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22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4.10 所得税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4.16 关联方披露。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会计准则是各国在组织内部财务报告准备和报告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和原则。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日益显著,这直接影响着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解读。
本文将就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资产计值与确认差异1.资产计值中美两国在资产计值上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一般采用成本法,即按照购买或成本计价原则计量资产价值。
而中国则主要采用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相结合的原则计量资产。
2.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在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规定也存在差异。
美国一般要求按成本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而中国一般要求按权益法确认。
二、收入确认与报告差异1.收入确认中美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上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通常要求在成交时确认收入,即按照"权益实质"原则进行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则更趋向于在产品或服务交付后,客户确认无异议时确认收入。
2.报告差异中美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中的收入分类也存在差异。
美国按产品、服务和其他收入进行分类,而中国按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进行分类。
三、财务报告差异1.报表格式美国会计准则规定了特定的报表格式,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而中国会计准则对报表格式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2.报表披露中美会计准则在报表披露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披露要求,而中国会计准则相对较简化。
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差异中美在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的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主要采用直线法,而中国则更常采用年数总和法。
五、关键影响因素1.法律体系中美两国的法律体系不同,这也是导致会计准则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会计准则更多地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中国更多地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来制定会计准则。
2.会计专业组织两国的会计专业组织在制定会计准则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制定,而中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财政部负责制定。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表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对比这两种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的详细分析。
1.会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根据企业类型和所有者的不同设立了不同的会计规范。
主要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非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各类企业,而非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
而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组成,适用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美国上市公司以及其他非上市公司。
2.会计报告3.合并财务报表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控制关系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股权拥有比例和投票权的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合并,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合并方法。
4.会计估计中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公允价值和成本法计量资产和负债,但在处理不确定性较大的事项时一般更偏向于成本法。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公允价值计量一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要求企业在出售资产或进行减值测试时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
5.相关方交易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披露,并要求根据认可度、披露控制和经济责任进行相关方关系分类。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具体的披露,并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进行关联方交易的审计。
6.收入确认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实现交易收益的可能性有很高,且收入的计量可靠时确认营业收入。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交易发生时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确认营业收入,并设立了一系列准则和指南来规范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
7.净利润计算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杰出”或特殊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以及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计算净利润时排除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并设立了更具体的准则和指南来规范这些调整项目的处理。
以上仅是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一些主要区别,除了以上提到的点,还有很多其他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的会计体系、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特点。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汇总
以下是中美会计准则之间的一些重要差异:
1. 会计基础概念:美国会计准则强调经济实质和公平价值,而中国会计准则则注重保守性和谨慎性原则。
2. 资产计量:美国会计准则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同时强调市场参考数据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而中国会计准则一般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并基于现金流量和可实现净值进行评估。
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分类,而中国会计准则则依据其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并且通常使用历史成本计量。
4. 财务报表披露:美国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披露要求相对较高,包括深入披露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提供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详细描述。
中国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披露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
5. 損益表格式:美国会计准则要求按照功能分类报告损益,以显示不同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
而中国会计准则更倾向于按照经济性质分类报告损益。
6. 准则变更处理:美国会计准则允许当一个新准则出台后,公司可根据新准则来重新计量原有项目,并通过其他资本项目调整表现;而中国会计准则一般持稳定性原则,要求按照原来的准则继续计量,只对新增项目按照新准则处理。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差异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会计准则会不断变化和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应仔细研究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以确保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报告。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来源:网络从2005年初开始,中国在总结多年会计改革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会计准则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建成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故基本上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目前的差异越来越小:我认为1.理念美国会计准则核算理念是财务人员应根据实际业务模式选择自身的会计核算模式。
同时美国会计准则更多强调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实际操作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会计核算仍旧是以税务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审计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尺度相对于美国审计师要明显宽松多。
(1)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基于税务发票进行核算。
而正常会计核算应当考虑很多其他证明文件如合同、收货单、验收单、客户确认单、结算单。
(2)资产减值. 尽管中国会计准则也提到资产减值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种,很少有企业会认真对待资产减值,而由于企业核算人员习惯以历史成本计价,也就不会考虑太多公允价值问题。
(3)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美国对关联方的定义比中国可能更广些,特别是实际操作过程中。
3.准则方面(1)收入确认方面:美国准则不仅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四个基本原则。
里面比较复杂的象,多种形式收入确认,软件收入确认,建筑方面等。
并且在评价收入确认时,还会根据合同及业务的情况最终判定收入的确认方法。
(2)应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应收开票与应收未开票。
应收开票是与发票结算相关的,而未开票应收是同收入确认相关。
(3)预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预收与递延收入):预收账款是同预收保证金对应,而递延收入是同应收开票一样与发票相关科目(4)企业合并:包括合并实体方面,美国会计准则强化控制及影响的概念,并且提出可变权益实体(VIE概念)。
并合并会计处理及合并披露与中国会计准则都存在差异。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