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护理班第二学期期中化学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2
芜湖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2.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小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可能等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3.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0℃、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4.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1B .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 >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500℃、30MPa 下,将0.5mol N 2和足量H 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23()3()2()N g H g NH g 高温高压催化剂△H=-38.6kJ·mol -1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 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 6.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 2(g)+9O 2(g)=2C 3H 5(ONO 2)3(l) △H 1 2 H 2(g)+ O 2(g)= 2H 2O(g) △H 2 C(s)+ O 2(g)=CO 2(g)△H 3则反应4C 3H 5(ONO 2)3(l)= 12CO 2(g)+10H 2O(g) + O 2(g) +6N 2(g)的△H 为( ) A .12△H 3+5△H 2-2△H 1B .2△H 1-5△H 2-12△H 3C .12△H 3-5△H 2 -2△H 1D .△H 1-5△H 2-12△H 3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于反应2H 2O 2===2H 2O +O 2↑,加入MnO 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 2的生成速率B .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C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 .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 2和O 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 2+O 2===2NO ,经测定前3 s 用N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 -1·s -1,则6 s 末NO 的浓度为( )A .1.2 mol·L -1B .大于1.2 mol·L -1 C .小于1.2 mol·L -1 D .不能确定9.可逆反应:2NO 2(g)2NO(g)+O 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确定为平衡状态标志的命题中正确的有 ( ) 个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 ③用NO 2、NO 、O 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⑧反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状态;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0.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4NH3(g)+5O 2+6H 2O(g) ΔH =-905.9 kJ·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后减小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B .平衡时v 正(O 2)=45v 逆(NO)C .4 mol NH 3和5 mol O 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 kJD .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 含量降低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 .常温下,反应C(s)+CO2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D .反应2Mg(s)+CO 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12.反应N2O 42NO 2(g) ΔH =+57 kJ·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化学学科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Na -23;Cl -35.5;Cu -64;Ag -108;第I 卷 选择题(6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 3CH 2OHB.Cl 2C.NH 4HCO 3D.SO 22. 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COOH CH 3-++COO CH H 3B.4KHSO +-+++K SO H 24C. 32CO H -++232CO H D. 42PO NaH -++42PO H Na3. 100mL 6 mol/L H 2SO 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CH 3COONa(固体)B .水C .硫酸钾溶液D .硝酸钠(固体) 4.已知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c (H +)/c (CH 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少量烧碱固体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5.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 A.加热 B.加压 C.加负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6.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时,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 )A .增加碳酸钠固体的量B .盐酸的量增加一倍C .盐酸的用量加倍浓度减半D .温度升高40 0C7. 某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可逆反应为:2NO 2 N 2O 4,下列状态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B .压强不再发生改变C .密度不再发生改变D .容器内的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8.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的正、逆反应速度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
67 166学校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的有机物是同系物的是 。
A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 、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比 C 、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 2原子团 D 、具有相同的通式 2、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 一个CH 4分子含有5个原子 ② 一个CH 4分子含有10个质子 ③ 一个CH 4分子含有10个中子 ④ 一个CH 4分子含有10个电子 ⑤ CH 4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 ⑥ CH 4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1∶3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3、最近医学界发现通过用钬的放射性同位素 Ho 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 、32 B 、67 C 、99 D 、166 4、核内中子数为M 的R 2+离子,质量数为A ,则在m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A 、m (A —M+10)/(A+32) B 、m (A —M+8)/(A+16) C 、m (A —M+4)/(A+16) D 、m (A —M+4)/A 5、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 、CH 4 B 、CH 2═ CH 2 C 、C 6H 5―CH 3 D 、CH 3―CH 3 6、下列物质中,室温时呈液态的烃是 。
A 、丁烷 B 、十七烷 C 、己烷 D 、四氯化碳 7、下列混合物中,含碳量最高的一组是 。
A 、苯、乙炔 B 、乙烷、丁烯 C 、乙炔、丙烷 D 、乙炔、乙烯 8、下列试剂能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的是 。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化学学分认定考试卷(化学选修五)命题人:徐平审题人:刘笑春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2.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填涂或填写班级、姓名、学号;3.试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仔细审题、认真做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 1 C: 12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烷烃中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2.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3.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B.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D.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4.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混合物是()A.液溴和四氯化碳 B.甘油和乙酸 C.苯和溴苯 D.苯和蒸馏水5.能证明乙醇中含有水的试剂是()A.无水硫酸铜粉末 B.金属钠 C.新制生石灰 D.胆矾6.把质量为m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g的是()A. NaOH溶液B.CH3COOH C.稀HNO3D.CH3CH2OH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B.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乙醇,消耗O2体积相同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都相等8.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A.2种B.3种 C.4种 D.5种9.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试题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填空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Br-80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2.下列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基苯的结构简式: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正确的是5.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6.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CO2气体⑥加入足量的钠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7.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3的化合物是8.甲酸甲酯,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9.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的结构有10.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l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二、选择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2.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13.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14.用括号内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15.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16.(9分)如图有机物具有多种官能团,因而能跟多种物质反应,试写出该有机物发生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与足量的氢气反应_________(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3)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17.(9分)某种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甲酸、乙酸、甲醇及甲酸乙酯这些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检验时有以下现象:(1)有银镜反应;(2)加入新制悬浊液,无变澄清的现象;(3)与含碱的酚酞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以至无色.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断此混合物中(1)一定含有_________,(2)可能含有_________,(3)一定没有_________(填结构简式)18.(10分)(1)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的氢气时,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为_________(2)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H2O)或H2的最大物质的量分别是Br2_________和H2_________.(3)某液态一卤代烃RX 13.7g与足量的NaOH醇溶液充分共热后,冷却并加入HNO3酸化,再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淡黄色沉淀18.8g.则该卤代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其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_种.19.(6分)水杨酸是合成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水杨酸的学名邻羟基苯甲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水杨酸中具有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2)1mol该有机物在适宜条件下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反应,最多能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填序号)_________;A.1mol B 2mol C3mol D 4mol(3)在一定条件下,水杨酸与乙酸酐可合成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20.(10分)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 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21.(16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实验室可用银氨溶液检验化合物I中的醛基,相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3)①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化合物Ⅲ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②化合物Ⅲ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4)①化合物Ⅳ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a.取代反应b.氧化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②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反应合成Ⅱ,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江苏省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三、非选择题16.(9分,每空3分)(1)(2)(3).17.(9分,每空3分)(1)HCOOCH3,(2)CH3OH,(3)HCOOH、CH3COOH(填结构简式)18.(10分,每空2分)(1)2:1:3(2)6mol和7mol.(3)C4H9Br,4种.19.(6分,每空2分)(1)羧基、羟基;(2)B;(3).20.(10分,每空2分)(1)CH3CH2OH 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SO2.(4)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21.(16分,每空2分)(1)C7H5OBr.+2Ag(NH3)OH+2Ag↓+3NH3+H2O.(2).(3)①.溴原子、碳碳双键.②+NaOH+ NaBr + H2O(注明反应条件).(4)①abcd.②++HCl.。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5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2.已知石墨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转化为金刚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此可知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石墨总能量比等质量的金刚石高C.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该反应的焓变△H<03.某学生欲完成2HCl + 2Ag =2AgCl + H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4.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C>D>B B.A>C>B>D C.A>B>C>D D.B>D>C>A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①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②加热③改用铝粉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A.全部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6.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700 K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①提高合成氨的速率②提高氢气的转化率③提高氨的产率④催化剂在700 K时活性最大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C.金属发生化学腐蚀还是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的纯度不同D.无论哪种类型的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8.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9 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速率最快的是A.200 mL 2 mol·L-1HCl B.500 mL 2 mol·L-1H2SO4C.100 mL 3 mol·L-1HCl D.500 mL 18.4 mol·L-1H2SO49.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 2(g)+3H22NH3(g)。
BrBr BrBr洛阳八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期中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 12 O :16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 3H 7Cl B .CH 2Cl 2 C .C 2H 6OD .C 2H 4O 22.下列哪种方法能制得纯净的氯乙烷A .乙烷与氯气反应B .乙烯与氯气反应C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D .用聚氯乙烯分解得到3.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此物质属于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B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 .此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12种D .此物质分子式为C 25H 204.现有溴苯、乙醇、甲苯 、己烯四种液体,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 .溴水 B .食盐水C .NaOH 溶液D .酸性KMnO 4溶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互为同系物 B .O 2和O 3互为同素异形体C .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D .1H 、2H 、3H 、H 2互为同位素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1 mol 聚乙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 AB .标准状况下,11.2L CHCl 3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 AC.一定条件下,2.6 g乙炔、苯和苯乙烯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 AD.1 mol甲基含10 N A个电子7.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为A.1mol B.4mol C.5mol D.6mol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乙醇与2mol·L-1的硫酸溶液混合加热到170℃制乙烯B.苯与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最恰当的实验方法是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D.电石与饱和食盐水作用制乙炔9.卤代烃能够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2Na → CH3CH2CH2CH3+2NaBr。
2014-2015年度祁县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Br 80第I卷(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溴苯和溴B.正己烷和水C.苯和硝基苯D.乙醇和水2、门窗紧闭的厨房内一旦发生煤气大量泄漏,极容易发生爆炸。
当你从室外进入厨房嗅到极浓的煤气异味时,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立即开启抽油烟机排出煤气,关闭煤气源B.立即打开门和窗,关闭煤气源C.立即打开电灯,寻找泄漏处D.上述三者可同时进行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A. 3-甲基-2-戊烯B. 3-甲基-2-丁烯C. 2,2-二甲基丙烷D. 2-甲基-1-丁炔4、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B.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D.碳-12原子:12 6C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用NA.7.8 g Na2O2与足量潮湿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HCHO中含0.4 N A个原子C.23.4 g NaCl晶体中含0.1 N A个如图所示结构单元D.电解精炼铜时转移0.1 N A个电子时,阳极溶解3.2 g铜6、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7、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共10g,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12.5倍,该混合气通过Br 2水时,Br 2水增重8.4g ,则组成该混合气的可能是10、有A 、B 两种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 和B 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二者不可能是同系物B .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 .二者最简式相同D .各1mol 的A 和B 分别燃烧生成CO 2的质量一定相等11、美国宇航局(NASA )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F 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题本试卷分Ⅰ部分选择题和Ⅱ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B.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碘的升华 B.生石灰溶于水C.镁与稀盐酸反应 D.熟石灰与NH4Cl晶体混合制氨3.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N2O5(g)=4NO2(g)+O2(g);ΔH>0 B.2CO(g)=2C(s)+O2(g);ΔH>0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 D.2H2(g)+O2(g)=2H2O(l);ΔH<04.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消耗2n mol Y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s)+O2(g)= SO2(g);ΔH= -269.8kJ/molB.NaOH (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C.表示乙醇的燃烧热:C2H5OH(l)+3O2(g)=2CO2(g)+ 3H2O(g);ΔH=-1367.0 kJ/molD.2NO2 = O2+2NO;ΔH= +116.2kJ/mol6.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0(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
浙江省杭州地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分,考试时间××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He-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4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含有重金属的电器废品不能随意丢弃,要分类回收并利用D.煤炭燃烧过程中安装“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下列各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苯和乙炔B、C3H8 C4H10C、C3H6 C5H10D、乙烯和丁二烯3.核泄漏地区可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有137Cs、134Cs、131I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3455sC和13755sC形成的单质物理性质相同B.13455sC比13153I多3个中子C.13455sC和13755sC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D.13455sC和13755sC都是铯的同素异形体4.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仅用溴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四氯化碳B.乙炔、乙烯C.丙炔、乙烷D.苯、酒精5.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分子晶体:干冰,硫磺,冰醋酸C.非电解质:乙醇,铜,葡萄糖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分析纯盐酸6.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 聚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 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D. 丙烯与水加成反应的产物存在..同分异构体7.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
35、36护理班)
60分钟。
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
( ) 塑料 D.乙烯
( ) A .乙烯 B.乙醇 C.乙醛 D.乙酸
4.下列各种烃中,互为同系物的一种是 ( ) A.C 2H 6和C 3H 8 B.CH 4和C 2H 4 C.C 2H 4和C 2H 6 D.C 2H 4和C 6H 6
5.下列物质中能使溴水褪色,又能生成沉淀的是 ( ) A.乙烯 B.乙醇 C.苯酚 D.乙醛
6.不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是 ( ) A.饱和硫酸铵溶液 B.紫外线 C.硝酸银溶液 D.加热
7.某有机物的结构为HO —CH 2CH=CHCH 2—COOH ,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两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都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9.下列有机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2-甲基-3-丁烯 B.4,4-二甲基戊烷 C.1-甲基戊烷 D.3-甲基-1-丁烯 10.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题共计40分。
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11.烷烃的通式是 ,炔烃的通式是 ,其中属于饱和烃的是 。
12. 有机化合物中能体现一类化合物特性的原子和原子团称为 。
13. 称为福尔马林,在医学上常用作 剂。
14. 向苯酚浑浊液中加入NaOH 溶液,现象是 ;再通入CO2气体,现象是 ,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 。
15.用化学方法区别苯和甲苯,可以使用 ,实验现象为 。
2
16.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17.葡萄糖溶液与 试剂共热,可发生银镜反应;与斐林试剂共热,出现 色沉淀。
18.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19.下列四种有机物:
① ②
③ CH 4 ④ CH 2=CH —CH 2 —CH 3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①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为同系物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______。
20.右下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该有机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1.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 ) 22.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H 2O 和CO 2,说明此有机物一定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 ) 23.有机化合物中的的化学键主要是共价键,其中碳原子总保持4价。
( ) 24.苯酚有弱酸性,所以苯酚是一种羧酸,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 ) 25.甲酸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醛基。
( ) 26.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有催熟水果的作用。
( ) 27.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但水解后可发生银镜反应。
( )
28.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纤维素)可以用点燃后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方法。
( ) 29.糖类、蛋白质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
( ) 30.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 6H 10O 5)n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
四、实验简答题(共12分,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试剂自选)
3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有机化合物。
(1)乙醇、乙醛和苯酚
(2)葡萄糖、蔗糖和淀粉
六、计算题(本题8分)
3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0.2mol 某烃,标准状况下生成CO 222.4L ,H 2O21.6g ,求: (1)该烃的分子式。
(2)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CH 3
CH 3—C =CH 2 CH 3
CH 3—CH 2—CH —CH 3。