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2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状态。
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试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上而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含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种不断发展和丰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和基本要求。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指,马克思主义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证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由此出发,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采取的态度是:①坚持基本原理;②反对教条主义;③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不断指导我们的新的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丰富和深刻。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重要思想展开阐述。
一、“解放思想”这一观念的发展历程解放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早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经验主义”的口号,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和认识事物,并批判思维懒惰和封闭的观念。
他还指出,“马列主义的东西是革命的指南”,而马列主义是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得出的,这意味着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具有自觉地不断解放思想、接受新思想的精神,这是一种不断进化的思维,他更强调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不仅要有自身的见解,也要更多的听群众的意见,才能做好工作和推进事业发展。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和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典范。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让广大农民、工人、士兵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态度、广泛地参与到革命和建设中去的口号,“群众路线”,在这个口号的引导下,广大群众得到了深刻的觉醒和转型。
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南街村精神”,这是一种鲜活扎实的社会主义奋斗精神,它鼓励人们不断接受新观念,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新思维,既不花哨,也不空洞,是一种走进生活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方向。
华国锋同志在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口号,这一口号如今仍然是我们党的座右铭。
华国锋同志认为,这个口号是让全党认识到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批判和脱离教条主义是推进改革的前提。
通过这一口号,解放了一大批思想,人们开始认识到,冒进主义、形式主义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同时收集和研究大量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真正以事实为依据,上马推动事业发展。
二、“实事求是”是多学科形态下实践的精髓“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首先要有真求实的态度,发现和解决问题,不以说服别人为目的;其次是要具备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知识。
2024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当今时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思想。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思想,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并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在面对问题时,不要被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束缚,要敢于挑战和突破。
对于大学生来说,解放思想意味着在学术研究、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等方面,要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勇于突破传统的限制。
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盲目跟从和迷信权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积极交流和讨论,共同进步。
二、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客观事实和证据。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事求是意味着在学术研究、实践活动、职业规划等方面,要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和行动。
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善于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化倾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做到公正、客观。
三、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指要追求真理,注重实际效果和实践。
对于大学生来说,求真务实意味着在学术研究、实践活动、职业规划等方面,要注重实践和实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倾向,追求实际效果和实践成果。
综上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入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思想。
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观察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实践这些思想。
同时,也要注重追求真理、注重实际效果和实践成果,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倾向。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当代大学生可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含义。
理论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了思想意识的革命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
它要求我们要超越过去的旧观念和固定思维模式,以实事为基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墨守成规,不主张教条主义,破除僵化的盲目行动,注重实际情况的变化,开拓创新的思维路径。
在经济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意味着根据实际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灵活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只有精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了解国民经济的要求,才能科学决策,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政治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利益,从而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方针。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
在文化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意味着我们要创造新的文化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使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只有尊重社会的多样性,从实际需求中汲取灵感和创意,才能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实践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行动指南。
在实践中,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保持对问题深入的分析和调查研究,不抵触、不回避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践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科学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做出决策,不能囿于常规的模式或偏见。
只有站在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要求我们不断创新。
在实践中,我们要勇于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推动事业的发展。
实践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需要领导者的正确引领。
领导者要具备科学的决策能力和开放的思维方式,鼓励下属提出新观点和创新建议,建立一种有利于发展和进步的工作环境。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他还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实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
他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唐代颜师古对其中“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的结论。
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了新的解释和发挥,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从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到,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
u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及其关系(一)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成语。
毛泽东古为今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对“实事求是”做出全新的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一论述,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涵义和理论的形态,使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依照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是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
它正确地解决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问题。
毛泽东、邓小平都非常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问题。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客观依据。
解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第一篇:解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解读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精神文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一篇名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章,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揭开了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的序幕。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的这句话,深度的概括了这篇文章的精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了日后中国飞速发展的准则与信念。
一、解放思想“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
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
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
”这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在“四人帮”为首的反革命组织的侵蚀下的真实写照。
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使得人们思想僵化,不去动脑筋想问题,不去结合实际发展理论,不去用正确的、切合实际的做法发展经济。
这不仅仅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落后,还造成了“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
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等等一系列恶劣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使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何理解三者关系?答:一、解放思想1、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可见,解放思想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敢于面对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
2、解放思想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
3、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解放思想是常谈常新的事情。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二、实事求是1、毛泽东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法阵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与时俱进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在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即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把实践作为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如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3)“与时俱进”从义理上看,是指人们的思想行为应把握时机,因时而变,随时令前进。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上理解“与时俱进”的思想,包涵两层意思:其一,承认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人们应该顺应时势,顺变才能通久。
其二,又承认变化和发展有“常则”,守则的应变才能持久。
这个守则,就是抓住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依照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变革。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赋予“与时俱进”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并融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之中。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丰富发展(1)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
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就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而言,只有解放思想,冲破一切习惯势力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为实事求是扫清障碍,开辟道路,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指导我们的行动。
⑵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也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就需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方法,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需要实事求是。
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我们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没有止境。
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体性理解(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国的政治口号。
“解放思想”是指要摆脱一些束缚性的旧思想,培养和弘扬新思想,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科学先进的思想文化氛围。
“实事求是”是指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处理好实质和现实问题,勇于认真探山究底,将科学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发展群众思想文化,促进人们不断努力探索真理,追求科学文化的生活和发展。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体性理解,可以说是一种人的理想信仰,是一种文化的追求。
它提出了一种思想文化解放和实质实践活动,可以带动当代大众不断进行科学实践开拓创新,探讨改革发展之路。
当代大众在思想文化解放上要独立思考,要勇于反思,勇于突进,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贯彻落实不断促进;在实质的实践活动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断深入透彻地关注社会发展的实质问题,坚持科学理念的方向,不断经历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最终把科学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有效地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助力大众思想文化强化,可以充分发挥智慧力量,提高社会素质。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夯实思想素养根基,切实把握思想文化的脉搏,提倡科学的活动方式,激发新的文化和生命力。
要主动参与科学文化活动,坚持读书写作,思想觉悟,灌溉精神,探索真理,丰富大众精神内涵,提升大众文明素质,以创造更加文明文化的生活环境。
(四)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主题。
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要提倡和弘扬新思想文化,更要把科学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最终实现科学的使命。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大众精神文明的提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