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三十五)
- 格式:doc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7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一)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1.(2015浙江温州十校期初联考,30)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胞吞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2.(2015云南玉溪一中期中,3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病毒主要攻击B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B.在细胞免疫中,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C.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构成D.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3.(2015安徽六校一次联考,20)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艾滋病患者有很多死于癌症,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有关C.广泛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的本质是抗体D.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分裂4.(2015辽宁沈阳二中期中,37)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原因之一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5.(2014吉林普通高中摸底,1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6.(2014河北衡水中学四次调研,33)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若某人接受器官移植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B、C、D、F均能增殖分化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⑩发生排斥反应C.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并特异性识别抗原D.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7.(2015广西柳州、玉林、贵港、百色四市联考,30)(10分)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用含35S标记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则35S 存在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2.下图是关于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关于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中肯定含有SB.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C.①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3.由人体的胰腺细胞合成的某种物质,能在常温下,在细胞外,快速水解蛋白质,则该物质( )A.是胰液中的沉淀酶B.在低温条件下易变性C.能作用于肝细胞,降低血糖浓度D.含有肽键4. (双选)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蛋白质分子均以碳链作为骨架B.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C.细胞膜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D.蛋白质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5.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P是组成ATP、DNA、RNA不可缺少的成分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C.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是蛋白质D.酶一定含有肽键7.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只有C、H、O、N四种元素B.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C.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通常都含有羧基8.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9.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①②都能D.实验①、②都不能10.下列过程中,不依赖蛋白质合成的是( )A.机体内血糖浓度的动态稳定B.染色体复制C.温度剧变导致细胞破裂D.细胞生长11.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连接键都是肽键B.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氨基酸C.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功能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参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12.(双选)下图为人体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有8种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C.B是人类的遗传物质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13.(双选)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碳元素多少决定的B.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D.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至少有n-m个肽键14.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1)该图中表示组成氨基酸的氨基的是________,表示羧基的是________,表示肽键的是________。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1.酵母菌在含乳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中出现了分解乳糖的酶,将其转移到不含乳糖的培养基上时,这些酶就不存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乏乳糖时,编码乳糖分解酶的基因消失了B.在乳糖的诱导下,酵母菌突变产生了编码乳糖分解酶的基因C.在乳糖的诱导下,酵母菌分解乳糖的酶的基因得到表达D.乳糖可能是乳糖分解酶基因的重要组成成分2.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
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4.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DNA分子上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都叫基因突变B.除病毒外,生物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基因型均为Aa的双眼皮父母生下单眼皮孩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无子西瓜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5.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78 20 2乙地区64 32 4丙地区84 15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7.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二十八)1.右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D.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子代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后代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C.如果子代植株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株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一定是雌性个体3.雄蜂是单倍体,现有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产生的F1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和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4.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Ⅱ7的基因型为DDX e Y或DdX e YC.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只来自Ⅰ2D.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5.“蚕豆病”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绝大多数平时没有贫血和临床症状,但在食用蚕豆或其他氧化剂药物时可能发生明显的溶血性贫血。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1.下列对一条核苷酸链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碱基C和碱基G的数目可不相等 B.组成核苷酸的糖是五碳糖C.磷酸基团与碱基相连接 D.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2.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肝细胞中含有葡萄糖和蔗糖C.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D.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3.如图表示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甲、乙、丙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是真核细胞,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鉴定甲、乙、丙三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分别是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试剂C.乙和丙是生物大分子,细胞内合成乙的场所是核糖体,合成丙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Ⅰ功能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乙的种类,Ⅱ是丙的主要载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其形态会发生周期性变化4.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储能物质,因为它们都属于多糖B.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C.摄入人体的N元素主要用于构成核酸中的含氮碱基D.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5. (双选)如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基本组成单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O 等元素―→m1―→M1―→主要能源物质―→m2―→M2―→主要贮能物质―→m3―→M3―→生命活动的承担者―→m4―→M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少,且产能也少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6.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7.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编号化合物实验检测组成单位主要功能检测试剂颜色反应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脂肪酸储存能量②糖原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提供能量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氨基酸承担生命活动④核酸甲基绿染液绿色核苷酸携带遗传信息A8.根据下表分析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 O 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 13% 较多X糖类44% 50% 较少YA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C.表中的X<YD.脂肪中的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9.下列图中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10.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九)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24分)1.(2015辽宁沈阳二中期中,34)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2.(2015浙江温州十校期初联考,28)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3.(2014湖南师大附中二次月考,8)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4.(2014浙江嘉兴一中摸底,26)如图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①侧到②侧B.静息状态时,②侧电位比①侧高C.静息电位回复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②侧到①侧D.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有关二、非选择题(共16分)5.(2014山东德州一模,25)(16分)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这种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2)突触主要存在于(填序号)内,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
(3)炎热刺激时,皮肤内发生的效应过程是。
炎热时失水过多,引发机体主动饮水这一调节过程中,①表示,②表示。
(4)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有关神经末梢可释放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以调节免疫功能,这表明免疫细胞的膜上有。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二十四)1.下列有关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3.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4.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交配(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5.人的TSD病是由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
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
病人的基因型为aa。
下列原因中最能解释Aa型个体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的是A.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B.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C.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型的成人D.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6.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基因a D、a+、a d决定的,a D对a+为显性,a+对a d为显性。
喷瓜个体只要有a D基因即为雄性,无a D而有a+基因时为雌雄同株,只有a d基因时为雌性。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培优练习(六十一)A组基础题组1.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2.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3.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4.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狐体内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6.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7.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三)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C.DNA分子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尿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蔗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3.近几年来的电视广告中,有许多推广中老年人补铁、钙和锌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广告,说明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无机盐主要来自于食物,比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铁、钙和锌等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合成________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血液运输____________的能力低。
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 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中,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________症状。
(2)人体的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如维持渗透压的离子:____________,维持pH稳态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
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分别处理30 min后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如下图:(1)由图中曲线可知,60 ℃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七)1.(2014安徽理综,6,6分)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2.(2014江苏单科,11,2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3.(2014海南单科,15,2分)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4.(2014重庆理综,6,6分)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5.(2012课标,4,6分)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6.(2013海南单科,18,2分)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7.(2012海南单科,15,2分)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8.(2012海南单科,14,2分)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9.(2012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10.(2014四川理综,8,11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三十五)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B.真核细胞内,在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C.原核细胞内,转录促进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D.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在多个核糖体上移动,同时合成多条肽链2.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下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A.苏氨酸B.丙氨酸 C.半胱氨酸D.赖氨酸3.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4.图甲、图乙表示细胞内相关的生理活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生理活动涉及图乙中的a、b、c、f、g过程B.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b、c、d、e过程C.遗传信息也可以由RNA传递给DNAD.可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a过程中的半保留复制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叙述有误的是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RNA聚合酶可来源于进行⑤过程的生物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6.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细胞会形成双链DNA分子,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 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和子代单链RNA,以m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成RNA-DNA和双链DNA分别需要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等多种酶B.以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C.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D.HIV的突变频率较高,其原因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7.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如下表所示,正确的是选项遗传信息遗传密码碱基构成A mRNA DNA 相同B DNA mRNA、tRNA或rRNA 相同C DNA DNA 相同D DNA mRNA 不同8.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乙肝病毒的认识也更加深入,现已知乙肝病毒的DNA由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组成,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具体过程如下图)。
则以下有关乙肝病毒增殖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形成完整环状DNA的场所是在病毒体内B.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共同组成核衣壳C.⑦是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D.乙肝病毒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过程④和⑤9.1963年科学家发现线粒体DNA后,人们又在线粒体中发现了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全套装备(如图所示)。
虽然线粒体也能合成蛋白质,但是合成能力有限。
线粒体的1 000多种蛋白质中,自身合成的仅有十余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核糖体、tRNA、氨基酸等B.线粒体中含有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等C.用药物抑制核基因的表达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D.线粒体中的蛋白质主要是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10.如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中含1 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________,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②过程涉及的RNA有________类。
(4)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多选) ( )A.T2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线粒体D.HIV11.如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人体的__________细胞中,饭后半小时上图所示过程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图中①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
②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图中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胰岛素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 _____。
(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②的碱基数远大于153,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____。
一个②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 _____。
1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______________。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________分子上,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位于________分子上(填字母)。
(4)分子1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________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1链的________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________个分子的水。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三十五)答案1.解析:选A。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转录和翻译都在细胞质中进行,转录还未结束便开始翻译;真核细胞内,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mRNA后,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启动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合成肽链。
2.解析:选A。
(1)根据表中给出的信息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搞清表中四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GCA与CGU(赖氨酸)互补,CGT与GCA(丙氨酸)互补,ACG与UGC(半胱氨酸)互补,TGC 与ACG(苏氨酸)互补。
(2)判断图中tRNA的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
tRNA上的反密码子碱基序列是UGC,注意从长臂向短臂读取。
(3)根据反密码子碱基序列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出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
UGC与ACG互补,所以图中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应是苏氨酸。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DNA结构、复制及转录的有关知识。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两种,所以共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A项正确;基因转录以DNA模板链为模板合成mRNA时,遗传信息就传递到了mRNA上,B项正确;细胞连续分裂n次,共得到2n 个子细胞,因为进行体外培养的细胞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被32P标记的单个目的基因,所以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只有2个细胞被32P标记,所以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C项错误;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密码子决定,所以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的tRNA携带,所以翻译时所需tRNA和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等,D项正确。
4.解析:选A。
图甲表示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乙体现了中心法则以及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对应图乙中的b和c过程,A错误。
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转录(b)、翻译(c)、逆转录(e)、RNA复制(d),B正确。
分析图乙可知,遗传信息可以从RNA通过逆转录过程流向DNA,C正确。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5.解析:选B。
理解中心法则的有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②过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④过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A正确;⑤过程为RNA的复制,发生在一些RNA病毒中,病毒中没有RNA聚合酶,B错误;①过程为DNA的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在15N培养液中合成的子一代DNA 都含有15N,C正确。
6.解析:选C。
艾滋病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会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DNA分子。
宿主细胞中,以HIV形成的DNA转录而来的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包括HIV蛋白质外壳和逆转录酶等,C错误。
7.解析:选D。
遗传信息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RNA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上有密码子,tRNA具有运载氨基酸的作用。
构成DNA的碱基是A、T、G、C,构成RNA 的碱基是A、U、G、C,故它们的碱基构成不同。
8.解析:选A 。
读懂图及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乙肝病毒增殖时,形成完整环状DNA 的场所在宿主细胞内,A 错误;由图可知,乙肝病毒由外膜和核衣壳组成,核衣壳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壳,B 正确;过程⑦是由RNA 形成双链DNA 的过程,即逆转录过程,C 正确;基因表达包括④转录和⑤翻译两个过程,D 正确。
9.解析:选C 。
由图解可知,线粒体内部进行着转录和翻译过程,那么其内部必然存在DNA 解旋酶、RNA 聚合酶以及核糖体、tRNA 、氨基酸等,故A 、B 正确。
由于线粒体中大部分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表达的,故用药物抑制核基因的表达会影响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进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由此可知,D 正确、C 错误。
10.解析:(1)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前者发生DNA 与RNA 碱基配对,后者发生mRNA 与tRNA 碱基配对。
(2)mRNA 中C +G =58%,所以甲中C +G =58%,T 占21%,C =1 000×2×29%=580,该DNA 第三次复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580×23-1=2 320。
(3)图中一个mRNA 可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合成多条肽链,从而提高了翻译的效率,该过程中涉及mRNA 、tRNA 、rRNA 三类RNA 。
(4)分裂间期可进行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5)结构丁代表核糖体,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化学组成与RNA 病毒相似。
答案:(1)核糖核苷酸 ①过程中T 可与A 配对(2)21% 2 320(3)一个mRNA 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三 (4)――→转录RNA ――→翻译蛋白质 DNA 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5)BD11.解析:(1)胰岛素是由人的胰岛B 细胞合成分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