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峡中考题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8.41 KB
- 文档页数:6
八上三峡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哪三个峡谷?A.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B. 瞿塘峡、巫峡、东陵峡C. 瞿塘峡、巫峡、三峡大坝D. 瞿塘峡、巫峡、葛洲坝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A. 防洪B. 发电C. 灌溉D. 航运答案:C3. 三峡大坝位于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湖北省C. 重庆市D. 湖南省答案:B4.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250万千瓦C. 3000万千瓦D. 4000万千瓦答案:B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75米B. 185米C. 195米D. 205米答案:A6. 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1998年答案:C7. 三峡工程的完工时间是?A. 2003年B. 2006年C. 2009年D. 2012年答案:C8.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额是多少?A. 1000亿元人民币B. 2000亿元人民币C. 3000亿元人民币D. 4000亿元人民币答案:B9. 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是多少?A. 100万人B. 120万人C. 140万人D. 160万人答案:B10.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增加了航运量B. 减少了洪水灾害C. 改善了生态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到了______年一遇。
答案:1002. 三峡工程的建成,使得长江上游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改善,航道等级由原来的三级提升到了______级。
答案:一级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______是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
答案:水土保持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其中______是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之一。
《三峡》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 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 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6、.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7.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三峡》考点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空缺,这里指中断2.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4)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5)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3.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用在一起,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2)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泪沾裳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4.重点实词(1)自非亭午夜分:半夜(2)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3)至于夏水襄陵:上(4)至于夏水襄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岭(5)沿溯阻绝:顺流而下(6)略无阙处:完全,全部(7)略无阙处:断处(8)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9)自非亭午夜分:如果(10)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11)沿溯阻绝:逆流而上(12)或王命急宣:宣布,传播(13)虽乘奔御风:即使(14)不以疾也:快(15)素湍绿潭:白色(16)素湍绿潭:急流的水(17)绝巘献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18)飞漱其间:冲荡(19)清荣峻茂:山高(20)良多趣味:的确,实在(21)晴初霜旦:早晨(22)林寒涧肃:寂静(23)属引凄异:动词,连接(24)属引凄异:延长(25)空谷传响:回声(26)哀转久绝:断绝,消失5.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嫩多生怪柏极高的哀转久绝消失(3)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二、特殊句式1.省略句:两岸连山。
句首省略名词“三峡”重岩叠嶂。
句首省略名词“两岸”沿溯阻绝。
“沿溯”后面省略名词“舟”飞漱其间。
“飞漱”后面省略介词“于”有时朝发白帝。
:发”后面省略介词“于”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飞漱其间。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指的是哪三条河流的交汇处?A. 长江、黄河、珠江B. 长江、黄河、海河C. 长江、嘉陵江、乌江D. 长江、汉江、嘉陵江答案:D2.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灌溉C. 发电D. 航运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三峡工程的直接效益?A. 增加长江航运能力B. 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C. 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D. 增加长江流域的耕地面积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少洪涝灾害B. 提高航运安全C. 增加长江水质污染D. 改善生态环境答案:C5. 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______省境内,是长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湖北2.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______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答案:航运5.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和升船机等。
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有哪些影响?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等。
3. 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污染控制等。
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了航运效率、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等。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沿溯阻绝溯:(2)属引凄异属: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 15题。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略无阙处阙:____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奔: ________________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春冬之时,贝y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 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 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3分)三、【福州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哪条河流上?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A、B、C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00米B. 150米C. 175米D. 200米答案:C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水土流失C. 改变局部气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竣工时间是__________年。
答案:20094. 三峡工程的船闸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双线五级连续船闸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__________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水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其次,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三峡工程还促进了长江流域的航运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描述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局部气候的变化;水库周边地区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
三峡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湖北省C. 湖南省D. 重庆市答案:B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灌溉D. 航运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35米B. 145米C. 155米D. 165米答案:B5.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1998年答案:B6. 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于哪一年?A. 2006年B. 2008年C. 2010年D. 2012年答案:C7. 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是多少?A. 800亿千瓦时B. 900亿千瓦时C. 1000亿千瓦时D. 1100亿千瓦时答案:C8.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防洪B. 航运C. 渔业D. 灌溉答案:C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A. 完全正面B. 完全负面C. 既有正面也有负面D. 没有影响答案:C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了经济发展B. 阻碍了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不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满分5分)11. 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大坝、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电站、船闸12.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迁移了约______万人。
答案:12013.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______年一遇。
答案:1001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______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答案:重庆至宜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______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水资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6.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的提升作用。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个河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D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4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C4.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4年B. 1995年C. 1996年D. 1997年答案:A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米?A. 135米B. 14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是多少?A. 800亿千瓦时B. 1000亿千瓦时C. 1200亿千瓦时D. 1400亿千瓦时答案:B7. 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大约是多少?A. 100万B. 120万C. 140万D. 160万答案:B8.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增加长江中下游的蓄水量B. 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峰流量C. 改变长江中下游的流向D. 增加长江中下游的泄洪能力答案:B9.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水质污染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土地利用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能源供应C. 促进旅游业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1.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航运效率B. 减少航运事故C. 增加航运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农业灌溉有何影响?A. 增加灌溉水源B. 减少灌溉水源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有何影响?A. 增加渔业资源B. 减少渔业资源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旅游业有何影响?A. 增加旅游吸引力B. 减少旅游吸引力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有何影响?A. 增加文化遗产的保护B. 减少文化遗产的保护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6.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有何影响?A. 增加降水量B. 减少降水量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D1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地质结构有何影响?A. 增加地质稳定性B. 减少地质稳定性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水质有何影响?A. 改善水质B. 恶化水质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物多样性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2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经济发展B. 阻碍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________河段。
《三峡》历年中考题(一)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8.描写水清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9.描写秋景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水:湍急春冬之时:清丽奇秀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夏:水流湍急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秋:冷清凄凉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1、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山高峻,水清丽。
三峡》中考题集锦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改写:三峡全长七百里,两岸山峦连绵,没有空隙。
山峰高耸,云雾笼罩,只有在午夜时分才能看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XXX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改写:在夏季,前往襄阳沿途会遇到水流障碍。
即使是XXX紧急传达,也需要一天才能从XXX出发到达江陵,全程1200里,即使风速很快也不能加快速度。
XXX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XXX,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改写:春冬时节,江水清澈,倒影清晰。
奇怪的柏树生长在险峻的山峰上,悬崖上有瀑布,水流飞溅,景色优美。
在晴朗的早晨,林间寒气逼人,常常可以听到XXX的长啸,哀怨凄美,回音在空谷中传递,久久不绝。
当地渔民唱道:“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XXX。
(1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见曦月(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风速很快也不能加快速度)(3)或XXX急宣(有时紧急传达皇命)(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绿色的山峦)(5)每至晴初霜旦(每到晴朗的早晨)(6)略无阙处(没有空隙)(7)属引凄异(发出哀怨凄美的声音)(8)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遇到阻碍).3.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良多趣味(真,实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遇到阻碍)B、良多趣味(景色优美)C、XXX(寒气逼人)D、或XXX(有时紧急传达皇命)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XXX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6.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C.有时朝. 发白帝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暮到江陵,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C(A.连接/嘱咐,B.有的人/有时,C.早上/早上,D.隔绝/消失)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意思对即可)试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三峡地区位于中国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答案:C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250万千瓦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45米B. 15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防洪B. 航运C. 灌溉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水土流失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质灾害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业发展B. 能源供应改善C. 基础设施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移民搬迁B. 生活环境改善C. 就业机会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A.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减少水资源浪费C. 保护水资源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____,东至____。
答案:奉节县白帝城;宜昌市南津关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年,于____年建成。
答案:1994年;2009年13.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搬迁了约____万人口。
答案:120万14.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淹没了约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答案:632平方公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保护了约____种珍稀植物。
(完整版)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附答案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精选(附答案)(2)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精选(附答案)(2)文章来自: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答案】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11.A(“隐”是“遮蔽”的意思)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三峡》一、理解背默题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词语解释题1、略无阙.处(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 )4、至于..夏水襄陵( )5、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6、自.非亭午夜分( )7、沿溯阻绝.( )8、绝.多生怪柏( )9、哀转久绝.(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回清.倒影( )12、空谷..传响()三、翻译句子题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内容理解题1.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2.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7、语言赏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一、【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好。
甲翁之老婆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②,然何尝登泰山,君存心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清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说明】①第:房子,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过去,过去,以前。
19.解说加点的实词。
( 2 分)( 1)略无阙处.二人对酌▲.▲( 2)属引凄异.( 4)越钱塘,绝.长江▲( 3)▲20.选出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同样的一项▲(2 分)A.或王命急宣.或异两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可以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用“ / ”给下边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1 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 2)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23.依据文意,填空。
( 3 分)( 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的特色;写水则描述不一样季节的不一样情景。
(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1 分)19.?通“缺” ,中止横渡(2 分,每空分)20.C( 2 分)21.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有!( 2 分)? 延伸?喝酒?/ 今吾辈方逾六旬/ 何老之22.( 4 分,每句 2 分)?水清,树荣(旺盛),山高,草茂,兴趣无量。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一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工程的建设历时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量是多少?A. 100亿立方米B. 200亿立方米C. 300亿立方米D. 400亿立方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主体建筑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坝、水电站、船闸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发电3.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______的航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答案:中上游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和______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答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有效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也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生态补偿等措施来减轻这些影响。
2.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工程的建设为长江流域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其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长江中上游的航运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
语文主题学习文言文单元专项训练《三峡》《答谢中书书》近5 年各地中考题整理人:张竹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16 分)《三峡》《徐霞客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 年福建省中考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 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
②幔亭峰:山峰名。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1)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引:_____(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 __________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 曲直高下/ 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 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 为室曲直高下/ 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 高下随岩宛转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分)译文:(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2 分)译文:9. 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5 分)一、阅读《三峡》,完成1—4题。
(8 分)2015年辽宁中考题1.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第3 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 分)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 分)答: 二、阅读《三峡》,完成 11-15 题。
(10分) 2016年黄冈中考题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分)①不见曦月(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其间千二百里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 、属引凄异D 、哀转久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 如只用“□□□□,□□□□” 8 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 2 分)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 分)理由 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理由 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三峡》,完成 9-12 题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阙襄12、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 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3 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答: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 分) 4.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
(1 分)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春冬之时,则 , 。
绝巘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3 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朝而往,暮而归 属予作文以记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23、根据语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 /曦月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 、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D 、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耳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 、良多趣味(真,实在)C 、林寒涧肃(严肃)D 、或王命急宣(或者)25、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6、本文 150 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 用了“ ”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 种不同景物的特点。
(2 分) 27、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 子? 答: 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冬之时的三峡有怎样的趣味。
(2 分) 答:六、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阙:通“缺” ) B .良多趣味(良:实在)C .晴初霜旦(旦:早晨)D .林寒涧肃(肃:严肃)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 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 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
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 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 .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 .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7—24 题。
(4分)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④每至晴初霜旦(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9.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 分) 答: 2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2分)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3) 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 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4 分)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或王命急宣(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 分)答案: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1) 答谢中书书()(2) 晓雾将歇()(3) 实是欲界之仙都()(4)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二)(16 分)6. (4 分)(1)逆流而上(2)延长(3)看,回头看(4)就是7. (3 分)A8. (4 分)(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9. (5 分)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 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 题。
(10 分)⒒①阳光(0.5 分)②飞奔的马(0.5 分)⒓B(2 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 分), 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 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 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 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 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 分)0.5 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 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 分)三、阅读《三峡》,完成9-12 题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 分)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5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6 .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 分,意思对即可)7 .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 分,意思对即可)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 分)。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 分)、水流湍急(1 分)。
(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23、A 24、B 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