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托特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1.73 KB
- 文档页数:4
1草莓组织培养脱毒快繁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总结报告主持完成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二0一0年十二月2目录一、项目来源……………………………………………………………………1 二、项目实施的意义和依据 (1)(一)品种来源 (1)1、丰香—草莓 (1)2、特征特性 (1)3、脱毒丰香草莓 (2)(二)项目实施的目的..................................................................3 1、总体目标 (3)2、研究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加速示范推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三)项目实施的意义 (3)1、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2、生产无公害果品,促农民致富................................................4 3、发挥增产增收效益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4)(四)项目实施依据 (4)1、研究与实施的理论依据.........................................................4 2、“丰香草莓”组织培养技术路线................................................5 3、草莓组织培养的优点............................................................5 三、丰香-草莓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6)(一)草莓-“丰香”脱毒技术研究……………………………………………61、研究目的…………………………………………………………………62、供试材料…………………………………………………………………63、组织培养环境条件……………………………………………………6 4、材料的选择与处理……………………………………………………6 5、生长点的剥取……………………………………………………………7 6、诱导方法…………………………………………………………………7 7、病毒的检测……………………………………………………………8 8、无病毒原种的保存和繁殖………………………………………………8 (二)“草莓-丰香”脱毒与快繁培养基筛选研究………………………………8 1、研究目的 (8)2、试验材料...........................................................................8 3、试验方法...........................................................................9 4、验结果分析........................................................................9 5、结论与讨论 (13)(三)组培草莓驯苗基质的研究 (14)1、材料与方法........................................................................14 2、试验结果分析.....................................................................15 3、综合评述...........................................................................16 4、结论 (17)(四)抗菌素减少组培草莓苗污染的研究 (17)31、污染来源与防治措施…………………………………………………172、草莓组织培养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原因……………………………173、试验方法…………………………………………………………………204、结果分析…………………………………………………………………21 (五)草莓高产栽培试验研究……………………………………………………21 1、温棚种植试验目的………………………………………………………21 2、参试品种…………………………………………………………………21 3、试验时间与地点…………………………………………………………21 4、试验概况及田间管理……………………………………………………215、试验结果与分析…………………………………………………………23 6、综合评定…………………………………………………………………25 7、结论 (25)四、脱毒草莓高产技术规程与规范……………………………………………26 (一)组织培养基本设施技术规程 (26)1、实验室建立 (26)2、仪器与器材配备 (26)3、化学药品、试剂购置…………………………………………………284、其他物品的配制………………………………………………………28 (二)草莓组织培养技术操作规程与规范 (28)1、培养条件…………………………………………………………………282、培养基配制……………………………………………………………293、无菌材料的获得………………………………………………………31 4、接种………………………………………………………………………31 5、室内组织培养…………………………………………………………32 6、瓶苗驯化与移栽…………………………………………………………33 (三)脱毒草莓栽培技术规程与规范 (34)1、组织培养瓶苗的栽培技术规程…………………………………………342、脱毒丰香草莓苗圃繁殖栽培技术规程………………………………353、脱毒“丰香-草莓”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规程……………………36 4、脱毒草莓大棚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9)5、脱毒草莓“丰香”大田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42)五、脱毒草莓无公害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44)(一)发展脱毒丰香草莓的意义 (44)1、发挥品种优势,保持种质资源.............................................44 2、生产绿色果品,提高农民就业率..........................................44 3、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利国利民.......................................44 (二)推广方法与措施 (44)1、建立组织,联合攻关............................................................44 2、建立基地,示范带动............................................................45 3、宣传培训,普及推广............................................................45 (三)组培红香椿一号示范推广概况 (46)1、推广应用情况..................................................................46 2、示范种植情况.....................................................................46 六、科学技术创新 (48)4(一)、脱毒、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的创新 (48)1、组织培养条件 (48)2、选材与处理 (48)3、接种与诱导培养………………………………………………………494、检测与继代增值培养…………………………………………………495、生根培养........................................................................49 6、炼苗与移栽 (49)(二)、运用抗菌素降低污染研究的创新………………………………………50 (三)、扦插基质的研究创新……………………………………………………51 (四)、脱毒草莓高产机制研究创新……………………………………………52 (五)、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创新………………………………………………53 (六)、品种示范、推广体系研究创新………………………………………54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56)(一)经济效益分析 (56)1、脱毒草莓温棚..................................................................56 2、脱毒草莓大田..................................................................57 3、脱毒草莓每亩新增效益......................................................57 (二)社会效益 (58)1、生态效益...........................................................................58 2、社会效益...........................................................................58 八、脱毒草莓的推广前景 (60)5草莓组织培养脱毒快繁与应用技术研究一、项目来源“草莓脱毒快繁与应用技术研究”是2004—2008年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自选项目,2007年申报商丘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NO:2008 。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作者:庞传明李忠来源:《山西果树》2015年第02期摘要:简要介绍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流程及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采用该技术草莓试管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移栽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5402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B草莓是结果快、成熟早、植株小、周期短、管理方便、病虫较少、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一种果树。
在世界浆果类水果生产中,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
草莓繁殖主要通过匍匐茎分株。
在长期无性繁殖中,易导致种苗退化,影响产量和品质。
应用离体培养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现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简介如下。
1外植体的植入春季当草莓匍匐茎长到10 cm以上时,于晴天早上10时以前,采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茎尖(2~3 cm),迅速拿到实验室在流水下处理2~3 h,再用洁尔灭浸泡1 h,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然后在超净台内用75%的酒精浸泡15~20 s,用无菌水洗3~5遍,再用0.1%的升汞浸泡8 min(升汞液中加1~2滴吐温),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最后再用无菌水清洗3~5遍后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
在显微镜下剥取约0.2~0.5 mm的茎尖,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内(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 0.5 mg/L),放入培养室培养。
培养室光照14~16 h/d,光照强度1 800~2 000 lx,温度20~26 ℃(光照时段26 ℃左右,暗培时段20 ℃左右)。
2继代扩繁及生根培养当外植体培养50~60 d后,茎尖长到1.5~2.0 cm时,开始转接于继代培养基(MS+BA 0.2 mg/L+NAA 0.05 mg/L)上培养,培养条件同前,继代培养周期为30~35 d。
连续扩繁几个周期,瓶苗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开始进行生根培养。
生根选用苗高2 cm以上、具庞传明等:草莓组培快繁技术3~4片大叶的健壮株,接种到(1/2MS+NAA 0.2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20 d后,根系长到1~2 cm时开始炼苗移栽。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及其示范推广作者:钱雯婕张静王建春吴婷张黎凤魏红英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4期摘要; ; 从脱毒苗培育、原原种培育、生产种苗扩繁等3个方面详细总结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以期为草莓无病毒化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示范推广中图分类号; ; S668.4; ; ; ; 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4-0065-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无机盐、VC等营养物质,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被誉为“水果皇后”。
草莓栽培多采用无性繁殖种苗,繁殖效率低,种苗易退化,果实渐小,且使病毒积累逐年加重,限制了草莓产业的发展。
因此,利用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脱毒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1-2]。
笔者针对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新疆哈密地区草莓生长发育特性、生产特点以及所处的自然生态条件,采用茎尖脱毒、瓶内增殖、温室扩繁相结合的方法,使草莓栽培向无病毒草莓迈进,推动无毒种苗向专业化、生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渐带动十三师乃至哈密地区的草莓生产向无病毒化迈进。
本文选用草莓优质品种妙香7号,它是由山东农业大学用红颜、甜查理杂交选育的暖地草莓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口感好等优点。
通过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利用显微镜逐层剥离生长点接种后置于培养室中培养,经过培育,产生小芽丛苗再进行继代培养。
草莓组培苗经历外植体接入瓶内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培养健壮的瓶内苗以及从瓶内移栽到营养钵中,从而初步建立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技術体系。
将营养钵中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从而筛选出无病毒原种苗,之后便可大量繁育,初步建立草莓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术体系。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作者:于超,孙秀霞,薛琳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2期摘要:以“红颜”草莓的匍匐茎尖为外植体,选择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为诱芽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以1/2MS为生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对“红颜”草莓的组织培养及快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草莓茎尖在MS+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能很好地诱导不定芽形成,其诱导率高达8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IBA0.5mg/L+IAA0.5mg/L+GA1.0mg/L时增殖系数较高;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0.5mg/L时生根率可达99%,移栽至田间后,成活率高且匍匐茎繁殖能力强。
关键词:“红颜”草莓;组织培养;激素;快繁技术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果实鲜艳、柔软多汁,且富含糖、蛋白质、磷、钙、铁及大量维生素和有机酸,被誉为“水果皇后”,是一种具有医疗价值的高档水果佳品,深受人民喜爱[1]。
草莓繁殖主要靠匍匐茎分株提供种苗,效率低,速度慢,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且在长期无性繁殖中,容易导致病毒感染严重,表现为植株矮化、畸形果比例增加,多伴随有花叶、黄边、斑驳等多种症状,产量低下,种苗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
利用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快速繁殖获得大量脱毒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快速繁殖大量优质草莓种苗,更有利于品种提纯和更新,减少病毒感染,提高产量和品质,是促进草莓产业化的有效途径[2]。
目前,有关草莓组培的报道很多,但不同品种草莓的特性不同,培养方法也有差异[3-5]。
“红颜”草莓因其具有耐低温能力强、连续结果性强、抗病性强、产量高、果型大、口味佳、外观漂亮、商品性好等优点,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
本文以“红颜”草莓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观察了草莓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佳生长条件,以期为“红颜”草莓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草莓组织培养及快繁【摘要】草莓蔷薇科草莓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
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 ,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试验方法草莓在多年的无性繁殖过程中,由于病毒病的不断传播、蔓延,危害愈加严重,我国草莓主要栽培区草莓病毒病的发生株率达80.2%,致使草莓品种种性退化,表现为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和抗病性减弱。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小苗,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引起退化,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草莓脱毒组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高新实用技术,即通过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脱去病毒病原,使草莓种苗恢复品种原种优良种性,以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无病毒,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繁殖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发展潜力大对新品种的推广有利,解决了新品种材料少、在生产中推广速度慢的问题,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快速繁殖。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可工厂化育苗,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根据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种苗。
无病虫危害健康植株比例大,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苗具有5~6片正常叶,叶色不浓也不淡,呈鲜绿色,叶柄粗而不徒长,苗重30以上,根茎粗1.0~1.5厘米,株型矮壮,侧芽少,根须多粗而白。
生长快,坐果率高,结果期延长,果重明显提高,平均可增产30~50%。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外植体选取田间健壮株匍匐茎尖或单株。
2.灭菌剂与灭菌方法将外植体表面用洗衣粉洗净,自来水冲洗30min, 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5次,作灭菌处理。
3.茎尖剥离去掉茎段外面的叶子,在双目解剖镜下切0.2~0.6mm的生长点放入盛有培养基的瓶中。
组培中心草莓繁苗技术方案目录1、草莓脱毒种苗简述 (2)2、草莓组培技术流程: (3)3、草莓组培苗的驯化: (5)4、秋季9月下旬定植日光温室草莓种苗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8)5、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露地草莓的注意事项: (10)1、草莓脱毒种苗简述草莓是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植物矮小呈丛装生长,植株高约20-30cm,短缩的茎上密集的着生叶片,并抽生花絮和匍匐茎,下部生根。
草莓的营养器官有根、缩短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匍匐茎等。
传统方法繁殖草莓种苗经多代营养繁殖的植株中的毒素就会逐年增加,表现为植株变矮、果实变小、口感变差、畸形果实比例增加等,引起果实品质下降,草莓品种种性退化,从而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
组织培养的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无毒等特点,且组织培养苗生长性状优于常规繁殖方式,降低了染病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草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创造的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能调动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为果农增收,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为草莓组培脱毒种苗三级育苗流程图,经查阅文献和询问专业技术人员,草莓脱毒种苗继代培养一般不能超过4代,否则可能会导致后代的变异,并且出瓶驯化的第一代种苗为原原种,不能直接当做生产种用,需要经过一次试种,并观察原原种是否长势正常,取长势正常的原原种上生长的原种作为母本进行栽培种的扩繁。
2、草莓组培技术流程:2.1 外植体选择选取6月份刚扎根的匍匐茎苗,并在无菌条件下剥取茎尖生长点0.3-0.5毫米作为外植体。
2.2外植体预处理及灭菌将材料用洗洁精清洗后用吐温清洗之后在流动自来水中冲洗20-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30秒左右,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后在0.1%升汞中消毒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分,剥取茎尖生长点0.3-0.5毫米作为外植体。
2.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MS + 6-BA 0.2mg/L + IBA0.04mg/L增殖培养基:MS + 6-BA 0.3mg/L +IBA 0.06mg/L生根培养基:1/2MS + IBA 0.1mg/L以上培养基均加蔗糖3% ,琼脂0.65%,pH值5.8-6.0。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4期园艺学草莓组培快繁技术及其示范推广钱雯婕张静王建春吴婷张黎凤魏红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哈密839000)摘要从脱毒苗培育、原原种培育、生产种苗扩繁等3个方面详细总结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以期 为草莓无病毒化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示范推广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9)24-006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ID)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无机盐、Vc等营养物质,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被誉为“水果皇后”。
草莓栽培多采用无性繁殖种苗,繁殖效率低,种苗易退化,果实渐小,且使病毒积累逐年加重,限制了草莓产业的发展。
因此,利用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脱毒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1—21。
笔者针对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新疆哈密地区草莓生长发育特性、生产特点以及所处的自然生态条件,采用茎尖脱毒、瓶内增殖、温室扩繁相结合的方法,使草莓栽培向无病毒草莓迈进,推动无毒种苗向专业化、生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渐带动十三师乃至哈密地区的草莓生产向无病毒化迈进。
本文选用草莓优质品种妙香7号,它是由山东农业大学用红颜、甜查理杂交选育的暖地草莓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口感好等优点。
通过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利用显微镜逐层剥离生长点接种后置于培养室中培养,经过培育,产生小芽丛苗再进行继代培养。
草莓组培苗经历外植体接人瓶内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培养健壮的瓶内苗以及从瓶内移栽到营养钵中,从而初步建立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将营养钵中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从而筛选出无病毒原种苗,之后便可大量繁育,初步建立草莓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术体系。
1组培快繁技术1.1脱毒苗培育1.1.1培养基制作。
本研究采用改良M S培养基,启动培养基将M S大量元素减半并附加0.5 mg/m L IB A+1 m g/m L6-B A(葡萄糖40g/L,琼脂 8g/L,pH 值 6.4)。
农业技术与装备Vol.362No.02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FEB-2020文章编号:1673-887X(2020)02-0013-02草莓脱毒与组培快繁技术王亚妮,武艳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044000)摘要介绍了草莓茎尖脱毒法与组培快繁的技术措施,确定了草莓脱毒苗继代培养时激素中6-BA的最佳浓度为1.5mg/L;生根培养时IBA的最佳浓度0.3mg/L,并介绍了炼苗移栽的具体方法,为草莓脱毒苗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草莓;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快繁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 n.1673-887X.2020.02.005 Tissue Culture,Virus-fre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StrawberryWang Yani,Wu Yanshao(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Shanxi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030031,Shanxi,China) Abstract:Tissue Culture,virus-free and the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strawberry were introduced.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 was6-BA:1.5mg/L.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IBA in rooting medium was0.3mg/L.And introduced the concrete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lanting.It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awberry virus-free seedling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Key words:strawberry.tissue culture,virus-free technology,rapid propagation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靠匍匐茎进行繁殖,经过多年种植后易感染病毒,导致品质及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
《激素与光质处理对设施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研究》一、引言设施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农业技术革新相辅相成,尤其在草莓的组培快繁领域。
利用生物技术和环境调控技术实现草莓的快速繁育与生产是现代园艺领域的一大进步。
在这一进程中,激素与光质处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就激素与光质处理对设施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期为提高草莓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选用了常见的设施草莓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包括生长旺盛的母株和组培苗。
2. 方法(1)激素处理:将组培苗分为几组,分别进行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处理,观察其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2)光质处理:设置不同光质条件下的环境,观察光质对草莓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3)数据收集与分析:记录各组草莓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根系发育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激素处理对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1)生长激素的促进作用:实验发现,适当浓度的生长激素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组培苗的生长,提高株高和叶片数。
然而,过高浓度的激素反而会抑制组培苗的生长。
(2)不同激素的作用差异:不同种类的激素对草莓组培苗的影响存在差异。
例如,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根系发育,而赤霉素则有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2. 光质处理对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1)光质对生长的影响:蓝光和红光对草莓组培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紫外光则可能对草莓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2)光质对品质的影响:适宜的光质条件能够提高草莓的品质,如提高果实的糖度、改善果色等。
四、讨论1. 激素在草莓组培快繁中的作用机制激素在草莓组培快繁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激素能够促进或抑制组培苗的生长。
不同种类的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如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根系发育,而赤霉素则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因此,在设施草莓的组培快繁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素种类和浓度。
2. 光质处理在草莓组培快繁中的应用光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0838.6(22)申请日 2016.01.13A01H 4/00(2006.01)(71)申请人石磊地址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五龙南路53号(72)发明人石磊 贺石 沙逢源 贺红陈海华 王建化 陈永清(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规模化生产的草莓脱毒快繁的组培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规模化生产的草莓脱毒快繁的组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材料的选择及初代培养:选用健壮的匍匐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0.5min,再用3%的次氯酸钠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三次,切取1cm 茎尖,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上;(B)茎尖脱毒:半个月后,将匍匐茎获得的茎尖组培苗置于36℃培养10天,进行第一次脱毒,继续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二个月后,重复脱毒一次;(C)继代增殖培养:然后再将长出的组培苗转瓶于继代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D)生根培养:当苗长至4-5cm 后,转瓶于生根培养基,培养15天左右,根长到4-5条,炼苗3天,种于50孔穴盘,2个月后,脱毒草莓苗可移植于大田繁殖。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5594596 A 2016.05.25C N 105594596A1.一种用于规模化生产的草莓脱毒快繁的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材料的选择及初代培养:选用健壮的匍匐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0.5min,再用3%的次氯酸钠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三次,切取1cm茎尖,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上;(B)茎尖脱毒:半个月后,将匍匐茎获得的茎尖组培苗置于36℃培养10天,进行第一次脱毒,继续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二个月后,重复脱毒一次;(C)继代增殖培养:然后再将长出的组培苗转瓶于继代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D)生根培养:当苗长至4-5cm后,转瓶于生根培养基,培养15天左右,根长到4-5条,炼苗3天,种于50孔穴盘,2个月后,脱毒草莓苗可移植于大田繁殖。
华南适用草莓品种茎尖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华南适用草莓品种茎尖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引言:草莓是一种重要的果蔬类作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发展具有优良品质和产量的现代化草莓栽培技术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追求。
在现代化草莓栽培中,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是实现现代化高效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华南地区适用的草莓品种茎尖培养和快繁技术,为现代化草莓栽培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本研究选择华南地区适宜的草莓品种,通过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探索其良好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适宜的草莓品种,比较茎尖培养和传统扦插繁殖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2.优化茎尖培养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探索有效的生长调节措施;3.建立草莓快速繁殖(组培)体系,研究组培过程中的优化措施;4.对茎尖培养及组培的所得植株进行生长、花期和产量等方面的评估和比较;5.通过对比分析评估,确定华南地区适用的草莓茎尖培养和组培繁殖技术的最优方案。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华南地区的草莓种植业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采用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提高草莓种植效益,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2. 推广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草莓种植模式,逐步推进草莓种植产业的现代化和科学化;3. 研究适宜华南地区的草莓品种,并通过速繁技术快速繁殖,为华南地区的草莓种植业提供良种基础资源。
结论:本研究在华南地区草莓的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上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华南地区的草莓品种和适合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华南地区草莓的种植业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方案和延续良种资源,对于推进现代化、生态化、高效化草莓种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作者:吕树立孙喜云周玉玲左双喜姜曙光孙凤岭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3期摘要:介绍了草莓脱毒与快繁的技术措施,筛选出了草莓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并介绍了脱毒草莓苗圃繁殖要点,为草莓无毒苗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脱毒;快繁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3-0109-02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档水果,通常采用匍匐茎繁殖,由于繁殖系数小和新茎分枝繁殖苗苗质差,影响产量和品质;采用种子繁殖,由于草莓属异花授粉作物,实生苗之间个体变异较大,很难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目前无病毒苗繁殖体系建立尚不完善,农民自繁自育,反复留种,致使种苗退化,病害滋生蔓延。
盲目引种又会造成品种杂乱。
采用草莓脱毒、快繁技术,提高草莓的繁殖系数,建立无病毒苗快繁体系,是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促进草莓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草莓脱毒苗既可确保原品种的种质纯度,又可提高品种的抗逆性,脱毒苗生长速度快,长势强,产量可增加30%以上。
1 脱毒的理论依据病毒是一种纯寄生的无胞型微生物,它寄生在植物体内引发病害,直接影响植物体的生长和代谢。
茎尖是植物顶端的原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生命力强。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之所以能除去病毒,是由于病毒在感染植物体内不均匀分布,老叶及成熟的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较高,而幼嫩及未成熟的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较低,生长点(0.1~1.0 mm区域)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是因为病毒繁殖运转速度与茎尖分化区细胞生长速度不同,病毒向上运输速度慢,而分生组织细胞增殖快,这就使茎尖分生组织区域的细胞不含病毒。
经离体培养的再生无病毒植株就是脱毒苗。
2 组织快繁即通过植物体的茎、叶等组织进行增殖扩繁,其生长周期短,一般为25~28 d,繁殖系数大,一年内一个生长点顶端细胞可培养出600~800万与母体生理特征完全一致,且不带病毒、类病毒、细菌、真菌的植株,同时苗木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专利名称:一种草莓种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黄日静,王春花,姜兆彤,史功成,张敬强,刁玉峰,孙静,纪宏宇,杜宇斌,朱秀珍,谷旭琳,佟杰,郭文普
申请号:CN201210536299.3
申请日:20121212
公开号:CN103858758A
公开日:
201406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技术,属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包括如下步骤:取草莓的匍匐茎尖为外植体,经诱导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移栽驯化等步骤,快速繁殖脱毒组培苗。
本发明通过调节培养基的配方,利用茎尖生长点诱导培养,达到不经愈伤组织生长阶段直接诱导出芽,防治了种性变异,接种操作容易;取材时间科学,接种污染率低、成活率高;脱毒简便、快捷、彻底;繁殖系数达5~8倍,速度快,成本低,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工厂化育苗,可商品化生产。
申请人:东港市草莓研究所
地址:118300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新城区环城大街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许宗富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