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人民服务_课件
- 格式:pps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8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演讲和演讲词•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观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简要不繁。
演讲词的特点①针对性。
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以及演说者所处的地位、身份等,力戒泛泛而谈,无的放矢。
②启发性。
要通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说词需要阐明的意见和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必要的设问、反问,深入浅出的比喻、引用,是增强演讲论辞启发性常用的方法。
③感染性。
以礼服人,以情动人,语言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是产生感染力的先决条件。
演说者能够现身说法,与听众作感情上的交流;而不是以教育者自居,板着脸训人,这是使演讲词产生感染力的重要条件。
同时,为使演讲词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里行间都应该倾注演讲者的真情实感。
为人民服务:替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
毛泽东与演讲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
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
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
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
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
1933年加入红军。
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
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
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
时年29岁。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号召大家向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发表。
1945年4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被写进“七大”报告。
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为,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集。
朗读课文,思考: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
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文章内容第一段: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二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第三段: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第四段:第五段: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引用论证2、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话意简单明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比论证举例论证3、课文第三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话有什么特点?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举例论证关联词语的运用,使得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
4、阅读课文第四段,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
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1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演讲人:毛泽东听众:根据地军民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葬送的追悼会。
中心内容论证方法为人民服务一、张思德同志就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队伍中的一员;二、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三、我们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五、号召要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语言: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感情真挚《为人民服务》背后的真实故事1944年9月21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话整理的文章《为人民服务》。
60年过去了,但“为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却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毛主席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即席讲话半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着深远思考的。
张思德是毛主席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和了解张思德,而且在张思德调到内卫班之前,毛主席同张思德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飞身顶大梁惊动毛主席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
施工发生危险时,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
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的一声,大梁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
“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的毛主席。
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
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
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司机见车轮子前已垫起了一层碎石子,便将车子发动,“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顺利地上了路。
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脚冻坏。
毛主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几眼,问了张思德的名字,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在本子上。
临走时,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见路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因张思德事迹的触发,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完善起来。
后来,毛主席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了。
拓展延伸为纪念一个叫张思德的老八路毛主席在延安写下为人民服务从此这句话哺育英雄几辈人当今的孔繁森还有昨天的焦裕禄人民怀念他们啊是因为他们为人民服务人民歌唱他们啊是因为他们是人民公仆哦为人民服务作人民公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要为民劳苦啊百姓更拥护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
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卫星,嫦娥,北斗。
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人物事迹:孙家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
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王锋人物事迹:王锋(火海救人英雄)王锋,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
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
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
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支月英人物事迹: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
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
张超人物事迹:张超(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