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的选择(第三讲)
- 格式:ppt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三讲鞭辟入里细推敲,入木三分见真功——议论文论据的扣合●掌握论据扣合论点的方法●学会用句式“批处理”分析论据●写作时学会论据与论题或论点的紧扣论据是论证论点的依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论据)与论点有必然、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
观点和材料相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
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
一、在多维度比较中论证所谓“维度”,就是构成空间的因素,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一维,也叫维度。
“多维度”,就是影响事物的因素,它是多方面、复杂的,是立体、交叉的。
这就是说,为了论证观点的正确,说理时,不仅需要“比较”,而且强调在“多维度”中完成比较说理。
因为,比较不可以是单向度的(理由不能限于同一平面;否则,便是平面说理,深度不够),必须是多向度的,即多维,只有多维比较,才能把事物、问题的道理说清楚、讲明白,否则,说理不透彻,不足以服人。
[方法1] 纵向多维度比较,增加论证的深度以时间先后为坐标,包含古今维度比较(观古今于须臾,以此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或共同点,从而增加论证的深度)、前后期维度比较(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种事物前后期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好坏优劣不言自明)、代际维度比较(对两代人之间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是非得失一目了然)等。
【例1】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
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对上述“‘兼听则明’与‘兼听生惑’”的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论据摘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面临选择。
每个人的选择是与志向兴趣紧密相联的,志向高远,选择才能正确。
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选定以后,就应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
(1)引言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面临选择。
每个人的选择是与志向兴趣紧密相联的,志向高远,选择才能正确。
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选定以后,就应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
(2)事实论据鲁迅弃医从文鲁迅原抱着医学救国的初衷东渡日本学医的。
当他从日本人放的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佳的同胞看热闹,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只有文艺。
李于是放弃医学,而改行从事文学创作。
鲁迅终于成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们的事业在祖国在1997年就有247位留法人员回国,他们当中很多人在法国已有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但是他们还是选择返回祖国参加建设。
他们都些学有专长的人。
有的还是某些科学前沿的专家,如曾任法国血管和血液研究所研究员并获得法国国家级大奖的韩中朝,在法国以第一发明人资格申请三项环保专利的余德辉,为法国微动摩擦学派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周仲荣,在药用植物深绿卷化学成分和原理作用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林瑞超,还有在凝聚物理研究中取得新发现的莫洪。
他们所以决定放弃高薪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选择返回祖国,主要原因是他们深深感到,自己的根在中国,自己的事业在中国。
达尔文的选择达尔文的父亲是位著名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做医生。
可达尔文无心学医,成天收集动值物标本。
他父亲对他无奈,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个牧师。
然而他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在剑桥基督学院毕业以后,却登上海军勘探船“贝格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
2.论据的分类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
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
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
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
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
议论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一、论据的选择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原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不要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性原则——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论据,必然难以驾驭。
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
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有一点新鲜感了。
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
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例:论证“顽强拼搏”原文: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陈旧)修改:顽强拚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华西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新鲜)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例如以下两个例子:(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
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
议论文训练之三:论据的选择和分析第一课时:作文指导一、什么是论据1、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2、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3、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的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二、论据的选择1、论据的选择要紧扣论点;2、论据要准确、可靠;3、论据要力求新颖;4、论据要典型。
三、论据的使用1、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2、论据的叙述要详略得当;3、叙述论据之后要有分析说理的文字4、叙述论据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四、正文部分注意事项1.事例与事理要有机结合光有事例,文章变成堆砌材料,光有事理,文章则变成空洞反复。
叙述事例时不要太具体,太详细,应运用概述的方式表达(概述事例,以分析议论为主)。
既有具体事例,又有理论的广度。
2、列举事例论证法(1)选例。
要和观点保持一致,能够证明论点;同时,要选择典型、有代表性、时代感强、令人信服的事例。
(2)引例。
在运用事例进行论证时观点和事例之间要有一些过渡的话,能避免观点和事例断裂脱节。
(3)叙例。
对例子的叙述。
要简练概括,使人能了解事情的实质或特征即可,切不能在细节上花费过多笔墨,进行不必要的肖像、动作等描写。
(4)议例。
对所举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和观点水乳交融,起到扣题的作用,避免“观点+材料”的弊病。
五、议论文论据与分析1、例后假设例: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
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
可是,他经过再三的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分析:衔接不紧,缺内容修改:如果高尔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
2、例后评论例: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
第三讲议论文阅读之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一、主要知识点回顾一、论证思路的定义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
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
其中“作者先后做的事”,主要包括以下12种:开头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三件事:1.提出论点——是否提出了观点,提出了什么观点?2.提出分论点——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是否提出了几个分论点,通过直接论证分论点,间接论证中心论点?3.过渡——作者是否运用过渡句,引出论据?主体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六件事:4.选择论据——引用了什么内容,充当什么论据?5.确定论证方法——运用什么论证方法?6.选择阐述角度——从哪个角度(正面还是反面);7.深入剖析增强论证力度——作者举出事实论据后,是否对论据进行了剖析说理?8.追加比喻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又运用比喻论证对文章的观点进行了阐述?9.追加推理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运用推理,对自己的观点再次进行了论证?结尾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三件事:10.消除误解——作者在归纳总结前,是否强调了什么,以避免读者误解观点,保证论证逻辑的严密性。
11.总体归纳总结——作者是否对前面的论证进行了总体上的归纳总结?12.做出结论——作者在归纳总结时,是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或者发出了什么倡议或警示?【要注意的问题是】有的段落先举出X个论据从正面进行论证,然后又举出Y个论据,从反面进行论证,在解说论证思路时,要先从整体归纳其正反对比这种论证方法,然后再针对具体的论据进行分析,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二、审题指导常见题型:1.有人认为将第……段和第……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3.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辨别标志:题干中有“论证思路”“论证过程”“调换位置”“梳理”等字眼审题要点1.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是针对全文还是部分段落2.通读答题语段(或者全文)的内容,明确所给答题范围中所提及的论点3.勾画出能提示论证方法、揭示主旨或者结论的关键词,简单对全文(或者语段)划分层次4.根据层次对段落之间的顺序和关系进行分析,再按题干要求作答即可三、答题步骤(1)解答论证思路类试题:首先,根据题干确定的答题语段(或者全文)的内容,明确所给答题范围中所提及的论点。
议论文论据的选取的三个原则及示例审题与立意训练,使我们明确了命题者要求我们写什么,用什么文体来来表达,找到文章的灵魂;结构与思路训练,要求我们把文章的层次布局和各部分的关键内容理清楚,为行文搭起骨架。
而本章则把目光投向文章的本体部分,探讨如何使其内容充实,血肉丰满。
有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猪肚”,如何使其充实丰满,是本章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在作文的评分等级要求中,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重要的一条。
它要求我们写进文章里的材料(人物事件、思想感情和数据资料等)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
议论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
它的主体,就是证明观点的部分。
如何将道理讲得充分而深入,有理有据,就需要对论证的过程仔细揣摩。
一、论据的选用要恰当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即是议论文的主题;论据则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事实和理论。
论点与论据两者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论点以论据为基础,依靠论据来证明;论据以论点为统帅,服从论点的支配。
如果说总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那么论据就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却没有血肉,是难以想象的。
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行不通的,它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据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的内容包括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数据等。
它要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例如,目前备受人们重视的环境保护话题,在论证时就可以利用事实论据来帮助说理:2007年5月29日,江苏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各方监测数据显示: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