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黄酒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9
绍兴黄酒的作文
《神奇的绍兴黄酒》
哎呀呀,今儿咱就来说说这绍兴黄酒。
记得有一次我去绍兴旅游,那可真是让我好好感受了一把绍兴黄酒的魅力。
当时我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小酒馆,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黄酒香气。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老板熟练地从酒坛子里舀出一勺黄酒,那酒液在勺子里晃晃悠悠的,感觉特别醇厚。
老板把酒端到我面前,我先是闻了闻,哇,那股独特的香味让我一下子就陶醉了。
然后我小小地抿了一口,嘿,那滋味,有点甜,还有点酸,带着一种浓郁的粮食香气,在我的嘴巴里散开。
我忍不住又喝了一大口,这时候就感觉身体热乎乎的,特别舒坦。
我边喝着黄酒边看着周围的人们,大家都在开心地聊天、喝酒,那种氛围真的特别棒。
我感觉自己仿佛融入了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和绍兴黄酒一起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
从那次之后,我就对绍兴黄酒念念不忘。
每次想到绍兴,我就会想起那股独特的香气和那好喝的味道。
绍兴黄酒啊,真的是太神奇了,它不仅仅是一种酒,更是绍兴文化的一种象征呀!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去绍兴,好好地喝上几大碗绍兴黄酒呢!哈哈!。
从自然人文角度分析绍兴黄酒文化始于1991年的绍兴黄酒节,旨在弘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也堪称一朵奇葩。
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
生活在酒香飘逸的古城,绍兴人的个性,早已与绍兴黄酒融为一体:外柔内刚,厚积薄发。
在许多人眼中,绍兴酒是极富内涵的。
绍兴酒入口温和,酒精度仅16度左右,须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醇厚的滋味;但绍兴酒又是刚烈坚韧的,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振奋精神,许多喝惯白酒的北方汉子由此常被其柔和的外表所迷惑。
这种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正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于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
绍兴人的性格,温和不张扬,谦逊尚礼仪,绍兴历史上诸多文人雅士,如王羲之、张岱、陆游等,都可见证这种性情的印痕。
不过,绍兴人背后刚烈的一面,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辛亥革命时期,教学兴国的蔡元培、横眉冷对的鲁迅、貂裘换酒的巾帼英雄秋瑾,都是令人称道的刚烈之士。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黄酒性温,千百年来,“绍兴师爷”不温不火、低调内敛的“黄酒性格”也让绍兴黄酒长期偏居江南一隅。
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绍兴黄酒在中国已有2400多年历史。
随着字画、古董、旧家具乃至普洱茶等收藏热的出现,黄酒的收藏也逐步兴起。
经济参考报介绍,绍兴黄酒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精酿而成,其酿制技艺更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国南方拥有广大消费者。
课程论文题目绍兴黄酒文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 年12 月绍兴黄酒文化摘要:绍兴黄酒以味甘、色清、气香、力醇徵誉海内外,被封为黄酒中的上品.绍兴老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关键词:历史典故制造工艺礼仪风俗养生功能一、绍兴黄酒的起源与发展绍兴有酒的文字记载当推《吕氏春秋》和《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中的“越语”篇中记载越王为增加国家人口补充兵力和劳力,曾采用过一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内中有“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由此可见当时已把酒作为生儿育女的奖品。
《吕氏春秋》记载,越王句践在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历史上称之为“箪醑劳师”。
绍兴酒至少有2500多年历史的说法,就是从以上两部《春秋》中来的。
最早以绍兴地名作为地方名酒之名的当推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的《金缕子》,书中提到“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其中山阴甜酒中的山阴即今之绍兴。
晋代嵇含所著笔记《南方草木状》中第一次提到了女酒,也可知道当时酿酒已普及到家庭中,嵇含为今上余人,此女酒即后来声誉鹊起的女儿酒“花雕酒”的前身。
唐代的绍兴酒,其名气不及当时的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的若下酒,但不像若下酒在宋以后便销声匿迹。
在唐代,绍兴酒以其独特的地方魅力,仍然吸引着无数地名人墨客、名人志士,“酒八仙”之首的贺知章、诗仙李白等都曾在越地留下了不少对越酒的吟咏和高歌。
绍兴酒到宋代才真正定名,宋以前绍兴一直是越国越州的都城,州治,下辖会稽、山阴等郡县,到1131年赵构皇帝以“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不绪”之义,改年号为绍兴元年。
时越州官吏军民僧道士联合上表,乞赐府额。
赵构皇帝即升越州为绍兴府,取“承继前业,振兴昌盛”之意,绍兴之名由此而来,由于绍兴酒业的兴盛,各种酒名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如“竹叶青”、“瑞露酒”、“蓬莱春”、“堂中春”等。
绍兴黄酒作文800字Shaoxing Huangjiu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rice wine that originates from the Shaoxing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绍兴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酒,源自于浙江省的绍兴地区。
This centuries-old alcoholic beverage is known for its rich flavor and unique aroma, making it a popular choice for special occasions and celebrations. 这种拥有几百年历史的酒类拥有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香气,因此被人们广泛选择用来庆祝特殊场合。
One of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Shaoxing Huangjiu is its tradi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involves fermenting a mixture of glutinous rice, water, and wheat-based Qu (fermentation starter). 绍兴黄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传统的酿造工艺,包括糯米、水和麸曲(发酵启发剂)的混合发酵。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can take months or even years, resulting in a complex and mellow flavor profile that sets Shaoxing Huangjiu apart from other types of rice wine. 这个发酵的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产生出独特且醇厚的口感,使绍兴黄酒与其他种类的米酒有所区别。
Shaoxing Huangjiu is often enjoyed at room temperature or slightly warmed, allowing its flavors to fully bloom and tantalize the senses. 人们通常选择在室温下或稍微加热的情况下享用绍兴黄酒,让其口味得到充分的展现,令人陶醉。
播音主持朗读材料舌尖上的中国——绍兴的黄酒酒,应该是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食物转化的最早的案例了。
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
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
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
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
在酒厂的老车间里,师傅们进进出出,准备着祭祀用的贡品。
今天是请酒神的日子,没有人怠慢。
即便是最好的酿酒师傅,也无法保证年年都能酿出好酒,因为有捉摸不定的天、风、空气,还有菌。
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
绍兴的黄酒冬酿即将开始。
和绍兴处在同一纬度线上同属古越地区的安徽省休宁县,73岁的陈进顺也在忙着酿造自家的糯米酒。
对于老人来说,做酒算不上一件难事。
富庶的江南地区,稻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年前正是农闲,做几坛米酒祭神敬祖、招待客人、犒劳自己,都是自然不过的事。
蚕茧般的酒曲是酿酒的灵魂,可以把它理解成接上了菌的种子。
这些稻粉和辣蓼草的混合体,里面沉睡者形形色色的发酵菌,等待合适的时机苏醒。
陈进顺把碾碎的酒曲均匀地和糯米拌在一起。
酒曲是中国人了不起的发明,是人们试图捕捉和驯化微生物的最古老而有效的尝试。
这是酿酒中最重要的一步,它们将带来转化中最神奇的部分。
拌好的糯米被拨出一个深深的酒窝,再把指缝间的每一粒米都抹进缸中,撒上最后一把酒曲。
之后的一切,都要交给时间了。
那些霉菌就会把糯米中的淀粉变成糖,而酵母菌们负责把糖变成酒精。
在黑暗中,仿佛传来发酵菌们欢快的歌声。
时间越久,酒越醇香。
黄酒绵长而厚重,中国人可以从这一种饮品里同时品味出“柔”和“刚”两种境界。
饮黄酒的绍兴人不温不火,他们对传统的固守也有滋有味地流淌在舌尖上。
中华传统文化绍兴黄酒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华传统文化绍兴黄酒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绍兴黄酒营销论文82 科目:市场营销姓名:夏灵吉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02班概要:绍兴酿酒已有2500年的历史。
据《目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能酿造精良美酒了。
“投醪河”的故事便是一个佐证。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亲征伐吴,师行之日,将越国父老送来的美酒投入河中,与士卒共饮,将士们深感恩德,无不用命。
终于大破吴军。
至今,绍兴城南犹存的投醪河便名出于此。
这次我想讲述的就是绍兴黄酒的经营理念。
黄酒的营销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消费水平也获得了极大地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剧烈的升级和变迁。
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品味的饮酒习惯,消费逐渐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
消费变迁影响产业政策;从我国的酿酒产业政策来看,主要方针是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酿酒大背景,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所以黄酒是受国家政策扶持的酒种。
消费环境的变迁导致产业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红酒、黄酒以及保健酒等酒种呈现上升势头。
尤其是红酒已经从时尚、个性向大众化转型,黄酒由区域化向全国化转型,保健酒由功能化向平民化转型。
从产业层面上看,黄酒的产业规模将不断壮大,产业整合正逐步升级,产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黄酒生产企业700家左右,中等规模以上企业仅100 家,超过10万吨企业却不过几家,。
虽然规模效应比较弱,但是随着新品味赋予黄酒新动力和新一轮的黄酒投资热正在行业中出现,市场进入者将逐渐增多,黄酒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蛋糕将继续做大。
而我认为绍兴黄酒将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更具竞争力。
黄酒的目标市场分析(查情观势):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列为世界三大古酒,其产品核心买点十分突出,销售主张也很容易提炼。
另外,现代消费趋势也有助于黄酒的销售,因为黄酒之于白酒,其更具健康、低度,具有保健作用。
因此,黄酒的竞争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传统文化绍兴黄酒作文【篇一:黄酒的历史与文化】黄酒的历史与现状引言:通过对本学期对酒的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加深了对各类型酒的了解,老师在课程提到的黄酒更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又因为我的家乡只有一区域性白酒,其酿造工艺并无独特之处,所以此次论文结合老师的两个问题对具有悠久文化底蕴黄酒展开论述。
一、东方酿造酒的典型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其中以中国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
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说起黄酒,人们几乎都想到浙江绍兴,认为那里是黄酒的发源地,其实,黄酒的发源地在湖南衡阳。
考古发现,彭头山遗址是世界最早的古稻谷栽培地,酿造黄酒需要谷物,而湖南最早出现古稻谷栽培,说明湖南最早具备酿酒条件。
有典故记载,衡阳古酒的酿酒技术与现在的黄酒酿造工艺基本一致,这也说明,过去衡阳的酃(ling)酒就是今天的黄酒。
有学者对史料进行细考后还发现,绍兴酒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衡阳的酃酒(亦称酃湖酒、醽醁酒)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其历史要早于绍兴黄酒,因此,可以这样推测,酃酒才是黄酒的真正“鼻祖”,绍兴黄酒很可能是从衡阳酃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趟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华夏民族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粮食酿酒经验,使黄酒酿造工艺技术炉火纯青。
二、黄酒的分类成分及分类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
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
绍兴特产黄酒说明文作文7篇黄酒、啤酒、葡萄酒,惟黄酒源于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
黄酒的黄,不仅仅是指酒的颜色,是中国人的肤色的黄,是生养炎黄子孙的大地—黄土地的黄,更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黄河的黄。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
绍兴酒具有独特的色香味格,堪称中华黄酒第一味。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黄酒万里香”。
绍兴盛产黄酒,早在康熙《会稽县志》就有“越酒行天下”的记载,绍兴酿酒史更是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已有7000多年。
佳水出名酒,由得天独厚的鉴湖水酿制的绍兴黄酒名闻天下,独得“醉乡”之雅名。
黄酒啊,你难怪那么受人喜爱,原来,你的味道醇厚甘鲜、回味无穷,甜、酸、苦、辛、鲜、涩与味和谐融合于一体。
绍兴特产黄酒说明文2风柔,雨静,柳纤,瓦青。
蒙蒙水乡如诗,烟雨江南如画,这就是我的家乡,绍兴柯桥。
说到绍兴,不得不提绍兴特产——黄酒。
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备一碟花生米,倒一杯黄酒,以那绿柳清风乌瓦白墙下酒,岂不乐哉?绍兴黄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使人赏心悦目。
这种透明琥珀色主要来自原料米和小麦本身的自然色素和加入了适量糖色。
绍兴黄酒具有诱人的馥郁芳香,这种芳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
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
所以绍兴酒称老酒,因为它越陈越香。
绍兴黄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
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6年浙赣特产展览会上,多次荣获金牌和优等奖状。
1952年、1963年,绍兴加饭酒分别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一,1979年加饭酒又获“国家名酒”称号,由国家经委授予金质奖章和奖状;同时,元红酒、善酿酒双获“国家优质酒”称号,由轻工业部授予“优质产品证书”。
1980年香雪酒也荣获省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
《绍兴——黄酒之乡》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绍兴,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黄酒之乡,就像一个装满故事的大酒坛。
我第一次去绍兴,刚进城,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那味道就像有只小手,拉着我往酒的世界里钻。
我沿着古街走,两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好多都挂着大大的酒旗,风一吹,酒旗呼呼作响,就像在招呼着过往的行人:“快来喝黄酒呀!”我走进一家老酒馆,那里面热闹非凡。
有个大爷坐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一碗黄酒,他眯着眼,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那惬意的样子,就像在享受人间最美味的东西。
我凑过去问:“大爷,这黄酒真有那么好喝?” 大爷瞅了我一眼,笑着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吧,绍兴黄酒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这味道,醇厚得很呢。
”酒馆的老板在柜台里忙活着,一边给客人打酒,一边和大家唠嗑。
我走过去,看着那些酒坛,大大小小的,上面还贴着红纸,写着酒的名字。
我问老板:“老板,这些黄酒有啥不同啊?” 老板热情地指着那些酒坛说:“这黄酒啊,种类可多了。
像这坛花雕,酒性柔和,酒色橙黄清亮,就像花儿一样漂亮,适合慢慢品。
还有那坛加饭酒,味道更浓郁,是我们绍兴人的最爱呢。
” 正说着,进来一个大叔,他对老板喊道:“老样子,给我来一壶加饭酒,今天累了一天,得好好解解乏。
” 老板笑着应道:“好嘞,您稍等。
”我决定尝尝这黄酒,老板给我倒了一小杯花雕。
我端起杯子,闻了闻,有一股浓浓的香味,还有点甜甜的味道。
我喝了一小口,哇,刚开始感觉有点辣,但是很快,那种醇厚的味道就在嘴里散开了,顺着喉咙下去,暖暖的,就像有一团小火在肚子里烧。
这时候,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儿看到我的表情,笑着说:“第一次喝吧?这黄酒啊,越喝越有味道,就像我们绍兴这座城市一样。
”我喝完酒,走出酒馆,继续在绍兴的街头闲逛。
我看到有个院子里,有人在酿酒呢。
大缸小缸摆了一地,工人们正忙着蒸糯米、拌酒曲。
我好奇地走过去,一个老师傅正在指导工人。
我问老师傅:“师傅,这酿酒有啥讲究啊?” 老师傅停下手里的活儿,擦了擦汗说:“这酿酒可不容易,从选米到蒸米,再到发酵,每一步都得用心。
描写绍兴市黄酒之乡的作文《绍兴市黄酒之乡》篇一嘿,你知道绍兴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黄酒之乡啊!我跟你说,绍兴这地方啊,就像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老酒坛,一打开,那股子韵味“唰”地就冒出来了。
我第一次去绍兴,那可真是有点“懵圈”。
下了车,就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酒香,就像有个隐形的酒仙在周围偷偷地开了一坛美酒似的。
我心里就想,这地方可真特别,也许别的城市是香水味弥漫,绍兴倒好,是酒香。
走进绍兴的老街区,就像是走进了历史的画卷。
那青石板路啊,一块一块的,就像排列整齐的琴键,可它弹奏出的不是音乐,而是岁月的故事。
街边的小酒馆一个挨着一个,门口挂着的招牌就像一个个在招手的小酒保,喊着:“来呀,尝尝咱这正宗的绍兴黄酒!”我走进一家小酒馆,那里面的氛围,怎么说呢,就像是一个温暖的酒窖。
昏黄的灯光下,几个大叔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面前放着一碗碗黄酒。
我好奇地凑过去,要了一碗。
看着那碗里的黄酒,颜色就像琥珀一样,晶莹剔透的。
我闻了一下,那香气,哎呀,直往鼻子里钻,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
我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哇,那味道,又甜又辣,就像一把小火苗在喉咙里窜来窜去。
我当时就想,这酒可真怪,怎么能有这么复杂的味道呢?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大叔看我那表情,就笑着说:“小伙子,这绍兴黄酒啊,可是咱绍兴的宝贝。
这酒啊,就像咱绍兴人的性格,既有温和的一面,又有火辣的一面。
”我听了,觉得挺有道理的。
也许这黄酒就是绍兴的文化象征吧,承载着绍兴人的喜怒哀乐。
可是呢,我也有点小纠结。
你说这黄酒这么好喝,但是现在年轻人好像更喜欢那些洋酒或者是甜甜的果酒。
这绍兴黄酒会不会慢慢被人遗忘呢?我觉得有点可惜啊。
这就像一个古老的宝藏,要是被埋没了,多让人难过啊。
但是再看看那些坐在酒馆里,慢悠悠喝着黄酒,谈天说地的大叔们,我又觉得这黄酒肯定不会消失。
它就像一颗扎根在绍兴土地上的大树,虽然外面的世界变化万千,但是它的根扎得太深了,不会那么轻易被撼动。
绍兴黄酒之乡,这个名字可不仅仅是个称号,它是一种传承,一种生活方式,就像那酒的香气,会一直弥漫在绍兴的大街小巷。
绍兴黄酒的作文你知道绍兴黄酒吗?那可是超级有名的!我第一次听说绍兴黄酒,还是在爷爷讲的故事里。
爷爷眯着眼睛,脸上带着笑,跟我说:“孩子,绍兴黄酒那可是个宝贝!”我当时就好奇了,这黄酒能有多宝贝呀?后来,有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去绍兴玩儿,我才算真正见识到了绍兴黄酒的厉害!一走进那个古镇,就能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妈妈说:“这就是黄酒的香味儿!”我使劲儿吸了吸鼻子,心里想:“这味道咋这么好闻呢?”我们走进一家酒坊,里面好多大大的酒缸,一个挨着一个。
酒坊的老板是个热情的大叔,他看到我们,笑着说:“来尝尝咱正宗的绍兴黄酒!”爸爸笑着点头,老板就拿来几个小碗,倒上了黄酒。
我看着那黄澄澄的酒,心想:“这能好喝吗?”爸爸端起碗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说:“嗯,味道真不错!”我忍不住也尝了一小口,哎呀,有点辣辣的,还有点甜甜的。
“这味道好奇怪呀!”我叫了出来。
妈妈笑着说:“多品品,你会喜欢的。
”我看着大人们都喝得那么开心,又端起碗喝了一小口。
这时候,旁边来了一群游客,其中一个伯伯说:“这绍兴黄酒可是有名的很呐!”另一个阿姨接着说:“是呀,听说历史可悠久啦!”我好奇地问:“到底有多久呀?”伯伯笑着说:“那可有几千年啦!”我瞪大了眼睛:“几千年?那不是比我爷爷的爷爷还老?”大家都被我逗笑了。
在酒坊里,我还看到了酿酒的师傅们在忙碌着。
他们有的在搅拌,有的在过滤,一个个都认真极了。
我跑过去问一个师傅:“叔叔,这酒是怎么做出来的呀?”师傅一边干活一边说:“这可复杂着呢,要选好的米,还要经过好多道工序。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离开酒坊的时候,爸爸买了几瓶黄酒带回家。
晚上吃饭的时候,爷爷喝了一口,直说:“正宗,正宗!”我看着爷爷满足的样子,心想:“这绍兴黄酒还真是厉害,能让大家都这么喜欢。
”后来,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爸爸也会拿出绍兴黄酒来招待。
大家一边喝一边聊天,气氛好极了。
我就想:“这绍兴黄酒不只是酒,还是能让人开心、让人亲近的宝贝呢!”绍兴黄酒,它就像是一位老朋友,虽然有时候有点辣口,但是却能在心里留下甜甜的味道。
兄弟情酿造绍兴黄酒文稿
(实用版)
目录
1.兄弟情与绍兴黄酒的渊源
2.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
3.兄弟情的意义在绍兴黄酒中的体现
4.绍兴黄酒的口感与兄弟情的关联
5.结论:兄弟情与绍兴黄酒的不解之缘
正文
绍兴黄酒,一种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美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其中,有一对兄弟情深深的故事,更是为绍兴黄酒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对兄弟,就是绍兴黄酒的创始人——范蠡和勾践。
两人原本是同门师兄弟,因为勾践被吴国所俘,范蠡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陪伴勾践共度难关。
在归国后,范蠡为了帮助勾践恢复国家,开始研究酿酒技术,最终成功酿造出了绍兴黄酒。
可以说,绍兴黄酒的诞生,就是兄弟情的见证。
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可以说是对兄弟情的一种传承。
从选材到酿造,都需要精心挑选和耐心等待。
选用上好的糯米和麦芽,经过多次的浸泡、蒸煮、发酵,才能酿造出具有浓郁醇香和独特风味的绍兴黄酒。
这个过程,就像范蠡和勾践的兄弟情,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能更显珍贵。
在绍兴黄酒中,兄弟情的意义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范蠡和勾践的兄弟情,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情谊,而这正是绍兴黄酒所追求的品质。
绍兴黄酒的口感,醇厚而不腻,香甜而不烈,就像兄弟情一样,深沉而又绵长。
总的来说,绍兴黄酒和兄弟情有着不解之缘。
从黄酒的酿造工艺,到其口感和品质,都可以看到兄弟情的影子。
【传统文化】绍兴黄酒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绍兴是我国主要黄酒产地。
传统手工黄酒由世代酿酒大师甄选优质糯米和小麦,加鉴湖源头水,经多道工序完成,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和营销策略不当,市场仅限于长三角,利润低微。
图甲为长三角地区区域略图,图乙为传统黄酒酿造流程工艺图。
材料二:2015年6月,绍兴黄酒小镇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
如今该镇打造了黄酒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在产业创意园区生产的黄酒棒冰、黄酒面膜等产品进入年轻人的消费领域。
材料三:镇海炼化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距宁波北仑深水良港18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原油集散、原油加工基地。
(1)简析绍兴黄酒品质优良的原因。
(2)为提高黄酒的品质,指出黄酒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减少的污染来源。
(3)说出2015年前绍兴酿酒业的产业特点;说明创建“黄酒小镇”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镇海炼化发展原油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用优质稻米酿造,原料品质好;用鉴湖源头的水,水质好;酿造工艺独特(酿造历史悠久,工人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
(2)原料污染(原料中的农药残留等);水源污染;发酵过程中的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
(3)产品类型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提高绍兴黄酒知名度,扩大市场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旅游业、酒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
(4)依托港口,原料进口方便;临近宁波,基础设施完善;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频临海洋,环境承载力大。
【解析】(1)可从原料、水源和酿造工艺等方面分析。
用优质稻米酿造,原料品质好;用鉴湖源头的水,水质好;酿造工艺独特(酿造历史悠久,工人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
(2)污染来源主要从原料污染(原料中的农药残留等);水源污染;发酵过程中的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
(3)从材料中可知绍兴酒缺乏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品牌定位模糊,产品类型单一;绍兴酒存在产品地域性强,消费市场不广,消费层次低等现象,产品类型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黄酒作文600字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这次,我要来介绍绍兴黄酒。
为什么要介绍绍兴黄酒呢?因为绍兴的文化底蕴很深,特产也很多。
像中国轻纺城就在绍兴。
绍兴不仅有大特产,还有小特产,例如外酥里嫩,闻着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
好啦,言归正传,我来讲一讲黄酒。
先讲一讲黄酒的工艺流程:分别是糯米——过筛——浸渍——蒸煮——摊冷——落缸——前发酵——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
不过,具体的制作方法我也不知道,因为那是国家严格保密的,绝对不准外泄。
好了,接下来再讲讲黄酒的好处吧。
一、黄酒是一种酿制的低度营养酒,据科学家测定有二十一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但不能自身合成的八种氨基酸。
黄酒具有活血、滋养、延年益寿等功效。
所以很多绍兴本土老人有每天少量饮用黄酒的习惯呢。
二、由于黄酒有极强的药效,所以常被中医作为药方的配料,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
三、黄酒常常被当做料酒,做菜时加一点黄酒,吃起来就香味扑鼻,不知不觉中还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真是一举两得。
黄酒的历史悠久。
绍兴黄酒的工艺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真可谓是历经沧桑,代有创造,酿造工艺是精益求精。
至宋代是黄酒的品种已基本定型,到了明末清初已驰名中外。
绍兴黄酒不仅过去辉煌,如今照样辉煌,1988年,“古越龙山”绍兴酒被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定为“国宴专用酒”。
我为黄酒而自豪,黄酒已成为绍兴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我为自己是一名绍兴人而自豪!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黄酒文化实践论文黄酒文化实践论文黄酒文化实践论文本文主要通过列举历史上文人雅士及英雄豪杰的实例,来描述总结黄酒的特性和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总结出两者的共同点和互相影响之处。
这归咎于历史的不断发展,及黄酒与儒家文化随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共鸣。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黄酒渗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中,且儒家文化也处处体现在黄酒礼俗中。
黄酒文化实践论文儒家黄酒绍兴文化习俗自古以来,以孔孟之学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就被看做是我国文化的中心。
历史上儒家的各种学说更是被推崇为治国安邦的`基本观点。
所以,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酒文化。
儒家文化讲究“德”字,酒文化中也少不了“酒品”和“酒德”。
从字面上就可知,酒品酒德是说饮酒者应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不能像历史上的夏朝亡国的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除此之外,儒家所推崇的酒德也体现在《尚书》和《诗经》中,这就是“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
实际上儒家没有建立反对饮酒的立场,相反,也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
而且,儒家在饮酒时候很注重正确饮酒,也就是饮酒时该有的德行。
在远古时代,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饮酒早就成为一种大家应当遵守的礼节。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饮酒礼节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变得越来越繁琐,且随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不一定要恪守既成的饮酒礼节,但在某些必要场合,要注意饮酒的分寸。
明代文人袁宏道就曾写下传诵千古的名文《觞政》,其灵感就是来自于一次看到酒徒不遵守酒礼,有失酒德。
这篇文章既是对行饮酒令之人写的,也是对一般饮酒人写的。
众所周知,黄酒位列大酒种之一,发源于中国,且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
儒家学说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宣扬以清淡无为为中心的中庸之道;而黄酒正恰恰性温且厚重。
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 中庸之道不仅是以和为贵讲究和谐的伦理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一种方式。
黄酒同样也以“温和”著称,恰恰与儒家学说互相融合。
课程论文题目绍兴黄酒文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 年12 月绍兴黄酒文化摘要:绍兴黄酒以味甘、色清、气香、力醇徵誉海内外,被封为黄酒中的上品.绍兴老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关键词:历史典故制造工艺礼仪风俗养生功能一、绍兴黄酒的起源与发展绍兴有酒的文字记载当推《吕氏春秋》和《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中的“越语”篇中记载越王为增加国家人口补充兵力和劳力,曾采用过一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内中有“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由此可见当时已把酒作为生儿育女的奖品。
《吕氏春秋》记载,越王句践在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历史上称之为“箪醑劳师”。
绍兴酒至少有2500多年历史的说法,就是从以上两部《春秋》中来的。
最早以绍兴地名作为地方名酒之名的当推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的《金缕子》,书中提到“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其中山阴甜酒中的山阴即今之绍兴。
晋代嵇含所著笔记《南方草木状》中第一次提到了女酒,也可知道当时酿酒已普及到家庭中,嵇含为今上余人,此女酒即后来声誉鹊起的女儿酒“花雕酒”的前身。
唐代的绍兴酒,其名气不及当时的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的若下酒,但不像若下酒在宋以后便销声匿迹。
在唐代,绍兴酒以其独特的地方魅力,仍然吸引着无数地名人墨客、名人志士,“酒八仙”之首的贺知章、诗仙李白等都曾在越地留下了不少对越酒的吟咏和高歌。
绍兴酒到宋代才真正定名,宋以前绍兴一直是越国越州的都城,州治,下辖会稽、山阴等郡县,到1131年赵构皇帝以“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不绪”之义,改年号为绍兴元年。
时越州官吏军民僧道士联合上表,乞赐府额。
赵构皇帝即升越州为绍兴府,取“承继前业,振兴昌盛”之意,绍兴之名由此而来,由于绍兴酒业的兴盛,各种酒名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如“竹叶青”、“瑞露酒”、“蓬莱春”、“堂中春”等。
明清时期,可算得上绍兴发展的第一高峰,不但花色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上乘,确立了中国黄酒之冠的地位。
当时绍兴生产的酒就直呼绍兴,到了不用加“酒”字的地步,特别是清代设立于绍兴城内的沈永和酿坊,以独创的“善酿酒”享誉海内外,康熙年间的“越酒行天下”之说即是当时盛况的最好写照。
民国时期由于酒税的加重,酿户大为减少,然大酿坊在减少产量的同时花力气提高质量,保证质量。
1915年,绍兴酒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云集信记”酒坊的绍兴酒获得金奖。
1929年在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上,绍兴“沈永和墨记”酿坊的“善酿酒”荣获金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加饭酒”获历届全国评酒会金奖,成为国家名酒,同时屡获国际酒类大赛和食品、饮料、酒类等博览会金奖。
1988年,绍兴“古越龙山”牌加饭酒、花雕酒进入国宴,并当作一种国粹用来赠送外国友人,借此绍兴黄酒以其独有的品质享誉世界各地。
近几年,在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绍兴黄酒以高档、时尚、文化的品牌形象引领下,中国黄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壮大,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湖南、辽宁、江西、安徽等省市都在扩建和新建黄酒生产基地,掀起了一股投资热,黄酒蛋糕越做越大。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悄然改变,黄酒的低度、营养、保健的优势得到显现,喝黄酒(特别是绍兴黄酒)成为一种享受、一种陶醉、一种休闲、一种温馨。
彻底改变了以往地域性强、产品档次低、消费人群单一的传统形象。
[1]二、绍兴黄酒的礼仪文化礼仪规范——黄酒之本黄酒是作用于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
酒虽有利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功能有三:一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可成礼。
中国儒家主张的礼治与黄酒的温文而雅可谓是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礼治的示范,它体现出来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直到今天,酒宴席位的尊卑有别,仍然是以礼为核心的。
经过千百年的洗礼、沉淀,酒礼约定俗成,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各个阶层人士的一种行为规范,渗透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扎根形成了古朴厚重、生生不息的酒礼文化。
[2]胆剑精神——黄酒之魂正如俄罗斯人与伏特加,法国人与白兰地,黄酒也正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写照。
儒家主张人们应该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努力方向,要有为社会大众贡献才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不怕艰险、百折不挠的胆剑精神。
从古到今,儒家思想的探求者努力进取、一往无前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黄酒得以见证,借黄酒得以升华。
2500年前的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投醪劳师,一举灭吴,报仇血耻。
在称霸中原后,句践置酒文台,举酒庆功。
“鉴湖女侠”秋瑾把酒拔剑,“吾辈爱自由,勉励一杯酒”,与黑暗势力决斗,不愧为一代女豪杰。
徐渭才华横溢,倔强不驯,不畏权贵,杯不离手,醉中作画,留下不朽之作。
与徐渭一样,当时绍兴一大批文人进入官府当官,他们作为儒生这样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学而优则仕”,抱负“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他们有智有谋,刚柔并济,如同黄酒之秉性,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道不同不相为谋,和则用,不和则去。
正如清代袁枚《随圆食单》中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袁老夫子把黄酒比作廉吏,不仅是对黄酒的由衷赞叹,更是对黄酒之魂的精辟提炼[3]。
文学艺术——黄酒之韵绍兴,饮酒者并不都是文人,但文人大多都嗜酒,绍兴黄酒的美味陶醉了诸多文人墨客、名人志士等千古风流的人物,演绎了无数人文佳话。
最令人称道的当属“曲水流觞”这一千古风雅酒会。
东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会,曲水流觞,即兴赋诗。
王羲之更是乘着酒兴写下名震千古之《兰亭集序》,传说王羲之后来多次书写都不能达到原来的境界,不仅表明艺术珍品需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下造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酒的神力。
唐宋大诗人大词人对酒也情有独钟,经常借酒作诗抒情。
贺知章晚年从长安回到故乡,寓居“鉴湖一曲”,饮酒自娱。
[4]李白《重忆》中“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表达了他对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
陆游曾自称“放翁烂醉寻常事”,他在《醉中书怀》一诗中写到:“平生百事懒,惟酒不待劝”,表达了他对酒的喜爱之情。
然,说到文人,不能不提近代的大文豪鲁迅,现在凡来绍兴的游客,都要光顾他笔下的咸亨酒店,学一学孔乙己摸样,买一碗绍兴黄酒、一碟茴香豆,慢慢体会一下其中的意境。
酒以城而名,城以酒而扬,绍兴黄酒已经成为绍兴一张金灿灿的名片。
三、绍兴黄酒的制作工艺绍兴酒的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发酵工程科学,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
先人们虽然不可能去理会这些科学知识,但凭藉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把经验转化为技能和技巧,于是形成了传至现今的一套娴熟完善的绍兴酒工艺。
绍兴酒以糯米为原料,经酒药、麦曲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一种低酒度的发酵原酒。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
”说明了酒药和麦曲在酿酒中的重要作用。
[5]1.酒药,又称小曲、白药、酒饼,是我国独特的酿酒用糖化发酵剂,也是我国优异的酿酒菌种保藏制剂。
东晋嵇含是浙江上虞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到“小曲(药曲)”的人,他的被誉为古代植物学大全的《南方草木状》中记述制曲原料中加入植物药料,为我国酿酒时用酒药之始。
他这样论述“小曲”:“草曲,南海多矣。
酒不用曲蘖,但杵米粉,杂以众草药,治葛汁,滌溲之,大如卵,置蒿蓬中荫蔽之,经月而成,用此合糯为酒。
”他的意思是说,用草药做的酒,南方很多,做酒不用传统的曲蘖,只要把米舂成粉,添加各种草叶,准备葛草的汁(辣蓼草之类的植物),一起混合搓成鸡蛋大小,用蓬蒿盖好(保温,让微生物繁育),隔一个月就成熟了,用它和糯米混合做成酒。
这段记载,说明了中国制曲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进。
酒药一般在农历七月生产,其原料为新早籼米粉和辣蓼草。
[6]酒药中的糖化(根霉、毛霉菌为主)和发酵(酵母菌为主)的各种菌类是复杂而繁多的。
绍兴酒就是以酒药发酵制作淋饭酒醅作酒母(俗称酒娘),然后去生产摊饭酒。
它是用极少量的酒药通过淋饭法在酿酒初期进行扩大培养,使霉菌、酵母逐步增殖,达到淀粉原料充分糖化的目的,同时还起到驯养酵母菌的作用。
这是绍兴酒生产工艺的独特之处。
酒药还有白药、黑药二种,白药作用较猛烈,适宜于严寒的季节使用,至今绍兴酒传统工艺仍采用白药;黑药则是在用早籼米粉和辣蓼草为原料的同时,再加入陈皮、花椒、甘草、苍术等中药末制成,作用较缓和,适宜在和暖的气温下使用。
现在因淋饭酒酿季在冬天,用的都是白药,黑药已基本绝迹。
[7]2.利用粮食原料,在适当的水份和温度条件下,繁殖培养具有糖化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叫做制曲。
麦曲作为培养繁殖糖化菌而制成的绍兴酒糖化剂,它不仅给酒的酿造提供了各种需要的酶(主要指淀粉酶),而且在制曲过程中,麦曲内积累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亦给绍兴酒以独特的风味。
麦曲生产一般在农历八、九月间,此时正值桂花盛开时节,气候温湿,宜于曲菌培育生长,故有“桂花曲”的美称。
70年代前,绍兴的酒厂还是用干稻草将轧碎的小麦片捆绑成长圆形,竖放紧堆保温,自然发酵而成,称“草包曲”。
但这种制曲方法跟不上规模产量日益扩大的需要,至70年代后期,改进操作方法,把麦块切成宽25厘米,厚4厘米的正方形块状,堆叠保温,自然发酵而成,称为“块曲”。
麦曲中的微生物最多的是米曲霉(即黄曲霉),根霉、毛霉次之,此外,尚有少量的黑曲霉、青霉及酵母、细菌等。
成熟的麦曲曲花呈黄绿色,质量较优,有利于酒醪升温和开耙调温。
由于麦曲是多菌种糖化(发酵)剂,其代谢产物极为丰富,赋与绍兴酒特有的麦曲香和醇厚的酒味,构成了绍兴酒特有的酒体与风格。
3.淋饭酒,俗称“酒娘”,学名“酒母”,原意为“制酒之母”,是作为酿造摊饭酒的发酵剂。
一般在农历“小雪”前开始生产,其工艺流程为“糯米——过筛——加水浸渍——蒸煮——淋水冷却——搭窝——冲缸——开耙发酵——灌坛后酵——淋饭酒(醅)。
经20天左右的养醅发酵,即可作为摊饭酒的酒母使用。
因将蒸熟的饭用冷水淋冷的操作方法,故称“淋饭法”制酒。
淋饭酒娘在使用前都要经过认真的挑选,采用化学分析和感官鉴定的方法,挑选出酒精浓度高,酸度低,品味老嫩适中,爽口,无异杂气味优良酒醅作为摊饭酒的酒母,这称之为“拣娘”。
它对摊饭酒的正常发酵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摊饭酒,又称“大饭酒”,即是正式酿制的绍兴酒。
一般在农历“大雪”前后开始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