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说课课件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369.50 KB
- 文档页数:12
《赵州桥》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掌握赵州桥的主要结构、设计和功能。
了解赵州桥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分析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原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评价赵州桥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兴趣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赵州桥》是一篇介绍赵州桥的说明文,通过对赵州桥的描述,使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2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赵州桥的外观和结构。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赵州桥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3 课堂讲解对赵州桥的主要结构、设计和功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原理,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3.5 总结提升对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行总结,强调其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和分析。
4.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报告质量,包括对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原理的分析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5.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赵州桥,亲身感受其建筑特点和艺术魅力,加深对赵州桥的理解和认识。
5.3 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赵州桥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小学课文赵州桥教案ppt教案5篇学校课文赵州桥教案ppt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熟悉“县、济、匠”等10个生字。
会写“县、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设计、参与、宏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课前预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播放课件:从前的洨河风光。
2、谈话导入:洨河两岸景色美丽,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沟通、经济的进展,官府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桥梁。
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打算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纳了。
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晰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同学自讯课文,画诞生字词,结合留意多读几遍。
2、采纳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老师检查。
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同学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2、汇报沟通:同学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⑴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⑵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⑶朗读其次、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4、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
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⑴分类指导,老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⑵同学写字。
⑶同学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现、评议。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校课文赵州桥教案ppt教案(精选篇2)【教学内容】《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学校语文三班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宏伟、结实和美观。
《赵州桥》说课稿一、说教材《赵州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文章语言简练,结构清晰,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爱国情感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然而,对于古代建筑的知识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和深入的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加深对赵州桥的了解。
想象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赵州桥吗?它有什么特点?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成果,重点解决生字新词。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体会情感。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赵州桥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地位和意义。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5.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总结课文内容,强调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伟大成就。
《11.赵州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教由文本入,学从读中来。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赵州桥》,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及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谈谈对本课教学的初步设想:一、说教材《赵州桥》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紧扣“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的,根据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关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要求,我设计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
《赵州桥》主要介绍了桥设计的特点和优点,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拟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以上分析,我把本文的学习重点定为: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好处。
二、说学情孩子们在二年下学期时已学过《北京亮起来》这篇文章,从多角度介绍了北京的美。
本课承接了二年级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走近赵州桥,体会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
孩子们通过看视频,读文章,看图片,旅行等方式对赵州桥有所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模式本课教学采用的是我们双语课堂六步教学法基础上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落实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课前我们精心编制前置自学本,以前置性自学为着力点,引导学生通过读、标、找、写、思、解、疑、搜八步预习法读懂课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更多展示机会,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
该模式下的课堂一般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对八步预习法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采用六步教学法的步骤展开进行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