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1
繁殖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隐睾:某些个体出生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仍滞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内的现象。
2.生殖激素:与动物的性器官、性发育、性活动等直接相关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3.睾丸下降:胎儿期的睾丸位于腹腔内,大多数雄性动物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睾丸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内的过程叫做睾丸下降。
4.公畜的初情期:是指公畜第一次能表现出完整的性行为序列,并释放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年龄。
5.交配频率: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公畜与发情母畜交配的次数(或采精的次数),也称交配能力。
精子发生周期。
6.精子发生周期:由A型精原细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叫精子发生周期。
7.血睾屏障:指睾丸中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层和精细管内的足细胞间形成的紧密联结,可以阻止血液和淋巴管进入精细管,避免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受循环系统化学变化的影响。
8.母畜的初情期:雌性动物首次出现发情并排卵的时期称为初情期。
9.适配年龄:母畜在性成熟后,体重达到成年体重70%左右,适宜配种的年龄。
10.卵子的发生:指雌性生殖细胞从分化、增殖到成熟的全过程。
11.诱发排卵:动物经过交配或人为刺激子宫颈才能引起排卵。
12.自发排卵:指卵泡成熟后不需外界刺激即可排卵和自动形成黄体。
13.黄体功能:产生孕酮,维持妊娠状态14.发情周期:母畜从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或者从一次发情结束到下一次发情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15.常年发情:初情期后,空怀母畜不受季节限制,常年都可发情的现象,叫常年发情。
16.季节性发情:母畜初情期后,只在特定的季节发情,叫季节性发情。
17.乏情期:除发情季节以外的其他月份,空怀母畜不发情,叫做乏情期。
18.乏情:达到初情期的雌性动物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称为乏情。
19.产后发情:指母畜分娩后出现的第一次发情。
20.孕后发情:母畜在妊娠后仍出现发情表现,称为孕后发情。
21.诱导发情:使用药物或管理方法使单个母畜发情并排卵的技术,叫作诱导发情。
胚胎工程一、胚胎工程的概念1、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二、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1、精子发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第二阶段是,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第三阶段是,精子细胞精子。
其中高尔基体发育顶体,精子头的主要部分是由细胞核变成,由中心体变为精子的尾。
线粒体形成线粒体鞘,其他物质浓缩成原生质滴脱落。
2、精子分为头、颈、尾三个部分。
不同种动物的精子的大小与动物的体型无关。
3、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胎儿期)完成的。
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时期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看见两个极体。
二、受精作用的场所、过程(一)、场所:输卵管(二)过程:1、受精前的准备①成熟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中经历一段时间,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此过程叫精子获能。
②卵子的准备卵子都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
2、受精阶段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细胞膜,原核形成和原核融合。
①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发生顶体反应,穿过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②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发生的时期依次是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和精子如卵后。
三、胚胎发育(注意囊胚和原肠胚的图形)1、卵裂期:特点: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不增加或略有减小。
2、桑椹胚:特点:是全能细胞。
3、囊胚:特点: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
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中间的空腔称为囊胚腔。
个体较小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盘和胎膜,孵化是发生在囊胚时期,是指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4、原肠胚:特点:有了三胚层的分化四、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过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五、体外受精(一)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精子与卵子的结构与生殖过程精子和卵子是人类生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细胞。
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卵子是女性生殖细胞。
它们的结构和生成过程对于人类繁衍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子的结构与生成过程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由睾丸中的精原细胞经过精子形成过程生成。
精原细胞在发生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经过精细胞分化,最终生成精子。
精子的结构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富含遗传物质DNA,并具有能穿透卵子的鞭毛。
头部和颈部之间有一部分称为中心体,其中包含几个线粒体,为精子提供能量。
尾部则是由纤毛组成,使精子能够以游动的方式前行。
二、卵子的结构与生成过程卵子是女性生殖细胞,由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卵子形成过程生成。
女性在出生时,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数量已经固定,不再增加。
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其中一个细胞为卵子,其余细胞则不完全发育。
卵子的结构由卵细胞膜、卵浆、卵核和卵细胞质组成。
卵子的大小通常要比精子大得多,因为卵子需要提供营养物质和细胞器给受精后的胚胎。
卵子膜是保护卵子的外层,同时也是精子的穿透屏障。
三、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当精子和卵子在合适的环境中相遇时,精子会通过触须感应到卵子释放的化学物质。
然后,精子的鞭毛开始摆动,游向卵子,并最终穿透卵子膜。
精子与卵子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四、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融合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受精卵经过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胚胎经过一系列发育过程,最终发育成为一个新生命。
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的结构和生成过程对于繁衍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子的鞭毛和游动能力使其能够找到卵子,并穿透卵子膜进行受精。
卵子则提供营养物质和细胞器给发育中的胚胎。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基础。
综上所述,精子和卵子的结构与生殖过程对于人类生殖和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精子和卵子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繁衍过程的奥秘。
第二章精子和卵子发生(spermatogenesis and oogenesis)在许多动物,如昆虫、蛔虫以及脊椎动物中,有在早期即与体细胞分开的,区分明显的生殖细胞。
在其他几个动物门(以及整个植物界),尚没有建立这种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区分。
在这些物种中,包括腔肠动物(cnidarians)、扁虫类动物(flatworms)和被囊类动物(tunicates),即使是在成体中体细胞也可以很容易地变为生殖细胞。
许多无脊椎动物门的游动孢子,芽等都被证实其体细胞具有产生出新个体的能力。
生殖细胞(germ cell, reproductive cell)是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内承担繁殖后代任务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到最终分化的精子和卵子。
生殖细胞是个体发生的基础。
此术语由A 恩勒和K 普兰特尔于1897年提出以与体细胞分开。
体细胞最终都会死亡,只有生殖细胞有延续至下一代的机会。
物种主要靠生殖细胞延续和繁衍。
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每一物种的结构都为其生殖细胞的存活提供最好的条件。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生物,必须经历生殖细胞发生,产生出称为配子(gamete)的精子和卵子才能实现世代交替。
生殖细胞发生也称为配子发生(gametogenesis),是精子和卵子形成的过程。
在那些生殖细胞在发育早期即与体细胞分开而建立起了生殖细胞系的有机体中,生殖细胞不是由性腺本身产生的。
相反,生殖细胞的前体细胞,称为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是在其他地方产生后迁移到发育中的性腺中的。
生殖细胞发生包括(1)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迁移到将形成性腺的生殖嵴中;(2)性别的决定与分化;(3)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等事件。
在此我们先讨论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到胚胎发育和器官发生时再讨论原生殖细胞的形成与迁移以及性别的决定和分化。
第一节: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精子发生的启动精子发生就是从原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精子的过程。
1.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P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P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精子获能→精卵识别→精子入卵→卵的激活→发育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1.分裂周期短;2.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3.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4.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A )1.第一个有系统地研究动物发育的人是 B.达尔文;C.鲁斯;D.吴尔夫。
( C )2.以下观点哪一个不是先成论的观点:A.卵子里早就有了胚胎;B.精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D.胚胎中套着更小的胚胎。
( A )3.杜里舒在海胆早期胚胎的研究表明:A.早期的半个胚胎也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胚胎;B.半个胚胎只能发育成为半个胚胎;C.证明鲁斯的实验是对的;D.早期胚胎不能分离。
( A )4.Spemann的伟大贡献是A.发现了胚胎诱导现象;B.发现了差异的基因表达;C.发现了多线染色体;D.创立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 A )5.发育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下列哪个年代创立的?A.1950―1960;B.1960―1970;C.1970-1980;D.1980-1990。
二、判断题:( F )1.吴尔夫是一个先成论者。
(T )2.卢斯是实验胚胎学之父。
(T )3. Spemann发现了胚胎细胞诱导的信号。
专题三胚胎工程胚胎工程动物早期胚胎配子
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
第一节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第一讲
一、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一)精子的发生
1.场所
2.时间
3.过程
细胞核
高尔基体
中心体
线粒体
细胞内其他物质
(MⅠ分裂)(MⅡ分裂)精子的发生过程DNA复制
生长、DNA 复制精原细胞(2N )
2N )次级精母细胞(N )
N )
精子(N )变形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4.精子的形态与结构
问题1家畜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以亿计,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结合,这是
否是一种浪费?怎样理解这一现象?
不是。
在自然繁殖的条件下,这是动物为繁殖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生理保障机制。
因为,在自然条件下,精子从射精部位运行到受精部位,在通过母畜生殖道的过程中,母畜生殖道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环境将对精子进行筛选,并致使大量的精子途中死亡,被分解或排除,造成精子大量损耗,最后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的精子只剩百余个,与卵子完成受精的只有一个。
问题2精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下
来,对这一现象怎样理解?
细胞核是精子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也是参与精、卵结合及后代遗传特性与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而线粒体
则是有氧呼吸产生运动能量的场所,精子的线粒体集中于
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是精子维持生存和运动能量的“动力工厂”或“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