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与健康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9
健康与环境保护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健康”和“环境保护”这两个词。
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环境保护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健康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
首先,我注意到健康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
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而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的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例如,空气污染是我们在大城市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大气中,我们的身体会遭受伤害,呼吸系统疾病频发,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各种环保行动。
其次,我认识到促进健康和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比如,我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
我选择新鲜、有机的食品,减少对人工添加剂和农药的依赖。
这不仅对我的身体健康有益,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我也开始主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养成了关灯、关水龙头的好习惯。
每次外出,我也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但长期坚持下去,对环境保护和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另外,我也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提高公众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我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帮助清理河流和海滩上的垃圾。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尽一份力量。
我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我所了解到的环保知识给更多的人。
通过这样的宣传和传播,我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共同构建美丽的环境。
总结起来,健康与环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彼此之间互为前提。
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的健康才能有保障;而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保护环境。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积极践行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理念。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的关系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那么,究竟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清新的空气是健康生活的基础。
当我们所处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时,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充满了氧气,能够为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
但如果环境受到污染,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就会对我们的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伤害。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增加患上肺癌的风险。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威胁到生命。
干净的水源对于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身体需要足够的清洁水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水源被污染,含有重金属、农药、化学物质和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当我们饮用或使用这些被污染的水时,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和神经系统问题;细菌和病毒的污染则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肝炎等疾病。
此外,水资源的短缺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健康隐患,比如无法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从而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当土地没有受到污染,土壤肥沃,水质纯净,生长出来的农作物往往富含营养,品质优良。
这样的食物能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增强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
相反,如果土壤和水源被污染,农作物可能会吸收有害物质,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例如,受污染的土壤种植出的蔬菜可能含有过量的重金属,长期食用会在体内积累,引发慢性中毒。
除了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环境还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减轻压力和焦虑。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
相反,一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噪音不断的环境则会让人感到烦躁、压抑,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教案教案名称:《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相关图片、数据和案例。
2.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用于课后拓展阅读。
3. 小组讨论话题:提前准备环境保护的相关话题。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思考生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健康?二、讲解(35分钟)1. 讲解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理论知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辐射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 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观看环境污染的纪录片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 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活环境。
第二课时:四、小组讨论(25分钟)1. 分成小组,针对事先准备好的环境保护话题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总结环境保护的措施。
五、课后拓展(10分钟)1. 发放环境保护宣传资料,让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惯,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以上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惯。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有何关系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议题。
它不仅仅关乎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未来,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并未深刻理解环境保护与自身健康之间那种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想象一下,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如果被污染了,充满了各种有害的颗粒物、化学物质和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 等,那么我们的呼吸系统必然会受到损害。
长期暴露在这样的污染空气中,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是肺癌。
再看我们饮用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但如果水源受到污染,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工业废水等污染物,那么当我们喝下这些水时,就会给我们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带来巨大的负担,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重金属超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肾脏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而我们所吃的食物,其生产过程也与环境密切相关。
如果土壤被污染,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可能会吸收有害物质,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我们的体内。
此外,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平衡,还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的残留物质超标,影响我们的健康。
除了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环境问题还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个被垃圾环绕、噪音不断、缺乏绿色空间的生活环境,往往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和烦躁。
相反,一个充满自然美景、清新空气、宁静祥和的环境,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疲劳,提升我们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例如,湿地可以过滤和净化水源,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为许多动物提供栖息地。
当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一些疾病的传播媒介,如蚊子、老鼠等可能会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它同样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潜在威胁。
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然而,这一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当我们谈到健康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饮食、运动和医疗保健。
但实际上,我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食用的食物以及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都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身体的机能和健康状况。
糟糕的环境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良好的环境则能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滋养和保护。
首先,空气质量是影响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能源消耗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聚集,当我们吸入这些被污染的空气时,它们会刺激我们的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肺癌、心血管疾病等。
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空气污染对他们的健康危害更为严重。
水质的好坏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身体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水和废弃物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
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引发肠道疾病、肝炎、寄生虫感染等健康问题。
此外,水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还可能在体内积累,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慢性损害。
除了空气和水,土壤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农作物的吸收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例如,土壤中过量的农药和化肥残留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超标,长期食用这些农产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另外,一些工业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如铅、汞等如果进入土壤,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食物链的传递影响人类健康。
噪音污染同样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如交通繁忙的道路附近、建筑工地或者工厂附近,我们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失眠、焦虑、高血压等问题。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的关系分析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因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简单来说,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而健康生活,则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活方式。
那么,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到底有着怎样紧密的关系呢?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生活的基础。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如果空气质量差,充满了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就会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以雾霾天气为例,雾霾中的细小颗粒物可以深入到肺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害呼吸系统的功能。
而且,这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到其他器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清洁的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当水资源受到污染,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病原体等有害物质时,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导致腹泻、痢疾、肝炎、伤寒等疾病。
长期接触受污染的水,还可能引发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
此外,水污染还会影响农业灌溉,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土壤污染同样不容忽视。
土壤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在农作物中积累,最终被人类摄入。
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慢性中毒等健康问题,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危害更大。
除了这些直接的影响,环境破坏还会通过影响生态平衡间接危害我们的健康。
例如,森林的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许多动植物在这个过程中灭绝或濒临灭绝,这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病虫害控制等。
生态平衡的破坏还可能导致新的病原体出现或传播,引发传染病的流行。
生活环境与健康
生活环境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健康,而一个肮脏、拥挤的环境则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首先,一个清洁的生活环境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会受到限制,从而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也有助于减少过敏原和有害物质的存在,对呼吸系统和皮肤健康有益。
其次,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利于心理健康。
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相反,嘈杂、混乱的环境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情绪不稳定。
另外,生活环境还与饮食习惯和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会促使人们更愿意选择健康的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
而一个不健康的环境可能会诱发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懒惰的生活方式,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努力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管理。
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才能保持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这两个话题备受关注。
然而,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环境保护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环境对健康的直接影响。
我们所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食用的食物,都来自于环境。
如果环境受到污染,那么这些与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要素也会变得不安全。
比如,空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空气中充满了有害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时,我们的呼吸系统就会受到损害。
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是肺癌。
再说说水污染。
如果水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等污染,水中可能会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当我们饮用了这样的水,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如肠胃炎、肝炎、痢疾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癌症。
土壤污染同样不可小觑。
被污染的土壤可能生长出含有超标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农作物。
当我们食用这些农产品时,有害物质会在体内积累,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这些直接的影响,环境变化还会带来一些间接的健康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不仅会威胁到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存环境,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洪水、飓风、干旱等。
这些灾害会破坏基础设施,导致粮食短缺、疾病传播,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另外,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森林的砍伐,许多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这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病虫害的增多。
例如,某些害虫失去了天敌的制约,大量繁殖,可能会传播疾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我们的食物供应和健康。
那么,健康生活方式又如何反过来促进环境保护呢?当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时,往往会选择更环保的行为。
比如,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好的生活环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探讨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一、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优质的空气质量是保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城市中,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问题,许多人每天都在吸入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有害气体和臭氧等,它们会导致许多呼吸系统问题,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并采取行动减少尾气排放。
此外,个人也可以通过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减少燃煤取暖以及种植室内植物等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二、水质对健康的影响良好的饮用水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地区的自来水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例如铅、污染物和细菌。
长期饮用这种污染水可能导致多种身体疾病,包括肠道感染以及皮肤和泌尿系统问题。
为了保证饮用水安全,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供水系统,并定期监测水质。
此外,个人在家中可通过安装净水器或购买瓶装饮用水来确保饮用水质量。
三、噪音对健康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逐渐严重起来。
高噪音环境会给人们造成各种问题,如睡眠障碍、耳朵听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和心理压力增加等。
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起慢性压力反应,导致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以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为了减少噪音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限制城市噪音,并鼓励企业和居民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隔音材料。
个人也可以通过佩戴耳塞、避免深夜吵闹以及寻找宁静的放松环境来减轻噪音带来的压力。
四、自然景观对健康的影响与大自然接触有助于提升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长时间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参与户外活动可以降低紧张情绪、降低血压和增加免疫力。
相比之下,长期居住在高楼林立且缺乏自然环境的城市中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A型题1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B.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2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氯化消毒B.紫外线消毒C.臭氧消毒D.碘消毒E.煮沸消毒3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Cl2B.HOClC.Cl—D.Ca (OCl)2E.OCl—4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A.加氯量B.有效氯C.余氯量D.水的浑浊度E.细菌学指标5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A.降水B.江、河水C.泉水D.深层地下水E.水库水6关于地方性氟中毒,错误的是A.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B.氟斑牙多见于恒牙C.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D.随年龄增加患氟骨症的病人增多E.氟骨症多见于16岁以后的成年人7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是A.缺钙B.缺硒C.高钙D.缺碘E.高硒8水俣病属于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E.食物中毒9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A.肺炎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C.细菌总数D.溶血性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10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化氢D.苯E.砷11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12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13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14环境污染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及污染物与器官亲和力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脂肪组织分布的量D.器官和组织所在的部位E.以上都不是15哪种物质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A.汞蒸汽B.汞离子C.氯化汞D.甲基汞E.升汞16环境污染物在血浆中大部分与哪种蛋白结合,再转运贮存A.球蛋白B.白蛋白C.组织蛋白D.血红蛋白E.肌红蛋白17SO2引起的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指:A 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尘肺总称B 慢性肺纤维性变,支气管炎,肺水肿总称C 慢性肺纤维性变,支气管哮喘,肺水肿总称D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总称E 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的总称18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A 职业病B 介水传染病C 食物中毒D 急慢性中毒E 水型地方病19水体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最好判断指标是:A 细菌总数B 痢疾杆菌C 伤寒,副伤寒杆菌D 大肠菌群数E 变形杆菌指数20关于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下列哪项说法不包括在?A 流行病学上安全B 感官性状良好C 应该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
E 水量充足,取水方便。
21水体受汞化合物的污染:A 使鱼贝类产生特殊臭味B 出现富营养化现象C 出现某些传染病的流行D 使水体产生金属涩味或混浊E 可能引起水俣病发生22氯化消毒饮水的接触时间不得低于:A 50分钟B 1小时C 30分钟D 15分钟E 90分钟23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最简便指标是:A 加氯量B 有效氯C 余氯量D 需氯量E 细菌学指标24下列那种疾病不属于地方病:A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B 地方性氟中毒C 痛痛病D 克山病E 大骨节病25关于"地球化学性疾病",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种地方病B 疾病与该地区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含量之间有关C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各类人群中有不同的相关性D 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来加以解释E 疾病与某些化学元素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26预防地甲病补碘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A 投碘化剂B 碘化食盐C 碘化食盐和食油D 碘化食盐和食油E 服用加碘药剂27预防地甲病的首要措施是A 补碘B 加强营养C 移民D 更换水源E 以上都不是28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突出表现为:A 甲状腺机能亢进B 甲状腺机能减退C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D 甲状腺癌变E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29地方性氟病是指A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B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C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D 长期自环境中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E 是一种职业性疾病。
30饮水所致的地氟病,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 增强营养B 水中除氟C 更换水源D 移民E 居民服药31氟骨症易发的部位是A 指、趾等小关节B 肘、髂骶等大关节C 四肢长骨D 胸肋骨E 颅骨与脊柱32为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自来水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至少应A >=0.3mg/lB >=0.03mg/lC >=0.05mg/lD >=0.5mg/lE >=1.0mg/l33大气中常见环境致癌物A 铅,汞,锰B 石棉,苯并芘,砷C 锡,钴,铜D 硒,锌,矾E 气温,气湿,气流,有效温度34空内小气候主要由以下气象因素组成A 气温,气湿,热辐射B 气流,气湿,热辐射C 气温,气湿,气流D 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E 气温,气湿,气流,有效温度35一年中夏秋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这是因为A 此时臭氧含量最多B 该季节能源消耗量最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C 日光辐射强度大D 该季节易出现逆温E 主要与地形有关36伦敦烟雾事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是A 烟尘和SO2B CO和NOxC SO2和HC化合物D 光化学烟雾E 有毒化工气体37紫外线的作用不包括A 抗佝偻病作用B 杀菌作用C 红斑作用D 热效应作用E 色素沉着作用38常见三种大气污染物是指A CO、CO2、SO2B CO2、NO、SO3C SO2、NOX、颗粒物D SO2、SO3、颗粒物E SO2 、颗粒物、CO239哪些是对氯化消毒不利的条件A 接触时间长B 水温较高C 消毒剂使用量足D PH值升高E 浑浊度比较小40饮水消毒的最主要目的是A 保持水中有余氯B 改善水的物理性状C 消灭大肠杆菌D 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 以上都对41水的沉淀净化的主要目的是A 改善水温B 除去有毒物质C 改善水质物理性状D 杀死病原菌E 调节水的PH值42对“土壤自净作用”的错误答案是:A 使病原微生物死亡B 使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使寄生虫及其卵死亡D 使有机物腐植质化E 使土壤中全部微生物死亡43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是:A 人体不能适应由于污染而发生的化学元素的改变B 地质化学条件超出人类能适应的范围C 人体与环境中必需元素不能保持动态平衡D 人体与环境中非必需元素不能保持动态平衡E 人体所需元素明显缺乏并与摄入量有关44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45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46卫生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生活环境、食物、生产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C.医学统计方法D.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预防措施的原则E.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7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是A.水俣病B.痛痛病C.地甲病D.克山病E.大骨关节病48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A.铅B.铬C.镉D.锰E.锌49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并通过水-鱼-人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居民中大量出现以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A.汞B.镉C.铅D.砷E.铬50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某化工厂,由于贮气罐泄漏,造成厂周围居民区15万多人中毒,250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
此次泄漏的化学物是A.异氰酸甲酯B.三氧化二砷C.多氯联苯D.四氯乙烯E.三氯乙烯51下列不属于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是A 降低血压B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C 抑制气管纤毛运动D 改善肺的换气功能E 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52与季节有密切联系的疾病是A 花粉热B 心肌梗死C 癌症D 高血压E 肺炎53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A COB SO2C CO2D H2SE SO354可吸人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A 5umB 10 umC 2umD lumE 1.5 um55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A 硫酸B SO3C H2SD O3E CO256关于室内空气染污描述错误的是A 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B 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C 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D 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 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57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除了A 空气离子B 二氧化碳C 室内微小气候D 链球菌总数E 细菌总数58由紫外线引起的有益的生物效应是A 抗佝偻病作用B 日射病C 视网膜的伤D 白内障E 皮肤烧伤59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 防止并发症和伤残B 控制环境有害因素C 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D 防止疾病复发E 促进康复60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 净化消毒设施完善B 感官性状良好C 水量充足,取用方便D 流行病学上安全E 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61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没规定的毒理学指标是A 铅B 汞C 铬D 锰E 硒62饮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A 寄生虫虫卵B 总大肠菌群C 细菌总数D 痢疾杆菌E 钩端螺旋体63不属于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化学指标是A CODB DOC BODD pHE CC1464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是A 有年龄差异B 人一人传播C 暴发流行D 有性别差异E 夏季流行65水中的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包括除了A 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致癌D 致畸E 致敏66水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不包括A 农药B 汞C 砷化物D 氯乙烯E 氰化物67氯化消毒的目的是A 改善水的性状B 杀灭致病微生物C 消灭寄生虫虫卵D 保持水中余氯E 杀灭大肠杆菌68不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是A 加氯量B 浑浊度C 接触时间D 混凝剂种类E 水温69加氯消毒饮水时,供水末梢水中要求含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作用是A 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B 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毒C 保证感官性状良好D 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E 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B型题A 氟化物B 甲基汞C 甲醛D 砷化物E 非电离辐射1.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2具有致癌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3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 光化学反应B. 生物转化C. 环境自净作用D. 生物富集E. 富营养化4.水体中汞的甲基化是:5.土壤中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6.空气中氮氧化物与炭氢化物经紫外线照射生成新的污染物是:A 0.03mg/LB 0.3mg/LC 0.5mg/LD 0.05mg/LE 0.1mg/L7.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般饮水常量氯化消毒30分钟后,要求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8.集中式给水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其管网末梢水中余氯不能低于:A 含氯量B 需氯量与余氯之和C 余氯量D 有效氯含量E 加氯量与余氯之差9.氯化消毒饮用水时,适宜的加氯量是指:10评价漂白粉质量的指标是:11氯化消毒饮用水时,需氯量应是:A光化学烟雾型B 煤烟型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2.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类型为13.洛杉矶型烟雾(洛杉矶哮喘)事件的污染类型A.地球化学性疾病B.寄生虫病C.大气污染D.酗酒E.传染病14.主要属于原生环境问题15.主要属于次生环境问题16.主要属于社会环境问题A.粉尘B.氰化合物C.苯等有机溶剂D.病原微生物E.硫化氢17.火力发电站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18.电镀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19.皮革制造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20.家具、制鞋等企业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C型题A.生物转化B.生物富集C.食物链D.富营养化E.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为2.生物体之间,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并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这种链状关系为3.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染物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这种现象为4.有些污染物,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A 缺碘B 高碘C 两者均可D 两者都不是5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6.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的原因有A 骨关节变形B 多发性骨折C 两者皆有D 两者皆无7.氟中毒对骨骼的影响是8.镉中毒对骨骼的影响是A 过氧乙酰硝酸脂B CO、CO2、SO2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9.哪些是一次污染物10.哪些是二次污染物X型题1.常见的大气中一次污染物有A SO2B H2SC COD HNO3E CO22.SO2对健康的危害除直接引起呼吸道疾病外还可:A 损害农作物B 在大气中溶于水形成酸雨,直接危害健康C 与烟尘协同有促癌作用D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E 引起肺水肿3.氮氧化物除本身可作用于肺组织外,还可以:A 与烃类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化学烟雾造成危害B 形成酸雨C.溶于水后形成的亚硝酸进入血液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管扩张D 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E 引起继发性感染4. 飘尘对健康的危害包括:A φ>5μm的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B φ<5μm的可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炎症C 可作为许多有毒物质的载体,造成各种危害D 与SO2,NOx产生协同作用E 有“三致”作用5.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危害包括:A 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