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温州市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精选温州市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精选温州市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精选温州市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精选温州市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

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

3.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错误

..的是()

A.传送货物时绷紧传送带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滑动摩擦力

B.埃及人用几根圆木并联来拉动巨石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

C.人在地面正常走路时,脚与地面接触时属于滑动摩擦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

6.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

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

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

7.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

C.轮滑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9.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0.关于静止在桌面的物理课本,关于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课本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

B.课本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课本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D.课本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的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二、填空题

11.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12.装满沙子的车子总重为400N,在1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_______N。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照相机每隔一定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的位置。甲、乙两个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若ab间距离为30cm,光源每隔0.02s曝光一次,则甲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2)乙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_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若甲球的质量为m,受到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f=kv2(k为常数),则甲球下落过程中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14.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的,还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过终点后,由于____他继续向前滑行。

1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______N。

16.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如图(a)所示,物体甲重10N,被15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N。如图(b)所示,物体乙重10N,在6N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_N。

18.如图所示,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______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套紧锤头,且锤头质量______越容易套紧。

19.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弾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変小”或“不变”)

20.一辆重为2×104N的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为4×103N,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当加大油门,汽车所受牵引力突然增大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则F1=______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

(3)图乙实验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还可以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______;

(4)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2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小卡片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甲同学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瞬间小卡片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

(3)若乙同学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丙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方案,同学们认为该方案没有甲同学的好,主要原因是丙同学的实验___________。

23.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目的:物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时,探究两个力之间的关系.....

(2)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装置,哪组同学的装置更好 _________.

(3)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一对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4)小车处于静止后,将小车扭转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

(5)在图丙中,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纸片向两边运动.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24.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

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到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

(1) 实验中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是为了保证________相同,采用不同的接触面是为了保证________不同。

(2)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对上述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

_____________。

25.小红和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_____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

(2)在甲图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6)小明仔细观察了小红的实验过程后,发现除实验次数少之外,实验操作上还存在着不便.请你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

(7)另一组的小华同学认为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计算题

26.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如图小明沿滑道下滑,画出滑道对小明的弹力F的示意图(作图时用方框代替小明)。

(________________)

(2)小华用20N的力拉着重为30N的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如图中的a所示)。请在图的b中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

(3)如图,用一个大小为10N的力将黑板刷压在竖直的黑板上,已知黑板刷重2N,且静止不动。请画出黑板刷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A受到向右的拉力F,则A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 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F,故①②正确;

(2)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F,故③④正确;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C

解析:C

【详解】

A.由v t-图象可知,0~2s,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推力等于摩擦力,A错误;

B.由v t-图象可知,2~4s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错误;

C.由v t-图象可知,在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推力等于摩擦力,C正确;

D.0~2s,物体静止,推力等于静摩擦力;物体在2~4s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推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在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0~6s,推力的大小是变化的,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不是平衡力。说法错误。

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受力物体都是购物车,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是平衡力。说法正确。

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都竖直向下,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作用在小明的胳膊上,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作用在脚上,两个力都作用在小明身上,一定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4.C

解析:C

【详解】

因为物体的运动必须用力来改变,若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5.C

解析:C

【详解】

A.传送货物时,绷紧传送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巨石直接在地面滑动的话,摩擦力很大,不易搬动,用几根圆林来拉动巨石,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行走时,脚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是静摩擦,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总是阻力,也有可能是动力,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C

【详解】

用木棒捶打衣服,水从衣服的纤维中冲出,水给尘土一个力,尘土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尘土脱离衣服。

故选C。

7.B

解析:B

【详解】

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选B。

8.B

解析:B

【详解】

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故B正确;

C.轮滑匀速转弯时,其运动方向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D

【详解】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故C错;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正确.

10.B

解析:B

【分析】

(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一对平衡力的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详解】

AD.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故AD 错误;

BC.课本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惯性增大

【解析】

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

解析:惯性增大

【解析】

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点睛:注意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要能用惯性解释物理学中的现象.

12.150

【详解】

[1]箱子在1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150N 。

[2]滑动摩擦力与接触

解析:150

【详解】

[1]箱子在15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50N 。

[2]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拉力的大小无关,当拉力增大到170N 时,箱子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50N ,箱子做加速直线运动。

13.等于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甲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球运动的距离为30cm 合0.3m ,用时0.06s ,则小球的速度为

[2]由乙球的频闪照片可知,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相

解析:等于 v =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甲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球运动的距离为30cm 合0.3m ,用时0.06s ,则小球的速度为 0.3m 5m s 0.06s

s v t === [2]由乙球的频闪照片可知,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相同,所以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乙球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重力等会阻力。

[3]由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f =kv 2可知,甲球刚开始下落时阻力较小,小于甲球重力,合力向下,甲球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大逐渐阻力增大,合力减小,当重力等于阻力时即合力为零时,甲球下落过程中可达到的最大速度。此时

G f =

2mg kv =

v = 14.相反 运动状态 惯性

【详解】

[1][2]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给冰面施加一个力,反过来冰面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使他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说明这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互的;

解析:相反运动状态惯性

【详解】

[1][2]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给冰面施加一个力,反过来冰面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使他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说明这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互的;冰面给的反作用力导致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于本身具有惯性,运动员滑过终点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

15.12

【详解】

[1]由于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B保持相对静止,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此时木块B所受摩擦力为0N。

[2]由于均是推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推力等于

解析:12

【详解】

[1]由于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B保持相对静止,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此时木块B所受摩擦力为0N。

[2]由于均是推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推力等于动摩擦力,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有关,对比甲、乙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则动摩擦相同,故推力相同,为12N。

16.小于等于

【分析】

要知道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若受力不平衡,则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若受力平衡,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解析:小于等于

【分析】

要知道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若受力不平衡,则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若受力平衡,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详解】

降落伞没有打开前,所受重力大于阻力,所以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打开后当所受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则这两个力平衡,运动员匀速下落.

17.6

【详解】

[1]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重力为10N。

[2]物体乙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拉力和摩擦 解析:6

【详解】

[1]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重力为10N 。

[2]物体乙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拉力为6N 。

18.惯性 越大

【详解】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当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锤头的质量越大 解析:惯性 越大

【详解】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当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锤头的质量越大越容易套紧。

19.向左 不变

【详解】

解析:向左 不变

【详解】

20.4×103 不变

【详解】

[1]汽车在马路面上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2]当加油门时汽车所受牵引力突然增大时,由于接触面

解析:4×103 不变

【详解】

[1]汽车在马路面上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3410N f F ==?

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410N ?。

[2]当加油门时汽车所受牵引力突然增大时,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车对地面的压力大

小都不变,所以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三、实验题

21.匀速直线 1.6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与铝块互换位置,重复实验,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详解】

(1)[1]竖直向上拉测力计,通过定滑轮使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F1=1.6N,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

(2)[3]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接触面间的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设计方案: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将铝块叠放在木块上,然后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示数F3,分析比较F3与F2的大小,得出结论。

(4)[5]由图丙可知,铝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压力也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22.相反相等不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能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分析】

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验中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卡片受到的力;转动卡片,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卡片转动说明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详解】

(1)[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

[2]该实验是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的,当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说明小卡片受到的力大小相等,小卡片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由于小卡片的质量较小,所以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3]要探究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可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不能平衡。因为小卡片由静止开始运动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

[4]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了,所以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5]图乙中,两个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6]甲同学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时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较小;丙同学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所以甲同学的实验优于丙同学的实验。

【点睛】

此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从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23.匀速直线运动乙相等不是扭转回来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析】

【详解】

(1)[1]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状态称为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探究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

(2)[2]如图甲、乙两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甲装置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乙装置滚动摩擦力小,对实验影响小,所以乙同学的装置更好.

(3)[3]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相同时,两侧拉力相等,桌面上的小车受力平衡,处于静止状态;

[4]此时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两力方向都向下,且作用于两个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

(4)[5]小车处于静止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由于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小车受力不平衡,将扭转回来;

[6]这一现象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

(5)[7]在图丙中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此时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二力不再平衡,所以纸片向两边运动.这一现象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一条件.

24.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摩擦力远小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实验中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即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在三次运动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同;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3)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5.匀速二力平衡 2.4N压力越大甲丙D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在运动,不方便读数或读数不准确不正确没有控制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

【解析】

(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由甲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2.4N;

(3)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较大,而测力计的示数较大,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可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甲、丙两图的压力大小相同,丙的接触面较粗糙,摩擦力较大,可知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所以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v2 ,故选项D正确;

(6)小明仔细观察了小红的实验过程后,发现除实验次数少之外,实验操作上还存在着不便.请你写出其中一条: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在运动,不方便读数或读数不准确;

(7)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她的探究过程是不正确,因为没有控制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

四、解答计算题

26.

【详解】

(1)[1]小明沿滑道下滑,则滑道对小明有垂直于滑道向上的支持力F,支持力是弹力,如图所示:

(2)[2]拉力的作用点在右上角,大小是20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 角的斜向右上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3)[3]黑板刷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沿力的方向画出有向线段,并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27.

【解析】

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受到斜面斜向上的支持力,也斜面垂直;

在斜面上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

点睛:重点是力的示意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明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