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新浪潮与我国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158.65 KB
- 文档页数:5
论跨国并购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分析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其重要特征就是跨国并购。
2007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达到5810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58%,全球新一轮并购浪潮再次呈现在各企业面前。
对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指导我国企业的经营战略。
本文从新形势下国际并购的新特点、跨国并购总体发展趋势、跨国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对策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跨国并购第五次并购浪潮公司绩效对策分析ABSTRACTThe mid-9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rise of the fifth wave of glob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still thriving, and it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first half of 2007, the glob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mounted to 581 billion U.S. dollars, increasing 58 percent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2006, the global wave of a new round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s showed in the front of the enterprises once again. The analysis of the fifth wav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ll help us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guiding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issue discussed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opportuni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Key words]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fifth wav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alysis目录一、前言 (1)二、跨国并购理论 (1)(一)效率理论 (1)1、经营协同理论 (2)2、管理协同效应 (2)3、财务协同效应 (2)4、多元化协同效应 (3)(二)交易费用理论 (3)(三)代理理论 (4)二、跨国并购总体发展趋势 (4)(一)跨国并购呈波浪式前进态势 (4)(二)跨国并购在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的矛盾中发展 (5)(三)跨国并购中特大并购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 (5)(四)跨国直接投资额持续高速增长 (5)三、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例分析 (6)(一)收购事件简析 (6)(二)事件点评 (7)四、我国国有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 (8)(一)并购浪潮将再度掀起 (8)(二)并购成为跨国投资的主线 (9)(三)国有企业并购的空间很大 (9)1、整体并购比重有很大上升空间 (9)2、某些行业并购有很大发展空间 (9)3、竞争性行业的跨国并购仍有较大空间 (10)4、并购政策日趋完善 (10)5、产权交易平台初步建立 (11)六、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对策分析 (11)(一)进一步改善并购环境 (11)(二)突破几种思维观念 (12)1、重新认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12)2、重新认识“做大做强”问题 (13)3、重新认识“人情关系”问题 (13)4、重新认识“控制权”问题 (13)(三)搞好资产评估 (13)1、明晰产权 (13)2、合理价格 (14)(四)国内并购为主、跨国并购为辅 (14)1、国内并购 (14)2、跨国并购 (15)(五)实施走出去战略 (15)七、结论 (15)参考文献 (17)论跨国并购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分析一、前言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跨国并购能够绕过东道国的投资限制和贸易壁垒,迅速进入并占领其市场,因此跨国并购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
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并购浪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本文对当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的特征、动因、影响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这一并购浪潮对入世后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第一,将互利、共赢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并购过程中;第二,要尽快建立与企业对外投资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体系;第三,加快商签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把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纳入签署双边投资保护的议题。
标签:跨国并购;浪潮;企业;对策;分析一、当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在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竞争的加剧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因此出现的商机必须作出迅速的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会越来越难以长久的维持。
想要获得有一定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对自己的资源优势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补充。
跨国并购就是企业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实现该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同时,全球化经济的浪潮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打造能够进行全球竞争的平台。
随着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实力也在迅速提升,但依然有限。
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尽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地壮大自己,迅速打造一个能够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的高水平平台。
这也是中国企业选择海外大规模并购的主要原因,也是国际化经营路程上实现跳跃性发展的一个主要动机。
二、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为了充分适应当前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的两种资源,寻求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在获得资源、赢得竞争平台等动机的驱使下,许多中国企业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定位为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已经日益成为并购活动中活跃的主角。
截止2007年,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比例接近35%,并且这样的趋势还保持持续上升的状态。
★★★文档资源★★★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引进外资的方式主要以建立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为主。
现在,国际上流行通过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大约占到了80%至90%;反过来,我国的外资80%至90%都是合资形式,这就使得大量外资没有进入中国。
如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所谓并购的****时期,随着规模的扩大,进入产业的延伸,在全球性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并购——很可能就是每位中国的企业家下一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尤其是跨国并购。
世界并购当前呈现出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一些特征。
并购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的单体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如英国葛兰素康威联姻史克必成、联合利华收购美国贝斯特、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盈科收购香港电信。
花旗银行收购旅行者集团、大通银行收购IP摩根等。
并购显现出主体多元化趋势,具体目标和功能也日趋多元化,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分布行业较广,投机色彩明显消退。
同时,跨国并购咨询服务业的金融化、国际化对跨国并购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
随着并购行为的成熟,其不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而是实现了企业扩张和剥离“消肿”的双向发展。
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近期已经表示,中国今年底必将加入WTO,这不仅意味着很多的机遇,更多的应是挑战。
首先,我们将面对空前的开放。
加入世贸后,中国原有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堵墙会逐渐倒下,全球的中小企业可以登堂入室直接到中国来,它没有必要跑北京找政府,可以直接到上海,到苏州,到广州直接找中国企业家。
过去叫企业家和政治家见面讨论20年,现在有可能企业家和企业家见面,因此目前的开放是真正第一次开放,而且这种势头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格局、伦理状态、文化甚至政治格局都会有冲击。
其次,是全球标准的实施。
过去在不开放的情况下我们强调中华民族特点,强调中国的国情。
在全球化开放之后,这些说法很困难,你必须接受全球标准。
你不接受全球标准你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全球。
跨国并购是企业国内并购的延伸,是跨越国界的兼并与收购活动。
对兼并与收购最权威的当属联合国贸发会议有关文献的界定:“在跨国兼并中,原来分属两个不同国家的两家企业的资产与经营被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
在跨国收购中,资产和经营控制权从当地企业转移到外国公司,前者成为后者的子公司。
”以并购企业产业联系特征为依据,一般将跨国并购分为四种类型,即水平并购、垂直并购、中心型并购和混合型并购。
对于当代跨国并购浪潮,可以在多个层面予以分析,其中两个特点最为突出:其一是并购企业母国与东道国主要为发达的工业化经济。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1995年到2000年为止的6年期间,涉及最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资本流动,占这类直接投资的比重,最低为77%(1997年),最高为92.4%(2000年)。
如若加上东亚与拉美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则在这6年期间,整个工业化经济吸收的并购资本占跨国并购资本总额的比重,当在95%以上。
另一个特点是,以并购交易金额计算,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占压倒优势地位,由此使此次并购浪潮带有强强联手的鲜明特征。
这与以往并购史上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国内竞争中一再发生的“弱肉强食”式企业兼并,形成了鲜明对照。
纵向考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当代跨国并购发展的一些趋向,尤以两个趋向最为明显:趋向之一是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浪潮呈波浪式推进,且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向。
迄今为止企业并购浪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一次比一次跨国特征突出,就充分表明了跨国并购的波浪式涌动趋向。
而1993年以来掀起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其总规模与单个规模的扩展,也呈现了某种波浪式扩展趋向。
2001年以来并购活动的收缩,究竟意味着此次并购浪潮的过去还是两次大的涌动之间的短暂调整,目前虽然难以得出准确答案,但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并购的能量正在重新聚积。
趋向之二是跨国并购正在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这一趋势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已经明确地显露了出来。
有关统计资料揭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跨国并购形式流动的直接投资占全球FDI 流动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下。
★★★文档资源★★★内容摘要: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力量,本文分析了当代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动向,提出了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新动向战略分析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全世界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掀起新的跨国并购战略。
全球化时代是规模收益递增的时代。
在全球化经济中,企业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或市场萎缩的行业,规模是企业获得生存机会的源泉。
因此,随着竞争的激化,全球企业兼并风潮愈演愈烈。
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兼并,其中80%被跨国公司并购,跨国并购交易额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利用直接投资(FDI)争夺世界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近几年,世界FDI 格局由原来“****化”(美、日、韩)转变为“多级化”。
1990年底在西方各国的FDI总额中,发达国家占80%,发展中国家占20%。
但在1993-199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高达%,1999-2000年又下降到%,2001年又回升到%,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欧大型的跨国公司在新兴的市场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撤资,而且一举替代日、韩等国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充分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高度重视。
大大加强本地化战略。
随着国际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人才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大加强了本地化战略的进程。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海外并购策略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足迹也越来越深远。
为了迅速获得海外资产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倾向于通过海外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然而,海外并购不仅涉及各种商业风险,还面临许多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需要企业做好全面谋划和准备。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海外并购策略。
一、并购类型与目标选择海外并购可以分为控股、合资、收购等类型,在选择并购方式前,企业需要对自身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位。
控股并购可能能够更好地使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发挥优势,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策法规会严格限制对本地企业的股权掌控,这就需要企业在考虑留有余地的同时,确保其投资收益和掌控能力。
在并购目标选择上,企业也需要考虑其目标市场和行业,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文化和政治上的冲突。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状况、地位等进行充分了解,保证投资能够真正产生效益。
二、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海外并购涉及到大量资金投入和复杂的投资环境,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企业需要认真评估风险,制定出能够应对不同情况的风险管理计划。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合适的财务机制,确保海外投资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并减少税务风险和外汇波动风险等财务风险。
三、文化融合与人才培养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关注文化融合问题。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需要考虑文化差异是否会影响到目标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而制定出文化融合策略,促进企业之间的理解与协作。
除了文化融合,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产并购较为重要的企业。
企业需要拥有一支适应海外市场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能力,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团队。
四、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海外并购不仅仅是企业的商业行为,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几个发展我国跨国公司战略选择的建议。
首先,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市场的多元化。
在全球市场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有所区别。
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特点调整产品定价、功能和外观等方面。
此外,也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进行合规经营。
因此,我国跨国公司应该在市场多元化方面进行战略选择。
其次,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技术创新能够帮助我国跨国公司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为了实现技术创新,我国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研发等方式来获取技术资源。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我国跨国公司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国际化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另外,我国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来培养专业人才。
第四,我国跨国公司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在全球化竞争中,我国跨国公司应该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可持续性,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选择的考虑范畴。
可以通过减少环境污染、推行社会责任、加强公司治理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应该注重市场的多元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与挑战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高潮。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路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机遇挑战一、跨国并购类型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G)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企业并购。
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为: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在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跨国并购活动。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之一。
有关专家分析,近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成为“世界加工厂”,拥有巨额外汇储备,本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资产价格膨胀。
作为“世界加工厂”,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价值低端,而人民币升值正进一步挤压中国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其结果是许多制造业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改变缺乏核心技术、国际市场、国际品牌和全球化渠道的现状。
目前,中国企业并购主体以大型、超大型垄断性国有企业为主。
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首钢集团、中信集团等。
进入21世纪,民营企业日益活跃在海外并购的舞台,但比重仍然较小。
进入2021年,国有企业应经退居第二位,有限责任公司占32%。
海外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
中国企业积极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
并购产业还大多数集中于采矿、商务服务业、制造业。
中国企业一直处于探索期。
三、跨国并购的主要类型 1.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按跨国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