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环境定义

土壤环境定义

土壤环境定义

土壤环境是指土壤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对土壤的影响。具体来说,土壤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定义:

1. 气候条件:指土壤所处的气候类型、降雨量、温度等气候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 水分环境:包括土壤水分的供应与含水量、地下水位的高低、降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等。

3. 光照条件:指土壤所处地理位置的日照时数、日照强度、光周期等对土壤的影响。

4. 温度条件:包括土壤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的温度变化、冻融循环对土壤的影响等。

5. 地形地貌条件:指土壤所处的地势高低、坡度、地貌类型等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6. 土壤质地和组成:指土壤的颗粒组成、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对土壤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土壤环境的定义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以及工业和农业活动的污染,已经导致了土壤环境质量的下降。为了确保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各国纷纷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土壤的功能和用途,制定出的环境质量标准。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保证土壤的基本功能不受损害,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下面将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般包括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土壤有机污染物含量限值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重金属是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土壤的生物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常见的土壤重金属限值包括镉、铅、汞、砷等。土壤有机污染物是由人类活动排放或输入的化学物质,如农药、杀菌剂等。这些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会积累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土壤微生物活性是评估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包括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等。 其次,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土壤的用途来制定。土壤的用途分为不同等级,包括农田用地、园林用地、建设用地和保护用地等。不同等级的土壤用途对土壤环境质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于农田用地来说,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对于建设用地来说,需要关注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以避免对

建筑物和人体产生潜在危害。 最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以适应当地的土壤特点和环境需求。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也存在差异,但一般都是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的,以确保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保护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然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仍需进一步加强,并与各行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以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可持续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是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它旨在通过设定一定的污染物限值,降低土壤污染风险,维护土壤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土壤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生态系统,不同功能和用途的土壤对污染物的容忍度和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功能和使用目的。针对不同用途的土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根据相应的土壤功能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一套合理的标准指标体系。 首先,针对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要关注土壤的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磷、氮、农药等污染物的限值是重点关注的方面。农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限值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物累积到影响作物品质和安全的水

土壤与地理环境

土壤与地理环境 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2.土壤肥力: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肥力则由其构成所决定。肥力:黑土>红壤>砖红壤 土壤即土地? 土地是指陆地表层一定范围内全部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3.土壤的组成: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要。 4、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骨架”——矿物质形成于母质岩石及其风化壳,而有机质来源于生物体,同时土壤的形成还受地下水、河流、降水、气温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 例1、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5.一般土壤剖面分层 ①枯枝落叶层,又叫覆盖层(只有森林土壤有这一层)。 ②腐殖质层,呈棕黑色。 ③淋滤层,色泽较淡。 ④淀积层,由上层淋滤下来的物质,淀积在这里,通常比较紧实、粘重,不透水,矿物质养分比较丰富。 ⑤母质层,多为粗糙砂粒或粘重的胶泥,不具备土壤结构。 6. 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 ①母质→土壤: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 ②气候→土壤: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其形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 水热状况;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间接影响:形成和发育

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 土壤的组成部分: 固相部分:矿物质有机质 粒间部分气相大气中进入的是N2 O2,土壤中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体 土壤矿物质是地壳的岩石矿物经过风化和成土过程作用形成的产物,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硅酸盐类硫化盐类氧化物类磷酸盐类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分解或风华产物重新合成的矿物):简单盐类铁铝氧化物次生铝硅酸盐 有机质,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活有机体简单有机物酶和腐殖质 土壤溶液物质组成无机盐类无机胶体有机物和有机胶体配合物离子态物质溶解性气体 土壤空气:整体交换部分扩散作用 土壤生物 土粒是形成土壤结构的基础 土壤矿物颗粒包括一系列大小形状不同的物质称为机械组成 土粒分为:砾石砂粒粉沙黏粒 土壤母质由岩石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所形成的。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因素 母质:构成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材料,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土壤孔性:是指土壤空隙数量大小分配和比例特征 土壤孔隙分为毛细孔隙无效孔隙通气孔隙 土壤胶体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 无机胶体又叫矿质胶体土壤黏粒 有机胶体腐殖质胶体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残体及其分解和合成产物。带电荷量大,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和一定亲水性,使其对水分和土壤溶液中的例子有较强的吸附性。 有机无机复合体稳定的团粒结构,能改善水肥气热的状况 土壤胶体的重要性质是带电荷和具有吸附作用。 土壤胶体带电荷主要是因为:一是表面基团的解离而吸附电荷,第二是内部电荷不平衡而表现出来的表面电荷,而他的吸附作用是因为其颗粒细小,造成比表面积大,产生吸附作用。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分子吸附)化学吸附物理化学吸附 土壤酸度是反应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土壤胶体交换性氢、铝离子数量状况的一种化学性质 土壤环境容量系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环科概论名词解释

!环境:以人类为主体,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 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环境质量:一般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价的概念。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环境问题: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定义: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目前已认识到的对环境已产生影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 酸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降水中溶入其它酸性物质,从而使其pH值降到5.6以下的降水。 !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湿沉降:指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被降水去除或湿沉降对气体和颗粒物都是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 !雨除:指被去除物参与成云过程,即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空气中成分并在云滴内部发生液相反应。 !冲刷:指在云层下部即降雨过程中的去除。酸雨是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 干沉降:指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随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被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吸附去除的过程,具体包括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碰撞而被捕获(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过程。 !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污染物,也有气溶胶)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定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量状况的尺度,即把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受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具有简明、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 水体:一般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在环境学领域中则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来看。 !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圈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称作土壤圈。 1、土壤的组成 土壤除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外,土壤中还有数量众多的细菌和微生物。

2、原生矿物 3、次生矿物 (1)按形态分类 ①非晶态次生矿物 呈胶膜状态,它包裹于土粒表面,如水合氧化铁、铝及硅等; 呈粒状凝胶成为极细的土粒,如水铝类石等,是一种无固定组成的硅铝氧化物,并有较高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代换量,特别是无定形氧化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较高的化学活性。 ②晶态次生矿物-主要是铝硅酸盐类黏土矿物 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氢氧八面体的层片组成 硅氧四面体:一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组成,形成一个三角锥形的晶格单元 铝氢氧八面体:一个铝原子与六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组组成,形成具有八个 面的晶格单元 (2)按性质分类 ①简单盐类:方解石(CaCO3)、石膏(CaSO4·H2O) 原生矿物化学风化后的最终产物 水溶性盐,易淋溶流失 土壤中存在较少、主要存在盐渍土壤中、干旱地区 ②三氧化物类 硅酸盐矿物彻底风化后的产物 ③次生铝硅酸盐类(粘土矿物) 由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后形成 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土壤的主要成分,种类多 黏土矿物分类: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不足的正电荷被处在两个钾离子起桥梁作用,把上下相邻的两个晶层连结起来。 但以温带干旱地区的土壤中含量其颗粒直径 ,膨胀性较小, 晶层间没有氢水分子或其他交换性阳离子可以进入层 是基性岩在碱性环境条件其颗粒直径 ,阳离子代换量极高。 因此富含蒙脱石的土 壤,水分缺乏,同时干裂现象严重而不利于植物生长。 型二层 晶层之间 水分子和其他离子 主要见于湿热的热带地区的土; 其颗粒直径较大,为0.1~,膨胀性小,阳离子 植物可获得的有效水 4、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划分 (1)石块和石砾: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土壤污染程度的指标体系。它对土壤中各 类污染物浓度的限制值进行了规定,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下面将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详细解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壤用途被划分为四个级别:农用土壤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标准、工业用地土壤标准和未利用土地标准。每个级别都对土壤中各类污染物的容许浓度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确保土壤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农用土壤标准是指适宜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壤的质量标准。它对土壤中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浓度进行了限制。这是因为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如果土壤中这些污染物的含量过高,可能会对农产品产生毒害风险。 建设用地土壤标准是指适宜用于各类建设项目的土壤的质量标准。在城市发展中,土壤常常会受到工业废弃物、建筑渣土等污染物的影响。建设用地土壤标准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方面的浓度进行了限制,以确保土壤质量符合建设要求。 工业用地土壤标准是指适宜用于工商业用地的土壤质量标准。工业生产常常伴 随着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这些污染物很容易影响周围土壤的质量。工业用地土壤标准对土壤中金属元素、有机物、氰化物等方面的浓度进行了限制和指导。 未利用土地标准是指土地暂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壤质量标准。这类土地如农田 休闲区、生态保护区等。未利用土地标准对土壤中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方面的浓度进行了限制,以确保土壤环境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土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合理 利用土地资源。它在土壤污染防治、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遵守和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1

绪论 1.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的空间和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有害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3.环境污染物: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子称为环境污染物。 5.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环境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下,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成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7.环境自净:是指环境受到污染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地球表面受空气引力作用,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 5.温度层结:把静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 9.辐射逆温: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层冷却最为强烈,较高的气层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的逆温层 10.气温垂直递减率:指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每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r=dt/dz t---热力学温度k;z---高度m r>0 表示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递减层结) r=0 表示温度不随高度变化(等温层结) r<0 表示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逆温层结) 12.酸性降雨是指:通过降水(雨雪雾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1、温室效应:气体吸收地面发射的 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进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的现象 2、温室气体: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 气体 3、臭氧层:在高约15~35km范围的 低平流层,臭氧含量很高,这部分平流层被称为“臭氧层”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1.水体:自然界中水的积聚体 8.矿化度:矿化过程中进入天然水体中的高于成分的总量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一、引言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壤环 境质量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的 生活环境的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必不 可少的。本文将就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评估土壤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与治理措施,维 护土壤的生态功能,保护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土壤的理化性质直接反映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状态,包括土壤 质地、颜色、有机质含量、pH、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指 标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透水性、保水性等情况。 2. 土壤污染物指标 土壤污染物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污 染物、农药残留等。不同污染物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以保障土壤环境的安全。 3. 土壤生物学指标

土壤生物学指标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动物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活力,为土壤质量的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四、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 制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需要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临界值或限量标准。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并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临界值。 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应用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应用需要遵循科学、公正、透明、规范的原则,评价结果应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和参与。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土壤管理、土壤保护和土壤治理的参考,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五、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挑战和展望 当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标准化、监测网络建设等方面。未来,应加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推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环境土壤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土壤: 2.土壤特性:①具有生产力;②具有生命力;③具有净化力;④具有交换力。 3.土壤圈: 4.土壤圈的功能:①支持和调节生命过程;②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的平衡;③影响水的溶质组成及其在陆地、水体和大气的分配;④对岩石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1.土壤母质(P6):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 2.土壤母质是形成土壤物质基础。 3.长石、石英和云母等是构成土壤的骨骼—土粒。 4.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主要来源。 5.主要的成土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风化过程是形成土壤的基础。 7.参与化学风化的因素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作用方式包括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且最重要)和氧化。 8.五大成土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 9.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水热条件和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的。 10.风化因子=风化天数X水解离度。 11.土壤湿度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 12.土壤剖面(P20):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垂直切面。(1~2米深) 13.淋溶作用:土壤中的下渗水,从土壤剖面上层淋溶带走土壤中某种成分的作用。 14.土壤的分层:①枯落物层(0层);②腐殖质层(A层);③淋溶层(E层); ④沉积层(B层);⑤母质层(C层);⑥基岩层(R层)。 15.土壤的重要形态特征:颜色、湿度、紧实度、结构、质地、PH、新生体、入侵体、孔隙和动物孔穴。 第三章土壤固体物质组成 1.土粒分类:矿质土粒(占绝对优势)和有机质土粒。 2.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 3.土壤质地三大类:砂土、壤土和黏土。 4.土壤质地改良:①溶土法;②深耕,深翻;③施有机肥。 5.壤质土兼具砂质土和黏质土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土壤。 6.土壤有机质的来源(P39):①植物残体;②动物和微生物残体;③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④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物料。 7.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5%左右,泥炭土可高达20%或30%以上。 8.矿质土壤:

(完整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标准 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 -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1.1主题内容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

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 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II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 害和污染。 m 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标准分级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3.3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I 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4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 1。表1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 mg/kg (蔬菜地除外)。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I 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m 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简述环境土壤学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简述环境土壤学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土壤的形成、组成、特性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土壤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环境土壤学的定义是从土壤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探索土壤在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它关注土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水分、温度、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对土壤的影响。通过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化、物质循环、环境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揭示土壤与环境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土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20世纪初-1940年代) 环境土壤学在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研究重点是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土壤对水分、养分和气候条件的响应。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俄国科学家V.V. Dokuchaev和美国科学家C.F. Marbut等。 2. 发展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 在这一阶段,环境土壤学开始关注土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研究重点逐渐从土壤本身转向土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科学家D.L. Sparks和J.A. Kittrick等。

3. 现代阶段(1990年代至今) 在这一阶段,环境土壤学进一步拓展了研究领域,涵盖了更广泛的环境问题。研究重点包括土壤污染的成因和治理、土壤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环境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为环境土壤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 总结来说,环境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土壤的形成、组成、特性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发展历程中,环境土壤学逐渐从关注土壤本身转向研究土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涵盖了更广泛的环境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环境土壤学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壤学名词解释

土壤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土壤soil: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 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 混合物。 2.土壤圈pedospere:土壤在地球表面以不能已连续状态原产于陆地表面,处在其它圈层的更替面上,沦为它们相连接的纽带,形成了融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为生命和非生 命联系的中心环境,称作土壤圈 3.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 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 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 4.农业: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去赢得产品的各部门,泛称为农业. 5.大气圈aerosphere:是环绕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它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越向上空气越稀薄,并逐渐转化为宇宙空间。 6.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合生物存活的范围,它包含岩石圈 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7.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8.土壤学soilscience:农林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科学,主要阐释土壤和农林生产 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土壤失血变瘦的通常规律,以及土壤利用和改进的技术。 9.土壤剖面构造:指土壤剖面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 10.水圈:就是地球外圈中促进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 内圈的相互作用,轻易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进化。11.地壳:就是地球液态圈 层的最为外层,岩石圈的关键组成部分。 12.地核(core):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地 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 13.地幔(mantle):地壳下面就是地球的中间层,叫作“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球状的造岩物质形成,这就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小、质量最小的一层。14.地质促进 作用:促进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并使地球的物质共同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出现 变化的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叫地质营力。

土壤生态系统定义

土壤生态系统定义 土壤生态系统是指土壤与其中生物、植物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它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土壤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功能以及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壤生态系统的定义 土壤生态系统是由土壤、其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水分、空气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动物等生物群落。土壤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 1.土壤:土壤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基础,它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组成,是植物根系生长的基质。 2.生物:土壤中的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参与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有机物的分解,对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动物是土壤中的重要环节,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参与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有机物的分解。植物通过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3.环境: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这些

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三、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1.养分循环: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养分的转化,使植物能够吸收养分,并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传递给动物,从而实现养分的循环。 2.水分调节: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能够储存和调节水分,保持水分的适度,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源。 3.生物多样性维护:土壤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为众多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4.空气净化: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和吸附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5.土壤保持:土壤生态系统通过根系的固土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维持了土壤的稳定性和肥力,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四、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 1.合理利用土壤: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科学施肥: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生态修复:对于受到破坏的土壤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功能和生态平衡。

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

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 湿地土壤是指处于水环境下、具有特殊湿润条件的土壤类型。湿地土壤的概念界定涉及湿地的定义和土壤的特征定义。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域区域,其表面或地下水位在大部分时间处于接近或超过土壤表面的状态。湿地包括泥炭地、沼泽、湿草地、湿原、河口湿地等。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物种多样性。湿地可以提供水资源调节、洪水保护、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天然资源,它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土壤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壤具有多种功能,如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空气、调节土壤和大气中的水循环、保持和改良土壤质地、过滤和净化水质、储存和释放碳等。 湿地土壤是处于湿地环境中的土壤类型,其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湿润环境:湿地土壤的最显著特征是持续或周期性地处于湿润状态。湿地土壤通常处于相对高水位、高湿度的条件下,甚至有些时候土壤表面可能被水覆盖。湿地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土壤呈现较大的容水性能。 2. 氧气供应:湿地土壤通常存在氧气供应的限制。由于湿地土壤被水分饱和,

土壤孔隙中填满水分,大气氧气无法进入土壤内部。这导致湿地土壤中的氧气供应较低,产生缺氧或微氧的环境。 3. 富含有机质:湿地土壤通常富含有机质。湿地环境中的植物生物遗体和腐殖质难以分解、降解,积累在土壤中。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可以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性能。 4. 物理性质:湿地土壤具有较特殊的物理性质。饱和土壤的渗透力较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被水填满,导致水分流动变慢。湿地土壤中的土壤颗粒往往具有较小的比重,土壤结构较为疏松,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湿地土壤的研究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土壤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对于湿地植被的生长和物质循环有重要影响。湿地土壤的氮、磷、铁、锰等养分的循环特点研究对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养分供应机制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湿地土壤对于水资源的调节、洪水保护和水质净化也具有重要作用。湿地土壤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可以为湿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

第五章土壤环境 【学习指南】 本章介绍了土壤环境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对象和概念,包括土壤及其特性、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结构、土壤类型、土壤侵蚀、土壤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等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土壤及其特性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的决定因子 2、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气、固、液三相的构成情况 3、理解土壤结构的含义,了解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土壤类型的划分情况 4、掌握土壤侵蚀以及土壤侵蚀的分类,并了解土壤侵蚀的危害 5、掌握环境污染物的种类与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一节土壤圈 一、土壤的概念 土壤环境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一起,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土壤圈位于地表,是由土壤构成的。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连续不断的自然体,一般地,土壤被定义为:位于地球陆地,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土壤具有肥力,除此之外,土壤环境还具有缓冲性、同化和净化性能。这些特性使得土壤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也使土壤在稳定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中各个肥力因素(水、肥、气、热)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良好的作物生长必须要求诸肥力因素同时存在和互相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主要决定于土体构型和耕层土壤结构。 正是由于土壤具有肥力这个特性,才使得土壤具有了巨大的生产能力。据估计,在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的平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8.4kJ/(cm2·min),这叫太阳常数。天空晴朗时大约有80%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云层浓密时只有不到45%的能量能到达地面,而大约42%为云和尘反射,约10%为臭氧、水汽及其他气体分子所吸收。平均只有大约0.1%能为植物所固定并转化为化学能。地表陆地生态系统每年产生的有机干物质约为1.6~6×1012t,所储存的化学能约相当于2.5~6.3×1019kJ。陆地生物物质中以植物物质最多,动物物质还不到植物的l%,微生物大体与动物相当。植物物质中又以森林多于草本,后者仅为前者的1/10。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它所形成的有机物中的15%~75%为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所消耗。在生态系统的逐级能量利用中,植物物质位于“金字塔”的最底部,其上是各级动物和微生物。而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所有陆生生物都仰赖于土壤的这种巨大的生产能力。 土壤肥力的这种独特的性质来源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方面可以在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是土壤周围自然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个方面与人为的措施有关,可以在耕种、施肥、灌排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 从自然环境角度而言,土壤的形成及其肥力变化都必须受五个因素的影响,这五个因素被称作是成土五要素,即母质、气候、地形、生物与时间。母质是岩石及其风化产物,是形成土壤的基质。气候是水、热、空气等条件的综合体现,它使相同的母质在不同的水、热、空气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地形的变化使得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水、热、空气的分布也产生不同差异,所以是间接的水、热、空气条件。生物则通过生长繁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