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7
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畴?() A. 政治哲学 B. 政治经济学 C. 政治思想史 D. 政治文化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A. 唯物主义决定论 B. 唯心主义目的论 C. 结构功能主义 D. 行为主义3、下列哪一项不是近代民族国家的特点?() A. 独立性 B. 整体性 C. 人民性 D. 排他性4、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C. 宗教信仰自由 D. 保卫祖国、参加民兵组织5、“议会主权”理论是哪个国家的首创?()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中国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方面属于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A. 政治文化的传承B. 政治技能的培养C. 政治权力的维护D. 政治角色的培养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政治发展?()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制度C. 文化因素D. 国际环境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 A.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B. 遵守宪法和法律 C. 参加民兵组织 D. 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4、下列哪些理论属于国家学说的范畴?()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论 C. 民主集中制论 D. 两权分立论5、下列哪些国家采用了总统制?() A. 美国 B. 中国 C. 法国 D. 英国三、判断题1、政治学是一门科学,研究的是客观规律。
()2、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3、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5、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四、分析题请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当前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
五、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承担的义务。
全国202X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政治的核心是〔 A 〕P6A.政治权力B.政治结构C.政治规则D.政治类型2.国家权力具有特别的强制力,主要在于国家权力〔 A 〕P55A.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B.有权威C.有道德约束D.有影响力3.国家学说的最核心问题是〔 A 〕P49A.国家的本质问题B.国家总揽形式问题C.国家总揽方法问题D.政党问题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是〔 B 〕PP70A.政治改革B.政治革命C.政治改进D.政治发动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 D 〕P85A.西欧封建社会初期B.亚洲封建社会中期C.东欧封建社会末期D.西欧封建社会末期6.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决条件是〔 B 〕P121A.工农联盟B.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暴力革命D.改造旧生产关系7.X理论形成于〔 D 〕P136A.抗日X时期B.解放X时期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D.改革放开时期8.提出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 A 〕P144A.X B.XC.列宁 D.马克思9.在我国,有权选举国家主席的机关是〔 A 〕P16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地方各级人大10.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 D 〕P213A.政治压迫B.经济掠夺C.民族解放D.地区民族冲突11.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 B 〕P225A.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B.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C.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D.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12.长期以来,日本的政党制度是〔 C 〕P261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C.一党独大的多党制D.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13.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为〔 C 〕P257A.亚系统政治文化B.参与型政治文化C.主导型政治文化D.共识型政治文化14.阿尔蒙德认为,标志着政治开展的重要文化类型是〔 B 〕P315A.臣属型文化B.参与型文化C.狭隘型文化D.群众型文化15.政治开展性质改变的标志是〔 C 〕P328A.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B.社会舆论的改变C.国家政权的改变D.广阔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延续开展决定“十五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 C 〕P352 A.政企分开B.行政治理体制改革C.依法治国D.机构改革17.维持国家正常、有序存在和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C 〕P379A.统一的ZJ B.统一的文化C.统一的政权D.统一的民族18.国际组织起源于〔 A 〕P382A.国际会议B.个人组织C.利益集团D.国际政党19.非洲统一组织属于哪类国际组织〔 A 〕P384A.政治性国际组织B.经济性国际组织C.军事性国际组织D.文化性国际组织20.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是〔 C 〕P399A.波茨坦会议B.巴黎公约C.万隆会议D.印度独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1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提出者是(D)。
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列宁2.中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A.孔子B.孟子C.韩非D.商鞅3.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是(A)。
A.相互依存B.相对对立C.政治职能先于社会职能存在D.政治职能可以脱离社会职能而存在4.奴隶制国家的实质是(A)。
A.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C.奴隶没有人身自由D.统治权集中于一人5.研究和认识封建制国家的出发点应该是(C)。
A.分析封建制国家的实质B.分析封建社会宗教化的意识形态C.分析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D.分析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6.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D)。
A.领主占有制B.国家占有制C.自耕农占有制D.地主占有制7.垄断资本家为维护其资本的私人占有制采取的最重要的政治手段是(A)。
A.控制国家政权B.缓和阶级对抗C.制定福利政策D.加强对无产阶级的剥削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出现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B)。
A.德国B.意大利C.日本D.西班牙9.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开始于(B)。
A.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工业革命B.罗斯福推行的新政C.北欧的福利政策D.英国的福利政策10.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C)。
A.人民代表大会B.民族区域自治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体11.无产阶级专政最根本的保证是(A)。
A.党的领导B.工农联盟C.强大的军队D.综合国力1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B)。
A.阶级联盟B.工农联盟C.工人阶级的领导D.多党合作13.下列国家中,属于议会制君主制的是(D)。
A.1814—1830年波旁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B.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C.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D.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英国14.国家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制度称为(B)。
政治学概论试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原始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出现的寄生阶级是( )(0410单)A.贵族B.僧侣C.商人D.地主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提出者是( )(0501单)。
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列宁2.中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0501单)。
A.孔子B.孟子C.韩非D.商鞅1.二战以后,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 )(0510单)A.公共政策研究B.公共权力研究C.公众政治心理研究D.政治制度研究1.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0601单)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韩非1.第一次系统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0610单)A.《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B.《国家与革命》C.《论列宁主义基础》D.《共产党宣言》1.19世纪末至一战的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问题是()(0701单)A.国家B.权力C.权利D.革命1.把政治解释为“管理众人之事”的代表人物是()(0710单)A.马基亚维里B.戴维·伊斯顿C.孙中山D.毛泽东3.政治学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时间是()(0710单)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1.政治的活动是科学,这表明()(0801单)A.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B.政治活动是经验性的C.政治活动是理性的D.政治活动是实践性的2.《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0801单)A.马基雅维里B.洛克C.卢梭D.布丹1.政治的核心是()(0810单)A.政治权力B.政治结构C.政治规则D.政治类型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本质是()(0910单)A.金钱关系B.民族关系C.阶级关系D.人际关系2.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0910单)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1.《政治学》一书是在总结哪一个国家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1001单)A.罗马B.埃及C.印度D.古希腊2.政治的核心是()(1001单)A.政治权力B.阶级斗争C.生产关系调整D.公共管理1.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1010单)A.国家政权B.政治结构C.政治规律D.国家类型2.《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1010单)A.马基雅维里B.洛克C.卢梭D.布丹1.政治的活动是科学,这表明()(1101单)A.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B.政治活动是经验性的C.政治活动是理性的D.政治活动是实践性的2.《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1101单)A.马基雅维里B.洛克C.卢梭D.布丹1.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代表人物是()(1110单)A.马基亚维里B.孔子C.老子D.洛克2.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1110单)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1.主张“无为而治”的流派是()(1201单)A.法家 B.道家C.儒家D.阴阳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中国古代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治国观点是( )(0410单)(0410多)A.“礼治”B.“德治”C.“法治”D.“无为而治”E.“以德行仁”21.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0601多)A.圣西门B.付立叶C.孔斯坦 D.孔德E.斯宾塞21.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有()(0610多)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E.韩非子22.下列哪些观点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0610多)A.国家是阶级组织B.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C.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D.无产阶级专政E.无产阶级政党学说21.我国古代,政治的含义主要是()(0701多)A.统治B.治国之道C.根据特定伦理治国D.城市国家E.选举2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0710多)A.政治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B.政治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C.政治的活动是一门艺术D.政治的基础是暴力E.政治是利用法律强制性手段调节利益分配21.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有()(0801多)A.慎到B.商鞅C.申不害D.韩非E.董仲舒21.道家学说的主要主张是()(0810多)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为国以礼D.以法治国E.为政以德2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是()(0901多)A.研究行为B.注重量化研究C.注重价值判断D.注重经验研究E.注重心理因素研究21.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一书中所说明的主要观点是()(0910多)A.政治主要是权术活动B.政治活动是不讲道德的C.政治的根本是权力D.政治是现实的政治活动E.统治者要遵守诚信22.道德政治观的主要内容是()(0910多)A.以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B.政治的目的追求是道德C.政治与道德没有明确分野D.强调贤人治国E.强调以法治国,严刑峻法2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001多)A.政治学属于社会科学B.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问题C.政治学以国家权力为研究对象D.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E.政治活动没有艺术性22.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1001多)A.孔斯坦B.边沁C.孔德D.斯宾塞E.罗尔斯2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010多)A.政治学属于社会科学B.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问题C.政治学以国家权力为研究对象D.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E.政治活动没有艺术性22.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1010多)A.现代社会学B.心理学C.文化人类学 D.伦理学E.形而上学21.道家学说的主要主张是()(1101多)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为国以礼D.以法治国E.为政以德30.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1110多)A.以法治国B.为国以礼C.为政以德D.以德行仁E.无为而治21.欧洲中世纪神学主张的观点有()(1201多)A.原罪学说 B.神创等级理论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论E.君主专制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31.政治学(0510名解)31.政治(0601名解)31.《君主论》(0701名解)31.道德政治观(1001名解)36.无为而治(1110名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37.《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自考政治学概论简答题(附答案)1、为什么说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答: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产生于原始的氏族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国家历史形态。
所以说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2、、简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答:1)它是人民民主的真正体现.2)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
3)体现了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监督.3、英国国家管理形式的类型是什么?简析这一形式的特点?答:英国是实行议会君主制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国家。
英国的大选按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但根据执政党的要求可以提前举行大选。
在大选期间,多个政党(其中主要是工党和保守党)之间争夺议会中的议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拥有组阁权,成为执政党,该党领袖自然成为新内阁的首相,经英王任命后正式任职。
英王是虚位,只进行一些礼仪性的工作。
英王还经常批阅文件、决议,但对其中的内容一概不负责,由相应的内阁大臣或全体阁员代为负责。
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并用一简例说明?答:政治社会化,概括地说,就是指政治共同体成员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政治心理与特定行为模式的过程,以及政治共同体将自己的政治信仰、准则、人事、价值和感情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传递给政治共同体成员的过程。
5、简述议会君主制与议会共和制的区别?答:议会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区别:1)议会君主制的君主对自己的行为不负政治责任,也不负法律责任。
而议会共和制的总统若有违宪行为,要收到弹劾或审判。
2)议会君主制的君主是世袭的,而议会共和制的总统是选举产生的,并且有一定的任期.6、简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答:1.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课程代码00312)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英国的分权体制属于下列哪种具体实施形式( C )•A.民主集中制•B.严格三权分立制•C.混合权力体制•D.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制2、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都分为上下两院•B.都有公布法律的权力•C.批准行政机关的预算案•D.都执行法律3、下列各国的国家机关有权审理弹劾案的是( B )•A.英国的下议院•B.美国的参议院•C.法国的地方法院•D.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4、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A.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B.民族独立•C.民族分离•D.民族同化5、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国家是( C )•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6、多党制最早产生于( B )•A.瑞士•B.法国•C.德国•D.意大利7、提出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是( C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8、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是( B )•A.贵族掌权•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大众参与扩大化•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大资产者掌权9、以下属于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的有( B )•A.国际大赦组织•B.联合国•C.世界气象组织•D.世界海事组织10、国家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和制度的组织者维护者是( C )•A.固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统一的政权•D.统一的社会组织11、南北关系矛盾是指( A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D.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12、德国的政党制度属于( B )•A.多元并存的多党制•B.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C.两党制•D.一党制13、《政治学》一书是在总结哪一个国家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 D )•A.罗马•B.埃及•C.印度•D.古希腊14、政治的核心是( A )•A.政治权力•B.阶级斗争•C.生产关系调整•D.公共管理15、“国家三要素”中说的三要素是指( A )•A.主权、领土、居民•B.主权、军队、制度•C.主权、领土、政权•D.领土、居民、机构16、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 A )•A.土地所有制•B.资本所有制•C.分配制度•D.劳动工具的占有制17、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本质是( C )•A.金钱关系•B.民族关系•C.阶级关系18、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C )•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19、恩格斯说:“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其含义是( A )•A.国家把社会控制在统治秩序范围内•B.国家保持价值中立•C.国家对各阶级不偏不倚•D.国家的作用是镇压,把对立阶级消灭20、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C )•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C.等级制•D.官僚制21、国家的职能决定于( D )•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B.政治管理形式•C.行政机关组织完善程度•D.国家的阶级性质22、提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的是( C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是( B )•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C.苏维埃制•D.光荣革命24、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 A )•A.全国人大•B.国家主席•C.中央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25、在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被称为( D )•A.权力制约原则•B.分工负责原则•C.公开审判原则•D.合议制原则26、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 D )•A.政治压迫•B.经济掠夺•D.地区民族冲突27、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政策对外表现的是( B )•A.民族联合•B.霸权主义•C.和平外交•D.多边合作28、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是( A )•A.政党的阶级属性不同•B.政党的竞选方式不同•C.政党行使政权方式不同•D.政党体制不同29、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属于( D )•A.一党独大的多党制•B.两党制•C.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D.一党制30、两党制最初产生于( A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31、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影响因素是( C )•A.社会•B.家庭•C.学校•D.单位32、《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的作者是( B )•A.阿尔蒙德•B.莱纳•C.亨廷顿•D.科尔曼33、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 B )•A.无产阶级•B.中产阶级•C.大资产阶级•D.先进的政党34、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 A )•A.革命阶级发动强大革命行动•B.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C.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D.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存下去35、国家对内对外的具体代表和象征是( D )•A.固定的领土•C.政党组织•D.统一的政权3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C )•A.1787年•B.1788年•C.1789年•D.1790年37、马克思第一次系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指出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任务途径的著作是( C )•A.《资本论》•B.《反杜林论》•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38、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是( C )•A.首相•B.君主•C.总理•D.总统39、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提出划分标准的是( C )•A.希罗多德•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布丹40、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著作被公认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这本著作是(C )。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政治的活动是科学,这表明( A )1-6A.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B.政治活动是经验性的C.政治活动是理性的D.政治活动是实践性的2.《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 A )1-3A.马基雅维里B.洛克C.卢梭D.布丹3.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思想家是( D )2-47A.托马斯·阿奎那B.马基雅维里C.布丹D.卢梭4.欧洲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集中在( C )3-78A.国王手中B.官员手中C.领主手中D.农民手中5.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是( D )2-49A.统治形式B.统治机构C.统治方法D.国家本质6.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家将一部分股票转让给工人和其他人民,其实质是为了( B )4-95A.建立“人民资本主义”B.加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C.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为人民谋福利7.无产阶级专政最根本的保证是( C )6-163A.工人阶级领导B.人民代表大会制C.党的领导D.社会主义公有制8.从国家活动的原则来看,新型民主在国家活动中的表现是( C )5-125A.集权制B.分权制C.民主集中制D.全民民主制9.最典型的“三权分立”制国家是( C )7-184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0.民族问题的核心是( A )8-207A.民族平等与团结B.民族发展与国家主权C.民族同化与融合D.民族自决与分离11.民族压迫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C )8-220A.民族团结B.民族独立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12.长期以来,日本的政党制度是( C )9-261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C.一党独大的多党制D.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13.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为( C )10-287A.亚系统政治文化B.参与型政治文化C.主导型政治文化D.共识型政治文化14.阿尔蒙德认为,标志着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类型是( B )11-315A.臣属型文化B.参与型文化C.狭隘型文化D.群众型文化15.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标志是( C )11-328A.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B.社会舆论的改变C.国家政权的改变D.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决定“十五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 C )11-352A.政企分开B.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依法治国D.机构改革17.维持国家正常、有序存在和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C )12-379A.统一的宗教B.统一的文化C.统一的政权D.统一的民族18.国际组织起源于( A )12-382A.国际会议B.个人组织C.利益集团D.国际政党19.非洲统一组织属于哪类国际组织( A )12-384A.政治性国际组织B.经济性国际组织C.军事性国际组织D.文化性国际组织20.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是( C ) 12-399A.波茨坦会议B.巴黎公约C.万隆会议D.印度独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9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体形式是( )A.立宪君主制B.共和制C.专制君主制D.分封制2.马克思主义关于“专政”的概念的含义是指( )A.国家的本质B.国家的形式C.国家机构D.国家的消亡3.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与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国封建社会采取的是( )A.中央集权制B.分封割据制C.民主集中制D.联邦制4.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C.国家占有制D.自耕农占有制5.17世纪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6.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中最可靠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B.买办资产阶级C.劳动农民D.小生产者7.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为( )A.无产阶级民主制B.国家形态C.无产阶级统治方法D.原始民主制8.从本质上说,国家政权的实体就是( )A.执政党B.社会体系C.军队D.国家机构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大B.中央政府C.中央政治局D.国家主席10.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被称为( )A.民族意志B.民族政策C.民族主义D.民族观念11.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民族文化自治B.实质是民族分治政策C.属于地方民族主义D.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12.实行两极多元格局多党制的国家是( )A.美国B.新西兰C.加拿大D.德国13.“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14.资产阶级政党最初产生于(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15.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D.一党独大的多党制1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作者是( )A.莱纳B.亨廷顿C.科尔曼D.派伊17.1960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派伊的代表作品是( )A.《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B.《政治发展的诸方面》C.《传统社会的消失》D.《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8.革命成功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组建政党B.暴力C.和平方式D.议会斗争1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哪类国际组织( )A.政治性国际组织B.经济性国际组织C.军事性国际组织D.文化科技性国际组织20.东西关系矛盾问题是指(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D.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行为主义政治学:是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2.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由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起来的国家。
3.新型专政:是过去被剥削的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4.司法独立: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氏族制度的特点。
①内部禁止通婚;②决策组织是议事会;③成员有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的义务;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革命的类型和特征。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模式。
特征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和君主立宪制;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模式。
特征是打碎封建专制制度,消灭贵族,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③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模式。
特征是封建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迫使国家出现转变。
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体划分的标准。
①依据国体不同,分为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②最高国家权力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④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利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其性质是执政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特征包括: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有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③不同政治团体的利益差别是建立在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如何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①第一层次,是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运行制度;②第二层次,在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体现一个国家如何使用政治权力的权力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