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集一矿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349.86 KB
- 文档页数:5
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产量和利用率也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
煤矿瓦斯事故的频发给煤炭开采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煤矿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号煤矿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煤矿,位于某省某市,是该地区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该矿产储煤层发育良好,煤层瓦斯赋存量较大,瓦斯突出事故频发,给煤矿生产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对于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对一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和煤层特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煤矿区域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特征、煤层产煤条件、煤层岩性、裂缝发育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掌握一号煤矿地质背景和煤层特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我们需要对一号煤矿的瓦斯赋存规律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抽放系统的监测数据和实验室瓦斯吸附解吸等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瓦斯赋存规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探索瓦斯在煤层中的分布规律、运移规律和释放规律,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一号煤矿煤层进行三维建模,模拟瓦斯在煤层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更直观地揭示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性,为后续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我们可以通过对一号煤矿的瓦斯防治工程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对一号煤矿瓦斯防治工程的实施效果和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瓦斯防治工程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瓦斯防治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效果提供经验和借鉴。
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瓦斯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我们相信,在煤矿企业、科研院校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煤炭开采和利用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保障。
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一号煤矿是国内的一座重点煤矿,矿区内该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一号煤矿矿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
煤层瓦斯赋存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影响矿井瓦斯爆炸灾害的重要因素。
经过对一号煤矿矿区煤层瓦斯赋存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煤层瓦斯赋存呈现时空变化规律:1、时间变化规律:煤层瓦斯赋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高低波动的趋势,同时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季瓦斯含量明显高于冬季。
2、空间分布规律:煤层瓦斯赋存不仅受到煤层厚度、排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还与高低位置、断层、煤层裂隙等因素有关。
一号煤矿矿区煤层瓦斯分布主要以煤层中部为主,而在断层和煤层裂隙处也会出现明显的瓦斯聚集。
二、煤层瓦斯分布与瓦斯抽采的匹配为了有效地治理煤矿煤层瓦斯,需要合理安排瓦斯抽采措施。
煤层瓦斯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瓦斯抽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一号煤矿矿区,瓦斯抽采主要采用钻孔瓦斯抽放法和井下瓦斯抽放法。
根据煤层瓦斯分布规律,我们可以推测出以下瓦斯抽采方案:1、钻孔瓦斯抽放法:该方法适合在煤层中部区域进行瓦斯抽采,可选择在煤层比较厚实且煤层产煤较好的位置进行钻孔,不仅能够抽取部分区域的瓦斯,还能够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压力,从而减小瓦斯爆炸的危险。
2、井下瓦斯抽放法:该方法适合在断层和煤层裂隙处进行瓦斯抽采,可通过集中排采等方式有效地降低瓦斯压力,从而减小瓦斯爆炸的危险。
三、瓦斯抽采效果的评估瓦斯抽采是煤矿瓦斯治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瓦斯抽采效果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号煤矿矿区,我们采用了“煤层瓦斯赋存量—瓦斯抽采量—瓦斯浓度”三个指标评估了瓦斯抽采效果。
评估结果表明,煤层瓦斯赋存量的减少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矿瓦斯爆炸的危险;同时,瓦斯抽采量与煤层瓦斯赋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最终,瓦斯浓度的降低可以直接反映瓦斯抽采的效果。
综上所述,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煤层瓦斯是指煤层中保存的天然气,是一种有害且危险的煤矿瓦斯,常常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号煤矿位于山西省,该矿床的煤层比较厚,地质条件复杂。
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和开采效果。
研究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首先需要了解该煤矿的煤层性质,包括煤层厚度、煤质、构造、气体含量等。
通过对一号煤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号煤矿的煤层瓦斯主要以自由瓦斯和吸附瓦斯为主。
自由瓦斯是指在煤层中以气泡形式存在的瓦斯,主要由甲烷组成。
吸附瓦斯是指煤层中吸附在煤体表面的瓦斯,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
一号煤矿的煤层瓦斯含量较高,主要以自由瓦斯为主,但吸附瓦斯也有一定的存在。
一号煤矿的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与顶底板条件和采煤工艺有关。
顶板和底板的稳定性对瓦斯赋存有一定影响,不稳定的顶底板容易导致瓦斯涌出和积聚。
采煤工艺也会对瓦斯赋存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采用长壁工作面和分段开采等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涌出。
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可以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可以预测和评估矿井瓦斯的分布和浓度,为矿井通风设计和瓦斯抽采提供理论指导。
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研究还可以为煤矿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对于一号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一号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瓦斯来源、赋存形式和扩散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以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高效开采能力。
淮南新集一矿13—1煤层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是决定煤矿生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煤层厚度变化受原生煤层沉积环境因素和后生地质构造因素的双重控制,但在一个井田范围内构造作用是控制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
淮南煤田新集煤矿是勘查与开采大型推覆体掩盖下煤层取得成功的典范。
本文以该井田13-1煤层为对象,探讨大型推覆构造对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影响。
据对98个钻孔资料的统计,揭示了该井田推覆体内和原地系统内13-1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其变异系数达到34%和30%,超过邻近的未受大型推覆构造影响的张集井田,以及淮南其他井田该煤层厚度的变异系数。
【关键词】推覆构造;煤层厚度;煤层稳定性0 前言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是决定煤矿生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
煤层厚度变化受原生煤层沉积环境因素和后生地质构造因素的双重控制。
前者往往控制煤层厚度区域性变化,而在一个井田范围内,地质构造因素更直接影响煤层厚度的变化。
构造作用是控制井田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1];煤层厚度的区域变化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构造主要引起煤层厚度的局部变化[2]。
近来人们更多侧重于研究各种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3];但是,至今尚未见研究大型推覆构造对煤层厚度影响的报道。
淮南煤田新集煤矿是勘查与开采大型推覆体掩盖下煤层取得成功的典范。
本文将以新集井田13-1煤层为对象,探讨大型推覆构造对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影响。
1 淮南煤田13-1号煤层特征淮南煤田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第四含煤段13-1号煤层是煤田内所有煤矿开采的主要煤层。
据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煤矿的地质资料,该煤层最小厚度1m左右,最大厚度8~9m(少数井田达12m),平均厚度4~5m(少数井田达6m);在各生产煤矿13-1煤层的可采性指数都为1,变异系数小于25%(少数井田稍大),多数井田13-1煤层属于“稳定煤层”。
淮南煤田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第四含煤段的沉积环境属于网状分流河道发育的三角洲平原,平原地形低平,其上形成了分布广阔的泥炭沼泽。
淮南矿业集团瓦斯管理规定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矿业集团瓦斯管理规定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淮南矿业集团瓦斯管理规定第一条淮南矿业集团所属各矿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瓦斯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为进一步强化瓦斯管理, 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采区回风道、采掘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严格按0.8%管理。
当采掘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达到0.8%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 必须停止工作, 切断电源, 撤出人员, 并由矿总工程师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条综(机)采工作面经抽放瓦斯和增大风量措施后, 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仍不能降低到0.8%以下时, 可编制专门的瓦斯浓度放限安全措施, 经集团公司批准, 瓦斯最高放限浓度不得超过1.5%。
第四条矿井开拓新水平、新采区, 必须采取独立通风。
在未构成通风系统前, 可将该回风串入生产水平的进风中;有瓦斯喷出或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中, 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时, 必须先在无瓦斯喷出或煤(岩)与无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岩)层中掘进巷道、并构成通风系统, 为构成通风系统的掘进回风, 可串入生产水平的进风中。
采用串联通风时, 被串工作地点的进风流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按0.5%管理, 当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 必须停止被串地点的工作, 切断电源, 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