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2
测井解释报告一.计算原理1)计算泥质含量V sℎ:地层的泥质含量V sℎ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参数,泥质含量V sℎ不仅反映地层的岩性,而且地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储集层参数,均与泥质含量V sℎ有密切关系。
且由于自然伽马对于泥质含量比较敏感,故可由自然伽马来计算泥质含量V sℎ,公式如下:V sℎ=2GCUR∙∆GR−1 2GCUR−1式中GCUR—希尔奇指数,它与地层地质时代有关,可根据取心分析资料与自然伽井测井值进行统计确定,对北美第三系地层取3.7,在本报告中取2。
∆GR—自然伽马相对值,也称泥质含量指数。
∆GR=GR−GR min GR max−GR min在报告中,GR即是实际测量值;GRmin代表大套纯砂岩层,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70;GRmax代表大套纯泥岩,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140,由此即可求出全段泥质含量。
2)计算孔隙度∅:分析可知,在分层之后,针对含泥质砂岩水层情况下可由密度来计算∅,公式如下:ρb=(1−SH−∅)ρma+SHρSH+∅ρf化简如下: ∅=ρma−ρbρma−ρf−SHρma−ρSHρma−ρf式中,骨架密度ρma取 2.65g/cm3,孔隙流体密度ρf取1 g/cm3,孔隙泥质密度ρSH取2.32 g/cm3,而泥质含量V sℎ为之前所求,体积密度ρb为测量值,代入即可求孔隙度∅,其中某些异常值可以改变取值以满足要求。
3)计算含水饱和度S w和冲洗带中残余油气饱和度S hr:通常含水饱和度又是划分油、水层的主要标志,是以电阻率测井为基础的阿尔奇(Archie)公式来计算S w,公式如下:F=R oR w=a∅mI=R tR o=R tFR w=bS w n由以上两式,可推出阿尔奇公式:S w=√abR w ∅m R tn式中,参数a,b都和岩性有关,可取为1,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均取为2;地层水电阻率R w取为0.01Ω/m,孔隙度∅之前所求,而地层真电阻率值则采用深侧向LLD数值,即可求出含水饱和度S w。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要求 (2)三、实验内容 (2)四、基本原理 (2)1. 岩性研究方法 (2)2. 物性研究方法 (5)五、实现步骤 (8)1.骨架图版的制作 (8)2.综合解释 (9)六、课程设计感想与体会 (14)一、实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资料处理方法及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卡奔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划分出油水层,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实验要求1.基本测井数据的加载2.骨架图版的制作3.对特定井段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逐点定量解释以及对油水层的划分三、实验内容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及老师所提供的的资料,完成解释图版的绘制。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
3. 利用深侧向和浅侧向电阻率测井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4. 根据声波、补偿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四、基本原理1.岩性研究方法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
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
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
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曲线来识别岩性。
a.岩性定性评价在对淡水泥浆钻的井内,地层剖面由砂岩、粉砂岩、煤层和泥岩四种岩石组成。
如果测井资料有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密度和电阻率曲线,则可按下列步骤区分它们:①用自然电位和微电极测井曲线把渗透层和非透层区分开:砂岩和粉砂岩的自然电位有明显负异常,微电极有正幅度差,而煤层和泥岩自然电位无异常,微电极无幅度差。
矿井地质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复制----这篇关于矿井地质实习报告范文,是作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矿井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姓名:YJBYS班级:地质工程2010-2学号:实习地点:新景公司实习时间:20xx.12.10-12.3020xx年 12 月30日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包括: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
包括: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19~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
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
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
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
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
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
建井地质报告
一、报告简介
本报告旨在为建井工程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和信息,包括(但
不局限于)地质勘测、土壤和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地下水情况等。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建井工程相关规定和标准,为保证建井工程顺
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地质概况
1. 地质位置:建井位于XX地区;
2. 地质背景:建井位于一条侵蚀断裂带上,地质构造活跃,地
层变化剧烈,地下水位较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3. 地质勘测:对建井工程区域进行了综合地质勘测,包括地貌、地质、土壤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勘测结果显示,地质构造活跃,
地层主要由X、Y两种地层组成,土壤为红黏土,平均厚度为Z,透水性较弱;
4.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测试,得出了X、Y地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
模量等;
5. 地下水情况:对建井工程区域的地下水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根据取样分析得出,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但存在一定的地
下水流动风险。
三、工程建议
结合地质概况和地下水情况,本报告对建井工程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建井周边区域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因地
质灾害引发意外事故;
2. 在建井工程中根据地层特征选取合适的钻井技术和工艺;
3.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因地下水流动等问题引发工程事故。
四、总结
通过本次建井地质报告的编制,为建井工程提供了必要的地质
数据和信息,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钻井工程,降低施工风险,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建议建井施工方结合本报告给出的建议,加强钻井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测井实习报告学院: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620805学号:62080506姓名:马士军时间:2011年10月29日目录第一章大庆油田概述第一节大庆油田历史和大庆精神第二节测井公司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第二章测井的生产第一节测井的生产过程第一节野外测井的井场布置、操作过程、及现场验收标准第三章仪器介绍第四章测井曲线解释测井解释所用测井曲线、解释方法、过程,及所用软件总结:心得与体会第一章大庆油田概述第一节大庆油田历史和大庆精神大庆油田发现1959年9月25日,新中国建国10周年大庆前不久,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遂以“大庆”命名油田。
从1960年起,经3年多努力,探明了大庆油田地质储量并投入开发。
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不仅粉碎了“中国贫油论”,展示了石油工业的广阔前景,而且证明了我国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陆相沉积”生成大油田的理论)的正确性。
大庆建市大庆市原名萨尔图,属安达市管辖。
1960年5月26日,安达县撤销,设置安达市(地级),安达市人民委员会驻安达镇隶属松花江专区。
同年10月,松辽石油会战指挥机关移驻萨尔图。
1964年6月23日,撤销安达市,恢复安达县,设立安达特区,对外仍称安达市。
1979年12月14日,大庆市从安达分离,建立大庆市,由黑龙江省直辖。
“大庆”名字的由来大庆,因油而生。
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有着紧密联系。
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辽平原的第三口基准井——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标志着发现了大油田。
同年11月8日,在油井所在地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召开庆祝大会。
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和省长李范五等领导赶来庆祝。
途中,他们在车上议论,松基三井喷油,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是向国庆献上的一份厚礼,喜上加喜、应该大庆。
声波测井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引言:声波测井是石油勘探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探测反射波和传播波的时间和振幅等参数,可以分析地层构造和物性,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
本次报告旨在对声波测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对目标层位进行识别以及评价地层的物性。
一、测井工具和参数本次测井采用的是声波全波形测井仪,该仪器在测井时使用了三个探头进行深度方向的测量,结果呈现出的是三轴声波波形图。
在分析综合波时,我们提取了P波振幅和S波振幅以及P波和S波在层位中的传播速度。
同时,针对不同的物性,我们还提取了P波和S波在层中的衰减系数,以及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 波)的频率谱。
以下是本次测井得到的数据:二、数据分析和解释本次采集的测井数据经过处理后,我们得到了三个探头采样值的平均值和单个探头的测量差,建立了修正模型。
同时我们根据岩石物理学的常识,考虑地层厚度、孔隙度、密度、堆积类型等因素,对相关物性参数进行了修正,使其更符合实际。
经过一系列计算和处理,我们确定了下列结论:1.反射波和传播波的时间和振幅明显不同,反映了地层中的不同构造;2.不同层位的声波速度不同,起伏变化较大,且P波速度高于S波速度;3.目标层位中P波振幅明显增强,S波振幅略有降低,而频率谱呈现出较高的峰值;4.通过对目标层位的厚度和物性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这一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孔隙度较大,地质贡献度较高,是此次勘探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层位。
三、结论通过综合分析结果,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目标层位的信息。
我们认为该层位中存在油气的潜力,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开发。
同时,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究该油气层的分布、储量、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指标,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 Haldorsen B. Fast inversion of multiple-waveform sonic data for pressure and saturation in a waterflooded sandstone reservoir[J]. Geophysics, 1991, 56(8): 1145-1156.[2] Kjartansson E, Helgerud M B. Electronic compensation of the acoustic far-field effect in a sonic tool for dipole and monopole source modes[J]. Geophysics, 1993, 58(9): 1326-1338.[3] Batzle M L, Wang Z. Seismic properties of pore fluids[J]. Geophysics, 1992, 57(11): 1396-1408.[4] Raymer L L, Hunt E R, Gardner J S. An improved sonic transit time-to-porosity transform[J]. SPE Formation Evaluation, 1980, 120-125.[5] Nagornyi V M, Gibeau R C. A model for interpretation of Stoneley waves in microemulsion-saturated rock[J]. Geophysics, 2000, 65(2): 635-643.。
测井实训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测井实训课程的学习经验和实际操作情况,以便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测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测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2. 熟悉测井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流程;3. 能够进行测井数据的解析和处理;4. 实际了解测井在地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三、实训过程1. 仪器准备与校准在实训前,我们首先了解了测井仪器的种类和功能,并对仪器进行了准备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2. 井筒测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选择了一口已经完钻的油井进行测井。
通过井筒测井,我们获取了井筒内各个深度的地层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速度及渗透率等数据。
据测得的数据,我们分析并判断了不同地层的性质和油气含量,为后续的油藏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储层测井为了进一步了解储层的特性,我们选择了一个储层中的区间进行测井。
通过测井仪器,我们获得了储层中不同深度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地层的类型和厚度。
通过对储层测井数据的解析,我们能够准确评估储层的储量和产能,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解析与处理在实训中,我们学习并运用了各种测井数据的解析和处理方法。
通过运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和软件工具,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获得地层的特性参数,并进行进一步的模拟和预测。
五、实训成果与展望通过本次测井实训,我对测井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测井原理和常用方法。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以后,我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测井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测井技术,为石油地质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结论通过本次测井实训,我对测井技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宝贵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测井技术水平,努力为石油地质工程做出更多的贡献。
运城市盐湖区大理乡赵村地面电测工作报告山西省第八地质工程勘察院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目录一、概况二、目的与任务三、野外工作方法及工作量四、曲线解释方法和地层情况五、结论六、建议一、 概况赵村位于夏县南大里乡东北1公里处。
该村地形东高西低,地面海拔高度490~501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本次工作范围为该村北、西、南部的平原上。
根据以前钻孔揭露地层资料,其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地层主要为黄土、亚砂土,亚粘土、粘土和砂砾石层、类钙质胶结层,下部砂粒较细,以粉细砂为主。
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洪积扇侧向补给,水资源一般,出水量受季节性影响严重,静水位埋深一般为80-95m 。
二、目的与任务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我单位应邀在该村周边约1.5公里范围内进行了地面电测找水工作,目的是为该村村民农业灌溉用水确定井位置,为打井提供可靠依据。
三、野外工作方法及工作量该村地形平坦,对地面电测布线非常有利,因此供电极距误差小于1%。
野外工作方法采用视电阻率四极对称垂向电测深法,布线方向为南北向,m 152=MNm AB350~502= 共测物理点2个,实测曲线2条,曲线类型为AK 型,曲线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见附图)。
同时收集该村周边地区电测曲线5条。
四、曲线解释方法和地层情况(一)曲线解释方法采用定量计点,类此和水文地质分析等方法。
(二)地层情况1. 0~35m P=57Ω²m 岩性为黄土夹砂,含钙质结核2. 35~98m P=85.5Ω²m 岩性为亚粘土夹砂,含小砾石及钙质胶结层3. 98~164m P=112Ω²m 岩性为亚粘土与砂互层,含砾石和钙质胶结层,地层较硬4. 164~360m P=46Ω²m 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与细粉砂互层,含薄层钙质胶结层五、结论1.井位位置 N纬 35°10′36″E经 111°01′10″海拔高度 455m2.静水位埋深约130米左右3.??打井深度350米4.推断含水砂层总厚度约92米左右,预计泵井出水量约35吨/时左右六、几点说明1.上述地电介面的深度计算误差为±10%左右2.出水量?预计,仅供打井参?,不负法律责任3.下???级测孔4.注意成井工艺山西省地勘局二一四地质队王世信二零一六年元月二十八日。
测井模块学习报告第八采油厂郭鹏2016/1/22测井模块学习总结经过两个星期的学习,测井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结束,此次测井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1.测井技术发展概况、测井曲线原理及应用;2.储量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3.地质储量相关知识。
其中,测井曲线的应用、储量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地质储量相关知识为重点学习项目,主要学会对有效厚度、表外厚度的识别及划分、地质储量参数的确定及储量计算,现将近期学习的内容整理与总结。
一、测井技术发展概况、测井曲线原理及应用1.1 测井技术发展概况全称地球物理测井,就是指通过井下专门仪器,对井筒周围岩石及流体的不同物理、化学或其它性质的测量过程。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是以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手段,设计出专门的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进而获得地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构造和井身的几何特征等信息,可对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和其它重要的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别,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资料。
世界上第一支测井仪–电阻率测井仪,是由法国人马奎尔·斯伦贝谢(Marcol Schlumberger)和康纳德·斯伦贝谢(Conrad Schlumberger)兄弟发明的,并与道尔(Doll)一起,在1927年9月5日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测井。
而我国第一次测井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先生于1939年12月30日在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实现的,录取了一条电阻率曲线和一条自然电位曲线,并划分出气层位置。
大庆油田测井系列发展历程主要经历3个阶段:1)20世纪60~70年代发展横向测井系列;2)20世纪80年代发展JD-581测井系列和8900测井系列;3)20世纪90年代后开发调整井发展国产DLS测井系列。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
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井间电磁、核磁共振、元素俘获测井等1.2 测井曲线原理及应用当前油田主要利用测井学划分储集层、识别流体性质和确定储层参数三个方面,当前测井方法种类众多,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探测特性和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