质R(1)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H2N C COOHH(2)肽链的形成过程(3)肽键数(形成肽链时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链水解时所需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4)生理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成分及其他物质的原料;为机体提供能量3、核酸(1)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2)基本单位:核苷酸: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3)功能:生命的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维生素按溶解度的特征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不溶于水,其吸收与脂肪的存在有关,被吸收后可在体内储存水溶性维生素:溶解于水而不溶解于脂肪,过量由尿排出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P、叶酸)维生素A:功能:抗干眼病,预防表皮细胞退化缺乏症:夜盲症、角膜干燥来源: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维生素D:功能:调节钙代谢,促进骨质生长缺乏症: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来源:鱼肝油、卵黄维生素E: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不被氧化溶解缺乏症:不育、流产、肌肉萎缩等来源: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维生素K:功能:促进凝血酶原生成缺乏症:凝血受阻来源:绿叶、肝维生素B1:功能:促进糖代谢,维持神经传导功能缺乏症:脚气病、神经炎来源:米糠、麦麸、卵黄、酵母维生素B2:功能: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形成辅酶A缺乏症:口角炎、唇裂症、发育不良、易疲劳来源:酵母、大豆、卵黄、胚芽、肝维生素B6:功能: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缺乏症:皮炎、神经炎、痉孪来源:酵母、肝、谷类维生素B12: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缺乏症:恶性贫血来源:肝、奶、肉、蛋维生素C:(抗坏血酸)功能:参与氧化和还原作用,维持结缔组织代谢缺乏症:坏血病来源:水果、蔬菜维生素P:功能:维持毛细血管渗透压缺乏症:出血、血压上升来源:柠檬、茶叶叶酸:功能:与蛋白质、核酸代谢有关缺乏症:恶性贫血来源:肝、酵母、绿叶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一节细胞膜一、细胞膜的结构1、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2、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骨架结构蛋白质:附着、镶嵌、贯穿在膜中糖蛋白、糖脂:细胞的识别、血型的决定胆固醇:磷脂分子间,增加膜的流动性3、特点:流动性(结构上)选择透过性(功能上)4、功能:使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被动运输:细胞内外物质浓度不同,物质从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现象自由扩散:脂溶性小分子,气体分子例:O2协助扩散: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例:葡萄糖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和离子的运输方式内吞(胞吞):细胞摄入颗粒性物质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下面是一些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识点,供参考:
1.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进化论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
-表观遗传与角色
-生物演化的证据及其解释
2.细胞与细胞分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
3.遗传与变异
-DNA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物质的自复制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交换
4.生物体内调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谷物的发芽和光合作用的调控
-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的过程5.生物进化与分类
-物种概念和分类法则
-生物分类的主要原则
-基因型和表型的转化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模式
6.生命活动与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氧化和磷酸化的关系
-能量传递和能量损失的规律
7.生殖与发育
-基因和染色体的特点
-生殖方式和生殖细胞的特点
-基因突变和异常发育的影响因素-遗传交叉和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8.生物的生态关系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生态位的概念和作用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9.农业与生物技术
-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
-高效农业和清洁平衡农业的原理和方法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还需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加深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高三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2. 细胞的代谢:包括物质的摄取、合成、分解和排泄过程。
3.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双螺旋结构、DNA复制、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等。
4. RNA的结构和功能:mRNA、tRNA、rR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转录、翻译等。
5.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的结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非编码RNA基因等。
6. 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特性、酶的分类、酶的作用机理等。
7.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细胞、免疫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等。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1.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物种的起源、物种的变异和选择等。
2.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分类的原则、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的种类等。
3.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起源、人类进化的证据、人类的同源性等。
4. 生物的适应性结构和功能: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等。
5. 生物的行为进化:动物的行为模式、进化的影响因素等。
三、植物生物学1.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植物器官的结构、根茎叶花果的功能等。
2. 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花和果实等。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调节等。
4. 植物的激素调节: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植物对激素的响应等。
5. 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植物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四、动物生物学1.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器官的结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
2.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性别的形成、生殖和发育的过程等。
3. 动物的生理调节:动物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4. 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分类、动物行为的调节、动物行为的进化等。
5. 动物的进化与适应:动物的起源、进化的影响因素等。
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因子、生态物种、生态位等。
2. 水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河流生态、海洋生态等。
3.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的结构、土壤中的生物等。
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主题一走近生命科学一、生命科学: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就1、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对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手段。
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孟德尔为近代遗传学提供最根本的基础理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到分子水平的新阶段;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多利”;1990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全面完成,中国是唯一一个参与该计划的发展中国家。
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做出举世瞩目的贡献。
三、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实验室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设置对照实验的要求。
主题二生命的基础一、生物体中的化合物(一)无机物1、水(1)、含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3)、作用:①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②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③良好的容积,帮助运送物质。
2、无机盐(1)、含量:细胞中含量最少的化合物(2)、存在形式:离子状态(3)、作用:①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如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Ca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Mg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②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如HCO3-参与组成缓冲系统,膜内外的Na+、K+维持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二)有机物1、糖类(1)、结构通式:(CH2O)n(2)、俗称:碳水化合物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重要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重要储能物质2、脂质(1)、俗称:脂类物质(2)、化学特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种类:①、脂肪A、主要成分: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主要由碳和氢组成)。
高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导语】高中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对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的全部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帮助同学们梳理课程内容,巩固记忆,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正文】一、生命的物质基础1.细胞的组成成分: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核酸等。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酶:酶的概念、特性、分类、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二、细胞代谢1.糖代谢:糖的分解、合成、转化过程。
2.脂肪代谢:脂肪的分解、合成、转化过程。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的分解、合成、转化过程。
4.核酸代谢:核酸的合成、分解、修复过程。
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定律。
2.遗传物质:DNA、RNA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表达:转录、翻译过程及其调控。
4.生物进化: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
四、生物与环境1.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生态位、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等。
2.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概念、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
4.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五、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治疗。
2.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组织工程。
3.酶工程: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酶的应用。
4.发酵工程:发酵过程、发酵设备、发酵产品的应用。
六、实验与探究1.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
2.探究性实验: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方法的探索、实验结果的评价。
【结语】通过对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高一生命科学知识点高一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关键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广泛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多个领域。
在高一,学生们将学习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生命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细胞结构与功能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高一,学生们将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着遗传信息。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细胞的功能。
比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供细胞使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等重要生物过程;溶酶体参与细胞的消化与排泄等。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话题,紧密关系着生物种群的演化与发展。
在高一,学生们将学习遗传的基本原理。
比如,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显性与隐性基因的概念,以及遗传规律中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突变等内容。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控制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部分;基因突变是生物体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对个体遗传变异与进化起到重要作用。
三、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科学的又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生物种类及其分类方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
在高一,学生们将学习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是根据物种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的,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等进行分类。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指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境环境,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生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以上只是高一生命科学知识点的一部分,生命科学是一门广阔而深奥的学科,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知识点等待着学生们去探索和学习。
高一生命科学知识点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在高一生命科学的学习中,首先需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负责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指导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功能。
二、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进化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标准。
了解生物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生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三、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而进化则是生物在长时间内逐渐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在高一生命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DNA 的结构和功能,了解DNA如何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同时,通过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可以探索物种的进化关系,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进化原理。
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
高一生命科学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
此外,环境保护的概念也将被引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五、人体健康与营养人体健康与营养是高一生命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同时,课程还将介绍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饮食来维持身体健康。
生物第一册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我国约在公元前5000年种植水稻,猪的饲养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
2、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李时珍《本草纲目》既是一本医药学著作,也是一本生物学著作。
4、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进行广泛的观察。
5、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用牛、羊、狗和猴等动物为材料,进行了内部器官的解剖,并得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类似的推论。
6、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7、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两人提出了“细胞学说”。
8、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9、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微观领域,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1、20世纪重大研究课题: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2、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生物体与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通常是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一、水1、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
水约占体重的70%,每天至少补水2000毫升。
2、水的作用:①绝大多数细胞须浸润于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②水是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
③水能帮助运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