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上限几乎每8个月调一次
- 格式:pdf
- 大小:147.96 KB
- 文档页数:3
《求是》刊文称中国最高权力更替有“禅让”色彩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
这三个事实判断,就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一、近代以来的纵坐标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自此中国由一个“中央帝国”被带入强雄林立的国际体系。
不管是满清还是随后的中华民国,尽管努力不止、代价不休,却都无法适应历史、回应历史,从而将中国带出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谷,国家和民族都沦落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据中国当代国际法专家王铁崖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涉及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势力范围林林总总,将中国层层锁定,成为全球大小国家任意欺凌的对象。
19世纪美国外交官、精通中国事务的何天爵曾愤怒地指出:“现代的万里长城主要是由鸦片箱构筑起来的。
”中国彼时的国运正如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所叹息的:“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
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
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在世界新老列强瓜分中国达到高潮时,竟然出现了人类文明史前所未有的荒唐现象:日本要求中国保证福建省不割让他国,法国要求清政府保证广东、广西、云南三省以及海南岛不割让他国,德国要求保证山东省不割让他国。
而这些列强瓜分时连最起码的外交程序也没有,直接派军舰占领,声称有租借的必要,就万事大吉;英国先是强迫中国向它借钱,当日本收到清政府以此借款支付的战争赔款而撤出威海卫时,英军就开进了。
所有这一切,清政府都不得不全盘接受。
美国财政悬崖根源、措施及影响作者:李俊生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03期摘要:针对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文章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根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方案的分析,认为美国“财政悬崖”的根本原因是政治问题。
美国民主、民选政治、民主体制是导致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本原因。
无论采取基线方案还是替代方案均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长期和短期的负面影响。
连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许是美国联邦政府为解决“财政悬崖”问题而选择的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美国财政悬崖;政府债务上限;提高税负收入;削减政府支出;缩减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中图分类号:F817.12;F1132012年年底,如果美国联邦立法机构不对有关法律做出相应调整,则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将按照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大幅度提高税负收入;二是大幅度削减联邦支出和缩小财政预算的赤字规模。
短期内,急速减少财政赤字,缩小财政赤字规模,这种做法被美国人称为“财政悬崖”。
就该事件本身来说,用“财政悬崖”来形容它,似乎有点言过其实。
美国有些观点,特别是学者的观点指出能否不用“悬崖”这个词。
比如说把悬崖比喻为一座小山或者是一个坡,形容所看到的美国联邦政府所遇到的财政问题。
当然,现在比较流行和被公众认可的是的“财政悬崖”这个词,文章也采用这个说法。
文章主要讨论美国“财政悬崖”的政治根源及其长期经济影响。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回顾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背景;第二,重点谈谈“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源;第三,美国“财政悬崖”对美国的经济乃至对全球的经济会产生何种影响。
一、美国财政悬崖背景按美国联邦邦政府现行的有关法律和财政状况,如果至2012年年底,美国联邦立法机构不对有关法律作相应调整,2013年1月1日必须把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削减大约一半。
这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法律上都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美国国会的预算办公室也预测,如此大幅度急速削减联邦政府财政预算赤字的行为真正发生的话,就如同一匹高速奔跑的骏马,在一个悬崖前急停,导致美国经济从2013年起进入急速衰退期。
美国的天量社保黑洞:国家“庞氏骗局”相对美国的收入和赤字情况,社保的黑洞是难以承受之重。
而这样的社保黑洞,与其负利率政策直接相关。
西方国家的社保投资是需要回报的,低的资金回报惠及企业主,但是老百姓的社保没有增值,寅吃卯粮,最后演变成为一个国家“庞氏骗局”西方信用社会的核心就是社保体系,因为与中国人自己攒钱和养儿防老不同,西方人是要依靠社会保障体系生存的,这个保障是西方人生存的信心来源,这个体系也是西方最大的信用体系。
就如我们中国人现在离不开户籍和当年离不开粮票一样,西方人到哪里都需要他的社会保障号码。
显然,如果这样的体系破局,将对于西方社会造成颠覆性的影响,然而在金融危机下,这一体系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濒临破局。
这种破局是源于西方人的贪婪吗?问题显然不会这样简单,西方的社保体系实际上是被金融掠夺的负利率政策挤爆的。
西方的社保信用体系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赤字压力,这个体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西方的政府负债加上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大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的天量社保黑洞:国家“庞氏骗局”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是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两个福利体系,2011年用于社保和医保的资金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美国政府预算的三分之一。
根据2009年公布的报告,美国社保基金将于2016年入不敷出,比去年预计的时间提前一年;而到2037年,社保基金将全部耗尽,比去年预计的提前4年时间。
据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Center)6月19日公布的美国养老金与退休医保资金状况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美国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医保融资缺口从前一年的1.26万亿美元增长1200亿至1.38万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包括7570亿美元养老金支付承诺没有任何现金担保。
另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美国主权评级下调以后,里根总统时期经济顾问委员会高级经济学家柯特利科夫(Laurence J.Kotlikoff)公开表示,美国财政部给出的14万亿国家债务总额只是冰山一角,非利息支出和预计收入之间的财政缺口高达211万亿美元。
分析专栏:中国应该尽快安排撤出美债的计划布鲁金斯学会提出GPI概念缓解美国债务危机 ______________ 3人民银行下属机构集资建豪华别墅引发舆论关注 _____________ 3银监会官员支持部分地区银行上调房贷首付比例 _____________ 4国际板将确定以人民币计价,推出时间未定________________ 4监管标准提高导致广发银行IPO融资额显著高于预期 _________ 5投资者正式起诉“石墨矿门”涉事券商 ____________________ 5银监会澄清主席更迭传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部分信托产品挂保障房的名,卖商品房的“肉” _____________ 6融资过度的A股市场是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盐碱地_____________ 6中国公司登陆美股的热潮正在降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购房贷款违约率连续五个季度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 7纳斯达克很可能转而收购伦交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盟通胀率超预期攀升再添加息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盟批准葡萄牙救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大银行在香港市场“开拓”出仅1%的IPO承销费率________ 8高盛投行部人事调整剑指新兴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一季度抛售99%黄金ETF头寸 __________ 9美银美林称人民币短期内将被高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专栏〗【中国应该尽快安排撤出美债的计划】中国手握的庞大的美国国债,早已成烫手的山芋。
随着5月16日的到来,这一问题已经变得难以收拾。
5月16日,美国国债触及14.3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
中美经济关系四大焦点问题分析及消解■李兴伟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经济是美国和中国利益的深度联系点,中美经济间焦点问题既凸显两国经济关系在以金融和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又是两国国家利益的交汇之处。
因此,从消解中美经济焦点问题入手,在中美经济间建立一个强大、可持续的互利共赢关系对双方都将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也将惠泽世界。
自1972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蓬勃发展,但目前却受到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和中国快速崛起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动摇的风险在日益加剧。
2012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中美经济关系需要一种新的“公报”来引导双边经济关系的战略框架以确保两国互利共赢关系不受经济争执焦点及公众态度和焦虑变化的干扰。
中美经济关系的四大焦点问题及其影响一切负面的言辞、事件和倾向都会影响中美两国的民间舆论和政府决策,而双方经济关系的焦点问题则往往率先承担了所有的情绪宣泄。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金融和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实力决定着一国在参与世界经济过程利益的分配规模和质量。
就中美经济关系来说,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日渐强势的经济大国。
值得强调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必须主要依靠粗放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高科技产品、全球投资机会以及作为“市场经济体”进入美国市场的同等待遇等有着强烈的需求。
另一方面,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时还拥有全球性创新制造的核心利润、美元处于世界货币的垄断地位等优势。
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对更开放的市场、公平的贸易政策、更灵活的汇率机制以及增长再平衡等有着强烈的渴望。
因此,以金融和科技等代表的综合实力差距决定了美国国债、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和贸易失衡成为中美经济关系的焦点问题。
一、美国国债成为焦点既反映了美元国际货币的霸主地位,又反映了中国对持有的国际储备财富风险的焦虑。
借贷特别是美国国债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依赖。
形势与政策作业——浅析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姓名:宋彦方班级:自动化10-1班学号:311008000219浅析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总览: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涵指美国国会就美国债务上限(debt ceiling)提升的一场激烈争辩。
这场争议由民主和共和两党把持,两党在应否加税、削减开支、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存在尖锐矛盾。
由于事件可能导致美国联邦政府产生主权违约,多项公共服务亦有可能因缺乏营运资金而受到影响,令美国经济进一步受到打击,因此被广泛视为经济危机。
而除了美国关注此危机以外,所有持有大量美元的国家亦关注其在此危机中可能的损失。
最终,共和党主导的美国众议院在8月1日以269票对161票通过议案调高举债上限及减少赤字,未来10年将减少赤字2.5兆美元,而且提高政府的举债上限至少2.1兆美元,议案中没有民主党要求的加税和平衡预算。
民主党主导的美国参议院在2日以74票对26票通过议案,奥巴马总统签署议案,结束了这次债务上限危机。
起因这次美国国债上限危机,直接原因是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的国债上限。
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没能就提高上限达成协议。
于是,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到达上限,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由于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以维持借债能力,美国政府支付开支最多能延迟到2011年8月2日,但这也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无路可退。
历史背景:美国公债的历史要追溯到建国时期。
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的首个财政收支报告(1791年1月1日)中就已列出75,463,476.52美元债务。
与中国政府领导一切不同,美元的具体发行人并不是美国政府或美国国会,而是美联储。
同时,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并非是包括中日在内的国际投资者,而是美联储。
美联储通过发行美元,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而其购买的国债数量也决定着印制美元的数量。
全球经济伴随着美国债务危机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周末。
随着最后期限步步逼近,这场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不限于美国国会拉锯不断的投票结果或者8月2日这个简单时点。
更多投资人开始紧张评判并不遥远的美债"后危机"时期:深度"贫血"的美国、手持重债的中国以及仍然羸弱的全球经济,要如何应对美债后危机时期。
即便以最乐观的结果分析,即美国在8月2日前如期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并且国际评级公司依然保持美国最高信用评级,各国经济仍然要面对一番波澜。
不少观点认为,就算美国债务如期履约,但上调债务上限后持续开动的美元"印钞机"会继续增加美元流动性,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
届时,全球市场上有色金属、煤炭、农产品(16.95,-0.14,-0.82%)等价格都将继续上扬,这也是中国目前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经济学家谢国忠也表示,美债危机过后,会进一步刺激资金流出美国,从而引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升温。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认为,一方面是大量美元外汇储备资产风险放大,美债"无风险资产"的理念已经过时;另一方面现在欧洲债务危机加重,日本经济低迷不振,很难找到比美国国债安全级别更高的投资品种,因此无论中国未来决定增持或是减持美债,都要面临维持国家资产安全的"双面难题"。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虽然已减慢累积美债的速度,但由于目前没有能取代美债的"理想替代物",必然只能在"配置"上做些许文章。
最近出炉的一系列数据也表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对外汇储备资产结构进行"微调"和"分散化",相信这也会成为中国处理美债"后危机"时期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
2011年2月,美国财政部发布国债余额上限预警。
5月17日,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就已经达到14.3万亿的联邦政府借款上限。
美国债务危机的经济学探析作者:毕夫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1年第9期■毕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尽管在依靠庞大的对外举债以支撑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需求之路上美国已经走得很深很远,但这一全球头号债务大国并不会停止或者放慢在世界范围内超发债券的步伐。
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能否在一次又一次调高国债发行上限的自我驱动中谋求对债务富有成效的管理,就成为其最终可否走出债务窠臼且避免伤及无辜的关键。
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在人类近代历史上,依靠对外举债最终赢得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既是美国人的创造,也是这一西方民族的骄傲。
在1870年代的独立战争时期,由于当时缺少战争经费,政府不得不发行“大陆币”和债券为战争融资;而到了战争后期,美国人将从法国借来的贷款进行抵押,通过再贷款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财政支持。
可以肯定地说,美国靠举债赢得了独立和生存。
对于独立之后的美国国债市场的创建与美国国债信用的确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应当是居功至伟。
这位出身卑微且34岁就出任美国政府第一任财长的年轻人完全靠他一人之智慧、辩才和文采,不仅说服了包括华盛顿、杰斐逊等在内的众多建国元老和国会领袖,让他们相信一个健全完整的金融货币体系对未来美国的崛起和强大具有最高重要性,而且用8年不到的时间迅速建立起年轻合众国的货币、银行、金融、税收体系, 其中最为传神之笔就是搭建起了美国国债市场,为百年后美元货币金融霸权的兴起铺垫了厚实的路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赢得全球债权人的合法身份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战争中,美国通过向西方盟友发放60亿美元战争贷款,一下由当时欠债30亿美元(大部分欠英国)的穷亲戚摇身一变成为手握30亿美元净债权的大财主;而战后美国支持欧洲重建的30亿美元贷款又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世界第一大债权人的地位。
与此相联系,在当时美国债权额几乎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8%的金融背景下,美元得以取代英镑成为国际金融系统的核心,而且美国作为世界最大债权人的身份持续保持了70多年。
美国债务上限:变数不定的前世今生8月2日,是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大限的最后关头,美国会两党终于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
至此,两党持续数月的美国债务上限纷争暂时得以平息。
但本次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只能将美国的债务危机向后拖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高债务,高赤字顽疾。
到2013年初,美国将再次面临提高债务上限的难题。
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美国债务上限博弈的是是非非美国债务上限是指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量的最高限额。
美国宪法赋予美国国会有权对美国政府债务总额规定上限。
解读债务上限美国从法律上确定债务上限始于1917年。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每当需要借款时,都要向国会一事一报,在获得国会批准和授权后,方能实施筹融资计划。
这一原则是对当届政府或将出现过度透支,而对下届政府不负责任行为的限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应对战时经济之需,国家财政必须有更大的灵活性,美国国会也因此授予政府一揽子借款权限,条件是,联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的借款总额要小于国会当下规定的总量限制。
1917年,国会以立法形式确立国债的限额发行制度。
实施这一制度的法律依据是,美国的《第二次自由债券法案》。
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部分,一是联邦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为已经出现的预算赤字融资,这被称为公众持有的国家债务;二是联邦政府因某些支出增加了债务,向财政的透支。
这些支出包括军费、社会救灾、安保、医疗和运输等,这被称为政府账户产生的债务。
这两个部分的债务加总即为联邦政府债务总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年至1945年,美国债务上限被限制在3000亿美元。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美国债务上限一度有所下降,一直到1962年,才又重新回到接近3000亿美元的水平。
但1962年以后,这一上限不断提高,占G D 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国财政从克林顿时期的盈余转为赤字,债务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近几年,美国债务的增长速度更是快得惊人:2008年和2009年,美国国债上限分别为10.61万亿美元和12.10万亿美元,分别占G D P的比重为70%和84 .1%。
美国财政悬崖事件发生根在美国政治体制美国财政悬崖是指到2012年底前,如果美国联邦立法机构不对有关法律作相应的调整,那么从2013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将不得不大幅度提高税收收入、大幅度削减联邦支出和缩小预算赤字规模——由此旨在短期内急速减少财政赤字的做法被称为“财政悬崖”。
财政悬崖的背景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如此大幅度、急速削减赤字的行为如果真的发生,就如同一匹高速奔跑的骏马在一个悬崖前急停,会导致美国经济从2013年起进入急速衰退期。
看来悬崖勒马”对美国人来说,可能并不适用——这大概是因为美国的这个“财政我国的谚语“悬崖”太陡峭、太深邃了。
导致美国财政悬崖形成的主要法律因素包括“布什减税”方案的到期和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2011预算控制法案”实施的预算支出削减措施。
其中,“2011预算控制法案”实际上是一个两党妥协的法案,旨在解决有争议的联邦债务上限问题。
而在支出项目方面,除了诸如社会保障支出,医疗保险支出,军人薪酬与退休金支出以及退伍军人福利支出等不受影响以外,联邦政府用于国防支出、联邦机构支出和联邦政府各个部的开支都将被程度不同地削减。
从2012到2013财政年度,美国联邦税收收入预计会增加19.63%,而支出只下降0.25%。
就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美国2012财政年度至2013财政年度预算收支的变化将导致其税收收入在2013财政年度占GDP比重达18.4%,高于此前18%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尽管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将被削减至占同期GDP的22.4%,但是这个指标仍高于21%的历史平均水平。
美国政治体制成根本原因从各种信息来源渠道看,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可能采取的规避财政悬崖问题的法律措施都离不开这两条:或者延期奥巴马政府2010年实施的“布什减税”法案,或者调整美国“2011预算控制法”,或者同时采取两条措施。
但是,不管采取哪种手段,其结果都将是相同的,无论是减税还是增加支出,都会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
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篇一: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海上问题解析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
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三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
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
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
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
原因是:1。
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
2。
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
3。
“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
加之布什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经济意外衰退复苏步履维艰。
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
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将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
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
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
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
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
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
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
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
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
广东商学院2011-2012学年上学期“形势与形势”教育第三专题: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一、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进程正积聚诸多风险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日渐复苏阶段,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平衡。
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一)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恶化,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隐患。
1、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开始受到怀疑,即使国债上限得以提高,仍只是权宜之计。
经济衰退和多年的赤字财政政策使得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不断累积。
2001年,小布什接替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时,美国财政状况健康,还颇有盈余。
然而,在此后的8年里,两场代价高昂的战争、针对超级富豪的减税以及经济衰退,令这些盈余消耗殆尽。
2005年1月,小布什连任时,美国国债为7.6万亿美元,而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已升至10.6万亿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急转直下,税收大受影响。
奥巴马敦促国会通过的7000亿美元刺激计划,将财政赤字推高至经济总产出的10%以上。
2010年2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通过了将债务上限从12.4万亿美元提高到14.294万亿美元的法案。
2011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已达到了法定的债务上限14.294万亿美元。
国债上限是具有美国特色的一种债务限额发行制度,源于1917年,由美国国会立法通过。
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政府的融资额度做出限制,防止政府随意发行国债以应对增加开支的需要,避免出现债务膨胀后"资不低债"的恶果。
如果联邦政府债务总额接近法定上限,美国财政部必须采取非寻常措施来满足承担的义务。
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78次提高债务上限,平均每八个月提高一次,其中49次是在共和党总统任期内,29次是在民主党总统任期内。
自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以来,国会已经三次提高债务上限,提高总额为2.979万亿美元。
前任总统布什在两届任期内共七次提高债务上限。
美国债务上限几乎每8个月调一次近日,美国财政僵局以及因此造成的美国政府停摆引起全球关注。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日前表示,美方应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地解决国债上限的争执,防止美国国债违约,确保中国对美投资的安全,确保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他强调,一旦发生债务违约,美方应首先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
专家认为,尽管有关美国债务上限的纷争再次甚嚣尘上,但美债真正出现违约的风险微乎其微。
希望美国提高治理国家的效率,尽快解决国内争执,达成妥协性方案,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
上限几乎每8个月调一次美国债务危机的发酵,引起了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表示,对美国来说,尽快提高16.7万亿美元的举债上限,是当前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否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可能遭受重创。
“自1960年以来,美国债务上限已经上调79次,几乎每8个月就上调一次。
”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指出,最近10年来,美国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债务再融资规模平均超过4万亿美元,美国债务总规模由5.3万亿美元增长至目前的16.7万亿美元,翻了3倍多,已经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相当。
债务上限即一国财政部能举借的最大债务,这一上限被触及后,除非采取大幅征税、降低福利支出等措施,否则将危及国债本息偿付。
专家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加剧等背景下,推行上述措施变得困难重重、可能性较小。
同时,受制于自身政治体制,美国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地将呈现长期化、常态化特点,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本质而言,美国债务依赖型体制不可能得以根本性改变。
”张茉楠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逐步演变为债务依赖型经济体制,政府赤字财政、国民超前消费、银行金融支持就是这种体制的全部内容。
”
美国会不会借钱不还
“美国非核心部门关闭已经7天,到10月17日,美国16.7万亿美元的国债
上限将到达极点,如果美国不能就国债上限提高达成一致意见,美国国债将面临违约危险。
”朱光耀说。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危机发生风险的机率较小。
美国法律赋予国会有权对政府债务规定上限,当触及债务上限且国会未能及时提高时,将无法履行其支付义务导致美债违约。
但美国从法律上确定美国债务上限始于1917年,至今还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违约。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只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一是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美国有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至于连利息都难以支付,比如,借新还旧,先把即将到期的国债还本付息等。
二是考虑到信用问题,美国既不愿意也完全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放任国家政府公共债务出现违约,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也很难做出借钱不还的事情。
因此,这种违约风险还是很小的。
”
“不过,这种政府自酿苦果的游戏尽量不要玩,不仅自己脸上无光,对其他人也没有好处。
希望美国提高治理国家的效率,从保持国内经济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达成妥协性方案。
”徐洪才认为,美国要彻底解决债务问题,最终要靠深层次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来完成。
“要抛弃过去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借钱消费过日子的坏习惯,从根本上改变过度依赖债务支撑的经济体制。
”
寻找外汇储备新出路
朱光耀指出,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经济密切相连,密不可分,中美年度贸易额已达5000亿美元,美国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
如果美国就国债上限问题达不成政治妥协,朱光耀认为,“美国财政部应首先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并做好充分专业的准备,相信美国完全有能力以借息还旧的方式,解决美国国债本金兑付问题,但要处理好技术及时间问题,防止出现违约。
”
“对于手中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和美元债权的国家而言,美元信用透支以及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意味着债权国利益的大幅受损。
”张茉楠认为,中国3.5万亿美元的外储资产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威胁,美国国债和美
元已经失去了长期的稳定性,美国债务水平越高,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越大。
因此,我国应着眼于长远,优化外汇储备的战略配置。
“我们呼吁加强双方的经贸合作,讨论和推动双边投资协定,促进双向投资,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投资,增加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规模。
”徐洪才说,“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有助于增加当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不过,总体上美对中国投资限制较多。
希望美国更开放些,进一步将双方的投资和贸易规模扩大化,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