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
- 格式:ppt
- 大小:20.02 MB
- 文档页数:61
从曲江文化看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文化积淀深厚,曲江文化更是西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曲江文化是指唐代以来,曲江流域(曲江县、浐河南岸、碑林、雁塔及鄠杜地区)的文化遗存和文化现象,包括了古建筑、风景名胜、古墓葬和文物等众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曲江文化的魅力是由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所共同构成的,代表着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
其次,曲江文化代表了西安城市文化内涵的审美价值。
曲江文化不仅包含了古建筑和文物等具体的文化遗存,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曲江文化是西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曲江文化的美学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如文化融合、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等,这些美学价值观的体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从而增强对西安城市文化精神的认同感。
最后,曲江文化代表了西安城市自然环境的审美价值。
曲江文化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碧水、青山、秀林、奇石、溶洞等,自然景观的优美与曲江文化的建筑、文化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曲江文化区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也是曲江文化保存的重要基础。
曲江文化所呈现的丰富自然景观、千年古建筑和文化艺术实践形成了美学价值的整体,助力于西安城市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综上所述,曲江文化代表了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城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
在城市形象塑造中,曲江文化的价值将更加凸显,为西安的国际化形象和宣传推广提供巨大的助力。
城市现代性的检审与城市审美文化的构建——读德波拉史蒂
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
张碧
【期刊名称】《西部学刊》
【年(卷),期】2016(0)13
【摘要】澳大利亚著名学者德波拉·史蒂文森的著作《城市与城市文化》,对西方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现代性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讨论。
作者对此前哲学社会学研究范式提出了质疑。
以民族志和法科学地审视城市——乡村的现代性问题。
作者还将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等宏观式批评理论作为方法维度,阐明了考察资本
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及社会生产关系对探究城市文化现象的重要意义。
《城市与城市文化》具备极重要的学术及社会意义。
【总页数】3页(P12-13)
【关键词】《城市与城市文化》;城市化运动;文化研究;民族志式观察
【作者】张碧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2
【相关文献】
1.构建海检文化模式努力打造文化型检察机关--记海城市人民检察院 [J], 卫星
2.读《晚清上海现代性:寓居城市的建筑空间、性别和视觉文化(1853-98)》有感 [J], 李虎
3.城市文化·政党报刊·现代性话语构建——辛亥革命在上海 [J], 董淮平
4."乡村与城市"的中英美学与文化差异: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比较——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 [J], 张蕴艳
5.书法审美视域下城市文化品牌构建探析——以湖州市书协探索实践为例 [J], 杨建民;倪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曲江文化看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曲江文化是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曲江文化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挖掘,可以发现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曲江文化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艺术表现以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等方面,探讨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内涵。
一、曲江文化的历史渊源曲江文化起源于唐代,是唐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顶峰之一。
曲江文化以唐代为背景,强调了唐代的宫廷建筑、园林艺术、诗词歌赋等方面的贡献与成就。
唐代的曲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特别是唐代乐舞、歌咏、书法、绘画等诸多文化艺术形式,在唐代曲江就是社交和娱乐的热点地区之一。
二、曲江文化的建筑风格曲江文化的建筑风格以唐代的宫殿为主要代表,这些建筑均具有着浓厚的宫廷气质,充分展现了唐代的皇家风范。
如大明宫遗址、曲江池、丽景门、大唐芙蓉园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这些建筑以其优美的线条、庄严的气势和巧夺天工的工艺,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建筑风采,也为西安的城市形象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西安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三、曲江文化的艺术表现曲江文化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代文学艺术的绚烂。
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这些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的豪放风采和高超才华,在现今看来,这些作品依然具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文学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曲江文化的艺术表现为西安城市形象带来了文化的气息和历史的魅力。
四、曲江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影响1. 增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曲江文化是西安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为西安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使得西安成为了一个具有浓厚历史韵味和独特文化气息的城市。
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塑造分析【摘要】: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是城市特色和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衔接口,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轴心脉络。
文章从城市设计的概念及任务、设计目标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塑造的关系,提出合理科学的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塑造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文化;塑造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城市的出现,标致着人类走向成熟与文明。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生活,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逐渐崛起,城市文明也随之开始传播。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了,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使得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
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进入新时代,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城市的象征,城市不在是满足于原来的功能,而是成为具有了很强地域特色的标志,因而出现了城市设计理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设计方案,文化特色等等综合性的工作。
总体而言,城市设计就是城市精神与文化之魂的塑造一、城市设计的概念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定义看法都各不相同。
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城市设计更加具体化与图形化;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社会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带来城市良性发展的物质环境。
城市设计的范围或规模,可大可小,从整个城市三度空间架构的制定,到地区内外部空间的安排,甚或一条街道弄巷的改善,一栋历史建筑物或地区的保留、维护,以及一个纪念碑、一棵树的设计安排,都可包含在城市设计的范围内。
第一个观点: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与文化血脉相通,骨肉相连。
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文化。
文化是什么呢?对于文化的解释,林林总总,恐怕不下百种。
我的解释是,所谓文化,就是一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而产生的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城市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地域范围内千千万万人群多年一起生活所形成的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北京有京城的城市文化,上海有沪上的城市文化,成都有蓉城的城市文化,昆明有春城的城市文化……一个城市,几代、几十代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同喝一井水,共吃一锅饭,呼吸与共,冷暖相通,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处世习惯乃至饮食习惯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表面看起来似乎无影无踪,但仔细琢磨却有着若干明显特点的城市文化。
比如,北京的皇城文化。
京城市民,非常关心时事政治,动辄就是国际形势如何如何,国内形势如何如何,过去如何,现在如何,将来如何……哪怕街头一出租司机,与乘客聊起天来,也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有着非常强烈的参与感和政治意识。
比如,上海的海派文化。
上海市民,也一样喜欢放眼世界、纵横神州,但是,他们的视角更多地是着眼于生活、着眼于商业、着眼于市场,以及各种实实在在的机会。
他们通常考虑的是人与社会的灵活相处、互不侵犯和兼容并包,正因此,上海城市文化中随时透露出一种处世的精明练达和商业社会的契约精神。
成都人的安逸与知足,昆明人的朴实与本分……只要深入下去,呆上十天半月,你一定会在某一城市嗅出一种其他城市没有的独特味道。
这,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标志,文化是城市之根,是它的血脉之源。
对于城市文化,我们应该珍惜它、培育它,使之更加清晰、明白,更有特点、更有韵味,并且,还要让其发扬光大,让这个城市的市民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而不是相反,抹杀它,弱化它,同化它,像时下一些城市的现代建筑那样,一味摹仿、统统照搬,失去了自己本来的面貌和性格,搞成了百城一格、千街一面,毫无特点而难以区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城市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大城市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富与发展,为国家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文化是指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文化。
它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时尚文化等多个层面。
城市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
1. 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积淀和传承。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这些历史文化包括古迹、古建筑、历史人物等,它们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城市的人文文化城市的人文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它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发展。
人文文化包括人的精神文化、社会交往文化、人际关系文化等,这些文化因素使城市成为人们团结、和谐、活力充沛的居住地。
3. 城市的艺术文化城市的艺术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艺术作品、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艺术文化包括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这些艺术形式使城市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彩,并促进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4. 城市的科技文化城市的科技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驱动力,它推动了城市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科技文化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普教育等,这些科技文化使城市成为创新的源泉,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 城市的时尚文化城市的时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时代特征,它代表了城市的潮流和时尚。
时尚文化包括时装、设计、流行艺术等,它使城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城市文化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着深远的意义。
1. 城市文化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个城市的文化程度和文明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中国城市文化要素背景知识1. 中国城市文化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个城市都是画卷上独特的一笔。
以北京为例,那古老的胡同就像城市的脉络,四合院则是其中的细胞,承载着老北京人的生活记忆和传统习俗。
2. 城市文化要素里,方言是一个奇妙的存在。
上海话独特的韵味,恰似吴侬软语的代表,就像一首轻柔的小夜曲。
走在上海的弄堂里,阿婆们用上海话唠家常,那亲切的语调,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悠往事。
3. 传统建筑是城市文化的凝固乐章。
苏州的园林,宛如江南水乡的梦境,那亭台楼阁、假山池沼,是古人智慧与审美的结晶。
就像走进一个精心布置的艺术殿堂,每一处景致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苏州的细腻与温婉。
4. 美食,无疑是城市文化的味蕾印记。
成都的火锅,热辣滚烫,像一场舌尖上的狂欢。
朋友围坐在一起,在雾气腾腾中,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谈笑风生,那麻辣的口感就像成都人热情豪爽的性格写照。
5. 节日庆典是城市文化的盛大狂欢。
广州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潮涌动。
花农们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各种花卉,就像在传递着新年的希望。
这花市不就是广州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年序曲吗?6. 民间艺术是城市文化的瑰宝。
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饱满。
艺人精心绘制的每一幅画,都像一个小小的故事盒,打开就能看到天津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7. 城市的地名,是文化的历史标签。
南京的乌衣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漫步其间,仿佛能看到东晋时王谢子弟的风流倜傥,这小小的巷子难道不是南京厚重历史的见证者吗?8. 宗教信仰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在拉萨,布达拉宫庄严肃穆,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信徒们怀着虔诚的心朝拜,那一步一叩首的身影,就像对信仰最执着的诉说,让人感受到宗教在这座城市文化中的深刻影响力。
9. 地方戏曲宛如城市文化的灵魂之音。
西安的秦腔,那高亢激昂的唱腔,犹如黄河之水奔腾而下。
戏院里,演员们全情投入,观众们沉浸其中,这秦腔不就是西安人骨子里那股豪迈劲儿的艺术化表达吗?10. 传统手工艺是城市文化的巧手匠心。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城市文化是指在城市中形成和演变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它涵盖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交交往方式等方面。
而城市审美则指人们对城市景观、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美感和评价。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城市文化是城市审美的基础,它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在城市中相交融合,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不同的色彩和创造力。
城市审美则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和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识和追求。
城市审美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城市品质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城市文化是城市审美的内在力量,它通过塑造和培育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特色能够激发人们对城市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进而形成对城市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城市审美则是城市文化的外部表现和象征,它通过建筑风格、景观规划、城市布局等方面的设计和创作,为城市的形象塑造和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城市审美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导向密切关联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增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形成城市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特征。
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理念能够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而城市审美则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实现,它通过城市的建筑设计、景观规划、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为城市打造美丽宜居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撑。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的相互关系需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背景下予以深入思考和分析。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文化和城市审美的发展和变迁亟需关注和探索。
要促进城市文化和城市审美的良性互动和融合,需要加强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拓展城市审美的发展空间和创作平台,培养和引导人们对城市的关注和参与,营造和传承城市里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首先,文化是城市的身份认同。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背景。
历史文化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给城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的古都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宏伟的宫殿建筑,这些历史文化元素是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北京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而文化还包括城市的艺术文化,如上海的滩头文艺复兴风格和巴黎的浪漫氛围,这些都是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色,也是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形象。
再次,文化是城市的社会凝聚力。
城市不仅是一个繁荣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文化作为城市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能够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城市的力量。
比如,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这里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和口音。
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包容性成为纽约城市的特色,同时也给予了纽约人民一种融入城市大家庭的感觉。
而在日本,京都是保留最完整的古都遗迹之一,参天古木和宁静的庭院,使得这个城市充满了优雅和宁静的氛围,吸引了无数人们前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最后,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艺术文化和科技文化都是城市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和改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为城市注入历史和文化的力量,增加城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艺术文化的培育和推广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科技文化的创新和引进能够促进城市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支撑。
城市的文化底蕴、软实力、社会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都与文化密不可分。
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创造好文化产品,挖掘好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教育,构建好文化体系,才能让城市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生活场所。
从曲江文化看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西安作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曲江文化是西安城市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相当大的审美价值。
曲江文化是指曲江池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特征,也是唐代皇城的外城区域,是唐代都城建筑群的组成部分。
作为曲江文化的代表,曲江池在西安的城市形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作为西安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展示了西安悠久的历史,更融入了优美的自然环境。
曲江池周边的美丽风景和悠久的历史让人们对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曲江池的美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曲江池地势平坦,水面辽阔,四周山峰环绕。
曲江池的湖水碧绿如玉,其舒展的水波从山脚蜿蜒流过,与青山相映成趣。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给人带来一种恬淡宜人的感觉。
游人在曲江池上乘船游览,就如同进入了世外桃源一般,沉醉于这一片自然美景之中。
这种优美而恬静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愉悦和安宁,也塑造了西安城市的和谐与美丽的形象。
曲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曲江池地处古代都城的外城区域,曾是唐代皇宫的园林之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曲江文化承载了当时盛世的文化底蕴。
在曲江池的周边,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湖心亭是曲江文化的中心地标,曾是唐代皇城的主要入口,如今成为了西安城市形象的象征之一。
湖心亭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曲江文化的历史价值。
曲江池周边的建筑群,如曲江剧场、大雁塔等,也是曲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见证了曲江文化的历史,也为西安城市形象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韵味。
曲江文化在西安城市形象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曲江文化以其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塑造了西安城市的形象与精神。
曲江文化展示了西安城市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独特而又迷人的西安。
作为中国古都之一,西安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美丽的城市形象,注定会成为世界注目的旅游胜地,也是我们自豪的家园。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的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追求。
文化人,是指在社会中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群,他们以文化为媒介,以美感为导向,以情感为动力,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文惠民,则强调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以文润城,则是指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和贡献。
文化人不仅是社会的精神领袖,更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与情怀,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首先来看看文化人。
文化人是指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他们追求美、崇尚文学艺术,注重品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文化人以博学多识、见识广博、情感细腻、思维敏捷为特征,他们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既能享受美的滋润,又能理性思考社会现实,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文化人的存在,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更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次是以文惠民。
一方面,文化是一种普世的语言,具有跨越时空的功能,一切文化都是为了人服务的。
文化惠民,是指通过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水平,推动人们的情感共鸣和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文化惠民也是通过文化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享受和娱乐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是以文润城。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承载者,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动力,城市的品质和魅力,往往取决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以文润城,强调了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和贡献,只有在文化的浸润下,城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文化人和文化活动的发展,将会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活力,让城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是现代社会对文化发展的新诉求和新期待。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才能让文化人更加自信和充实,让人们享受更多的文化福利和乐趣,让城市焕发更加勃勃生机和活力。
城市空间的审美文化符号意蕴作者:高云霞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4期【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其作为城市展示个性的符号,彰显审美文化内蕴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以西安曲江新区为城市审美文化符号空间的代表,展示其空间性特征与时间性特征,凸显其作为符号形象空间之美与抽象空间之美、记忆之美与未来之美的结合,并为城市审美空间的开拓提供方法论层面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空间;审美文化;符号城市化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相应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审美文化也逐渐成为当下学术界的一个跨学科研究热点。
这一视域中既有城市这一限定空间的景观风貌,又有活动主体人的历史展现,其中前者为后者提供必要的空间,成为人类文明积淀的实际载体,又是审美观照的客体对象,而后者则充当了审美实践改造的主体,对地域范围内的人类文化进行各种审美实践,呈现出线性发展轨迹。
在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的卡西尔看来,“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这些条件”。
[1]而研究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我们又能够看到符号的空间与时间的存在,因为“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架构”。
[2]城市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说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最完美结合,并最终体现其审美文化符号的特殊意蕴。
作为历史文化承载的代表城市西安,以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称名,其城市空间的拓展必然要展现个性美的内涵。
我们可以看到曲江新区作为彰显“人文西安”的城市名片,正是重点挖掘整合唐文化的历史资源,梳理、提炼唐代文化的特质,即崇唐、赏唐、说唐、看唐、思唐、梦唐必言曲江,用盛唐文化沟通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掀起城市文化寻旅的热潮。
本文旨在通过展现西安曲江这一城市审美空间符号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的实现,以其作为范例对城市审美空间意蕴的拓展予以方法论层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