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综合性学习2.课时二 信息提取与概括
- 格式:ppt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24
综合性学习——信息提取与概括题一: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我国是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国克服困难,从2002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10.26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
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二、三批代表作名录。
而第四批名录中,我国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主要信息一:①。
主要信息二:②。
题二:七年级每个班要召开一次“好读书,读好书”主题班会。
你作为班里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准备活动阶段,同学们围绕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主要内容,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在班会上进行专题发言的材料。
【材料】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
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下了。
提取信息,概括内容一、提取信息、概括内容的步骤1、整体把握。
通读文本,根据说明文文体特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阅读区间,即与题目要求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3、审读题干,选准角度,有针对性地筛选、概括。
4、比较鉴别,去伪存真。
根据筛选标准,仔细辨别,剔除多余的、错误的信息。
5、分条表述题干所要求回答的信息。
二、答题规律1、根据语言标志获取有用信息。
如标题、中心句段、过度句段、总结句段等。
2、筛选关键词句来获取有用信息。
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就得到了相关的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原词原句来答题。
3、根据命题要求或题干要求来获取隐性信息。
要从所确定的范围之内的关键词句入手,把隐含在材料内的隐性信息提取出来,分点概括归纳。
有时候,题目中的分值,往往就隐含着答案的得分点。
4、找准概括的角度。
根据题干要求取舍信息,分条作答,不遗漏。
转基因蚊子袁越蚊子不但会咬人,还能传播疾病,比如每年导致全球5000万人感染的登革热就是依靠蚊子传播的。
巴西是登革热的重灾区。
在巴西北方热带地区很难通过减少积水来防蚊子,只能用蚊帐或者喷洒灭蚊剂来控制登革热疫情,但效果都不太好。
于是巴西政府祭出撒手锏,于2014年4月10日批准引入了一种转基因蚊子,使得巴西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向环境释放转基因昆虫的国家。
这种蚊子是由一家英国公司研制出来的,转了基因的雄蚊子产生的精子有遗传缺陷,导致其后代没办法正常发育,最终绝大部分夭折在幼虫阶段,无法变成蚊子咬人。
不过这个方法有个先天缺陷,那就是必须不断地向自然界补充新鲜的转基因雄蚊子,原因在于转了这个基因的雄蚊子几乎没有后代,转入的新基因遗传不下去,一旦停止人工补充,蚊子的种群数量就会缓慢恢复。
转基因蚊子的培育是很花钱的,这就意味着这个方法很难大面积推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科学家改良了这个技术,成功培育了一种新的转基因蚊子。
这种蚊子被转入了一种来自黏菌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专门破坏精子生成过程中的X染色体,所以它的后代性别比例发生了改变,95%以上都是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