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习题MS
- 格式:ppt
- 大小:313.00 KB
- 文档页数:27
质谱一、选择题1. 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2)(1)从大到小(2)从小到大(3)无规律(4)不变2. 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2)(1)偶数(2)奇数(3)不一定(4)决定于电子数3.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3)(1)1∶1∶1 (2)2∶1∶1 (3)1∶2∶1 (4)1∶1∶24.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为29 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2)(1)α- 裂解(2)I- 裂解(3)重排裂解(4)γ -H 迁移5.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3)( 1 )M+2 ( 2 )M-2 ( 3 )M-8 (4)M-18、解答及解析题1. 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发生的断裂过程,会形成具有单位正电荷而质荷比(m/z )不同的正离子,当其通过磁场时的动量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其在磁场的偏转度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答:根据公式m/z=B2R2/2E可知,m/z 越大,动量越大。
m/z 值越大,偏转度越小。
2. 带有电荷为e、质量为m的正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被电位V 所加速,其速度达υ,若离子的位能(eV)与动能(mυ2/2 )相等,当电位V 增加两倍时,此离子的运动速度υ增加多少倍?答:由公式eV=1/2mv2,当V 增加两倍时,此时的离子的运动速度v 增加为原来的√ 2 倍。
3. 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离子源进入电位为E的静电场后,由于受电场作用而发生偏转。
为实现能量聚焦,要使离子保持在半径为R的径向轨道中运动,此时的R值受哪些因素影响?答:eV=mv2/R R=mv2/eE,由此可知,此时的R 主要受静电场强度的的影响。
4. 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电场进入强度为H 的磁场后,受磁场作用,再次发生偏转,偏转的半径为r ,此时离子受的向心力(Heυ)和离心力(mυ /R )相等,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哪些因素影响?答:由题意有Heυ = mυ2/r ,m/e=Hr/ υ=H2r 2/2V 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磁场强度、半径r 以及电场电位V 的影响。
质谱剖析习题一、简答题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何能提升仪器的分辨率3.试述飞翔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 它有什么特色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分析电离源的特色。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种类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能够获取一些什么信息7.怎样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色9.怎样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急迫性。
二、选择题1. 3,3- 二甲基戊烷:遇到电子流轰击后,最简单断裂的键位是:()A1和4B2和3C5和6D2和 3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 M+1)的比率是()A 100:B 100:C 100:D 100:3.以下化合物含C、 H或 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A C6H6BC 6H5NO2 C C 4H2 N6OD C 9H10 O24.在以下化合物中,何者不可以发生麦氏重排()5.用质谱法剖析无机资料时,宜采纳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A 化学电离源B电子轰击源C高频火花源 D B或C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 z3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不行能为()A醚B醇C胺D醚或醇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 z 57(100%), m/ z 29(27%)及 m/ 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构造以下,试问该化合物构造为()A (CH 3) 2 CHCOOCB CH3CHCOOCHCHCH252223C CH3(CH2) 3COOCH3D CH 3 COO(CH2)3CH38.按分子离子的稳固性摆列下边的化合物序次应为() A苯> 共轭烯烃 > 酮> 醇B苯> 酮> 共轭烯烃 > 醇C共轭烯烃 > 苯> 酮> 醇D苯> 共轭烯烃 > 醇> 酮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A m/z 15B m/z29C m/z43D m/z71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状况为:()A m/ z 93B m/ z 93和 m/ z 95C /71D /71和 /73m z m z m z11.在 C2 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AM B+1C+2D及+2 M M M M12.某化合物的 S 图上出现/74 的强峰,R 光谱在 3400~ 3200cm -1有一宽峰, 1700~ 1750c-1M m e m 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 R 1-( CH2)3- COOCH3B R 1-( CH2)4- COOHC R 1-CH2(CH3 ) - CH2- CH- COOHDB或C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 和 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 ,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质谱分析习题一、简答题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A 1和4B 2和3C 5和6D 2和3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A 100:1.1B 100:2.2C 100:3.3D 100:4.4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A C6H6B C6H5NO2C C4H2N6OD C9H10O2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A 醚B 醇C 胺D 醚或醇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A (CH3)2CHCOOC2H5B CH3CH2COOCH2CH2CH3C CH3(CH2)3COOCH3D CH3COO(CH2)3CH3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A m/z 15B m/z 29C m/z 43D m/z 7110.溴己烷经β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A m/z 93B m/z 93和m/z 95C m/z 71D m/z 71和m/z 73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A MB M+1C M+2D M及M+2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 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 R1-(CH2)3-COOCH3B R1-(CH2)4-COOHC R1-CH2(CH3)-CH2-CH-COOHD B或C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第8章质谱法习题与答案结构分析⽰例例8-1 甲基环⼰烷图8-1 甲基环⼰烷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CH 3m/z=98m/z=83CH 3++++m/z m/z 69m/z 41m/z 56+例8-2 环⼰烯图8-2 环⼰烯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CH3.+.+m/z 28例8-3 正丁基苯图8-3 正丁基苯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CH 2CH 2CH 22m/z =91m/z =65m/z =39m/z=134HC CH2CH 2CH 3H 2CH CHCH 3CH H Hm/z =92CH 2HCCH 3+m/z=134CH 2CH 2CH 2CHm/z =77m/z =134m/z =51HCCHC H例8-4 对甲苯酚图8-4 对甲苯酚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32-CO +m/z 79m/z 7722+m/z 51m/z 108m/z108HH例8-5 ⼄基异丁基醚图8-5 ⼄基异丁基醚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C H 3C CH 32H 2C 22m /z 59CH 2OH +m /z 31m /z 102O C 2H 5m /z 102C H H 3C CH 3 CH2H 5+C HH 3C CH 3CH 2m /z 57im /z 102C H 3C CH 32O CH 2H m /z 87C H H 3C CH 3CH 2O CH 2CH 3CH 2OH +m /z 31四员环过渡重排四员环过渡重排C HH 3C CH 3CH 2O22C H3C CH 32C CH 3CH 3m /z 56CH 2m /z 102例8-6 正⼰醛图8-6 正⼰醛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 HC m/z 71H C O+m/z 29C O + HO .C 5H 11C 5H 11+m/z 99M 100C 4H 9 CH 2CH O.m/z 57C 4H 9CH 2C OH++CH 2CH 2C CH 2CH 2m/z 44H C 2H 5 第⼀种m/z 56 OH C H 2C +C 2H CH CH 2+OH C H 2CH例8-7 4-壬酮图8-7 4-壬酮的质谱各峰来源如下:2C 5H 11O+.H 2CC 5H 11C 2H 5β2H5C 3H 7CH2OHH 2CC 5H 11OH 3CH 3OHH 2C2H 5H 3+.+.m /z 114m /z 86+.m /z 58γH+β例8-8 2-甲基丁酸图8-8 2-甲基丁酸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CH3-CH2-CH-COOH HOCCHOHH3CCH3-CH2-CH-CH3m/z87m/z74m/z57323OH C O m/z45CHCH2m/z 27+OHOHCHCH3OCH3CH3CH2+CHCH3OOHm/z 29例8-9 ⽔杨酸正丁酯图8-9 ⽔杨酸正丁酯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OHCOOCHC2Hm/z194COCO 例8-10 ⼄⼆胺图8-10 ⼄⼆胺的质谱图各峰来源如下:- CH2=CH2CH3-CH=NH2m/z44 CH33CH322H2H222CH2NH2m/z 30m/z 58m/z 72m/z 73CH3-习题⼀、简答题1.质谱仪由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分别是什么?2.质谱仪为什么需要⾼真空条件?3.试述⼏种常见的离⼦源的原理及优缺点。
第十五章质谱法 - 经典习题1.某未知物经测定为仅含C、H、O的有机化合物,其IR光谱显示在3100-3700cm-1之间无吸收,其质谱如图15-1,试推断其结构。
图15-1 未知物的质谱图解:(1)分子离子峰(m/z 136)较强,说明此分子离子结构稳定,可能具有苯环或共轭系统。
(2)查Beynon表136栏下,含C、H、O的只有下列四个分子式:a.C9H12O(U=4)b.C8H8O2(U=5)c.C7H4O3(U=6)d.C5H12O4(U=0)(3)m/z 105为基峰,提示可能为苯甲酰离子(C6H5CO+)峰(见教材附录十二),m/z 77、 m/z 51、m/z 39等芳烃特征峰的出现也进一步证实了苯环的存在。
(4)m/z 56.5、m/z 33.8两个亚稳离子峰的出现表明存在下列开裂过程:(5)根据上述解析推断,证明未知化合物含有苯甲酰基C6H5CO(U=5),这样即可排除分子式中的C9H12O(U=4)、C7H4O3(U=6,H原子不足)及C5H12O4(U=0),唯一可能的分子式为C8H8O2(U=5)。
(6)由分子式C8H8O2扣去苯甲酰基C6H5CO,剩余的碎片为CH3O,则可能的剩余结构为-CH2-OH或CH3O-。
(7)将苯甲酰基C6H5CO与剩余结构单元相连接,得到以下两种可能结构:由于该样品的IR光谱在3100~3700cm-1之间无吸收,提示结构中应无-OH,因此该化合物的结构为A。
(8)验证质谱中各峰的归属:验证结果说明所提出的结构式是合理的。
2.已知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9H18O,IR光谱显示在~1715cm-1处有强吸收,在~2820cm-1、~2720cm-1处无吸收,其质谱如图15-2所示,试推断其结构。
图15-2 未知物C9H18O的质谱图解:(1)由分子式C9H18O求得化合物的不饱和度U=1,且含有一个O原子,可能为一个羰基,故未知物可能是羰基化合物。
质谱分析习题一、简答题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A 1和4B 2和3C 5和6D 2和3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A 100:1.1B 100:2.2C 100:3.3D 100:4.4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A C6H6B C6H5NO2C C4H2N6OD C9H10O2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A 醚B 醇C 胺D 醚或醇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A (CH3)2CHCOOC2H5B CH3CH2COOCH2CH2CH3C CH3(CH2)3COOCH3D CH3COO(CH2)3CH3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A m/z 15B m/z 29C m/z 43D m/z 7110.溴己烷经β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A m/z 93B m/z 93和m/z 95C m/z 71D m/z 71和m/z 73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A MB M+1C M+2D M及M+2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 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 R1-(CH2)3-COOCH3B R1-(CH2)4-COOHC R1-CH2(CH3)-CH2-CH-COOHD B或C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第五章质谱一、选择题1.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1)1∶1∶1 (2)2∶1∶1 (3)1∶2∶1 (4)1∶1∶22.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1)M+2 (2)M-2 (3)M-8 (4)M-18二、解答及解析题1. 试确定下述已知质何比离子的可能存在的化学式:(1)m/z为71,只含C、H、O三种元素(2)m/z为57,只含C、H、N三种元素(3)m/z为58,只含C、H两种元素2. 试写出苯和环己烯的分子离子式。
3. 写出环己酮和甲基乙烯醚的分子离子式。
4. 写出丙烷分子离子的碎裂过程,生成的碎片是何种正离子,其m/z是多少?5. 试解释溴乙烷质谱图中m/z分别为29、93、95三峰生成的原因?6. 有一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m/z为120,其碎片离子的m/z为105,问其亚稳离子的m/z是多少?7. 试解释环己烷质谱图中产生m/z分别为84、69、56、41离子峰的原因?8. 某有机化合物(M=140)其质谱图中有m/z分别为83和57的离子峰,试问下述哪种结构式与上述质谱数据相符合?(1)(2)9. 某有机物可能是乙基正丁基醚或甲基正戊基醚,其质谱图上呈现离子峰的m/z分别为102、87、73、59、31,试确定其为何物?10. 在碘乙烷的质谱图中呈现m/z分别为156、127、29的离子峰,试说明其形成的机理。
11.在丁酸甲酯的质谱图中呈现m/z分别为102、71、59、43、31的离子峰,试说明其碎裂的过程。
12. 某酯(M=116)的质谱图上呈现m/z(丰度)分别为57(100%)、43(27%)和29(57%)的离子峰,试确定其为下述酯中的哪一种。
(1)(CH3)2CHCOOC2H5(2)CH3CH2COOCH2CH2CH3 (3)CH3CH2CH2COOCH312.某化合物(M=138)的质谱图中呈现m/z为120的强离子峰,试判断其为下述两种化合物中的哪一种?(1)(2)14. 某酯(M=150)的质谱图中呈现m/z为118的碎片峰,试判断其为下述两种化合物中的哪一种?(1)(2)15. 已知某取代苯的质谱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下述4种化合物的哪一种结构与谱图数据相一致?(主要考虑m/z分别为119,105和77的离子峰)(1)(2)(3)(4)16、某未知烃类化合物的质谱如下图所示,写出其结构式。
gcms考试题目
以下是一份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考试题目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 GC-MS中,哪个部分对真空要求最高?
A. 进样口
B. 离子源
C. 质量分析器
D. 检测器
2. GC-MS的离子源对载气中氧气的分压有何要求?
A. 无特别要求
B. 越高越好
C. 越低越好
D. 中等水平
3. GC-MS中,质谱图相对丰度的含义是什么?
A. 把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定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
B. 原始谱图中某峰的强度与最大峰的强度之比。
C. 原始谱图中某峰的强度与基峰的强度之比。
D. 原始谱图中某峰的强度与最小峰的强度之比。
二、多项选择题
1. GC-MS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
A. 载气流速
B. 检测器温度
C. 样品浓度
D. 载气纯度
E. 检测器类型
2. GC-MS在分析样品时,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有哪些?
A. 溶剂萃取法
B. 蒸馏法
C. 酸碱处理法
D. 固相萃取法
E. 化学衍生法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GC-MS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件。
2. 请说明GC-MS在分析有机化合物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六章质谱分析(MS)6.1 概述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MS)是在高真空系统中测定样品的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质量,以确定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方法。
化合物分子受到电子流冲击后,形成的带正电荷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按照其质量m和电荷z的比值m/z(质荷比)大小依次排列而被记录下来的图谱,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法有如下特点:(1)应用范围广。
测定样品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物。
应用上可做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测定原子量与相对分子量、同位素分析、生产过程监测、环境监测、热力学与反应动力学、空间探测等。
被分析的样品可以是气体和液体,也可以是固体。
(2)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目前有机质谱仪的绝对灵敏度可达50pg(pg为10−12g),无机质谱仪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 。
用微克级样品即可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3)分析速度快,并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
(4)与其它仪器相比,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及维修比较困难。
对样品有破坏性。
发展概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质谱就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测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质谱仪已实现了与不同的分离仪器的联用。
例如,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质谱和质谱的联用已成为一种用途很广的有机化合物分离、结构测定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另外,质谱仪和电子计算机的结合使用,不仅简化了质谱仪的操作,又提高了质谱仪的效能。
特别是近年来从各种类型有机分子结构的研究中,找出了一些分子结构与质谱的规律,使质谱成为剖析有机物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在鉴定有机物的四大重要手段(NMR、MS、IR、UV)中,也是唯一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方法(测定精度达10−4)。
6.2 质谱仪及基本原理6.2.1 质谱仪有机质谱仪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
现以扇形磁场单聚焦质谱仪为例,将质谱仪器各主要部分的作用原理讨论如下。
图6.1为单聚焦质谱仪的示意图。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一、选择题(共35题) 1. 2分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1) 二丙基醚(2)乙基丁基醚 (3)正己醇 (4)己醇-28. 2分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其 M=129,其强度大的m/z58(100%), m/z100(40%),则该化 合物可能为( )2.3. 4. 5. 6.分F 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1) C 6H 6(2) C 6H 5NO 2(3) C 4H 2N 6O2分)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1) C 6H 6 (2) C 6H 5NO 2(3) C 6H 10O 2S2分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1) m/z 为 15 和 29⑵ m/z 为 93 和 15 ⑶m/z 为29和95⑷ m/z 为95和932分在C 2H 5F 中,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1) M (2) M+1 (3) M+2⑷ M 及 M+22分一个酯的质谱图有 m/z74(70%)的强离子峰 ⑷ C 9H 10O 2⑷ C 6H 4N 2O 4,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1) CH 3CH 2CH 2COOCH 3 (3) CH 3CH 2COOCH 2CH 32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C 6H 14O,质谱图上出现 m/z87和m/z102.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CH 3)2CHCOOCH 3 (1)或⑶7. m/z59(基峰)m/z31以及其它弱峰(m/z73, )CH 3(1)C 2H 5CH 3CH 3CH 3(1) 4-氨基辛烷 (3) 4-氨基-3-甲基庚烷 (4)⑵或(3)9.2分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M +=87, m/z30为基峰,则它最可能是 ()(1) (CH 3)2CHCH 2CH 2NH 2CH 3(2) CH 3CH 2-C-NH 2CH 3CH 3(3) CH 3CH 2CH 2CHNH 2 ⑷⑴或⑶ 10. 2 分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1)苯 > 共轭烯烃> 酮 > 醇(2) 苯 > 酮 > 共轭烯烃 (3) 共轭烯烃 > 苯 > 酮 ⑷苯 > 共轭烯烃 > 醇 >醇 >醇>酮11. 2 分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 )(1)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2)硝基化合物及芳香族 (3)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4)芳香族及共轭烯烃12. 2 分在C 2H 5Br 中,Br 原子对下述同位素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1 (3) M+2⑷ M 和 M+213. 2 分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M=142,其质谱图如下左,则该化合物为()43(1)正癸烷 (2) 2,6-二甲基辛烷 (3) 4,4-二甲基辛烷(4)3-甲基壬烷14. 2 分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 m/z3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1)醚 (2)醇 (3)胺 ⑷醚或醇 15. 2 分在化合物3,3-二甲基己烷的质谱图中,下列离子峰强度最弱者为 ( )(1) m/z29(2) m/z57 (3) m/z71 (4) m/z85(2) 3-氨基辛烷16. 2 分CH351 2 43,3-二甲基戊烷:CH3 CH2 CpCH2丄CH3受到电子流轰击后,最容易断裂36CH3的键位是:()(1) 1和4 (2) 2和3 (3) 5和6 ⑷⑵和(3)17. 2 分R—X・+------- > R+ + X・的断裂方式为:()(1)均裂(2)异裂(3)半异裂(4)异裂或半异裂18. 2 分今要测定14N和15N的天然强度,宜采用下述哪一种仪器分析方法?()(1)原子发射光谱(2)气相色谱(3)质谱(4)色谱-质谱联用19. 2 分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1) m/z93 (2) m/z93 和m/z95 (3) m/z71 ⑷ m/z71 和m/z7320. 2 分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57(100%), m/z29(27%)及m/z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1) (CH 3)2CHCOOC 2H5 (2) CH3CH2COOCH 2CH2CH3(3) CH3(CH2)3COOCH 3 (4) CH 3COO(CH 2)3CH321. 5 分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的系列峰,在红外光谱图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收峰:>3000cM-1;1460C M-1,1380C M-1,1720C 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1)烷烃(2)醛(3)酮(4)醛或酮22. 2 分某化合物的MS图上出现m/e74的强峰,R光谱在3400〜3200cM-1有一宽峰,1700〜1750c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1)R1—( CH2) 3- COOCH 3(2)R1—( CH2) 4—COOH(3)R1—( CH2) 2—CH —COOH|CH3(4)(2 )或(3)23. 5 分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 r = 10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是一种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