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一. 填空题(20分)

二. 选择题(20分)

三. 判断题(20分) 四?简答题(10分)

五. 标点翻译题(30分)

六. 附加题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解析

1.“古代汉语”本课程中的定义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之前,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形成两大分支: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文言文;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2.古代汉语中的代词有哪些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吾,余,朕,而,乃,女,尔……

3.古代汉语中特殊动宾关系共有哪几种?如何分辨?

(1)使动用法: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

作。使……

(2)意动用法:主语在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以为。认为。

(3)为动用法:主语表示的人或物为宾语发出句中动词表示的动作。为之……

(4)处动用法:把宾语当作前面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或处置。把……当作……

4.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有哪些?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5.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有哪些?举例说明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常见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6.什么是词类活用?举例说明

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举例:

(1)名词活用为动词:然而不王者,为之有也?衣帛食肉

(2)名词用作状语: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邻之厚,君之薄也。

(4 )动词用作状语:坐而假寐。

(5)……

7.什么是本义?什么是引申义?

本义:词的本来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8.如何区别古今字和通假字?

)产生时间上: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有产生的时间先后关系,今字是根据古字造出来的,

10.连绵词有哪两种语音联系方式?

(1 )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冋。

(2 )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冋。

11.什么叫“四体二用”?

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二用:转注、假借。

12.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举例说明p86

(1)词义范围的变化;

(2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3 )词义轻重程度的变化。

13?什么叫偏义副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

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14?古代汉语在哪些情况下必须将宾语前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情况下可以将宾语前置?

P257

a.(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b.(1) “相”字有时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放在动词前,形成了宾语前置,可译为“我,你、他(她)”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第一人称“我”,放在谓语动词前,构成宾语刖置;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从而出现宾语前置。

15.什么叫近宾语?什么叫远宾语?古代汉语双宾语有何规律?

a.一般来说,在双宾句中,第一个宾语称为间接宾语,又称近宾语,近宾语是动作行为的

对象,一般指人;第二个宾语称为直接宾语,又称远宾语,远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具体内

容,一般指物。

b.(1)古代双宾语常见的形式是“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即“动词+近宾语+远宾语”。(2)古代汉语双宾语特有的两种形式:

间接宾语提到动词前:寡人将谁属国。

间接宾语移到直接宾语后:又献玉斗范增。

16.如何辨析同义词?

(1)搞清词义所指对象的差异。

(2)辨明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

(3)分析词义褒贬感情的差别。

(4)辨析词义轻重程度的差别。

(5)区分词义适用范围的差异。

(6)认清同义词使用条件和语法功能的不同。

17.怎样标点文言文?(可利用哪些标志性的词语、语法和修辞现象来判断)

(1)利用语序帮助断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词的前面,宾语在中心词的后面。

(2)利用虚词帮助断句:

(3 )利用“曰、云、言等”断句。

(4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 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 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 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利用对文意的理解帮助断句

18. 什么是六书?分别举例说明。

(1)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 体地勾

画出来。

(2) 指事:属于 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 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

(3) 形声:属于 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 义符”和声旁(又称音 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

樱”

字,形旁是 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 婴”,表示它的发音与 婴”字一样。 (4) 会意:属于 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

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

酒”字,以酿酒的瓦瓶 酉”和液体 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5) 转注:属于 用字法”。大致有 形转”音转”义转”三说。

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 (6) 假借: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 a)

b)

c)

d) 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等,也可以帮

助断句。

19?什么叫独体字?什么叫合体字?分别有哪些造字法造出?举例说明

(1)独体字: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象形,指事。口、人、日、土、王、月、马、车、贝、火、心、石、目、田、虫、米、雨。

(2)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20?举例说明文言文翻译的三字标准和八字大法?

三字标准:

(1)信: 要求忠实于原文,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

(2)达: 要求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3)雅: 讲究修辞。

八字大法:

(1) 换替换词语

(2) 留保留不译。

(3) 略忽略不译。

(4) 补曾补语句。

(5) 正正字定义。

(6) 调调整语序。

(7) 套固定套译。

(8) 组重组活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