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产地分布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2
槟榔是什么东西说到槟榔的时候,很多的人都知道槟榔,但是吃过的人却不多,你想要了解槟榔吗?下面是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槟榔是什么东西,欢迎阅读。
更多槟榔是什么东西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1、槟榔槟榔是生长在南亚、东南亚众多国家及我国台湾、海南、云南等地棕榈科槟榔树的果实,槟榔本质上是产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水果,槟榔市场运作时有鲜果和干果两大类原料产品。
槟榔可食用和药用,食用和药用的历史都非常悠久,属药食用源的产品。
2、槟榔的物质组成槟榔所含的物质成分受槟榔品种、产地及产期影响较大,具体组成比例相差较远,但所含物质的种类大体一致。
此处列举一例,仅供参考。
槟榔主要含(干基计):多酚类物质(又称单宁酸、鞣质)约15%,脂肪(植物油)约14%,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等),蛋白质,生物碱%-%,槟榔红色素,微量元素等。
槟榔中所含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
槟榔生物碱具一定的生理活性,能促进人体心律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精神兴奋。
槟榔生物碱是嚼食槟榔后,面色潮红,心跳加快,头顶冒汗等生理反应的重要物质,也是槟榔具一定明确药效的主要物质。
3、槟榔的食法槟榔原产南亚、东南亚一带,后引种自我国海南、台湾、云南等地,槟榔嚼食目前仍以南亚、东南亚一带为主,嗜食人口众多,槟榔的食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食法:鲜食法。
此食法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海南、越南、泰国、缅甸、印度等地多以此法嚼食。
此食法大致如下:取七至八成熟的鲜槟榔果洗净,剪去两头少许,取蒌叶(香料叶)涂上熟石灰(氢氧化钙)膏或煅烧贝壳粉膏(也是氢氧化钙)。
再将蒌叶卷筒,将槟榔插入即可。
石灰膏内可添加甜味剂和香精、香料等,也有将鲜槟榔剪开洗净,再在槟榔片涂石灰膏,将蒌花(香料)剪小片,取小片沾在槟榔片石灰膏上即可食用。
石灰膏根据其添加佐料不同,分为白灰和红灰两种。
第二种食法:槟榔核食法。
此食法主要流行于印度等南亚国家,取成熟槟榔果核(槟榔的种子,中药别名叫花片),烘干、切片(几乎成碎屑状),加入烟丝、蒌叶干丝(或小片)、甜味剂、香精、香料、氢氧化钙等佐料,本槟榔食品,味辛辣刺激、劲道十足。
中国四大南药之首1、槟榔:槟榔树高可达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雌雄同株,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到4月。
海南槟榔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我国对于槟榔的记载历经千年,自宋至清前期,海南税赋三分之一出自槟榔贸易。
然而,居我国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身份尴尬,至今未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也未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
槟榔被国家认可的身份是“地方特色食品,类食品管理”,而其他三种南药砂仁、益智、巴戟全部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
2、益智:益智为姜科植物,别名益智子、益智仁、智仁及摘艼子,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果实供药用,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的功用,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
益智生长于阴湿林下,主要分布在海南及广东南部,海南各县山区均有种植,尤以琼中、白沙、五指山、保亭等地最多。
2019年白沙县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23点34,琼中县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22点92,五指山市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21点14,保亭县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14点26。
3、砂仁:砂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合生长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种植2至3年开花结果。
作为中药材,砂仁广泛应用于香料、中药、饲料等行业,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市场需求较大。
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与广西等地,海南各县山区均有种植,尤以琼中、白沙、五指山、保亭等地最多。
4、巴戟天:巴戟天主要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海南主要种植分布在五指山、保亭、白沙与东方等地区,所产的巴戟天品质优良,质量上乘,素有盛誉。
巴戟天花期5到7月,果熟期10到11月,生长期较长,7到8年才能收获,种植的时间越长,产量就越高,质量就越好,对治疗小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等均有一定效果。
《槟榔的分类及产地、销售地分布情况》:第一节槟榔的名称及种属分类槟榔,别名仁频(《上林赋》)、宾门(《药录》)、白槟榔(《药性论》)、橄榄子(《食疗本草》)、榔玉(《中药志》)、榔仁(《外台》)、青仔(台湾)(《中国树木分类学》)、马金南(《花镜》)等。
种属分类:槟榔属棕榈科槟榔亚科槟榔族槟榔亚族槟榔属。
第二节槟榔的分布情况槟榔是典型的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边缘地区,主要包括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密克罗尼西沿线的岛屿,另外中美洲国家也有槟榔的分布记录,主要有东非、马达加斯加岛、阿拉伯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南部(台湾、海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太平洋地区槟榔种植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皮纳佩岛州周围;美属马里亚纳群岛。
这些分布区域均有嚼槟榔的风俗,由于槟榔在这些地区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宗教文化紧密相关,因而被广泛的栽培。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槟榔第二大出产国,槟榔种植大部分分布在海南的东部、中部、南部山区一带,海南全省槟榔产量近10万吨,产值20多亿人民币,是200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被称之为“绿色黄金”。
第三节槟榔的销售地分布情况在2007年世界各国槟榔的进口总量分布中,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槟榔进口国,进口量为5.66万t,约占当年世界槟榔进口总量的74%;其次是尼泊尔,进口量为1.61t,约占当年世界槟榔进口总量的21%;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两国的进口量约占当年世界槟榔进口总量的95%。
其他进口国还有:马来西亚、德国、不丹、孟加拉国、文莱、斯里兰卡、奥地利、日本等。
在中国,海南所产槟榔,大多运往了湖南。
湖南是最大的槟榔加工集聚地和销售产地,主要供给国内传统食用消费市场,其中又以湘潭地区最为出名。
清光绪年间《湘潭县志》中就记载有当时槟榔市场盛况:“城市街衢三重,长十五里,三乘之,里三百步,率五步一桌卖之,台面相向,计每桌日得百钱之利。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陈光能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3期槟榔(Areca catechu L.)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中国四大南药之一。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我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
槟榔的各个部分都有多种用途,槟榔的花、果实、果皮以及种子能够作为药材使用,同时能够制作成保健品,果皮能够用来提出单宁,制作成干的槟榔是我国云南、台湾等地群众喜欢咀嚼的食品。
中国的槟榔产地主要有台湾和海南省,海南省的槟榔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00hm2,种植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槟榔的产值有20亿元。
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的槟榔种植产业,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和研究分析,总结了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1 育苗1.1 种苗的选择1.1.1 选种选择槟榔种苗时要尽量选择本地槟榔种子,并且依照槟榔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树种,用来食用的槟榔选用圆形果实的树种,用来加工的选择卵形和椭圆形果实的树种。
1.1.2 选单株选择树龄在25年左右且枝干粗壮的干母株,并且要保证树根茎部以上100cm处直径在15cm左右,枝干粗细均匀、节间均匀、开花早、结果多,单株树苗成长后结果的数量保证不少于300个,树种叶片的数量不能少于八片,叶片要浓绿硕大。
1.1.3 选果穗选择果穗时要选择第二蓬或第三蓬,并且在5~6月能够开花的,果大且多的果穗。
1.1.4 选果实在选择果实时保证果实饱满,表面无裂痕和病斑,成熟后的槟榔果呈现金黄色,个头大小均匀,1kg槟榔鲜果在20个左右,果子的形状以椭圆形和长卵形为良品。
1.1.5 催芽在槟榔果收获后要进行1~2d的晾晒,果皮变得略干后进行催芽工作,主要方法是把晾晒的果实用装入箩筐,箩筐口用稻草堵住,堆放在凉棚内,对箩筐进行洒水保湿。
等到槟榔的外皮出现腐烂时将封口的稻草取出,用水对箩筐进行冲洗,然后再用稻草封住箩筐口,等种子发芽以后才能进行育苗。
槟榔百科名片槟榔槟榔树(Areca catechu )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
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
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 )槟榔树的种子。
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 iperaceae )蒟(Piper betle )的叶。
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
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
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
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
中文名称: 槟榔 外文名称: Areca catechu) 二名法: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界: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槟榔目科: 槟榔科 种: 槟榔目录[隐藏] 植物概况 形态特征 分布状况 作用 栽培技术 采收与加工槟榔的传说 医书考证 植物概况 形态特征 分布状况作用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槟榔的传说医书考证电影《槟榔》[编辑本段]植物概况草药名:槟榔(betel nut)常用的驱虫药。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
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治痛风和抗真菌等作用。
有人吃了老打咯.属正常现象.还有刚吃会产生胸闷,脸红,属于正常反应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采集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
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食用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毒性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出汗,头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中药材槟榔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采收加工:11-12月将采下的青果,煮沸4h烘12h即得梆子。
3-6月采收成熟果实,晒3-4d,捶破或用刀剖开取出种子,晒干。
亦有经水煮,熏供7-10d待干后剥去果皮,取出种手,烘干,称为榔玉。
药用部位:种子产地:原产马来西亚,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科:棕榈科原植物:槟榔植物情况: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
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
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
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
每年开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槟榔药材性状:"种子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钝圆,基部平宽,高1.5-3cm,基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至暗棕色,有稍凹下的淡色网状纹理,偶附有银白色内果皮斑片或果皮纤维,基部中央有凹窝(为珠孔部位),旁有大形淡色种脐。
质极坚硬,切断面可见大理石样纹理,系红棕色的种皮及外胚乳向内错入于类白色的内胚乳而成,纵剖面珠孔部位内侧有空隙,藏有细小于缩的胚。
气微,味微苦涩。
炒槟榔焦槟榔优等品以个大、体重、质坚、无破裂者为佳。
槟榔药性:"味苦、辛、涩,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降浊下气,破郁消满,化水谷之陈宿,行痰饮之停留,治心腹痛楚,疗山水瘴疠。
槟榔辛温下气,破滞磨坚,行腐败陈宿之气,清荡如扫,亦有用之良材。
槟榔是什么
1、科属
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的一种常绿植物,是乔木的一种。
槟榔一般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地区,所以我国南方比较多,他们当地经常把果实用来咀嚼,成为一大特色,所以人们常说的槟榔其实也可以用来指结的果实。
2、外观
这种植株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最高的也有30多米的,叶子是棕榈状的叶片,顶叶的形态像凤尾一样,也会有不规则的裂齿状。
茎上会有很明显的圆形的叶痕,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株,自身开花结果实。
槟榔果实是一味中药,一般是长的圆形或者卵状的,在南方很常见。
它的花果期在春季三四月份。
3、主要价值
它的果实是具有一定养分的,富含很多种元素,都是人体比较需要的;它还可以用来入药,是一味中草药。
虽然很多地方的人喜欢咀嚼槟榔的果实,但是建议不要多食,一是容易上火,二是长期食用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对人体有不利影响。
全球及中国槟榔发展现状分析一、全球槟榔种植情况分析1、槟榔分布槟榔(ArecacatechuL.)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原生长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目前主要分布在亚洲,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中国,缅甸,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国.印度是世界槟榔的主产国之一,其产量约占世界槟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印度的槟榔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东南亚一带和中国在世界槟榔生产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槟榔出口量来看,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槟榔出口国,世界上最大的槟榔进口国则是巴基斯坦。
众所周知,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成了人们的咀嚼嗜好品,在全球更是一度成为了继咖啡之后的第四位大众爱好。
目前世界上爱吃槟榔的人大概有10到12亿人,这一习惯主要流行于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以及南太平洋的众多岛屿。
2、全球槟榔收获面积情况2017年全球槟榔收获面积970995公顷,2018年全球槟榔收获面积1029894公顷,比上年增长58899公顷,,同比增长6.07%,预计2019年槟榔产量约1471769吨。
2018年全球槟榔收获面积约合计452000公倾,印度槟榔最多,占全球槟榔收获面积的44%。
中国收获面积只占到4.3%公倾。
到了2018年印度槟榔收获面积495000公倾,占全球槟榔收获面积的48%.中国收获面积有一点下降,只有41802公倾,占全球槟榔收获面积的4%。
3、全球槟榔产量分析2017年全球槟榔产量1414764吨,2018年全球槟榔产量1428617吨,比上年增长13853吨,同比增长0.98%,预计2019年槟榔产量约1471769吨。
2018全球槟榔产量几乎都来自亚洲,产量为1428503吨,占比达到99.99%。
二、中国槟榔行业现状分析1、中国槟榔产量情况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其中湖南和海南两省是我国槟榔产业的主要市场。
中文名称:槟榔英文名称:Semen Arecae(拉);areca seed定义: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槟榔槟榔树(Areca catechu)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
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
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的种子。
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
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
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
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
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
中文学名:槟榔(通称)目:棕榈目亚目:须叶藤亚目拉丁学名:Areca catechu别称:槟榔子(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大腹子、宾门、橄榄子、青仔二名法:Areca catechu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科:槟榔科种:槟榔属分布区域:原产地为印度和东南亚直至太平洋岛屿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1964目录基本信息植物形态植物属性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品种考证品种区分中药属性释名中药名称药材形态药材基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理作用药材炮制采集加工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现代研究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医传承典籍记载发明与传说药方选录营养知识一级致癌研究确认致癌原理危害介绍槟榔药膳文化蕰义槟榔传说地方风俗槟榔西施展开基本信息植物形态植物属性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品种考证品种区分中药属性释名中药名称药材形态药材基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药禁忌药理作用药材炮制采集加工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现代研究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医传承典籍记载发明与传说药方选录营养知识一级致癌研究确认致癌原理嗜食危害槟榔药膳文化蕰义槟榔传说地方风俗槟榔西施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槟榔树[1](Areca catechu)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
槟榔种植管理方案一、槟榔的概况1、主要分布地区槟榔是热带常绿乔木植物,国内以海南为主产区,在云南西双版纳、台湾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国外以菲律宾的吕宋岛、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的产量较多。
海南岛的槟榔种植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主要分布在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保亭、琼中、屯昌、定安、澄迈、白沙等县的山区谷地、溪旁、村边及五边地带。
白沙大面积种植槟榔是从80年代开始,当时是由县热作场育种供应各乡镇的农户种植。
2、槟榔的产量槟榔是海南岛特色南药,可加工成榔玉或榔干销售。
槟榔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种后5—7年开花结果,盛产期在15—25年之间,整个盛产期年龄四五十年。
土地肥沃、栽培条件好的可收获六十至一百年。
本地品种一般每株年产鲜果150—360个。
每亩种植100株,正常的亩产量为1000公斤左右。
3、槟榔的药用价值槟榔用途广,果仁(榔头)、果皮(大腹皮)、花苞(大肚皮)及花均可入药。
槟榔硷(槟榔素)、儿茶、次硷等成分,具有泄气攻积,杀虫行气功能,对人畜的条虫、蛔虫、姜片虫及家畜的肺胃寄生虫均有特效。
在万宁、陵水、三亚、保亭、湖南湘潭、益阳地区利用未成熟的榔果制成榔干,做咀嚼嗜好品。
大腹皮主治泄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槟榔花(雄花)煮水吃可治咳嗽、清热、祛痰化气,对胃热痛有缓和作用。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全国用药量逐年增加。
在湖南的销量较大。
二、槟榔的植物形态⑴树干:槟榔树属棕榈科槟榔属植物热带常绿乔木。
干耸直无分枝,圆柱状,有多数环纹,高15—20厘米,直径约15—18厘米。
⑵叶子:叶丛生于基顶,羽片很多,顶端簇生,小叶阔披针形,长约30—60厘米,先顶小叶常愈合。
总叶柄三棱形,具有长大叶鞘,树冠下部的叶鞘膨大,茎内藏一朵伏于茎干的肉穗花序,外被黄绿色苞,花序长40多厘米,直径12—15厘米,分枝甚多。
⑶花苞:肉穗花序显著地生于叶下,雌雄同株,雌花生于花序基部,较大而少、花被二轮,每轮三片,黄绿色,雄花生于花序顶端,雄蕊三枝较小而多、形状稻粒。
2023年槟榔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槟榔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植物,尤其在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地区非常流行。
随着槟榔的流行,槟榔行业在这些地区的成長迅速,槟榔的品种也多种多样。
在一个拥有巨大市场的行业中,深入了解其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会从供需、消费、价格、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等角度来分析槟榔行业的市场环境。
供需在槟榔行业中,供应链非常复杂。
生产槟榔涉及到许多阶段:从槟榔种植、收获、加工、分级,到销售出售。
供应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商业投资,因此只有少数大企业具备了完全的供应链。
槟榔的产地以东南亚的国家最多,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
这些国家通过出口将槟榔销售到其他国家。
然而,槟榔行业的供需趋势并非很稳定,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政治问题、地区文化和国际市场需求等。
消费槟榔的消费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其中以印度和印尼最为常见。
槟榔常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品而被消费。
大多数人在闲暇时喜欢到专门的店铺购买槟榔来尝试不同的品种和口味。
此外,槟榔也有传统的文化和宗教意义,在某些场合和仪式中使用。
虽然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亚洲,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槟榔也开始进入一些西方国家的市场。
价格槟榔的价格因品种、产地、包装和数量等因素而异。
槟榔通常以公斤计价,其价格因时季、品质、产地等原因每年波动较大。
印度、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是槟榔的主要出口国,这些国家生产的槟榔批发价格相对较低。
随着槟榔的流行,小商家的销售价格在各地区的高峰时期会高达原价的两倍以上。
市场竞争由于槟榔的广泛流行,许多企业参与了槟榔行业的竞争。
虽然一些国际品牌如Marlboro和Camel也加入到了槟榔行业中,但区域品牌依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在东南亚地区,许多小商人和家族企业都参与了槟榔销售的竞争,他们通常销售着自己的特色槟榔餐点。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经营和社会责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购买质量更好的槟榔,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市场竞争的形势。
海南槟榔产业趋势海南槟榔产业趋势一、槟榔产业概况槟榔(Areca catechu L.),又称为槟榔果、槟榔斗、槟榔美、槟榔子等,是槟榔树的果实,属于槟榔科槟榔属,是一种热带常绿乔木,原产地是亚洲地区。
槟榔在亚洲许多地方被广泛使用于槟榔嚼食文化中,被誉为“东方的烟草”。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吃槟榔,槟榔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别,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农林产品。
海南岛地处热带地区,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槟榔的生长和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南槟榔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海南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槟榔产业主要集中在海南岛西部和南部地区,其中以万宁市、儋州市、东方市、乐东县等地最为典型,形成了一条从南到北的槟榔产业带。
二、槟榔产业的市场和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增长槟榔作为亚洲传统的助兴和解暑食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槟榔产品从传统的口香糖和槟榔碱口膏等口腔清凉剂,发展到了新颖独特的槟榔饮料、槟榔糖、槟榔茶等多种新产品。
这些新产品的推出,为槟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 产品结构升级随着消费者对槟榔健康价值的关注,传统槟榔的烟碱含量和口感成为一种争议。
为此,槟榔产业开始研发低碱度、不吐渣等新型槟榔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槟榔健康需求的提升。
同时,传统的糖果、茶饮等产品也正在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将槟榔与其他农产品相结合,推出更加健康和多元化的槟榔产品。
3. 国内外市场开拓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槟榔消费国和槟榔生产国,但在全球槟榔市场的竞争中,中国的槟榔产品并不占优势。
为了突破这一局面,海南槟榔产业开始寻找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机会。
通过加强槟榔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提升和渠道拓展,海南槟榔产业正在向海外市场进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4. 科技创新推动在槟榔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海南槟榔产业不断提高槟榔的品质和产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
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8g,加浓氨试液4ml,加氯仿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用氯仿10ml洗涤1次,合并氯仿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5ml 及水20ml,振摇,分取酸水层,用氯仿10ml洗涤1次,弃去氯仿液,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约9,用氯仿振摇提取2 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浓氨试液(7.5:7.5:0.2)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炮制】槟榔: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吃槟榔能解酒吗槟榔的原产地是马来西亚,在我们国家主要生长在云南、海南等地,槟榔还是一味很重要中药材,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说槟榔是一种比较熟悉的食物,但是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还是有一点点陌生的。
很多习惯将槟榔做为口香糖来咀嚼,那么槟榔可以解酒吗?这是很多人想知道一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槟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槟榔原果的主要成分为31.1%的酚类、18.7%的多糖、14.0%的脂肪、10.8%的粗纤维、9.9%的水分、3.0%的灰分和0.5%的生物碱。
槟榔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11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槟榔种子含总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并含有少量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及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集合存在。
还有鞣质、脂肪、甘露醇、半乳糖、蔗糖、儿茶精、表二茶精、无色花青素、槟榔红色素、皂苷及多种原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
所含脂肪酸的组成为:月桂酸19.5%、肉豆蔻酸46.2%、棕榈酸12.7%硬脂酸1.6%、油酸6.2%、亚油酸5.4%、十二碳酸0.3%、十四碳烯酸7.2%,又含氨基酸。
其中脯氨酸占15%以上。
据药监部门透露,目前我国有225个药品含有槟榔。
统医学认为,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
由槟榔与乌药、人参、沉香组成的四磨汤主治“七情气逆,上气喘急,妨闷不食”,同时也可以起到解酒醒酒的功效。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槟榔的确有解酒的功效,但是现在医学研究发现,如果长期嚼槟榔,对于口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引发口腔癌,对牙齿的磨损也是非常严重的,容易加大下颌关键的负担,对于消化系统也是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不建议大家经常嚼槟榔。
槟榔的产地分布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原产地为马来西亚,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世界已知的槟榔品种有36种,不同品种的槟榔产量、生物碱种类和含量、药用价值及生物生态学特征都有较大差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槟榔的产地分布吧!
槟榔的产地分布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太平洋地区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零星分布在皮纳佩岛、美属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槟榔种植仅用作观赏,我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槟榔的产地环境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槟榔挑选小技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