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风舞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62.00 KB
- 文档页数:8
土风舞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土风舞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民间舞蹈”的第二节“土风舞特点及基本动作”。
具体内容包括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动作特点、基本步法和手势,以及土风舞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和动作特点,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 培养学生掌握土风舞的基本步法和手势,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3. 激发学生对民间舞蹈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土风舞的动作连贯性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土风舞的基本步法、手势和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舞蹈道具(如扇子、手绢等)。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手绢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土风舞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土风舞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动作特点、音乐特点,为学生学习土风舞奠定基础。
3. 实践教学:(1)基本步法学习:教师示范土风舞的基本步法,学生跟随模仿,逐一掌握。
(2)手势学习:教师示范土风舞的手势,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手势的连贯性和美观。
(3)组合练习:将基本步法和手势组合起来,进行连贯动作的练习。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土风舞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六、板书设计1. 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动作特点、音乐特点。
2. 基本步法、手势示意图。
3. 土风舞组合动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段土风舞组合动作,并拍摄视频。
答案要求:动作连贯、节奏准确、表情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关于土风舞的资料和视频,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练习,提高舞蹈水平。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舞蹈比赛,锻炼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土风舞的动作连贯性和节奏感。
土风舞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五章“民间舞蹈”中的“土风舞”一节。
详细内容将包括土风舞的历史起源、主要风格特点、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风舞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在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中的地位。
2. 掌握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土风舞的队形变化及动作协调性。
教学重点:土风舞的基本动作、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手绢、扇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土风舞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土风舞的风格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土风舞的历史起源、主要风格特点,让学生对土风舞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实践教学:a. 教师示范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b. 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习土风舞队形变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土风舞的表演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5.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经典的土风舞队形变化,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技巧和要点。
六、板书设计1. 土风舞的历史起源2. 土风舞的风格特点3. 土风舞基本动作及队形变化a. 基本动作b. 队形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排一段土风舞,要求包含至少两种队形变化。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土风舞活动,深入了解土风舞的文化内涵,提高舞蹈水平。
同时,推荐一些关于土风舞的书籍和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动作规范与队形变化的掌握3.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动作规范性:教师需详细讲解并示范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强调动作要领,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