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河水库坝基防渗处理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05.01 KB
- 文档页数:1
谈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技术原因与措施摘要:水库在蓄水防洪,改善农业水利条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部分水库坝基存在着渗漏隐患,渗漏的原因及方式各有差异,但都会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对于渗漏隐患应当做好预防措施,并认真进行观测检测,及时发现大坝的缺陷。
尽早进行修补,将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措施引言水库是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设施,其不仅能够给农业发展、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水源,而且能够有效防御洪水灾害。
我国在建设水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历史悠久,导致现有的许多水库都出现了病险问题,尤其是坝基的渗漏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水库坝基的防渗漏处理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1水库坝基渗漏的主要原因1.1坝基设计不规范当前,我国许多的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同时进行,导致了一些工程的设计图纸非常不规范,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被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
许多工程项目在设计上盲目的追求进度,片面照搬经验,在没有经过认真地对放水、泄洪等需求进行认真的考虑之后,就采用坝下涵管、经济边坡等,这就很容易导致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的尺寸不合适,或者是坝身非常单薄,水库的防渗体明显偏小。
与此同时,一些小二型的水库工程项目往往还会出现没有在坝后进行反滤措施的设置,进而导致偏高的出逸点,或者大面积的漏水。
1.2先天性地质缺陷由于许多水库工程项目受到开工期限,或者是其他原因的制约,一些小型水库,以及重要的山塘等在建设之前,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地质勘查,有的水库建在熔岩,或者有很深的覆盖层的地区,而且在开工之前没有进行新鲜基岩的开挖工作,甚至在发现问题以后,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最终导致坝基渗漏,或者坝后沼泽化的发生。
也有一些水库为了能够降低投资额,没有对经过风化的山包等进行处理就直接应用为坝基的一部分,进而导致了坝基的渗漏问题。
1.3施工问题处理不当在水库新建方面,我国有着多年的历史。
早期兴建的一些水库,由于受到当时质量监测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导致了许多工程的碾压强度存在欠缺,或者有许多的填筑材料没有经过充分的粉碎就被施工使用。
水库大坝加固技术及防渗措施问题探讨水库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承担着调节水流、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重要功能。
随着大坝年龄的增长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坝结构会出现疲劳、老化以及渗漏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加固和防渗措施,将对大坝的安全性和持久性造成严重影响。
水库大坝加固技术及防渗措施问题成为了水利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水库大坝加固技术1. 岩石加固水库大坝通常是由岩石、混凝土或土石料等材料构成,而岩石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因此岩石加固技术在大坝加固中具有重要地位。
岩石加固技术包括爆破加固、注浆加固、灌浆加固等,其中注浆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
注浆技术通过在岩石裂隙中注入硬化材料,填充岩石空隙,提高岩石的承载能力和抗压强度,从而加固大坝结构。
2. 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是大坝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会出现龟裂、松动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加固。
混凝土加固技术主要包括碳纤维加固、预应力加固、粘结加固等,其中碳纤维加固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土石料是水库大坝中常见的填料材料,但受到土层的侵蚀和风化,土石料会出现流失和变薄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加固。
土石料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加厚土石料层、加固护坡、设置挡土墙等方法,通过增加土石料层厚度和设置护坡墙体,提高土石料的稳定性和抗风化能力。
二、水库大坝防渗措施水库大坝的地基是大坝稳定性的基础,地基的松散和渗透性会直接影响到大坝的安全性。
地基加固成为了水库大坝防渗的重要措施之一。
地基加固技术包括改良地基、灌浆加固、压实加固等方法,通过改变地基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渗性能。
2. 渗漏防治水库大坝的渗漏问题是常见的安全隐患,渗漏会导致大坝结构的失稳和地基土的流失,因此需要进行渗漏防治。
渗漏防治技术包括设置渗漏探测管、灌浆补漏、堵漏修补等方法,通过检测渗漏点和修补渗漏裂缝,提高大坝的抗渗能力。
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探讨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堤坝的防渗加固直接关系到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工程安全与长期稳定运行。
如何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堤坝的稳定性,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堤坝的防渗加固,主要是通过防渗墙、护坡、加固筏板等措施来实现。
下面对堤坝防渗加固技术进行探讨。
一、防渗墙技术防渗墙,即在土坝或混凝土坝体内设置垂直排列的防渗屏障,以防止水从坝体内部渗透出来。
防渗墙施工的方式一般有槽壁法、壁柱法、地下连续墙等。
其中,槽壁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槽壁法施工时,主要通过挖槽、切削土体、浇筑堵漏混凝土等工序,来构建防渗屏障。
在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槽深横向不要过长,一般不宜超过100米;2、在槽体底部,需要执行特殊处理,以调整其渗透系数;3、槽壁需要经常清理,防止泥土或其他杂质阻塞,影响防渗效果。
二、护坡技术护坡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防渗加固技术。
通过在堤坝表面覆盖防渗膜材料、构筑石层等方式,来防止水渗透入土坝内部。
在护坡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护坡材料要先进行拼接,然后再施工,确保其密封性;2、在施工护坡前,需要将土坝地表进行平整处理,防止护坡材料因坑洼而无法覆盖全部区域;3、在护坡材料覆盖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其有足够的厚度和合适的密封性能。
三、加固筏板技术加固筏板技术,是通过在堤坝内部设置钢筏板等材料,利用其抗弯抗剪的能力加固土坝或混凝土坝。
加固筏板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坝或混凝土坝因周围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形变、裂缝等问题。
1、加固筏板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准确设置位置,以确保其能够起到加固作用;2、在加固筏板覆盖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3、加固筏板应与土坝或混凝土坝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便于以后的维护维修工作。
综上所述,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落实好相关的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堤坝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水库大坝加固施工方案防渗处理与坝体加固1. 引言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它不仅能调节水源,还能防洪、发电等多种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水压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坝的安全性和防渗性能可能会降低。
为了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进行水库大坝加固工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论述水库大坝加固方案中的防渗处理和坝体加固。
2. 防渗处理防渗处理是指对水库大坝的渗流途径进行阻断或降低渗流能力的措施,以提高坝体的防渗性能。
常见的防渗处理方法包括:2.1 渗流控制帷幕渗流控制帷幕是通过安装水平或垂直的防渗屏障,使渗流途径受到阻挡,从而减少渗流水量。
该方法适用于渗透性较强的土壤或岩石地层。
常见的控制帷幕材料包括聚合物黏土、混凝土或人工防渗材料。
2.2 渗透性降低处理渗透性降低处理是指对坝体材料进行改良,提高其抗渗性能。
常见的方法包括混凝土加固、地下墙混凝土灌浆和砂浆注浆等。
通过填充材料或改变土壤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渗流的发生。
2.3 堵漏材料的应用堵漏材料的应用是指在渗透性较差的地层或裂缝中填充堵漏材料,以达到防渗的效果。
常用的堵漏材料包括膨润土、聚合物等。
这些材料能够进入缝隙中形成闭合的堵漏结构,降低渗流通道。
3. 坝体加固坝体加固是指对水库大坝的结构进行增加或改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常见的坝体加固方法包括:3.1 强化坝体结构强化坝体结构是通过在原有结构上增加钢筋混凝土或加固材料,以提升坝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可采用的加固措施包括加设钢筋网、增加横向隔墙和增加加固筋等。
3.2 加固边坡和下游护坡加固边坡和下游护坡是为了降低坝体的滑动、倾斜和冲刷等风险。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加设护坡、安装倒桩和使用护坡材料等。
这些措施能够提升坝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3.3 增强坝基承载能力增强坝基承载能力是为了提高坝体与地基之间的相对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注浆加固、加设钢筋桩和混凝土地基板等。
这些措施能够增强坝体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地基沉降的风险。
对于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以及防治措施的探讨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电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但在实际的水利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导致了大坝渗水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增加了后期维护费用,也给附近居民带来了不良影响。
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水平,增加防渗能力,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库;堤坝;防渗;防治措施前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各领域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造福了万千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同时,水利工程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质量不达标的导致的大坝渗水,危及人员生命财产等问题屡见不鲜,人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因此,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科技水平,采取必要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1 水利工程水库堤坝防渗特点1.1 突发性水库大坝渗水在施工刚刚完成后很难立即检测出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才逐渐显现,并且堤坝渗水是由内而外,突发性特征显著,很难预防,在问题出现之后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挽救。
1.2 复杂性水利工程建设关涉到方方面面的领域,涉及范围广、施工难度大,各部门不易协调,这就造成了水坝防渗工作具有挑战性,不易完成。
同时,工作的艰巨性,严峻性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隐蔽性由于堤坝渗水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当大坝由于自重等问题出现裂痕时,往往难以察觉,因而也就不容易预防,等到堤坝渗水能被检测到时情况已经很严重,难以补救。
这就要求水库大坝渗水问题必须从根源解决,只有提高防渗技术才能保证大坝安全。
2 常见的防渗施工技术2.1 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堤坝防渗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搅拌桩将施工原材料充分融合,进而有效避免在水库堤坝防渗施工过程当中,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水库堤坝防渗施工的进度,同时,难以有效保障水库堤坝防渗施工的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探讨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难点和重点工程之一。
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成功实施,能够提高水利工程安全可靠性,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生产。
因此,如何做好堤坝防渗加固工作,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进行探讨。
一、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现状1、堤坝渗漏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建的堤坝常因建设材料的短缺、技术不足或者环境原因等各种原因而存在渗漏问题。
大量的渗漏给水利工程带来严重的危害,如土地沉降、坝体变形、滑坡、山体崩塌等,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针对堤坝渗漏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出了多种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包括注浆加固、预制板加固、挤浆加固、地下连续墙加固、深层浅孔注浆加固等。
3、存在的问题虽然堤坝防渗加固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这些问题:如加固质量难以保证,加固后仍存在一定的渗漏,成本较高等。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改进思路来提高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效果: 1、强化加固质量控制加强加固工期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注浆加固时要选择合适的注浆药剂,保证药剂溶解充分;预制板加固时要确保板材选材正确,厚度一致,连接牢固等。
2、加强加固后工程验收在加固工程完成后,要加强验收工作,进行可靠性评估,确保加固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不断探索新的加固技术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如采用仿生材料增强堤坝结构的稳定性,使用降渗材料降低堤坝的渗漏等技术。
三、结论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技术得到了稳步提高。
加强加固质量控制、加强加固后工程验收、不断探索新的加固技术是提高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效果的重要途径。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水库大坝的使用也不断增多。
而在水库大坝工程中,做好防渗加固工作十分重要,对此必须重视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设计,以有效的保障水库和河道的防洪安全。
关键词: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引言:水利工程的开展建设利国利民,水库大坝作为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建筑,针对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的重要性,要对以往修建的水库大坝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已建的水库大坝当出现渗流时,要进行加固防渗的设计,并进行加固、防渗处理,真正地将我国的水库大坝建设管理质量提升。
一、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的防渗设计具体处理方式1.加强大坝其他建设项目的结构维护要想稳定大坝结构,还需要加强护坡工作,做好涵洞危险灾情处理、排水棱体处理,从而提高泄洪道排水的能力,实现大坝改造除险加固的目的。
滑坡对于水库大坝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滑坡作用特点、自身性质、形成原因、滑坡范围、规模、滑坡的边界条件等,做好力学参考工作,从而实现滑坡有效处理,保证其安全稳定性。
2.混凝土防渗设计一般在对水库大坝进除险加固防渗施工的时候使用的施工材料大多为混凝土,并且在坝基的竖直面设置相应的防渗墙,这样能够加强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防渗性能。
结合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五二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施工经验和茂名化州市长湾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情况分析,在进行混凝土防渗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而选择相应的施工设备,当坝基出现渗流现象时能够对该位置进行造槽作业,在此之后就可以进行清孔换浆作业,将之前设置好的槽孔按照顺序进行连接,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渗墙的设置施工也就完成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对槽孔进行设置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而且孔内的泥浆面不能够低于导墙最顶端30cm,也不能高于导墙最顶端50cm,槽孔位置的偏差不能高于3cm,经过清孔后孔内的泥浆厚度不能超过10cm,在确定工作完成之后的4个小时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浅谈水库坝基防渗处理作者:杨海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摘要:以勘察、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水库坝基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 简述了水库坝基防渗固结施工工艺,通过对坝基进行垂直防渗技术,水平防渗技术、使用化学补偿技术处理水库坝基渗漏,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垂直防渗技术、水平防渗技术、化学补偿技术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水库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围垦、水产养殖、灭螺等综合效益。
由于坝基处理不彻底.水库运行出现较多问题,危及工程安全.是我国重点大型病险水库之一.历史上虽采用过坝肩灌浆、上游设铺盖、下游设压重以及坝后设减压井等多种工程措施进行处理.但均未能解决问题.在本次水库除险加固中.根据坝基地质条件和渗流分析成果.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对坝下强透水层进行垂直防渗、截断坝基渗漏通道.对两岸坝肩进行帷幕灌浆加固坝基.解决了防渗轴线布置、墙体材料选择以及防渗墙施工关键问题,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坝存在的问题水库坝基渗透稳定性暴露出来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大坝建成初期蓄水时,坝基渗透变形就比较严重。
影响坝基渗透稳定的土层主要是砂壤土层和砂卵砾石层。
其中砂壤土层的渗透系数虽然很小,但是分散度为30.8%--97.2%,属于分散性土,渗透破坏比降较小。
砂卵砾石层的渗透为中等渗透性。
坝基的不同位置和不同高程的砂砾料其级配分别很不一致,并且大部分土的级配组成较差,其不均匀系数较大,有部分土还缺乏中间粒径。
由此可见,坝基土料多属于管涌土,这是导致水库坝基产生渗透的变形的主要原因。
水库坝基防渗处理的形式垂直防渗技术垂直防渗技术常适用于地基渗水层较薄或隔水层较浅的情况,以做成封闭式防渗帐幕来根治水库坝基渗透破坏的险情,可以比较彻底的解决坝基和坝身渗漏问题。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的机理是:使用专用机具(乌卡斯钻机),在已建成的坝基或覆盖层透水地基中建造槽型孔,以泥浆固定坝壁,并利用高压泵将泥浆压入孔底,携带岩渣,再从孔底回流到地面,然后采用直升导管,向槽孔内浇注混凝土,形成连续的混凝土墙,起到防渗的作用。
浅谈水库堤坝防渗施工与防治措施摘要:水库堤坝工程一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程,它的建设不仅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还能够在发生洪涝和水灾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水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不断受到水流的冲刷和侵蚀,日积月累,堤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所有的问题当中,堤坝的渗漏是最严重的问题,它给堤坝的质量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也阻碍了水库的继续使用。
所以,要重视水库堤坝防治,提高防渗漏技术,实现水库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堤坝;渗施;防治引言水库无论是在防洪抗旱方面,还是在农业灌溉、工业发电、生活用水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水库堤坝渗漏,严重阻碍了水库上述功能的发挥,明显降低了水库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做好水库防渗漏工作,需要进一步地提高施工技术,有效避免堤坝渗漏。
一、工程实例1.1工程概况某水库最大坝高度为 31 m,坝顶高程为180. 00 m,坝项宽度为 2 m,长1 658. 31 m。
正常蓄水时的水位为198 m,死水位是199. 37 m,防洪限制水位是199. 37 m,议讨洪水位为 1985 m,校核洪水位为198. 9 m。
水利枢纽工程主坝是沥青混凝土砂砾石组成,黏土心墙堆石和黏土心墙砂砾石组成左右副坝。
溢洪道采用岸坡开敞式,电站厂房则为河床式。
由于使用多年,在坝体上可以观察到许多纵横交错的裂缝,这些裂缝直接导致了渗漏。
1.2 渗漏现状分析水库大坝土质均匀,在大坝基础部分发现有侧漏现象,而且十分严重。
该大坝当初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把基础清理干净,导致坝体与基础接触的地方发生渗漏现象。
在坝体与基础接触层之间有一层 20cm 厚的腐殖土,该腐殖土主要是由一些腐殖质、植物根系、砾石和砂石等杂质组成,因此,该土层具有含水量大、强度低且呈流塑性的特点,是透水层。
在主河槽段,大坝基础处的砂岩表面风化程度较强,在筑坝时,这些被破碎风化的砂岩没有被清除,也导致了层面和接触面渗水。
水库工程坝体及坝基防渗问题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水库大坝在常年运行及泄洪的巨大压力下,会出现漏渗及坝体本身破坏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方案,来进行坝体、坝基的防渗加固。
文章主要以某水库工程的漏渗作为案例,对坝体、坝基的防渗方案进行讨论,包括灌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等技术,最终选择最适宜的水库防渗处理与加固策略。
关键词:水库工程;坝体;坝基防渗问题引言近年来我国针对存在病险的水库,提出《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方案,并对水库工程坝体、坝基的渗漏问题进行加固。
对于中小型水库的防渗处理,需要根据区域的地质状况、水库大坝渗漏情况,选择合适方案来完成坝体、坝基的防渗加固。
文章主要探讨水库工程坝体及坝基防渗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水库坝体及坝基防渗方案。
1水库项目工程概况及防渗加固方案选择1.1水库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况某水库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工程处于北汝河支流黄涧河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9km2,总库容1530.27万m3,属中型水库。
某水库大坝坝长295m、最大坝高36.55m,水库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坝顶流槽等组成部分。
坝址区两岸山高坡陡,基岩裸露,均为白云质灰岩,坝址区河谷成“V”字形,底宽200m左右,河床上层为砂卵石层和粉质粘土,下伏白云质灰岩。
某水库于1959年9月动工至1960年完成坝高32m,1974年续建加高。
建坝时没有形成连续的防渗体系,坝基砂卵石层厚约13m,采用截水槽防渗,但截水槽未挖至基岩,截水槽下尚有8m厚的砂卵石未截断,为悬挂式,蓄水后漏水严重,坝下游有多处渗水点明流和冒水翻砂现象。
右岸坡下伏岩体和坝基下伏强风化白云质灰岩,渗漏量大,存在接触冲刷现象,坝体、截水槽与砂卵石接触面未设反滤,坝基渗漏严重。
1988年河南省水利二总队在大坝桩号0-060~0+005段,在灰岩中作水泥帷幕灌浆,其平均深度约为深入基岩10m,虽经检验质量合乎要求,但经蓄水证明,渗漏并未减轻。
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探讨水利工程中的堤坝是固定水面的重要设施,堤坝的防渗加固技术在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止水渗漏导致工程失效。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据,探讨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实践。
一、堤坝防渗形势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必须经过严格的防渗处理,以承受水压和水流的冲刷。
堤坝的防渗形势受以下因素影响:1、地下水位和水流情况:地下水位和水流的情况影响堤坝的渗透性和稳定性。
2、基础状况:堤坝建造的基础情况是关键因素,因为基础的稳定性能够影响堤坝的防渗性。
3、堤坝土质:堤坝土质的不同会影响土壤的渗透性。
例如,粘土相对于沙土、石块等更容易通过堤坝。
二、堤坝防渗加固方法堤坝防渗加固方法通常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在堤坝内部增加一层隔水层,以防止水分渗透到基础。
化学方法则利用化学物质提高土壤的密度及稳定性,从而提高堤坝的防渗性。
以下是常见的防渗加固方法:1、砖石垫层:该方法是在堤坝底部覆盖一层砖石,以增加堤坝的稳定性和防渗性。
2、重力式隔水层:该方法使用与堤坝相同的材料建造隔水层,并被覆盖。
隔水层的作用是防止水分渗透到土壤中。
3、双层隔水层:该方法在重力式隔水层的基础上,增加了双层隔水层。
第二层隔水层用于防止漏水的情况下,提高整体稳定性。
4、化学增浸法:该方法用于改善土壤的密度及稳定性,从而提高堤坝的防渗性。
化学法中的常见物质为聚合物、泥浆土、金属氧化物等。
5、船形槽法:该方法是在堤坝底部挖掘船形槽,并且填充防渗材料。
槽的作用是防止水分渗透到土壤中,防止基础稳定性受到影响。
三、结合实例山东省安丘市钱营水库是一座重要的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时间已经超过10年。
钱营水库是由混凝土拱坝和石坝组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营水库石坝发现了漏水的问题。
山东省水利厅对该水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防渗加固系列措施。
在进行防渗加固措施前,山东省水利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
最终,水利厅确定了以下加固方法:1、砖石垫层:为了提高钱营水库石坝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石坝底部进行了多层垫层的加固。
坝基渗漏处理原则及措施
今天我跟爸爸去工地看坝基,爸爸说坝基是用来存水的地方,要是坝基漏水了,就会影响水库的安全。
爸爸还告诉我,坝基渗漏的处理有很多方法呢!
爸爸先说:“如果坝基下面有水漏出来,咱们得找清楚是哪儿漏的。
然后用专门的材料堵住它。
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不能漏掉一点点。
”我听得有点儿懵懵的,心里想,这样是不是像我们修水管一样,要找洞然后堵住?
爸爸又说:“如果水已经渗透得很深,就得做些加固措施,把坝基里面的水分控制好。
这样水就不再往外渗了。
”我点点头,突然觉得坝基好像是一个大大的水池,要是漏了水,那水就跑得没了。
我们还看到工人们在坝基上用大机器施工,哐哐哐地响,好像是在用力修补。
爸爸说:“这样就能保证水不会漏出来,大家也能安全。
”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原来坝基渗漏处理这么复杂,可是爸爸说得这么清楚,我也明白了很多。
希望以后我们家的水库都能安安稳稳的!
—— 1 —1 —。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和防渗工程探讨发布时间:2022-10-19T02:35:54.978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1期6月作者:张寿玉张红臣[导读] 水利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水利工程中的基础处理和防渗工程建设是其建设的关键环节,张寿玉张红臣庆云县水利局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 253700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水利工程中的基础处理和防渗工程建设是其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保证了基础处理和防渗工程的合格,才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全、质量有保证的水利工程。
为此,文章主要研究了水利工程基础处理和防渗工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处理;防渗工程引言:水利工程也属于一项利国惠民的工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工程当中的防渗工作,这与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和后期管理有着严重的关系,所以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与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基础处理的要求(1)要具备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地址勘察报告、相关的技术文件、掌握施工地区内的地址情况是怎样的。
(2)在开挖前,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的各项内容规定执行,在将施工的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管线、树木等物体进行妥善的处理。
(3)在将积极设备开往施工现场的时候,要事先做好对公路加宽、加固的工作。
2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能合理的分配珍贵的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的分布,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还能防止洪涝灾害,为人们的稳定生活提供保障。
由于我国的地形地势比较复杂,山水地质结构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进行防渗处理,很容易造成水利工程发生渗水现象,这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对水利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雨季水利工程将不能发挥出防洪的作用,极有可能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命安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中采用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