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镇痛药贝诺酯的合成与表征
- 格式:pdf
- 大小:143.31 KB
- 文档页数:2
目录一、前言 .................................................................................................................................... - 1 -二、实验目的 ............................................................................................................................ - 1 -三、实验原理 ............................................................................................................................ - 1 -四、物理常数 ............................................................................................................................ - 3 -五、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仪器与试剂 ........................................................................................................................ - 3 -七、实验装置图 ........................................................................................................................ - 4 -八、实验步骤 ............................................................................................................................ - 5 -九、结构确证 ............................................................................................................................ - 6 -十、实验流程图 ........................................................................................................................ - 6 - 十一、实验结果 ........................................................................................................................ - 8 - 十二、思考题 ............................................................................................................................ - 9 -一、前言扑炎痛又名贝诺酯、苯诺来、解热安,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贝诺酯的几种合成方法介绍和对比前言:贝诺酯别名扑炎痛、苯乐来、解热安;化学名为2一(乙酰氧基)苯甲酸一4一(乙酰氨基)苯酯分子式为C17H15N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0;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mp.177—181℃,不溶于水,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分子结构式如图l所示:OO O N HOO图1:贝诺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引起的中度钝痛等。
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环加氧酶的抑制.减少前列腺素(PG合成,并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
因阻止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形成,可降低肾血流量和尿量,降低了肾盂输尿管内压,使肾绞痛得以缓解或消失。
此外,该药尚有抑制抗原——抗体形成,抑制组织胺、缓激肽等形成,降低炎症组织中血管通透性,消除水肿等一系列抗炎作用,故疗效显著。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五种方法制备贝诺酯:①阿司匹林为原料直接合成法。
②乙酰水杨酸酐两步法。
③吡啶溶液中利用一种叔胺使阿司匹林酰氯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生成贝诺酯。
④利用微波合成技术合成贝诺酯。
⑤扑热息痛制成钠盐后与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进行Schotten-Baumann酰基化反应,生成贝诺酯。
下面将重点介绍第五种方法,简略介绍前面四种方法。
一、阿司匹林为原料直接合成法阿司匹林在特定的溶剂与条件下与对酰氨基酚酯化生成贝诺酯,如图2所示。
图2:阿司匹林为原料与对酰氨基酚直接合成贝诺酯收率可达68%,不足是反应时间较长。
同时使用DMAP与DCC催化合成贝诺酯,与我国常用方法相比副反应少、反应条件要求低、反应过程容易控制。
合成贝诺酯的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图3:利用DMAP和DCC同时催化合成贝诺酯总结:阿司匹林为原料直接合成法虽然合成路线简单,产品分离较易,产率较高。
但是对实验设备、试剂要求较高,并且所需试剂价格昂贵,本科生实验不介意使用这种方法。
二、乙酰水杨酸酐两步法在苯和吡啶混合物中加入浓盐酸使乙酰水杨酸成酐,乙酰水杨酸酐再与对酰氨基酚进行酯化生成贝诺酯,如图4所示。
贝诺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合成贝诺酯,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和鉴定,掌握相关的合成方法和分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贝诺酯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其化学名为 2-(乙酰氧基)苯甲酸 4-(乙酰氨基)苯酯,由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反应制得。
反应方程式如下:阿司匹林(C₉H₈O₄)+扑热息痛(C₈H₉NO₂)→ 贝诺酯(C₁₇H₁₅NO₅)+乙酸在实验中,首先将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水杨酸钠,然后与扑热息痛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贝诺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玻璃棒电子天平烘箱2、试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氢氧化钠乙醇乙酸乙酯浓盐酸无水氯化钙四、实验步骤1、阿司匹林的水解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阿司匹林和氢氧化钠溶液,搅拌使其溶解。
加热至 70℃左右,保持反应 30 分钟,使阿司匹林完全水解为水杨酸钠。
2、酯化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入扑热息痛和乙酸乙酯,搅拌均匀。
缓慢滴加浓盐酸,调节 pH 值至 3 4,使反应液呈酸性。
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 2 小时。
3、后处理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倒入大量水中,使贝诺酯沉淀析出。
抽滤,收集沉淀,用少量水洗涤。
将沉淀干燥,得到粗产品。
4、精制将粗产品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纯的贝诺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经过实验,得到贝诺酯的产量为_____g。
2、熔点测定使用熔点测定仪测定贝诺酯的熔点,结果为_____℃(文献值:_____℃)。
3、纯度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贝诺酯的纯度,结果表明纯度为_____%。
4、红外光谱分析对贝诺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与标准图谱对比,确定其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从而验证合成产物的结构。
六、实验讨论1、反应条件的优化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 值等因素对反应产率和产物纯度的影响。
发现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有助于提高产率,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副反应增加。
扑炎痛(Benorylate)的合成苯乐来-贝诺酯一. 药物简介扑炎痛,又名苯乐来、贝诺酯,为一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由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经拼合原理制成,它既保留了原药的解热镇痛功能,又减小了原药的毒副作用,并有协同作用。
适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及神经痛等。
扑炎痛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胺基苯酯,化学结构式为:OCOCH3COO NHCOCH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mp.174~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氯仿、丙酮。
二. 试验目的1. 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化学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 通过本实验掌握污水操作的技能和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
三. 实验原理合成路线如下:COOH OCOCH3NCOClOCOCH3SOCl2HCl SO2 NaOHOH NHCOCH3ONaNHCOCH3+++COCl OCOCH3+ONaNHCOCH3OCOCH3COO NHCOCH四. 试剂与仪器及物理常数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沸点(℃)溶点(℃)分子量阿司匹林药用9g 0.05 1 136 180.16 氯化亚砜CP bp78.8℃d=1.6385ml 0.05 1 118.97 吡啶CP 1滴115.3 79.10 扑热息痛药用8.6g 0.57 1.13 129.3 169-171 151.16 氢氧化钠CP 3.3g 0.78 1.55 1390 318 40丙酮AR bp.56.5℃6ml 56 58.08 吡啶闪点:-20℃阿司匹林闪点:250℃仪器规格或型号数量磁力搅拌机1只电热套100ml 1只圆底瓶100ml/24mm X12只球形冷凝管290ml/24mm X21只搅拌棒1只烧杯500ml 1只玻璃漏斗80mm 1只温度计100℃1只直形冷凝管290ml/24mm X21只真空接受管24mm X21只滴液漏斗125ml/24mm X21只三颈瓶250ml/24mm X31只吸滤瓶250ml 1只布氏漏斗60mm 1只五. 实验方法(一)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在装有回流冷凝器(顶端附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有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温度计的1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阿司匹林9g,氯化亚砜5ml,滴入1滴吡啶,油浴缓缓加热至75℃(约50 min),维持70℃~75℃搅拌至无气体放出(约2~3h)。
实验一扑炎痛的合成【药物概述】扑炎痛,又名贝诺酯、苯乐来、解热安,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环氧酶抑制剂.本品经口服进入体内后,经酯酶作用,释放出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而产生药效.本品既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又保持了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由于体内分解不在胃肠道,因而克服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克服了阿司匹林用于抗炎引起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缺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引起的中度钝痛等.【1】【目的和要求】1. 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了解酯化反应在药物化学结构修饰中的应用.2. 通过本实验,熟悉酯化反应的方法,掌握无水操作的技能.3. 通过本实验,掌握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原理】【1】【2】【仪器】【试剂】1.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1,2】在装有搅拌、回流冷凝管(加装氯化钙干燥管,排气管导入水中)、温度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阿司匹林9g,氯化亚砜5mL,滴入2滴DMF,加热到70℃,反应大约2h,然后减压蒸去过量的二氯亚砜,得淡黄色的乙酰水杨酰氯,加入10mL甲苯待用.2. 扑炎痛的制备在100mL 的三口瓶中加入50mL 7%NaOH水溶液,冷却至5℃,再加入扑热息痛(7.6g,0.05mol)和5%(mol)的PEG,搅拌溶解,再加入40mL甲苯,在剧烈搅拌下于0~5℃内滴加溶解在10mL甲苯中的乙酰水杨酰氯.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0~5℃反应3h,抽滤,冷水洗至中性,得白色粗品扑炎痛.95%乙醇重结晶,干燥,得白色晶体.流程图:【其他合成路线及其改进】1. 传统的扑炎痛合成方法中,第一步制备乙酰水杨酰氯时采用吡啶作为催化剂,但反应不完全;也有使用AlCl3作为催化剂,但AlCl3易产生Fries重排而增加难以分离的副产物.而采用DMF作催化剂逐步升温控制反应进程,收率提高.【3】2. 直接合成法:不对阿司匹林酰氯化,直接在特定的溶剂与条件下与对酰氨基酚酯化,生成贝诺酯.主要是利用了一些特殊的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苯磺酰氯或者氯甲酸乙酯.如利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时,同时加入THF和少量的吡啶保持在0℃以下过夜搅拌,滤去沉淀物N, N’ -二环己基脲,真空蒸发掉溶剂.用乙醇重结晶,可得到较纯的贝诺酯,理论收率可达68%.该法优点是步骤少,一步即可,而且产品分离较容易,但是利用了价格较贵的DCC,而且反应时间较长.【4】3. 阿司匹林酰氯化两步法:该法分两个步骤,首先是对阿司匹林进行酰氯化,然后再和对酰氨基酚成酯.最早的方法是阿司匹林与氯化亚砜生成阿司匹林酰氯,后者再与对酰氨基酚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酯化生成贝诺酯.【4】但是反应中生成的阿司匹林酰氯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时,由于酰氯未立即酯化而发生水解,收率较低,只有40% ~ 50%.张明玉【5】等曾报道过采用丙酮为溶剂,与阿司匹林酰氯混合后,再加到对酰氨基酚钠盐水溶液中,但仍未解决酰氯水解问题,贝诺酯收率为55% ~ 65%.4. 以阿司匹林酰氯为原料:Andrew Robertson【6】利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酰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钠盐在苯中与阿司匹林进行回流反应生成贝诺酯.反应虽然只有一步,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但是收率很低,原因同样是仍未解决酰氯水解问题.Calvo Mondelo【7】等在吡啶溶液中利用一种叔胺使阿司匹林酰氯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收率达到90% , 但是该叔胺也是价格昂贵的试剂.【问题和讨论】1. 溶剂对贝诺酯收率的影响在合成贝诺酯时,使用不同的溶剂对贝诺酯合成的收率影响都不同,无论是水溶液还是丙酮,丙酮—水,或者醋酸正丁酯,都存在一些缺点,或是收率低或是时间长,而在苯—水及甲苯—水反应介质中,贝诺酯的收率均较高,时间短,且差别不大,考虑到苯的毒性较大,故选用甲苯—水作反应介质.【2】2. 扑热息痛生成钠盐反应采用低温的原因.乙酰水杨酰氯、扑热息痛及其两者产物扑炎痛在温度高时遇碱会水解,因而会影响扑炎痛的产率.降低反应温度并严格控制好反应pH值和反应时间,会得到较高的产率.【3】【参考文献】1. 王文静,吕玮,卢泽.贝诺酯的合成.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1):39,42.2. 韩立伟,白术杰.贝诺酯合成的工艺改进.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2):26.3. 姜志猛,蒋平,王卉.扑炎痛合成工艺的改进.医药工业,1985,16(11):28~29.4. 滕小波,钱捷.贝诺酯的合成进展.山东化工,2009,38(8):23~25.5. 张明玉,张培关,等.水杨酸衍生物——贝诺酯的合成.中国药学杂志,1989,9:544~545.6. Andrew Robertson. Amino - phenol compounds: US,3431293. 1969.7. Calvo Mondelo. 4-Acetamidophenyl 2-(acetyloxy) benzoate: ES, 444802. 1977.。
实验四贝诺酯的制备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掌握氯化试剂的选择与酰氯的制备操作方法。
2.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掌握酰氯为酰化试剂进行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扑炎痛(Benorglate,有名苯乐来,贝诺酯)为一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它由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利用拼合原理制成。
阿司匹林系酸性物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致胃肠道出血。
利用扑热息痛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与之形成酯,既保留两者原有作用,又兼有协同作用,副作用减少。
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熔点174~178℃,溶于丙酮和氯仿,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阿司匹林与氯化亚砜在少量吡啶存在下进行羧羟基的氯置换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酰氯。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钠盐,在于乙酰水杨酰氯进行缩合酯化反应,生成扑炎痛。
反应式如下:三、仪器药品仪器:水浴锅、布氏漏斗、抽气瓶、水泵、滤纸、烧杯、温度计(100℃)、冰浴、熔点测定仪、试管、玻棒、电子天平、量筒药品:阿司匹林、氯化亚砜、丙酮、吡啶、扑热息痛、20%氢氧化钠溶液、95%乙醇、活性炭四、实验步骤1. 卤置换反应——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在干燥的25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吡啶1滴,阿司匹林5g,氯化亚砜2.8mL,迅速装上球形冷凝器(顶端装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有一导气管,可将导气管另一端通到水池)。
置油浴上缓慢加热至70℃(在20min左右),维持浴温在(70±2)℃,反应1.5~2h,冷却,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丙酮10mL混匀,密封备用。
2. 酯化反应——贝诺酯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扑热息痛5g,水25mL。
用冰水浴冷却至10℃左右,在搅拌下慢慢滴加上步制得的酰氯丙酮溶液(在30min左右滴完)。
调节pH>10,控制温度在8~12℃之间,反应1~1.5h。
然后抽滤,水洗至中性,得粗品。
消炎镇痛药贝诺酯的合成一、本文概述消炎镇痛药贝诺酯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等,同时具有一定的消炎和退热作用。
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贝诺酯在临床上受到广泛欢迎。
本文旨在介绍贝诺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优化、产物分离提纯等步骤,以期为贝诺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贝诺酯的合成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从而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
二、贝诺酯的合成原理贝诺酯的合成主要基于酯化反应原理。
酯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通常指的是醇和羧酸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在贝诺酯的合成中,我们选取适当的醇和羧酸作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将二者连接起来,生成贝诺酯。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选择一种含有适当官能团的醇,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它含有羟基,可以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
接着,我们选取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羧酸,如苯甲酸,它含有羧基,可以与醇进行酯化反应。
在酯化反应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或有机酸(如乙酸等)。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就能进行。
在酯化反应的过程中,醇的羟基与羧酸的羧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酯键和水。
这个过程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来推动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通过酯化反应,我们可以将对乙酰氨基酚和苯甲酸连接起来,生成贝诺酯。
贝诺酯作为一种消炎镇痛药,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其合成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贝诺酯的合成方法,为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三、贝诺酯的合成方法酯化法是最常用的合成贝诺酯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杨酸与相应的醇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贝诺酯。
贝诺酯的合成一药品简介别名扑炎痛、苯乐来、解热安化学名为2一乙酰氧基苯甲酸一4一乙酰氨基苯酯分子式为C17H15N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0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mp177—181℃不溶于水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分子结构式如图l所示。
OOONHOO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引起的中度钝痛等。
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环加氧酶的抑制减少前列腺素PG合成并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
因阻止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形成可降低肾血流量和尿量降低了肾盂输尿管内压使肾绞痛得以缓解或消失。
此外该药尚有抑制抗原——抗体形成抑制组织胺、缓激肽等形成降低炎症组织中血管通透性消除水肿等一系列抗炎作用故疗效显著。
贝诺酯是乙酰氨基苯酚扑热息痛Paracetamol和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以酯键结合的亲脂性化合物是一种非甾体抗风湿解热镇痛药长期使用无成瘾性和依赖性可用作治疗肾绞痛的首选药物。
其疗效类似阿司匹林且因能避免其游离羧基对胃肠道的刺激毒副作用很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特别适用于儿童。
贝诺酯是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通过缩合而得到的前药口服后在胃肠道不被水解以原形吸收很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吸收后经酯酶作用释放出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而产生药效。
分解前tm约为lh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以及扑热息痛长主要以水杨酸及对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自尿中排除极小量自粪便中排除。
贝诺酯很少引起胃肠出血不良反应小。
贝诺酯口服后吸收较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慢从口腔黏膜吸收较快。
贝诺酯的作用特点是开始退热时间较阿司匹林慢一般在服药后15—3h开始体温下降缓慢作用温和持续降温时间较阿司匹林长体温复升率也较阿司匹林低。
本品既具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又保持了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
由于体内分解不在胃肠道口服易被小肠吸收因而克服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了阿司匹林用于抗炎引起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缺点。
二实验原理OHNHCOCH3OHNH2Ac2OOCCH3COOHSOCI2DMFCOCIOCOCH3NaONHCOCH3COOOCOCH3NHCOCH3P EG1000甲苯贝诺酯的合成路线图三实验部分3.1 仪器与试剂3.11原料与试剂阿司匹林二氯亚砜醋酐对氨基苯酚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氢氧化钠活性炭氯化钙甲苯95乙醇亚硫酸氢钠PEG600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PH试纸蒸馏水自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贝诺酯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2. 掌握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步骤;3. 分析贝诺酯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4. 评价贝诺酯的纯度和质量。
二、实验原理贝诺酯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其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氨基)苯酯,分子式为C17H15N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0。
贝诺酯的制备主要通过醇和酸酐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滴定管、电热套、恒温水浴锅、真空泵、烘箱等;2. 试剂:苯甲酸酐、乙二醇、硫酸、无水硫酸钠、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将苯甲酸酐和乙二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烧杯中;2. 加热:将混合液置于电热套中,加热至60℃左右,维持反应温度;3. 滴加:在反应过程中,缓慢滴加硫酸,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保持在60℃左右;4. 反应: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待反应液变为淡黄色时,停止加热;5. 萃取: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硫酸钠,搅拌使其沉淀;6. 过滤:将反应液过滤,收集滤液;7. 蒸馏:将滤液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8. 结晶:将蒸馏液冷却至室温,使其结晶;9. 干燥:将结晶物在烘箱中干燥,得到贝诺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贝诺酯,产率为70%;2. 纯度分析:对制备的贝诺酯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显示与理论值相符,纯度为98%;3. 质量评价:对制备的贝诺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其含量为99%,符合药典要求。
六、实验讨论1.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60℃左右,有利于提高产率;2. 滴加速度对产率的影响:滴加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可能导致反应液局部过热,降低产率;3. 硫酸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硫酸用量应适量,过多可能导致副反应,过低则反应速率较慢,影响产率。
七、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贝诺酯,产率和纯度均达到药典要求。
第38卷第2期辽 宁 化 工Vol .38,No .22009年2月L iaoning Che m ical I ndustry February,2009
消炎镇痛药贝诺酯的合成
沈广志,邹桂华,才玉婷,吴宜艳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 要: 拟出了贝诺酯的两条合成路线,经过对比研究,确定了路线二即以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为原料,酯化一步以PEG1000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得出贝诺酯的合成路线,本工艺总收率达92%。
关 键 词: 贝诺酯;相转移催化剂;合成
中图分类号: T Q 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0935(2009)022*******
贝诺酯(Benorylate ),又名苯乐莱、扑炎痛、
解热安,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
它是利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
法制备而成。
本品是非甾体类抗风湿、解热镇痛药,环氧酶抑制剂。
本品既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又保持了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
由于本品体内分解不在胃肠道,因而克服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克服了阿司匹林用于抗炎引起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缺点。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引起的中度钝痛等。
本文研究了贝诺
酯的合成工艺[1-4]。
1 合成工艺路线
1.1 路线1
1.1.1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
1.1.2
贝诺酯的制备
1.2 路线2
1.2.1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
1.2.3 两路线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两路线,可知路线一酰氯化过程中采用吡啶为催化剂,但此催化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并且虽然吡啶可与酰化试剂形成络合物
而增加酰化活性,但本路线采用无水操作以防水解时,其酰化活性明显下降;若温度过高,在生成酰氯时易发生酯基的水解,使生成的酰氯纯度不高,从而影响下一步酯化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在酯化时,使用大量的丙酮作吡啶缚酸剂,而丙酮对扑热息痛和产品的溶解度差,导致贝诺酯收率仅60%左右,并且产品质量差,生产上亦存在危险
性。
路线二在制备乙酰水杨酰氯时,加入催化剂DMF 后,可明显降低酰氯的反应温度,且所得酰
氯质量好;酯化反应以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可缩短
反应时间,收率高。
综合以上优势,我们选择路线
收稿日期: 2008209225 作者简介: 沈广志(1979-),男,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
二做为贝诺酯的最终合成路线。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JJ -1型精密定时电动搅拌器,江苏省金坛市
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98-1-B 型电子调温电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HB -Ⅲ型循环水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XT -4双目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乙酰水杨酸,沈阳新光化工厂;氯化亚砜(AR ),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N,N -二甲基甲酰胺(DMF )(AR ),沈阳市试剂三厂;扑热息痛东北制药总厂;95%乙醇(AR ),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其它试剂均为化学纯。
2.2 合成工艺
2.2.1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100mL 三颈瓶中,加入乙酰水杨酸9g,在0~5℃下滴加氯化亚砜5mL 和DMF 5mL,缓缓加热至70℃,反应约2h,减压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冷却,得淡黄色的乙酰水杨酰氯。
2.2.2 贝诺酯的制备
在装有滴液漏斗、搅拌的100mL 三颈瓶中,
加入扑热息痛9g,加水50mL,在0~5℃搅拌下缓缓加入5%氢氧化钠水溶液50mL,使扑热息痛全部溶解。
加入5%相转移催化剂PEG1000,滴加上步制得乙酰水杨酰氯,维持pH 值为9~10,20~25℃搅拌反应1h 。
反应完毕,抽滤,冷水洗至中性,得白色贝诺酯粗品。
粗品以95%的乙醇重结晶,干燥得白色结晶。
测熔点175~177℃。
3 结果与讨论
(1)通过对所设计的两条合成路线的研究,
本文选择了路线二作为贝诺酯的最终合成路线。
该路线具有以下优点:在制备中间体乙酰水杨酰氯时,加入DMF 后,可明显降低酰氯的反应温度,且产品纯度高。
酯化一步加入PEG10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其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缩短了反应时间,能显著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
得到质量和收率都很高的贝诺酯。
(2)氯化时氯化亚砜兼做溶剂,应过量并注意回收。
(3)酰化反应加入催化剂DMF 可降低反应温度,得酰氯质量好。
4 结 论
综上所述,生产贝诺酯较理想的反应条件是,
在合成乙酰水杨酰氯时以DMF 作催化剂,在70℃温度下制得。
酯化一步加入PEG10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可得到高质量和高收率的贝诺酯,改进后的工艺收率达92%,更便于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效山,王键.制药工艺学[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4:180-187.
[2] 计志忠.化学制药工艺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88-89.
[3] 刘宝,李晓新,王玮.贝诺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J ].开封医
专学报,200O ,19(1):37.
[4] 韩立伟,白术杰.贝诺酯的合成工艺改进[J ].黑龙江医药
科学,2007,30(2):26.
Syn thesis of Benoryl a te
SHEN Guang 2zhi,ZOU Gui 2hua,CA I Yu 2ting,WU Y i 2yan
(MudanjiangMedical College Heil ongjiangM udanjiang 157011,China )
Abstract:T wo synthetic r outes of benorylate were put f or war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A t last,the second synthetic r oute
which used as p irin and aceta m inophen as ra w materials and PEG1000as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in esterificati on was chosen t o p repare benorylate,The yield of benorylate can reach 92%.Key words:Benorylate;Phase transfer catalytic ;Synthesis
5
9第38卷第2期 沈广志,等:消炎镇痛药贝诺酯的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